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是动的,是活的,是情景化的,是富有个性化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远程资源导入新课,从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抓住课堂意外事件,运用好评价语言,为学生设疑做好铺垫,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学习方式,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这几个方面来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兴趣;活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我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张扬他们的个性,以切实有效的方法为他们显扬潜能创造机会,他们的生命之河一定会跃起灿烂而美丽的浪花。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运用远程资源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运用远程资源,创设轻松愉悦的情景,则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学生,并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这一高科技已经以全新的速度迅速地渗透到教育领域,语文课采用多媒体教学也成了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我们利用多媒体,将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尽情地欣赏千姿百态的四时风光,如临其境地聆听大自然的各种声响;使纯语言文字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使抽象的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为具体的、动态的画面,从而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化为学生的直观感觉……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 拓展延伸,点燃求知火花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应在学生心灵中激起求知欲望和点燃热爱知识的火花,这“欲望”和“火花”就是学习兴趣与动机的激发。学生一旦有了兴趣,所产生的自主学习的动力则是无穷的。教师应将语文课程根植于现实生活,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去观察、发现,去创新,以此来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真正把语文课堂与生活“链接”。一篇课文提供给学生的只是一个范例,一堂课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又一个起点。教师要让学生带着喜悦与满足离开课堂,怀着激情与好奇投入更为广阔的空间。这样,教师才是真正实现了从一个“灌输者”到一个“点火者”的角色蜕变:学生,才有可能从一个“接受者”转变为一个“发现者”。
3. 营造创新氛围,尽量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要实施好这一目标,教师首先必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用心去呵护学生创新的一切灵性。因为,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要使学生毫不顾虑地积极参与学习,形成主动探索研究的心理愿望,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民主、平等、和谐、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融洽,讨论、质疑的机会多,创新机会才多。教师只是学生的“朋友知已”,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4. 改变学习方式,尽量为学生营造一片自由探索的空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们知道,学贵有思,思贵有疑。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学、自己想的,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撞击学生智慧火花的地方,教师都应该想办法为其提供机会,那么学生的终身受用的知识就会自然而然地建构起来了。语文学科向学生提供了许多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素材,以“问题──探究──新问题──新探究”的基本模式展开。这一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学习了知识,重要的是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许多生活必备的经验。
5.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尽量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率 学习交流,是基于有效的师生、生生之间互动的基础之上的。实现有效的互动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密切相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创设一些具有一定思考性、探究性、思想性、趣味性和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与讨论性练习,才能够实现师生、生生之间有效的互动。其次,交流应是双向的,教师创设有效的问题,学生经过思考或小组讨论,在回答问题后,教师应给以有效的反馈,而不是简单地判断学生回答问题的对与错,或简单地予以更正。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交流,还应关注学生个体积极主动的求知、充分的言语实践活动,这样“互动”才能落实。
6.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中去体验、感悟学习的乐趣。我们的教师要重新定位师生关系,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平等自由交给学生。努力做到“书”让学生自己读,“问”让学生自己提,“果”让学生自己摘,“情”让学生自己抒,“话”让学生自己说,“写”让学生自己评。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长,在“探究”中创新,逐渐步入“教”与“学”互促互动、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轨道。 教师应宽容对待学生创造性活动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败,注意发现和肯定学生在已经失败的创造过程中体现的创造热情和进取精神。
7. 以人为本,面向全体,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只有当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尊重和发展时,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才能真正突出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语文学科尤其要重视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视学生的发展为课程发展的前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创新意识,要根据学生的气质、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设计他们的未来,让每一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要积极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育生态环境”,使课堂真正成为一个学生淋漓尽致展现个体,突出光彩的大舞台。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
[2] 朱永新,《新教育之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
[3] 丁玉祥,《新课程怎样教得精彩》,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3月
【关键词】语文课堂;兴趣;活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我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张扬他们的个性,以切实有效的方法为他们显扬潜能创造机会,他们的生命之河一定会跃起灿烂而美丽的浪花。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运用远程资源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运用远程资源,创设轻松愉悦的情景,则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学生,并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这一高科技已经以全新的速度迅速地渗透到教育领域,语文课采用多媒体教学也成了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我们利用多媒体,将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尽情地欣赏千姿百态的四时风光,如临其境地聆听大自然的各种声响;使纯语言文字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使抽象的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为具体的、动态的画面,从而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化为学生的直观感觉……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 拓展延伸,点燃求知火花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应在学生心灵中激起求知欲望和点燃热爱知识的火花,这“欲望”和“火花”就是学习兴趣与动机的激发。学生一旦有了兴趣,所产生的自主学习的动力则是无穷的。教师应将语文课程根植于现实生活,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去观察、发现,去创新,以此来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真正把语文课堂与生活“链接”。一篇课文提供给学生的只是一个范例,一堂课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又一个起点。教师要让学生带着喜悦与满足离开课堂,怀着激情与好奇投入更为广阔的空间。这样,教师才是真正实现了从一个“灌输者”到一个“点火者”的角色蜕变:学生,才有可能从一个“接受者”转变为一个“发现者”。
3. 营造创新氛围,尽量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要实施好这一目标,教师首先必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用心去呵护学生创新的一切灵性。因为,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要使学生毫不顾虑地积极参与学习,形成主动探索研究的心理愿望,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民主、平等、和谐、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融洽,讨论、质疑的机会多,创新机会才多。教师只是学生的“朋友知已”,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4. 改变学习方式,尽量为学生营造一片自由探索的空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们知道,学贵有思,思贵有疑。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学、自己想的,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撞击学生智慧火花的地方,教师都应该想办法为其提供机会,那么学生的终身受用的知识就会自然而然地建构起来了。语文学科向学生提供了许多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素材,以“问题──探究──新问题──新探究”的基本模式展开。这一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学习了知识,重要的是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许多生活必备的经验。
5.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尽量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率 学习交流,是基于有效的师生、生生之间互动的基础之上的。实现有效的互动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密切相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创设一些具有一定思考性、探究性、思想性、趣味性和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与讨论性练习,才能够实现师生、生生之间有效的互动。其次,交流应是双向的,教师创设有效的问题,学生经过思考或小组讨论,在回答问题后,教师应给以有效的反馈,而不是简单地判断学生回答问题的对与错,或简单地予以更正。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交流,还应关注学生个体积极主动的求知、充分的言语实践活动,这样“互动”才能落实。
6.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中去体验、感悟学习的乐趣。我们的教师要重新定位师生关系,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平等自由交给学生。努力做到“书”让学生自己读,“问”让学生自己提,“果”让学生自己摘,“情”让学生自己抒,“话”让学生自己说,“写”让学生自己评。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长,在“探究”中创新,逐渐步入“教”与“学”互促互动、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轨道。 教师应宽容对待学生创造性活动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败,注意发现和肯定学生在已经失败的创造过程中体现的创造热情和进取精神。
7. 以人为本,面向全体,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只有当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尊重和发展时,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才能真正突出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语文学科尤其要重视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视学生的发展为课程发展的前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创新意识,要根据学生的气质、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设计他们的未来,让每一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要积极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育生态环境”,使课堂真正成为一个学生淋漓尽致展现个体,突出光彩的大舞台。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
[2] 朱永新,《新教育之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
[3] 丁玉祥,《新课程怎样教得精彩》,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