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深感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过于呆板教条,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潜能,而美术教育活动是以培养幼儿创造力为核心的一种创造性教育活动,它不在于能使幼儿获得多少知识技能,关键是能引发幼儿的审美情趣,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因此我们就如何在美术教学的实践中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幼儿 美术教学 创新意识 潜能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深感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过于呆板教条,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潜能,而美术教育活动是以培养幼儿创造力为核心的一种创造性教育活动,它不在于能使幼儿获得多少知识技能,关键是能引发幼儿的审美情趣,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从而形成丰富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在多年的美术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立足于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鼓励幼儿大胆地去实践、去尝试,这对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发挥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下面,我们就如何从美术教学的实践中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以求教正。
一、丰富的美术经验是挖掘幼儿创造潜能的基础
(一)利用远足活动,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
幼儿生活的环境是个开放的自由空间,任何自然生态的生动变化,社会人文的美好呈现无不引起幼儿的惊奇和兴趣,无数次外在现象与内心世界的交互作用,会逐渐内化为他们的感性认识,使幼儿的审美感受不断增强。我们经常带幼儿去远足,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和感受自然万物的生命现象,体验大自然的无限变化,让幼儿在清山绿水、社会场所、家庭、幼儿园中经常不断地接触人物、花鸟、山水等所有美好的东西,能使他们在愉悦中获得美好的享受,美的陶治,再由内而外的理解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可以说,幼儿如果知之不多、知之不深、知之不真、知之不新,是难以形成丰富的联想和产生创新性思维的。
(二)开展美术欣赏,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幼儿园概程》中指出:要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因此,幼儿美术欣赏的关键就是从情感人手,充分挖掘其作为艺术不同于一般科学的价值,尤其是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使幼儿充分感受美,积累感性经验,从中得到启发,优秀艺术作品的表象积累多了,就会使想象创造有更多的源泉。在欣赏活动中,我们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不同水平,选择多种多样的贴近幼儿生活,易于幼儿理解的作品,使幼儿感受到启迪,潜移默化地吸收精华部分,为他们日后形成自己的独特思维奠定了基础,这种潜在的影响对他们来说是巨大的,它给幼儿带来的是审美感受。
(三)通过引导思考。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
当幼儿开始运用色彩、形状创造形象时,教师又启发幼儿思考,对自己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加以自己大胆的想象,从而形成了全新的形象。比如:引导幼儿创作“脸谱”时,我们首先把小朋友带进一个“脸谱世界”,即向孩子展示中外各式脸谱,并介绍相关知识,中国的京剧脸谱有红、黄、蓝、白、黑各种颜色,它们以丰富的想象和艺术的夸张来表现忠、奸、善、恶等戏剧人物,形象生动,美不胜收。比如非洲黑人的面具带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原始风格,黑人喜欢带着面具,围着篝火跳舞、狂欢。然后,我们请幼儿也来创造各种脸谱,并允许他们的脸谱可方、可圆、可长、可短、可瘦,越奇特越好,再把各种图形画在画面上,使幼儿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脸谱”,从而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
二、丰富的物质环境和愉悦的精神环境是挖掘幼儿创造潜能的基本保障
(一)物质环境是开展创造性活动的基础
我们应该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和发挥创造性的和材料,在室内外因地制宜地设立各种区域,在开放的活动区准备开展活动的多种材料(均为幼儿和教师共同搜集整理),如各种废旧纸盒、易拉罐、布头毛线、贝壳、瓜子皮、核桃壳、各种形状的石头、糖纸、蛋壳等,大大激发幼儿的创造意向和创造兴趣,使美术创造活动变成一件容易而有趣的事。
(二)精抻环境对幼儿进行美术创造更为重要
幼儿只有在愉悦、轻松、民主、和谐的气氛中,才能消除幼儿创造时的一切心理障碍,做到思维活跃、敢想会想、敢说会做,让想象插上翅膀,穿越时空,才能用画笔将这种潜意识中的“创造图象”表现出来,才能真正赋予它无限的生命力。值得重视的是,当幼儿获得成功和遇到失败时,教师都要给予真诚的肯定和鼓励,这对幼儿进行美术创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次画完画,我们就会把全班幼儿的作品一一张贴出来,展现在全班幼儿面前,让孩子们互相审视、交流,并让孩子向大家介绍自己是怎样想、怎样画的,有的孩子就像讲故事一样述说自己有趣的构思,让孩子们自已去比较、去发现、去辨别,从中悟出道理。孩子们自己心里明白,谁的画颜色搭配得最好,谁的画画得更有趣,自己的画有哪些不足等等。通过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了幼儿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思维习惯,孩子们的自信、自强、自爱心也在逐步增强。他们今后的创造性就会更强、更有动力。
三、将美术活动与多科教学相融合是挖掘幼儿创造潜能的重要条件
美术教育家胡雨心教授指出:每个幼儿的潜意识就象一个巨大的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有冰山的尖顶,绝大多数潜藏在大海深处,这就是幼儿的潜意识。幼儿的潜意识一旦被挖掘出来,就会象火山爆发一样一发而不可收拾。而将美术活动与多科教学相融合则为激发幼儿参与美术创造的潜意识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一)与科学启蒙相结合
让幼儿通过感官亲身感知各种事物来丰富幼儿的创作经验与知识。我们不仅让幼儿去捕捉感受物体瞬间的变化,还让幼儿作长期的观察。比如春天让孩子自己种花、种草,看小草是怎样长出小芽的,让孩子们用绘画形式去做观察记录。如在绘画“小蝌蚪找妈妈”时,我们去观察区观察小蝌蚪,请幼儿做观察记录:什么时候长出后腿,什么时候出前腿,最后才长出尾巴。幼儿也可通过录像《青蛙的生长过程》、欣赏标本、听“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初步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这样,幼儿在进行绘画时,绘画出来的作品生动形象,新颖而又有创意。
(二)与语言教学相结合
请幼儿多欣赏散文,多听故事,尤其是童话故事,它能使幼儿进入自己的童话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他们就会把自己当作主角,然后用笔将自己的童话王国表现出来。这样既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探究兴趣,又创造性地再现了自己的思维。如我在讲《西游记》中“猪八戒吃西瓜”这段故事时,我边讲故事边在黑板上表演出猪八戒吃西瓜左一口、右一口的滑稽动作,以及孙悟空吹一根毫毛变成西瓜皮,把猪八戒摔得嘴啃泥、仰面朝天的荒诞场面等,幼儿看到我在黑板上表演得轻松自如,高兴得不得了,也想试试,他们口说儿歌,头上戴着孙悟空、猪八戒的面具,一边表演一边想怎样把这个故事画得更好、更有趣。
(三)与音乐活动相结合
在唱歌表演中引导幼儿将所学过的歌曲、乐曲的内容用绘画的语言创造出来,激发幼儿创造的潜意识。在学习跑马步时,结合录像中骏马奔驰的场面,生机勃勃的雄姿,铿锵有力的蹄声以及铁蹄所激起的尘烟滚滚等所烘托的磅礴气势,极强地刺激了幼儿的感官,激活了幼儿的表现欲望。然后再运用感官多渠道地参与,使他们描述事物的欲望被激起,强烈地希望能将内心的想象表现出来。从而内在的潜能也随之被激起。
(四)与游戏教学相结合
在游戏中开展美术活动,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和激情。在游戏中,幼儿感到自由、没有压力,而且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活动中去,注意力特别集中,观察事物仔细,感受自然也就深刻,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就很容易把握事物的特点,结合自己大胆的想象,用独特的语言把全新的感受表达出来。应当说,这个过程不仅包含幼儿自身的观察角度,以及对游戏的感受程度,更重要的是由于幼儿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想象力,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
(五)与右脑实验相结合
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左右脑半球具有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左脑擅长逻辑、理性、单向举例与语义的思维,而右脑擅长形象、直觉、多向和整体的思维。当今国内外的儿童教育专家都认为美术活动是开发幼儿右脑功能的最佳方法与手段。幼儿在开发右脑的同时其创造性能力也在发展。在“滴管试验”中,通过各种颜色滴入糖水中瞬间的图案变化,让幼儿进行想象和遐想,并引导幼儿清楚地描绘出来。有的幼儿想象为草原上的牛和羊;有的想象为大海上的轮船;有的想象为月亮、花朵。这样既促进幼儿思维的灵活发展,也激发了幼儿参与美术活动创造的潜意识。
美术教育活动是培养幼儿创新意识、挖掘幼儿创造潜能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我们要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开发幼儿的创新潜能,为其将来成为报效祖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因为有了旺盛的创新精神、独立的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就构成了创新人才应具有的创新素质。让我们每一个同仁都能“从娃娃抓起”,教育好每一个儿童。
【关键词】幼儿 美术教学 创新意识 潜能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深感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过于呆板教条,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潜能,而美术教育活动是以培养幼儿创造力为核心的一种创造性教育活动,它不在于能使幼儿获得多少知识技能,关键是能引发幼儿的审美情趣,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从而形成丰富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在多年的美术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立足于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鼓励幼儿大胆地去实践、去尝试,这对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发挥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下面,我们就如何从美术教学的实践中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以求教正。
一、丰富的美术经验是挖掘幼儿创造潜能的基础
(一)利用远足活动,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
幼儿生活的环境是个开放的自由空间,任何自然生态的生动变化,社会人文的美好呈现无不引起幼儿的惊奇和兴趣,无数次外在现象与内心世界的交互作用,会逐渐内化为他们的感性认识,使幼儿的审美感受不断增强。我们经常带幼儿去远足,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和感受自然万物的生命现象,体验大自然的无限变化,让幼儿在清山绿水、社会场所、家庭、幼儿园中经常不断地接触人物、花鸟、山水等所有美好的东西,能使他们在愉悦中获得美好的享受,美的陶治,再由内而外的理解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可以说,幼儿如果知之不多、知之不深、知之不真、知之不新,是难以形成丰富的联想和产生创新性思维的。
(二)开展美术欣赏,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幼儿园概程》中指出:要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因此,幼儿美术欣赏的关键就是从情感人手,充分挖掘其作为艺术不同于一般科学的价值,尤其是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使幼儿充分感受美,积累感性经验,从中得到启发,优秀艺术作品的表象积累多了,就会使想象创造有更多的源泉。在欣赏活动中,我们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不同水平,选择多种多样的贴近幼儿生活,易于幼儿理解的作品,使幼儿感受到启迪,潜移默化地吸收精华部分,为他们日后形成自己的独特思维奠定了基础,这种潜在的影响对他们来说是巨大的,它给幼儿带来的是审美感受。
(三)通过引导思考。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
当幼儿开始运用色彩、形状创造形象时,教师又启发幼儿思考,对自己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加以自己大胆的想象,从而形成了全新的形象。比如:引导幼儿创作“脸谱”时,我们首先把小朋友带进一个“脸谱世界”,即向孩子展示中外各式脸谱,并介绍相关知识,中国的京剧脸谱有红、黄、蓝、白、黑各种颜色,它们以丰富的想象和艺术的夸张来表现忠、奸、善、恶等戏剧人物,形象生动,美不胜收。比如非洲黑人的面具带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原始风格,黑人喜欢带着面具,围着篝火跳舞、狂欢。然后,我们请幼儿也来创造各种脸谱,并允许他们的脸谱可方、可圆、可长、可短、可瘦,越奇特越好,再把各种图形画在画面上,使幼儿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脸谱”,从而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
二、丰富的物质环境和愉悦的精神环境是挖掘幼儿创造潜能的基本保障
(一)物质环境是开展创造性活动的基础
我们应该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和发挥创造性的和材料,在室内外因地制宜地设立各种区域,在开放的活动区准备开展活动的多种材料(均为幼儿和教师共同搜集整理),如各种废旧纸盒、易拉罐、布头毛线、贝壳、瓜子皮、核桃壳、各种形状的石头、糖纸、蛋壳等,大大激发幼儿的创造意向和创造兴趣,使美术创造活动变成一件容易而有趣的事。
(二)精抻环境对幼儿进行美术创造更为重要
幼儿只有在愉悦、轻松、民主、和谐的气氛中,才能消除幼儿创造时的一切心理障碍,做到思维活跃、敢想会想、敢说会做,让想象插上翅膀,穿越时空,才能用画笔将这种潜意识中的“创造图象”表现出来,才能真正赋予它无限的生命力。值得重视的是,当幼儿获得成功和遇到失败时,教师都要给予真诚的肯定和鼓励,这对幼儿进行美术创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次画完画,我们就会把全班幼儿的作品一一张贴出来,展现在全班幼儿面前,让孩子们互相审视、交流,并让孩子向大家介绍自己是怎样想、怎样画的,有的孩子就像讲故事一样述说自己有趣的构思,让孩子们自已去比较、去发现、去辨别,从中悟出道理。孩子们自己心里明白,谁的画颜色搭配得最好,谁的画画得更有趣,自己的画有哪些不足等等。通过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了幼儿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思维习惯,孩子们的自信、自强、自爱心也在逐步增强。他们今后的创造性就会更强、更有动力。
三、将美术活动与多科教学相融合是挖掘幼儿创造潜能的重要条件
美术教育家胡雨心教授指出:每个幼儿的潜意识就象一个巨大的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有冰山的尖顶,绝大多数潜藏在大海深处,这就是幼儿的潜意识。幼儿的潜意识一旦被挖掘出来,就会象火山爆发一样一发而不可收拾。而将美术活动与多科教学相融合则为激发幼儿参与美术创造的潜意识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一)与科学启蒙相结合
让幼儿通过感官亲身感知各种事物来丰富幼儿的创作经验与知识。我们不仅让幼儿去捕捉感受物体瞬间的变化,还让幼儿作长期的观察。比如春天让孩子自己种花、种草,看小草是怎样长出小芽的,让孩子们用绘画形式去做观察记录。如在绘画“小蝌蚪找妈妈”时,我们去观察区观察小蝌蚪,请幼儿做观察记录:什么时候长出后腿,什么时候出前腿,最后才长出尾巴。幼儿也可通过录像《青蛙的生长过程》、欣赏标本、听“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初步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这样,幼儿在进行绘画时,绘画出来的作品生动形象,新颖而又有创意。
(二)与语言教学相结合
请幼儿多欣赏散文,多听故事,尤其是童话故事,它能使幼儿进入自己的童话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他们就会把自己当作主角,然后用笔将自己的童话王国表现出来。这样既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探究兴趣,又创造性地再现了自己的思维。如我在讲《西游记》中“猪八戒吃西瓜”这段故事时,我边讲故事边在黑板上表演出猪八戒吃西瓜左一口、右一口的滑稽动作,以及孙悟空吹一根毫毛变成西瓜皮,把猪八戒摔得嘴啃泥、仰面朝天的荒诞场面等,幼儿看到我在黑板上表演得轻松自如,高兴得不得了,也想试试,他们口说儿歌,头上戴着孙悟空、猪八戒的面具,一边表演一边想怎样把这个故事画得更好、更有趣。
(三)与音乐活动相结合
在唱歌表演中引导幼儿将所学过的歌曲、乐曲的内容用绘画的语言创造出来,激发幼儿创造的潜意识。在学习跑马步时,结合录像中骏马奔驰的场面,生机勃勃的雄姿,铿锵有力的蹄声以及铁蹄所激起的尘烟滚滚等所烘托的磅礴气势,极强地刺激了幼儿的感官,激活了幼儿的表现欲望。然后再运用感官多渠道地参与,使他们描述事物的欲望被激起,强烈地希望能将内心的想象表现出来。从而内在的潜能也随之被激起。
(四)与游戏教学相结合
在游戏中开展美术活动,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和激情。在游戏中,幼儿感到自由、没有压力,而且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活动中去,注意力特别集中,观察事物仔细,感受自然也就深刻,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就很容易把握事物的特点,结合自己大胆的想象,用独特的语言把全新的感受表达出来。应当说,这个过程不仅包含幼儿自身的观察角度,以及对游戏的感受程度,更重要的是由于幼儿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想象力,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
(五)与右脑实验相结合
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左右脑半球具有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左脑擅长逻辑、理性、单向举例与语义的思维,而右脑擅长形象、直觉、多向和整体的思维。当今国内外的儿童教育专家都认为美术活动是开发幼儿右脑功能的最佳方法与手段。幼儿在开发右脑的同时其创造性能力也在发展。在“滴管试验”中,通过各种颜色滴入糖水中瞬间的图案变化,让幼儿进行想象和遐想,并引导幼儿清楚地描绘出来。有的幼儿想象为草原上的牛和羊;有的想象为大海上的轮船;有的想象为月亮、花朵。这样既促进幼儿思维的灵活发展,也激发了幼儿参与美术活动创造的潜意识。
美术教育活动是培养幼儿创新意识、挖掘幼儿创造潜能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我们要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开发幼儿的创新潜能,为其将来成为报效祖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因为有了旺盛的创新精神、独立的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就构成了创新人才应具有的创新素质。让我们每一个同仁都能“从娃娃抓起”,教育好每一个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