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在学习中要求学习者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小学生由于其自身智力发育尚未成熟,对抽象的数学内容理解起来较困难。因此,将数学中较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成为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抽象问题形象化的主要方法是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使其在边做边学中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操作能力 培养方法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其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而刚刚进入学龄阶段的小学生尚不具备比较成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难接受相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然而,小学教师有责任使小学生掌握数学这样一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学科。教师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他们通过亲身实践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不但可以在操作中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掌握课本上要求的知识内容,还可以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感知,加深对枯燥、难懂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更多地加入一些动手操作的内容,以达到边做边学的目的。
1.恰当的操作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養方法多种多样,虽然没有统一的要求,但恰当的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未经仔细研究、充分实践的操作方法很可能使学生无法准确理解相应的数学知识,有时甚至还会误导学生。恰当的操作方法使学生在理解相应的数学知识时更容易接受和掌握,同时通过恰当的操作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小学数学有这样一节内容《三角形内角和》,在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会直接告诉学生“三角形的三个角相加和为180度”,并让学生记住。此种方法只是让学生记住抽象的数学知识,因此学生很难充分理解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这个知识,此方法最不可取。有些老师则会通过测量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这一知识。让学生通过量角器分别测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然后让他们将测量得到的度数相加,这样就可以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了。此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但在测量角度时难免会有误差,最后三个角相加的结果很可能不为180度,此时小学生就会对“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产生怀疑。此种方法虽开发了学生的操作能力,但并不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的。还有一些老师会借用平角的知识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先让每一个学生都裁剪一个三角形,然后让他们将各自的三角形的三个角对折到一起,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平角,而平角的度数就是180度。这样不但使学生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而且操作方法简便易行、直观易懂。
2.操作过程要有序
国内外相关心理学研究机构的报道表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在形成,处在无序化和有序化相互交错的阶段。此时,若以有序化的操作方式对小学生予以指导,不但可以使其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其良好的思维逻辑能力。若在操作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不注重思维顺序的正确性,则学生不但不能理解老师所教授的知识,而且会出现思维混乱,有时甚至会影响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操作方法的有序化是非常必要的。
3.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操作
小学教科书里的知识已经经过了充分论证,出现在教科书中的结论都有其定型化、规范化的表达。写在小学课本中的数学知识其正确性毋庸置疑,但在其求证过程中蕴含的逻辑思维过程往往被忽略。因此,使学生了解这些逻辑思维过程,从而引起他们对相关事物的思考、探究,是数学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让同学们亲自动手操作恰恰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在教学三角形分类一课时,老师可以让同学们先自己动手画一些三角形,在他们画出的所有三角形中不可能存在同时有两个直角、同时有两个钝角或者同时有一个直角和钝角的三角形,那么学生根据自己所画的图形再加上老师的讲解就很容易掌握三角形的分类了。由此可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不但掌握了相关的数学知识,而且在学习中感受到了乐趣,更增强了学习信心。
4.动手操作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由此可见,小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能够获得仅凭思考无法得到的东西,而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的知识再加以思考就有可能产生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应该先让学生先观察几幅轴对称图形,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特点画出一些具有相同特点的图形,之后老师再进行讲解。这样就可以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再思考这样一个过程充分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创新能力得到锻炼。
“具有充足的理论知识,但动手能力相对较弱”,这是多年以来国际上对中国学生的评价。要想彻底改变现状,必须使学生在小的时候就养成勤于动手的习惯。只有从小就具备了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中取得好的成绩。如今我国已有许多小学和科研机构在研究如何更好地培养我国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操作能力的日趋重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必将成为今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高洁.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考试周刊.
[2]朱晓东.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化学习[J].小学时代.
[3]杨章宏.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
[4]教育部制定.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5]成金祥.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数学教学与研究.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操作能力 培养方法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其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而刚刚进入学龄阶段的小学生尚不具备比较成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难接受相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然而,小学教师有责任使小学生掌握数学这样一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学科。教师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他们通过亲身实践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不但可以在操作中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掌握课本上要求的知识内容,还可以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感知,加深对枯燥、难懂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更多地加入一些动手操作的内容,以达到边做边学的目的。
1.恰当的操作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養方法多种多样,虽然没有统一的要求,但恰当的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未经仔细研究、充分实践的操作方法很可能使学生无法准确理解相应的数学知识,有时甚至还会误导学生。恰当的操作方法使学生在理解相应的数学知识时更容易接受和掌握,同时通过恰当的操作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小学数学有这样一节内容《三角形内角和》,在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会直接告诉学生“三角形的三个角相加和为180度”,并让学生记住。此种方法只是让学生记住抽象的数学知识,因此学生很难充分理解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这个知识,此方法最不可取。有些老师则会通过测量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这一知识。让学生通过量角器分别测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然后让他们将测量得到的度数相加,这样就可以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了。此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但在测量角度时难免会有误差,最后三个角相加的结果很可能不为180度,此时小学生就会对“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产生怀疑。此种方法虽开发了学生的操作能力,但并不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的。还有一些老师会借用平角的知识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先让每一个学生都裁剪一个三角形,然后让他们将各自的三角形的三个角对折到一起,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平角,而平角的度数就是180度。这样不但使学生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而且操作方法简便易行、直观易懂。
2.操作过程要有序
国内外相关心理学研究机构的报道表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在形成,处在无序化和有序化相互交错的阶段。此时,若以有序化的操作方式对小学生予以指导,不但可以使其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其良好的思维逻辑能力。若在操作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不注重思维顺序的正确性,则学生不但不能理解老师所教授的知识,而且会出现思维混乱,有时甚至会影响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操作方法的有序化是非常必要的。
3.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操作
小学教科书里的知识已经经过了充分论证,出现在教科书中的结论都有其定型化、规范化的表达。写在小学课本中的数学知识其正确性毋庸置疑,但在其求证过程中蕴含的逻辑思维过程往往被忽略。因此,使学生了解这些逻辑思维过程,从而引起他们对相关事物的思考、探究,是数学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让同学们亲自动手操作恰恰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在教学三角形分类一课时,老师可以让同学们先自己动手画一些三角形,在他们画出的所有三角形中不可能存在同时有两个直角、同时有两个钝角或者同时有一个直角和钝角的三角形,那么学生根据自己所画的图形再加上老师的讲解就很容易掌握三角形的分类了。由此可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不但掌握了相关的数学知识,而且在学习中感受到了乐趣,更增强了学习信心。
4.动手操作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由此可见,小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能够获得仅凭思考无法得到的东西,而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的知识再加以思考就有可能产生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应该先让学生先观察几幅轴对称图形,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特点画出一些具有相同特点的图形,之后老师再进行讲解。这样就可以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再思考这样一个过程充分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创新能力得到锻炼。
“具有充足的理论知识,但动手能力相对较弱”,这是多年以来国际上对中国学生的评价。要想彻底改变现状,必须使学生在小的时候就养成勤于动手的习惯。只有从小就具备了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中取得好的成绩。如今我国已有许多小学和科研机构在研究如何更好地培养我国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操作能力的日趋重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必将成为今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高洁.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考试周刊.
[2]朱晓东.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化学习[J].小学时代.
[3]杨章宏.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
[4]教育部制定.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5]成金祥.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数学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