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浪潮中,徐向洋创立了以“择差而教”为特色,在“行走”中教育的行走学校。这所新兴的行走学校的产生,不在于对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有多大的贡献,对教育理论与实践有多大的影响,而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域外”视野,让我们对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师这一职业以及行走学校自身进行一些新的审视和思考。
【关键词】择差而教 差生 徐向洋 行走学校
目前,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在带给人们极大的热情和期待后开始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诘难。面对苦苦挣扎的学生,面对新课程改革不情愿的教师,面对“检查一回事,考试一回事”的“教育两张皮”,我们所有身处教育中的人无不感到深深的悲哀和担忧。[1]“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如今素质教育进行得如火如荼,应试教育也一如既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成了当下教育中并驾齐驱的“两辆马车”。这一实事残酷地证明了我们不想承认但又不得不接受的事实——我们的教育理论有时是多么的苍白和无力。而几年前徐向洋创立“择差而教”的行走学校,也许能给我们提供别样的视野,让我们对教育进行一些新的审视与思考。
一、徐向洋择差而教的行走学校
传统观念里,人们普遍崇尚分数至上,应试教育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学校里出现了一个被划分为“差生”的学生群体:学习成绩差,思想品德不良,调皮捣蛋,违反纪律,屡教不改等成为他们的共同特点。这群“朽木不可雕”的“差生”,成为学校教学与管理中最头疼的难题,但义务教育法又不允许把他们拒绝于学校门外,学校为此焦头烂额。
2002年12月23日,徐向洋创办了专收“差生”的教育实体——徐向洋教育训练工作室。 [2] 这所学校开创了与现行学校系统中迥然不同的第一所中国行走学校的先河,同时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一所专门招收所谓“差生”的校外辅导机构,其接收的大都是来自全国各地让老师头疼、让家长苦恼的孩子。这所行走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观、人才观以及管理观念主要体现在三大创举上,第一是择差,第二是行走,第三是教育训练。其中,择差是选择的标准,行走是开展的途径,教育训练是实施的主要内容。教育训练的目标是使学生懂得“三学会”,即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主要内容是有条不紊地按照训练的目标循序渐进地开展。首先是生活教育训练,从纪律、体能、体质到思想文化的精神情感进行训练,接下来是一种服从社会生活规律的训练,以至到最后的学习能力训练。从身体的训练开始,让他们在体力耗尽之时对生活产生一种新的感悟、新的看法。他们亲身经历并深切体验这样的生活后,明白其中的艰难与困苦,内心便萌发了换另一种生活方式的想法。在这一过程中,既有躯体的苦乏,也有意志的磨练,但他们走出强壮的身体、饱满的精神,走出家长所愿意看到的一切,走出一片属于他们自己的天空。他们身上的懒惰、散漫、自私甚至自卑都得到了较大的克服与改观,也走掉了他们作为独生子女所普遍具有的一些娇气,并完成了他们的生活教育、团队教育与协作精神的教育。
徐向洋认为,没有吃苦的教育是一种残缺的教育。毋庸置疑,完整的教育应该是赏识教育、成功教育、生命教育、挫折教育、失败教育、戒律教育等多种教育的有机结合。行走教育便是其中的一种尝试。在行走中学,在行走中做,在行走中进步。通过行路,孩子们可以充分领略祖国山河的博大和瑰丽,深切感受传统文化的悠久和精深,亲身体验到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纯朴的民风民俗,从而触动到了他们的灵魂深处,使他们的思想意识得以涤荡与洗礼,让他们的文化底蕴与行为习惯得以积累和熏陶。在我国古代的知识分子群体中,尤其是唐朝的诗坛上,文人骚客荟萃,可谓群星璀璨,一首首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词的创作是与源于诗人赏览祖国美好河山、饱飨各地民俗风情后的灵感分不开的。
二、择差而教带给我们对教育的思考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这是自孟子以来,教师甚为欣慰的快事。然而,被称为中国“教坛怪人”的徐向洋以“差生”为选择教育对象的方法,在“行走”中进行教育这一创举,向孟子这一千多年来亘古不变的真理提出了挑战。尽管徐向洋的行走学校在中国的教育领域里可谓顾影自怜,其所招收的学生相对于全国在校人数来说也是寥若晨星,对整个民族教育所起的作用是杯水车薪,但这所行走学校正是对教育的现实诉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域外”视野,促使我们对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师这一职业以及行走学校自身进行现实的审视和理论的反思。
1.对教育对象的思考
孔子曾说“择其善者而从之”。从师择友,毫无疑问,理应要“择其善者而从之”。然而,我们的学校和教师,为了升学率,争取荣誉,方便教学与管理,力求“择其善者而教之”,从而扭曲了教育的初衷与原意。而且,他们所谓的“善者”只不过是能考试、会考试、擅长考试的学生而已。“考试为了一切,一切为了考试”主导了学校教育的理念,学生养成“好考试”的习惯,形成具备“考好试”的能力,最终达到“考试好”的目的。因此,各学校竞相争取“优生”,纷纷把自己扮演成“伯乐”,到处觅求“千里马”。而被套上“差生”、“劣等生”这个“紧箍咒”的学生受到学校的嫌弃、老师的冷落、同学的歧视。如此局面愈演愈烈,造成“优生”炙手可热,“差生”无人问津的“教育怪象”。
教育不应该是人们的奢侈品,而是生活的必需品。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便是很好的说明。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义务教育的公平从开始人们关注的起点公平到现在注重过程的公平以及结果的公平。这对教育的对象来说,毫无疑问是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如今,义务教育的普及,中国人的百年梦想变成现实。面对水平参差不齐、个性各异的教育对象更应注重“因材施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实现“有教无类”,必须先厚“知人善教”之基,再利“长善救失”之器,以求实现顾明远先生所说的“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的目标。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受到适合他们自身发展的教育,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最终让每一名学生学有所成,实现“人尽其才”。因此,在教育对象上,首先要冲破 “择其善者而从之”的樊篱,坚决摒弃“优生”和“差生”的观念,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提供适合他们自身发展的教育。
2.对教育目的的思考
怀特海对“教育的目的”作了这样的阐述,他说:“我们要造就的是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专门知识为他们奠定起步的基础,而文化则像哲学家和艺术家一样将他们引向深奥高远之境。”[3] 同时,爱因斯坦在《 论教育 》一文中指出,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4] 这些见解比我们现实中泛泛而谈的教育目的来得更具体和更实在,开展起来更具操作性,而不是遥不可及的教育理想。
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已成为事实,可教育的质量却令人担忧!应试教育依然是基础教育的生命线,而高等学校则成了生产文凭的加工场,培养出满足社会所需要的工具。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只有知识,没有文化,只有技艺,没有价值,只有功利,没有理想,教育只是经济的附庸,政治的奴婢,没有文化的品性和社会的意义,导致教育培养出来的只是知识、技术、经济和政治的“工具”,而不是有文化有理想的国家公民和自由“人”,整个社会也因此呈现文化匮乏的状态,我们的产品、建筑、社区甚至是学校,都给人没有文化的感觉。[5] 教育没有满足社会的需要,也没有实现人们预先所期望的效果,与人们受教育的初衷不一致甚至相违背。因此各个方面都对教育不满,中国教育已四面楚歌,风声鹤唳,成为全民声讨的对象。[6]
毋庸讳言,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是教育的责任和使命。但是,如果学校对“差生”的嫌弃而使他们成为社会的累赘,那么教育有推不掉的责任。好比监狱的存在,其本意之一是通过教育改造使犯人更少。同理,教育不是划分“优生”与“差生”的工具,学校不是“制造”“优生”与“差生”的场所,而是使真正意义上的“优生”更多,“差生”更少,但绝不是用排斥与拒绝的途径来减少或者杜绝“差生”,而应发挥教育的应然作用,使不同的学生在德、智、体、美、勤、劳、乐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这是教育的目的之所在。
3.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思考
也许教好那些所谓的“差生”还有许多别的办法,徐向洋“择差而教”的行走学校只是其中的一种尝试,但这种别样的行走教育至少证明了一点,那就是在教育里不存在所谓的“差生”。每个孩子的身上都有其优秀的一面,也有不足的一面,这便留给教师们足够的空间和施展才华的舞台。人力资源管理中有一条著名的定理:“没有平庸的人,只有平庸的管理。”应用到教育上,也就是“没有平庸的学生,只有平庸的老师”。无论这话转换是否得当或过激,都可以给教育一点启示,即教师是教育的关键,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达到他应有的发展水平,教师在学生的发展方面是可以作为的。[7]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充满着爱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真谛、学校的根基,是教之灵、师之魂。[8]教师这一职业的崇高与神圣之处就在此。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底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灵的深处。”[9] 任何一个真正搞教育的人都应该拥有把爱无私奉献给教育的精神,做到“爱满天下”后,桃李才会满天下。因此,教师要当好“传道、授业、启疑、解惑、开智、增能”的角色,把爱奉献给教育事业,用爱心去感染学生,用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去教化学生,以达到“春雨润物细无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教育效果。
4.对行走学校的思考
徐向洋“择差而教”的行走学校引来社会各界的不同声音。有人认为:“孩子还这么小,这样休学训练对孩子有好处吗?”还有的人说:“徐向洋这么做就是为了赚钱,对孩子来说就是在瞎胡闹!”但也有教育专家认为:“一切环境都可以构筑成课堂。行走,能充分利用各种有利的教育资源,不断变幻的教育情景,符合教育生态学、教育技术以及人口迁移等规律,这样的探索,是冒险也是开拓。”[10] 众所周知,教育不是立竿见影的事,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就如此。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组织,行走学校遭到质疑在所难免。一种能较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模式的产生、发展、完善到推广是需要时间的考验和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不同的声音也许给徐向洋的行走学校带来不少的外部压力,但也有利于促进其自身不断地自我健全完善。诚然,对于行走学校的教育模式,诸如在理论建设、管理规范、师资培训、规模拓展等方面的开拓性工作亟待进一步地去探索和实践。因此,关心学生身心发展、关注民族教育前途的人们,应该积极献策,直言不讳,指出需要修缮改进的问题,提出实用与可行的建议,而不是一味地去指责、排斥、攻击甚至诋毁。
在现今依然无法彻底改变应试教育的情况下,我们希望“择差而教”这所与普通中小学截然不同的行走学校发展完善,并逐渐推广普及,最终成为“差生”的希望之所在。徐向洋与他的行走学校做出了这样的尝试,迈出了重要的步伐,向社会昭示并开启了“差生”通向这个希望的起点。同时,我们也期望这所行走学校能够成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人善教”和“长善救失”这些中华民族经过千百年积淀下来的教育思想精髓的新的启航点,成为现行学校的一种较好的补充和延伸,成为教育系统里衍生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助模式,使它们各取所长,相得益彰。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重庆 北碚,400715)
参考文献:
[1]赵秀文.当前我国教育理论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教育学术月刊,2009(1).
[2]马朝宏.从“择差教育”到“特别教育”[EB/OL]. 中国教师报,2009-6-24.http://www.chinateacher.com.cn/news/
2009/0624/8562.asp.
[3][4]孟建伟.教育与幸福——关于幸福教育的哲学思考[J].教育研究,2010(2).
[5][6]叶赋桂.处在历史转折关头的中国教育——中国教育的使命与发展规划[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4).
[7]梁秋英,孙刚成.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础及启示[J].教育研究,2009(11).
[8]程稀.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基督教文化色彩[J].教育评论,2010(1).
[9]宫少华.陶行知谈怎么教学[M].郑州:文心出版社,2008.
[10]郭东懿,黄郡.“行走学校”,徐向洋的别样教育方式[J].教师博览,2005(6).
【关键词】择差而教 差生 徐向洋 行走学校
目前,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在带给人们极大的热情和期待后开始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诘难。面对苦苦挣扎的学生,面对新课程改革不情愿的教师,面对“检查一回事,考试一回事”的“教育两张皮”,我们所有身处教育中的人无不感到深深的悲哀和担忧。[1]“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如今素质教育进行得如火如荼,应试教育也一如既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成了当下教育中并驾齐驱的“两辆马车”。这一实事残酷地证明了我们不想承认但又不得不接受的事实——我们的教育理论有时是多么的苍白和无力。而几年前徐向洋创立“择差而教”的行走学校,也许能给我们提供别样的视野,让我们对教育进行一些新的审视与思考。
一、徐向洋择差而教的行走学校
传统观念里,人们普遍崇尚分数至上,应试教育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学校里出现了一个被划分为“差生”的学生群体:学习成绩差,思想品德不良,调皮捣蛋,违反纪律,屡教不改等成为他们的共同特点。这群“朽木不可雕”的“差生”,成为学校教学与管理中最头疼的难题,但义务教育法又不允许把他们拒绝于学校门外,学校为此焦头烂额。
2002年12月23日,徐向洋创办了专收“差生”的教育实体——徐向洋教育训练工作室。 [2] 这所学校开创了与现行学校系统中迥然不同的第一所中国行走学校的先河,同时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一所专门招收所谓“差生”的校外辅导机构,其接收的大都是来自全国各地让老师头疼、让家长苦恼的孩子。这所行走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观、人才观以及管理观念主要体现在三大创举上,第一是择差,第二是行走,第三是教育训练。其中,择差是选择的标准,行走是开展的途径,教育训练是实施的主要内容。教育训练的目标是使学生懂得“三学会”,即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主要内容是有条不紊地按照训练的目标循序渐进地开展。首先是生活教育训练,从纪律、体能、体质到思想文化的精神情感进行训练,接下来是一种服从社会生活规律的训练,以至到最后的学习能力训练。从身体的训练开始,让他们在体力耗尽之时对生活产生一种新的感悟、新的看法。他们亲身经历并深切体验这样的生活后,明白其中的艰难与困苦,内心便萌发了换另一种生活方式的想法。在这一过程中,既有躯体的苦乏,也有意志的磨练,但他们走出强壮的身体、饱满的精神,走出家长所愿意看到的一切,走出一片属于他们自己的天空。他们身上的懒惰、散漫、自私甚至自卑都得到了较大的克服与改观,也走掉了他们作为独生子女所普遍具有的一些娇气,并完成了他们的生活教育、团队教育与协作精神的教育。
徐向洋认为,没有吃苦的教育是一种残缺的教育。毋庸置疑,完整的教育应该是赏识教育、成功教育、生命教育、挫折教育、失败教育、戒律教育等多种教育的有机结合。行走教育便是其中的一种尝试。在行走中学,在行走中做,在行走中进步。通过行路,孩子们可以充分领略祖国山河的博大和瑰丽,深切感受传统文化的悠久和精深,亲身体验到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纯朴的民风民俗,从而触动到了他们的灵魂深处,使他们的思想意识得以涤荡与洗礼,让他们的文化底蕴与行为习惯得以积累和熏陶。在我国古代的知识分子群体中,尤其是唐朝的诗坛上,文人骚客荟萃,可谓群星璀璨,一首首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词的创作是与源于诗人赏览祖国美好河山、饱飨各地民俗风情后的灵感分不开的。
二、择差而教带给我们对教育的思考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这是自孟子以来,教师甚为欣慰的快事。然而,被称为中国“教坛怪人”的徐向洋以“差生”为选择教育对象的方法,在“行走”中进行教育这一创举,向孟子这一千多年来亘古不变的真理提出了挑战。尽管徐向洋的行走学校在中国的教育领域里可谓顾影自怜,其所招收的学生相对于全国在校人数来说也是寥若晨星,对整个民族教育所起的作用是杯水车薪,但这所行走学校正是对教育的现实诉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域外”视野,促使我们对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师这一职业以及行走学校自身进行现实的审视和理论的反思。
1.对教育对象的思考
孔子曾说“择其善者而从之”。从师择友,毫无疑问,理应要“择其善者而从之”。然而,我们的学校和教师,为了升学率,争取荣誉,方便教学与管理,力求“择其善者而教之”,从而扭曲了教育的初衷与原意。而且,他们所谓的“善者”只不过是能考试、会考试、擅长考试的学生而已。“考试为了一切,一切为了考试”主导了学校教育的理念,学生养成“好考试”的习惯,形成具备“考好试”的能力,最终达到“考试好”的目的。因此,各学校竞相争取“优生”,纷纷把自己扮演成“伯乐”,到处觅求“千里马”。而被套上“差生”、“劣等生”这个“紧箍咒”的学生受到学校的嫌弃、老师的冷落、同学的歧视。如此局面愈演愈烈,造成“优生”炙手可热,“差生”无人问津的“教育怪象”。
教育不应该是人们的奢侈品,而是生活的必需品。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便是很好的说明。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义务教育的公平从开始人们关注的起点公平到现在注重过程的公平以及结果的公平。这对教育的对象来说,毫无疑问是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如今,义务教育的普及,中国人的百年梦想变成现实。面对水平参差不齐、个性各异的教育对象更应注重“因材施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实现“有教无类”,必须先厚“知人善教”之基,再利“长善救失”之器,以求实现顾明远先生所说的“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的目标。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受到适合他们自身发展的教育,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最终让每一名学生学有所成,实现“人尽其才”。因此,在教育对象上,首先要冲破 “择其善者而从之”的樊篱,坚决摒弃“优生”和“差生”的观念,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提供适合他们自身发展的教育。
2.对教育目的的思考
怀特海对“教育的目的”作了这样的阐述,他说:“我们要造就的是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专门知识为他们奠定起步的基础,而文化则像哲学家和艺术家一样将他们引向深奥高远之境。”[3] 同时,爱因斯坦在《 论教育 》一文中指出,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4] 这些见解比我们现实中泛泛而谈的教育目的来得更具体和更实在,开展起来更具操作性,而不是遥不可及的教育理想。
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已成为事实,可教育的质量却令人担忧!应试教育依然是基础教育的生命线,而高等学校则成了生产文凭的加工场,培养出满足社会所需要的工具。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只有知识,没有文化,只有技艺,没有价值,只有功利,没有理想,教育只是经济的附庸,政治的奴婢,没有文化的品性和社会的意义,导致教育培养出来的只是知识、技术、经济和政治的“工具”,而不是有文化有理想的国家公民和自由“人”,整个社会也因此呈现文化匮乏的状态,我们的产品、建筑、社区甚至是学校,都给人没有文化的感觉。[5] 教育没有满足社会的需要,也没有实现人们预先所期望的效果,与人们受教育的初衷不一致甚至相违背。因此各个方面都对教育不满,中国教育已四面楚歌,风声鹤唳,成为全民声讨的对象。[6]
毋庸讳言,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是教育的责任和使命。但是,如果学校对“差生”的嫌弃而使他们成为社会的累赘,那么教育有推不掉的责任。好比监狱的存在,其本意之一是通过教育改造使犯人更少。同理,教育不是划分“优生”与“差生”的工具,学校不是“制造”“优生”与“差生”的场所,而是使真正意义上的“优生”更多,“差生”更少,但绝不是用排斥与拒绝的途径来减少或者杜绝“差生”,而应发挥教育的应然作用,使不同的学生在德、智、体、美、勤、劳、乐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这是教育的目的之所在。
3.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思考
也许教好那些所谓的“差生”还有许多别的办法,徐向洋“择差而教”的行走学校只是其中的一种尝试,但这种别样的行走教育至少证明了一点,那就是在教育里不存在所谓的“差生”。每个孩子的身上都有其优秀的一面,也有不足的一面,这便留给教师们足够的空间和施展才华的舞台。人力资源管理中有一条著名的定理:“没有平庸的人,只有平庸的管理。”应用到教育上,也就是“没有平庸的学生,只有平庸的老师”。无论这话转换是否得当或过激,都可以给教育一点启示,即教师是教育的关键,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达到他应有的发展水平,教师在学生的发展方面是可以作为的。[7]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充满着爱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真谛、学校的根基,是教之灵、师之魂。[8]教师这一职业的崇高与神圣之处就在此。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底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灵的深处。”[9] 任何一个真正搞教育的人都应该拥有把爱无私奉献给教育的精神,做到“爱满天下”后,桃李才会满天下。因此,教师要当好“传道、授业、启疑、解惑、开智、增能”的角色,把爱奉献给教育事业,用爱心去感染学生,用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去教化学生,以达到“春雨润物细无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教育效果。
4.对行走学校的思考
徐向洋“择差而教”的行走学校引来社会各界的不同声音。有人认为:“孩子还这么小,这样休学训练对孩子有好处吗?”还有的人说:“徐向洋这么做就是为了赚钱,对孩子来说就是在瞎胡闹!”但也有教育专家认为:“一切环境都可以构筑成课堂。行走,能充分利用各种有利的教育资源,不断变幻的教育情景,符合教育生态学、教育技术以及人口迁移等规律,这样的探索,是冒险也是开拓。”[10] 众所周知,教育不是立竿见影的事,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就如此。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组织,行走学校遭到质疑在所难免。一种能较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模式的产生、发展、完善到推广是需要时间的考验和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不同的声音也许给徐向洋的行走学校带来不少的外部压力,但也有利于促进其自身不断地自我健全完善。诚然,对于行走学校的教育模式,诸如在理论建设、管理规范、师资培训、规模拓展等方面的开拓性工作亟待进一步地去探索和实践。因此,关心学生身心发展、关注民族教育前途的人们,应该积极献策,直言不讳,指出需要修缮改进的问题,提出实用与可行的建议,而不是一味地去指责、排斥、攻击甚至诋毁。
在现今依然无法彻底改变应试教育的情况下,我们希望“择差而教”这所与普通中小学截然不同的行走学校发展完善,并逐渐推广普及,最终成为“差生”的希望之所在。徐向洋与他的行走学校做出了这样的尝试,迈出了重要的步伐,向社会昭示并开启了“差生”通向这个希望的起点。同时,我们也期望这所行走学校能够成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人善教”和“长善救失”这些中华民族经过千百年积淀下来的教育思想精髓的新的启航点,成为现行学校的一种较好的补充和延伸,成为教育系统里衍生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助模式,使它们各取所长,相得益彰。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重庆 北碚,400715)
参考文献:
[1]赵秀文.当前我国教育理论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教育学术月刊,2009(1).
[2]马朝宏.从“择差教育”到“特别教育”[EB/OL]. 中国教师报,2009-6-24.http://www.chinateacher.com.cn/news/
2009/0624/8562.asp.
[3][4]孟建伟.教育与幸福——关于幸福教育的哲学思考[J].教育研究,2010(2).
[5][6]叶赋桂.处在历史转折关头的中国教育——中国教育的使命与发展规划[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4).
[7]梁秋英,孙刚成.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础及启示[J].教育研究,2009(11).
[8]程稀.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基督教文化色彩[J].教育评论,2010(1).
[9]宫少华.陶行知谈怎么教学[M].郑州:文心出版社,2008.
[10]郭东懿,黄郡.“行走学校”,徐向洋的别样教育方式[J].教师博览,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