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是一切文学之本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wq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我的难题。在作文教学中,我常纠结于“高投入、低产出”的巨大落差。学生们一听说要写作文便愁眉苦脸,有的学生甚至愿以“完成更多的练习卷”来交换写作任务。学生绞尽脑汁,为文造情,更有甚者无病呻吟、弄虚作假。为了博得改卷老师的青睐,有的学生甚至苦心孤诣地加个题记、滥用诗句。学生们受所谓的美文、新概念作文误导,以为只要“李白、杜甫满天飞,奇怪句式往上堆”就不怕得不了高分。其实,能出口成章、下笔有神的学生总是凤毛麟角。因此,我急于寻找一条能让学生通向高分作文的“捷径”。我知道,写作文其实并没有捷径,以情为文最动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具有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意思的能力。”“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作者只有当感情奔腾涌动时,才能文思如泉,运用文字形成作品;读者只有认真阅读、仔细分析作品,才能与读者产生共鸣,为作品的情所动。于是他更提出了“为情而造文”,这句话谈到了“情”与“文”的正确关系,强调了真情实感对作文的重要性。古今感人至深的传世佳作,都情真意切。如晋朝李密的《陈情表》、宋代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李清照的《声声慢》等,都曾深深地打动读者。
  季羡林先生说:“不管是抒情,还是叙事,文章的精神在于真实。”陶行知先生说得更是直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对作文提出了“求诚”的要求。有一则古代笑话说:一秀才写不出文章,痛苦万状。其妻见曰:“怎么比我生小孩还难?”对曰:“当然更难。你生孩子是肚里有货,我写文章是肚里没货。”没有生活的积累,肚子里没有材料,老师要求写的时候就只能胡编乱造,那就更谈不上真情实感了。初中生经过小学阶段的写作训练,能较好地描述所见所闻,只是选材比较局限,立意不够高远。因此,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捕捉生活的点滴。
  一、接地气,寻源头活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写作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应引导学生从“我的世界”走向“周围的世界”,作文课堂才会变成鲜活的场所,作文教学才有旺盛的生命力。教师要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做生活的有心人。因此,初中作文命题往往围绕学生生活,也越来越贴近学生生活,强调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如珠海市近年中考作文题《那一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_____是我制胜的魔杖》《特别的______》就是典型的让学生有话可说的作文题。其实生活便是创作的永不枯竭的源泉,生活中极平凡的小事,父母的双手、老师的白发、爷爷的三轮车、上学路上的美景……认真挖掘到极致,一样可以妙笔生花。
  例如,杨同学的作文《特别的黄昏》这样写道:
  “望着外婆那张布满皱纹的脸,我的眼里也只有怀念。又是一个黄昏,我拿起一个橘子正剥着,外婆打量着我,我眼里似乎充满惊奇,仿佛他的孙子从来不会剥橘子。我剥完后,猛地将剥好了的橘子塞在外婆手中。她也没有推辞,竟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吃了起来。”
  从客观上说,学生“两点一线”的生活圈子、紧张繁忙的生活节奏确实不利于直接观察、感受、认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但“不利”不是“不能”,每一个人自身的生活就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大书。多年的所见所闻,家庭、学校、社会的万千气象,哪一处不丰富多彩?一书一画,一草一木,一声赞叹,一句批评……其间该有多少让我们感兴趣的东西?同学们可能有这样的体会——往往军训归来、秋游之后、兴奋过后、伤心之余便能够写出情趣盎然、感人至深的文章来,这就是因为找到了生活的源头活水。
  二、写细节,琢精彩瞬间
  巴尔扎克说:“唯有细节才组成作品的价值。”有的学生作文素材确实是自身的真实经历,但写出来的文章却枯燥乏味,甚至是平铺直叙的流水账。比如有位学生为了表现妈妈的伟大,便叙述妈妈雨夜背她去看病的故事,可是对于妈妈冒雨的艰难,这位同学却只用“深一脚,浅一脚”六个字就概括了。本来很感人的一件事,却被写得如此笼统,整片文章便黯然失色。对记叙文而言,细节该是它的血肉,如果缺乏细节描写,文章便少了那根拨动读者情感的弦。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戲肩负着同样的作用。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可以是一句温暖人心的话语、一个关怀备至的动作、一个怦然心动的瞬间……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文字极朴实,写的也实在是很平常的几件小事。父亲送“我”上火车,但这是在父亲心力交瘁得难以抽身的情况下送的;父亲给“我”做了件紫毛大衣,但这是家中祸不单行的情况下给我做的;父亲给我买橘子,但那是在行动蹒跚的情况下买的。这些平常小事一下子便能表现出父亲的好。
  作文课《特别的_____》,我尝试启发学生演绎真实生活,捕捉怦然心动的瞬间,写出至真至诚的美文。
  何同学的习作《特别的手》是这样写的:
  “母亲经常在自己的茶庄里为顾客泡茶。母亲的手上有很多疤,我头一次发现母亲的手竟是那么粗糙。母亲几个手指上的关节都是弯的,皮肤也显得特别厚,那些烫伤而导致的疤痕,我头一次发现,它们是那么明显、那么刺眼。我想,不知情的人,或许会以为那是一双环卫工人或厂工的手吧?在她的手上,我看不到我所期待的珠圆玉润。
  ‘我们这一代人读的书不多,可你有机会好好读书,可不要像我们这一代人一样,混一天是一天。’我母亲几乎每天晚上都要跟我说这句话。
  这双饱经风霜的手使我的心里酸酸的,眼泪不受控制地充斥着我的双眼。此时,屋里是那么寂静,那幽幽的茶香竟使我眼前一片朦胧。”
  陈同学的习作《特别的三轮车》是这样写的:
  “那天放学,奶奶一如既往在老地方等我,身旁是那辆用油漆翻新过的三轮车。靠近它时,一股难闻的油漆味扑鼻而来。我一跃上了车,坐在奶奶身后那个专属于我的小空间:小木椅、小木箱,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奶奶慢悠悠地用力往前踩着,可速度已经大不如前了。奶奶腿脚不方便,不能再接送我了。一想到以后要自己走路上学,我心里多么不情愿。   傍晚清凉的风吹着每个归家的人儿,六月的花儿也清香无比,可我一路闻到的只是那刺鼻的油漆味。明明是一辆将要报废的三轮车,奶奶还要花那么多心思来修理它。揣着好奇心我问了问奶奶。奶奶慈祥、温柔地说道:‘正是最后一次用,才要把它弄得好看。你可要认清路呀,到时候可别迷路了,要注意安全……’”
  这些学生懂得用最质朴的文笔触碰心中最柔软的角落,写自己生活中最珍贵、最难忘的瞬间。只有这些曾经深深打动过自己的“细枝末节”,才能令读者震颤。
  三、抒胸臆,畅肺腑之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才能打动人,如果没有真情实感,即使文辞优美、题材新颖、结构严谨,也难以让人感动。宗璞在藤萝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宁静了,喜悦了,振作了。“我”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
  作文要情感真挚,就一定要打开感情的闸门,让感情倾其所有。记叙文中,作者可以点明自己的主旨,可以直接抒发对文中人、事、物的真挚情感。议论抒情的句子用于篇首、篇中或篇末,或是段首、段末的关键处,都能很好地显露真情。
  吴同学的习作《我赞美柬埔寨》是这样写的:
  “柬埔寨,一个虽贫穷却拥有着璀璨文明的国家。这里的国民吃苦耐劳,待人和善。巴士司机送别时不舍的神情,导游怕车体太高而用垫子方便我们上下车的举措、真挚友善的话语……无不告诉我们,这是一个精神力量强大的国家;无不告诉我们,要善待生活,热爱生活。这样的国度,不值得我们去由衷地赞美吗?”
  陈同学的习作《这就是担当》这样写道:
  “爸爸对于汽车的渴望,是对我的承诺;爸爸背上背的不仅是我,更是对下一代的责任。此时此刻,我觉得天底下所有的父亲都不普通,至少在子女的眼中,他们是最有担当的。
  现在爸爸又找到新的工作了,我们家也拥有了小汽车,换了宽敞的房子——生活每天都在改变,越来越好。但唯一不变的仍是爸爸作为一家之主的担当,唯一令我笃定的是我心里对自己前途的担当。”
  何同学的习作《特别的手》这样写道:
  “虽然我不是马良,我不能为母亲画一双美丽的手,但我会努力去改变现状。那幽幽的茶香会激励我不坠大志。总有一天,母亲的手将不会再为我而受苦。”
  行云流水般的倾诉有利于抒发最真实的情感,有利于撩拨读者内心最细腻、柔软的角落。巴金说:“我不是用文字技巧,只是用作者的真情实感打动读者,鼓舞他们前进。”
  而有时候意蕴悠长的景物描写也能达到显露真情的效果。例如,陈同学的《特别的三轮车》这样写道:
  “夕阳血红,黄昏渲染了街道,路仿佛醉成一摊泥,送给行人橘黄色的吻。‘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那个装载着我的回忆与梦想的三轮车从此就要停止在时光的脚步里了,而我将会把奶奶的叮嘱和梦想带走,继续勇敢无畏地走在我人生的路上,继续永无止境地、脚踏实地地追逐我的梦想。”
  真情可以自我演绎,也可以用鮮活的情景来诠释。真情是作文的生命,言为心声,文以情生。但是不是畅言真情实感的作文就是佳作呢?
  有些学生热衷于写孤独、寂寞、幻灭,常常流露出对这个世界的失望乃至绝望。应该说这也是作者的真情实感,是社会现实的一种折射。但人生观的片面、责任感的缺乏、自私心的作祟,造成了文章的狭隘偏激与冷漠消极,这不是我们该提倡的。
其他文献
【摘要】 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能使学校教育事半功倍,并使学生在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尝试,从“设立家校联系手册”“建立班级家长委员会”“开展亲子读书活动”“召开别开生面的家长会”“评选优秀家长”这几个方面来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让家庭教育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一片蓝天。  【关键词】 家庭教育;良好习惯  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能使学校教育事半功倍,反之,则极有可能影响并制约学生的
【摘要】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计算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那如何能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呢?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兴趣,产生计算动力;强化口算,提高计算速度;重视笔算,提高计算质量;运用估算,确保计算准确;注意培养,形成计算习惯;这五方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關键词】数学;计算能力;策略  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
【摘要】古人云:“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有好习惯的人会有好命运。小学阶段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养成好习惯,才会有好成绩,才能建立好人格,才能为未来打下好基础。我们可以通过诵读经典、传统节假日、教师及班级的独特作用,去引领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关键词】诵读;领悟;教育;教师;班级  好习惯成就好孩子,好习惯打造好未来。有着好习惯的孩子,是
【摘要】针对我们农村中学的学生,数学基础比较薄弱,计算能力不强,理解能力偏弱,学习方法不佳,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习惯死记硬背,抄抄写写的特点;如果老师在课堂上缺乏创新 ,不紧跟时代步伐 ,势必造成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产生畏难情绪,而导致数学课堂气氛沉闷。因此教师一定要想办法利用好课堂40分钟,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构建“有趣的数学课堂”。笔者从和谐构趣、以动建趣、以
教学工作中,我们最关注问题就是如何达成教学目标,也就是怎样教的问题。语文,有语文学科的特点。我们的教学设计要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教学,有三件事要做:①课文中的字词句段篇等需要推敲;②不要把课文教成重点,要教成起点,要有课程意识;③通过写作指导,促使学生写出真正有创意的文章。  语文教学开始前,语文老师首先要对文本进行反复研读,才能带动学生进行探究。我们用的导学案,讨论展示的环节一般都是把教学目
摘 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到底应着眼于什么,如何做才能使学生长期保持一颗好奇心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学生通过什么样的过程才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每一名物理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教师要在“从自身基本功着力”“切实开展学生分组实验”“开展丰富多样的物理竞赛”等方面对教学进行精心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快乐课堂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
【摘 要】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家长们要先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以身作则,注重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培养。用积极鼓励的方法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主动将基本的价值观念和为人处世的方式,一一教给孩子。  【关键词】家庭教育;人生观;教育策略  正确的人生观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或基本取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内容。  一、确
【摘要】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相互交往、互动分享、共同发展的过程。在现代教育观的倡导的自主学习中,学生自主学习后的分享和展示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也占用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当老师把课堂交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的时候,需要学生能够高质量地进行分享和展示,这样自主学习才能体现出真正的价值。  【关键词】小研究;展示分享;质量  分享展示是课改后整个课堂的主旋律,通过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来
现在的学生中独生子女人数多、比例大,大多娇生惯养、刁蛮任性、意志薄弱。加之现在我们又正处在社会变革时期,各种腐朽的、没落的思想与文化披着“新潮”的外衣传入我国,对心理尚未成熟的独生子女们带来猛烈冲击。这让学校里所有老师都发出感叹:“做老师难,做班主任更难。”班主任就像学生的父母,管理着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在工作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学生的反感,从而产生对立情绪。如何消除学生的对立情绪,在班工作中获
【摘要】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多媒体技术受到各个领域的青睐,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也在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学习。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大大提升了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让同学们可以更加生动的了解小学美术的魅力。多媒体小学美术教学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学习环境,老师们可以根据同学们的需要进行教学指导,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很快的进行更新,让小学美术教学成为学科教学的佼佼者。本文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