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悲剧团圆结局研究的新视野

来源 :中国文艺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tsua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者们对中国古典悲剧团圆结局的研究成果可谓恒河沙数,关于中国古典悲剧团圆结局成因的研究主要有民族补偿心理、儒家中和伦理道德观念、佛家善恶有报轮回观念、受众审美接受心理等几大类的研究,可以说这些研究基本是从戏曲三要素中的创作者和接受者这两个角度以及文化角度来研究的。本文立足于对人类共有的心理机制——格式塔心理——对团圆结局进行现代性研究。图底关系理论即是来源于格式塔心理,将其引进对中国古典悲剧团圆结局的研究中来,是一种新的视野。对于中国古典戏剧的现代性探索,具有为中国古典戏剧现代性理论构建的经验意义。
  【关键词】中国古典戏剧,团圆结局,图底关系
  关于中国古典悲剧团圆结局成因的研究主要有民族补偿心理、儒家中和伦理道德观念、佛家善恶有报轮回观念、受众审美接受心理等几大类的研究,可以说这些研究基本是从戏曲三要素中的创作者和接受者这两个角度以及文化角度来研究的。而鲜有学者从人类共有的心理结构角度来解读古典悲剧的团圆结局,兹陈鄙见,以供方家哂正。
  “图——底”关系是格式塔心理学所提出的一种理论,后被引进到建筑领域,经过几十年在设计中的运用,已经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建筑学人早已熟悉。鲁道夫·阿恩海姆认为:“图与底之间的关系,在各种造成绘画之完美的空间效果的种种复杂的关系中,仅仅是最简单的一种。”简而言之,它的特点有两个:其一,强调整体原则并对它进行阐释。其二,把人的心理现象看作“形”,而“形”的规律就是“图——底”关系规律。笔者试图借绘画艺术来说明图底关系原理,大致描述如下:被封闭的是图,开放的是底;面积小的是图,面积大的是底;与背景差别大的是图,与背景差别小的是底。所以从图底关系理论来看,在一定程度上,人们往往首先关注的是图。这是有启发意义的:图底关系理论本属于格式塔心理学或艺术与视知觉理论的领域,借而研究文学是有理可据的。试看图底关系理论被用在了诗歌艺术中,如张静的《论诗歌艺术中的图底关系》一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诗歌属于文学一脉,戏剧也是,那么研究戏剧也就有可能性。当然研究的内容是不同的,可是我们要说的是形式上的现代性转换,这种研究是现代性研究的一种具体。大量学者都以宏观的,表态性的论述论证了文学的现代性,而少见对戏剧艺术具体的现代性研究,更少对中国古典戏剧团圆结局的现代性分析。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研究才算是现代性研究呢?或者说什么是现代性呢?所谓现代性,现代有很多解释,但总得来说,是指传统权威的崩坏和合理性力量的确立,人们将理性视为知识与社会进步的根源,也把理性看成是真理判断和系统知识的基础。表现在社会中的现代性,比如传统社会约束力量的松弛,政治的基本单位是个人而不是家庭、家族、宗族,社会也不再由血缘、亲情、道德来维持,而改由理性规则来支持。表现在文学中的戏剧上,具而言之,可以说是以现代理论: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图底关系这一新的视角阐释中国古典戏剧团圆结局。对此或许我们可以先从张静《论诗歌艺术中的图底关系》这篇文章中得到一些启发,文章说诗歌中图底关系的原理。简述之如下。文章认为在诗歌中,人的出现常常呈现为图,景呈现为底。具体分析的是人与景即图与底的关系,然而这篇文章的缺陷在于探讨的仅仅是“人、景”的组合方式,而对于“事、情”的探讨却没有提及。这是作者也察觉到的。笔者试图对这一缺陷作一补充。为此,笔者选取中国古典戏剧团圆结局以成为笔者的切入点。值得注意的是,为什么要以团圆结局来分析?乃是基于团圆与否是中西戏剧悲剧最大的不同这一点,可以说元明清戏剧较少彻头彻尾的悲剧,总要在悲伤结局之处带一个欢乐团圆的尾巴。在这方面,大量学者从思想史和意义史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和分析。可以说,这是一个老问题,又是一个一直讨论不休的新问题。笔者发现,在现代性理论的统摄下,学术界对戏剧尤其是中国古典戏剧团圆结局的现代性研究却是寥若星辰。只有范丽敏博士在《中国古典戏曲“大团圆”心理成因说》一文明确提到了格式塔心理学派的理论,并提出了“异质同构”对大团圆的作用,但却没有提及图底关系理论,所以可以说用图底关系理论研究团圆结局的戏剧是戏剧现代性研究的的一种具体体现。它体现出对传统思维方式的反思,当然现代性本身是无所谓某种方法的,而是可以有无限种思考的可能性。现代性给人最大的启示是,对一切既定现实进行反思,探寻思考的可能性。戏剧现代性本身包含了巨大的思考空间,并且可以延宕到中国古典戏剧的团圆结局。所以图底关系理论在中国古典戏剧团圆结局中的分析就成为对中国古典戏剧进行现代性分析的题中之义。笔者认为:图就是戏剧的团圆结局。而原因要从格式塔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现——完形倾向性——说起。
  完形倾向性,是指人的视知觉能把不完整的事物看成是完整的。阿恩海姆认为:“按照格式塔心理学,当不完整的形(例如一个未画出顶角的三角形、一个缺一边的正方形或是有一大段缺口的圆)呈现于眼前时,会引起视觉中一种强烈追求完整、对称、和谐和简洁的倾向,换言之,会激起一股将它‘补充’或恢复到应有的完整状态的冲动,从而使知觉的兴奋程度大大提高。”那么在中国古典戏剧中,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结局的不完满就是格式塔的那个“缺口”,而人们又有趋向于完满的冲动,所以,按照格式塔来看,团圆结局乃是格式塔的题中应有之意。所以,以结局的团圆弥补结局的缺憾是可以被理解的,也是符合格式塔的。既然是研究中国古典戏剧团圆结局,那么就有必要对中国古典戏剧的团圆结局进行分类以便于研究。其实严格说来,“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学现象,团圆结局并非自古便有。《诗经》中便带有叙事性质的诗篇,就丝毫不着‘团圆’的痕迹。此后长达一千多年的文学创作,以‘团圆’结局的不过是极少数的个别作品而已。在我国,团圆结局的较多出现,至少也是元代以后的事情。其成为普遍形态则是在明朝。”所以笔者分析团圆结局的提前是:元代以后的戏剧作品。从思想史或意义史的角度来看,可大致上分为:主动复仇型(如《窦娥冤》、《赵氏孤儿》)、美好象征型(如《娇红记》)、粉饰调和型(《琵琶记》、《雷峰塔》)、因果报应型(《清忠谱》)。前两种属于积极型,后两者属于消极型。可以看出,这四类都可以用格式塔的完形倾向性来分析,都可以说是完形倾向性的证明。
  质言之。以反思性特征的现代性方法论,以图底关系的规律为视角,切入中国古典戏剧团圆结局这个横截面,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古典戏剧的现代性是有开拓性价值的。当然这只是一方面,还有其他的视角,有待研究者进行其他视角的研究,如叙事结构、人物形象等的现代性分析。应当承认的是:这种方法超出了单纯的思想史或主题史的研究,其本身是具有现代性的,为建构中国的现代性文学尤其是现代性戏剧理论提供一些参考价值。然而也要说到在中国建立现代性是不容易的,因为基础薄弱。另外,在研究戏剧现代性的同时,又应坚守戏剧文学性的阵地,加强对艺术特征与艺术规律本身的探讨。这才是中国现代性特殊性之所在。
  参考文献:
  [1]:鲁道夫€Y尠⒍骱D?《视觉思维》滕守尧,译 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
  [2]:张静《论诗歌艺术中的图底关系》载于《黄山学院院报》2006年第8卷第2期
  [3]:叶虎《中国古典悲剧“团圆”结局评析——兼与西方悲剧比较》载于《学术界》1999第三期
  [4]:参阅李晓虹、刘坎龙《以鲁迅的悲剧观透视中国古典悲剧结局》载于《新疆社科论坛》1992年第2期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
其他文献
三岛由纪夫是一位复杂的作家,文学史上对其评论也莫衷一是。山崎正夫在《三岛由纪夫的男色和天皇制》中曾说:“三岛的美学是男色美学,是必然的死亡美学,是绝对权力者赞美的美学。”这评价是比较准确的,结合三岛由纪夫的个人经历和作品面貌,我们可以清晰感触到对男性美的崇拜在其创作上占据绝对地位。  虽然被归为唯美派、战后派作家,三岛由纪夫的文学创作实际上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早期,其受日本浪漫派影响,创作了一系列
期刊
【摘 要】随着设计艺术的发展,艺术设计凸显出了些许弊端,尤其是对作为设计灵感和源泉的民间美术文化的忽视。笔者在分析艺术设计和民间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尝试探究艺术设计与民间美术之间的关系,尝试在民间美术中寻求对艺术设计发展的启示,弥补设计艺术的研究的不足。  【关键词】民间美术;艺术设计;关系 启示  一、艺术设计的内涵  (一)何谓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一词是从设计衍生而来的,它是将以艺术、技巧、技术
期刊
【摘 要】展示是一种古老的行为,展示是自然赋予生物的一种本能,无论是人类还是其他生物。展示作为一种有意识的信息传达行为是在展示自己的精神和物质。由于现代各种新技术新材料以及经济物质的发展,人类这种展示自己的本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示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本文就是基于这种变化现象研究其中与马斯洛需求论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展示发展;马斯洛需求论;情感变化;需求层次 展示现象  一、马斯洛需求
期刊
【摘 要】文章主要从插画与色彩的情感性关系入手,着重探讨色彩在不同插画形式中的表现形式以及情感性的研究。主要分为三段,其一是主讲插画的色彩与情感的关系,不同的色彩拥有不同情感定位。其二是讲插画本身对人的一种情感性反应以及情感价值的体现。其三是通过不同的插画类型的颜色运用以及其情感的表达展现出两者的相关性。  【关键词】插画;色彩;情感  插画在当今的社会中是一门独具一格的艺术绘画,它与传统的绘画(
期刊
【摘 要】展示是一种古老的行为,展示是自然赋予生物的一种本能,无论是人类还是其他生物。展示作为一种有意识的信息传达行为是在展示自己的精神和物质。由于现代各种新技术新材料以及经济物质的发展,人类这种展示自己的本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示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本文就是基于这种变化现象研究其中与马斯洛需求论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展示发展;马斯洛需求论;情感变化;需求层次 展示现象  一、马斯洛需求
期刊
【摘 要】雀替是组成中国木架构建筑的重要构件之一,在建筑杰当中都有真分厂重要的力学的相关作用,但是到了元代之后,其所表现出来的装饰意义开始渐渐超出了力学所主导的相关作用。文章简单描述了雀替这一构件,并且通过对雀替装饰图案和装饰色彩的分析来探索雀替中蕴含的人文意蕴。  【关键词】雀替;装饰;人文意蕴  一、传统建筑雀替构件概述  雀替(如图1),图片当中所绘制的则是中国的古建筑构建之一,也是非常具有
期刊
【摘 要】即墨柳腔是生长于胶东半岛的一个地方剧种,其以婉转动听、朗朗上口的旋律,得到了当地百姓的追捧与喜爱。流传于在胶东半岛这样一种特殊的环境下,柳腔音乐的旋律与当地的方言应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笔者将结合当地独具特色的渔捕文化,结合方言学、语音学的知识,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比较、分析。  【关键词】即墨柳腔;方言;渔捕文化  即墨柳腔以一种亲民、直抒胸臆的形式呈现给世人,自然有其深层的原因。历史、地理、
期刊
【摘 要】历史悠久的传统中国画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被众多人所喜爱,其中工笔人物画更是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独特的表现技法。繁荣昌盛的唐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也随着进入鼎盛时期,涌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在宋代时期工笔人物画的风格相对保守,色彩淡雅。明清时期到清末民初的工笔画受到文人画的影响,没有了隋唐时期的博大气势而以柔弱为美,工笔人物画逐渐衰败。而当代的工笔人物画不论是绘画式样还是题材早已异彩纷呈,年轻
期刊
【摘 要】浙地的筝源远流长,真正的崛起是在1928年的杭州,经过一些民间音乐爱好者的传承和运用,其代表人物是王巽之先生。1956年王巽之先生在上海音乐学院任职后,对浙派的古筝曲目做了整理,有了新型制的构想,在弹奏技法上有了提高。自此,在中国筝史上出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个案”,浙派筝。本文通过介绍王巽之先生和他学生的一些浙派古筝曲,这些作品从演奏技法,演奏风格,来认识和把握浙派的古筝艺术,能够更好传
期刊
文化产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两个概念由来已久。随着社会的发展,产业化、制度化成为各个行业的必然趋势。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集约化的生产模式规定了各种形式的产品形成需达到社会普遍承认的规模程度,继而通过一定的法则在既定范围内达到提倡的目标。文化产业也不例外,它的存在与发展同样要求有与之相符的法定规则,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便是其一。  一、文化产业的定义与内容决定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发展空间  文化产业的术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