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通过身体锻炼和实践来实现的课程,在心理素质教育方面具有特殊的意义。因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划分为:身体健康、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五个领域,首次把心理健康目标提高到课程目标地位,也是除心理健康教育课外将心理健康目标作为课程目标的唯一课程,对发挥该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品质影响有积极的意义。
但是,由于旧的体育课程体系和教学观念的影响,体育教师、教育工作者对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认识不足,加上许多体育教师心理知识的限制,因而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学生的心理品质不可避免地出现许多误区。我们必须关注这些误区,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 通过体育课程发展学生心理品质的误区
(一)认识上的误区
部分体育者认为学校体育任务就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健身和运动技术、技能教学掌握,至于心理品质的培养是心理辅导老师的责任,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是其他课程的事。这种将体育学科与心理健康教育分离开来的做法,是过去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如1961年颁布的第二部中学体育大纲,其课程目标是: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其目的是在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并通过体育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参加生产劳动和准备保卫祖国。由于当时对心理学的误解与偏见和特定历史条件、观念影响,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未受到重视。因而体育的目标侧重于强身健体,体育的心理方面价值并未被挖掘出来。
另一种错误认识就是把体育与健康课程与心理教育课程等同起来,认为体育课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心理品质,与心理课程可互相代替。诚然,心理健康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之一,但心理健康只是三维健康的一维,也只是体育五个领域目标的一个领域,每周二节体育与健康课(小学三节)兼顾五个课程目标显然是不够的。另外,由于学科的限制,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来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有一定的局限性。心理教育课程是一门运用系统的心理学理论和心理技术来进行心理品质培养的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有特殊的作用,因而体育与健康课程与心理健康课程一样,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有一种不正确的认识就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功能扩大化,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能全面提高学生心理品质,可以代替其他学科进行心理教育。体育课程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对通过体验性来培养的心理品质,如情绪、意志等品质来说,有其独特的教育优势,但对于认知能力,如知觉、思维等,学科知识更具优势。可见,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其他课程在发展学生的心理品质关系上,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互补的,对全面发展学生的心理品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方面的误区
体育教学内容的第一个误区就是走体育去技术化极端。许多体育教师错误地认为发展学生的心理品质主要让学生高兴就行了,至于技术、技能教学是无关紧要的。因而教学内容总是选择游戏性的运动项目,如:一节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为目标的体育课程,许多体育教师肤浅地认为,学生笑声多了,学生对体育兴趣就自然会增加,所以体育课一味地追求这种笑声,至于运动技术当然要为学生的笑声让路。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就某一堂课而言对学生的健康可能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随着学生的成长和运动技术提高,这种游戏课程自然失去市场,学生的体育活动随着游戏的消失而一去不复返。体育毕竟不是游戏,它是建立在技术、技能的掌握基础上的。本人围绕学生的体育参与归因,分别对本镇的4所小学(调查对象为水平二的学生)、3所初中、1所高中,共616 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6.8%的水平二、三学生,26.7%的水平四学生,36.3%的水平五学生将体育兴趣归因于运动技术、技术的掌握。可见,体育教学必须以体育运动的技术掌握作为体育教学的中心内容,只有掌握了运动技术,学生的体育兴趣才能保持下来,养成体育活动的习惯。体育教学除了注重学生的快乐情感,还必须注重引导学生掌握适当的运动技术。
教学内容的另一个误区就是走向过分强调技术极端。许多教师认为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建立在技术之上的,因而,体育必须将技术、技能放在首位。无可否认,体育课程是一门技能课程,运动技术的掌握是体育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但运动技能的掌握只是手段,并不是最终目标。掌握怎样的运动技能才能有利于实现我们的三维健康目标呢?这是值得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思考的问题。一些运动技能除了在赛场上见到外,在日常生活中没用任何价值,这些技能是否值得教,如何去教,我们必须去探讨,并根据学生的需要来进行。一味追求技能而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身心特点进行技能教学,必将导致学生的抗拒与厌倦,学生的学习纯粹是被动的,对学生学习兴趣来说可能是灾难性的,与课程目标的实现是相悖的。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误区
1. 许多体育教师将发展心理品质的教学内容、手段与方法过于简单化,认为增加一些难度就可增强学生的意志,或者简单地让学生尝试失败就让学生体验挫折,而达到了抗挫的目的。心理品质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系统过程,促进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必须运用心理学原理,按照学生的心理规律进行系统课程设计,否则就很难达到目标。
2. 由于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同,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如,对一名自信心非常强的学生来说,尝试失败可能起到提高抗挫能力的作用,但对一名自尊心非常强的同学来说可能是致命的打击。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进行心理情景设计,来实现培养学生心理品质的目标。体育与健康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关注个体的差异,发挥体育教师的个人创造力,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相应的措施来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二、 通过体育课程提高学生心理品质的对策
(一)正确认识体育的课程价值与任务
体育课程作为一门以实践来实现教学目标的课程,它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体育运动知识、运动技能,而且还要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由过去的体力劳动为主向现在的脑力劳动为主转化,体力支出的减少将导致身体机能的下降和肌肉的萎缩。正如《未来的人类》一书中所言:人类由于内脏的枯萎而变成鸡胸狗肚,由于肌体的塌缩而全部失去原有的功能,手脚变细了,皮肤又黑又硬,就像荔枝皮那样,脑袋比身体要大10倍。体育作为发展学生体力的课程,其所肩负的责任,任重而道远,不仅使学生在课堂中得到锻炼,而且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
另一方面,日益剧烈的竞争和紧张的生活节奏导致心理、社会适应问题突显,如何挖掘体育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进行心理品质培养是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世界各国在设计体育课程时,都十分注意发挥体育学习在培养健全人格和促进健康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因而体育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身体素质提高,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提高体育教师的心理学系统知识,形成发展学生心理品质的技术和技能
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是通过教师的教来实现的,教师除了要具备充分的心理学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学生的心理规律,了解广大学生的需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健康心理、健康品格形成的规律,善于从心理角度去观察、看待和分析学生在各种体育活动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通过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活动对学生开展身心健康教育,做到有的放矢。体育教师在体育中起指导作用,因而体育教师的心理学知识丰富与否,将直接影响到能否最大限度发挥体育课程的潜能,能否正确引导学生去提高心理品质。
(三)正确处理好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其他课程、心理健康课程的关系
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其他课程一样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每门课程对学生的特定品质的发展都具有特定的意义。因此,课程之间是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心理健康课程目标是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通过系统的心理训练,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而其他课程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劳动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的心理品质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因而在学科教学同时必须挖掘其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体育健康课程是通过身体活动来实现目标的课程,其目标的实现必须付出相当的体力和意志,在体育活动中学生体验到各种痛苦与不适,因而对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有特别的作用,正因如此,心理健康也成为课程目标之一。但由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心理基础的局限性,要充分发挥课程的作用,就必须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道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2]柳克奇.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J].体育学刊,2004(3).
[3]季浏.体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廉江市良垌镇初级中学)
但是,由于旧的体育课程体系和教学观念的影响,体育教师、教育工作者对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认识不足,加上许多体育教师心理知识的限制,因而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学生的心理品质不可避免地出现许多误区。我们必须关注这些误区,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 通过体育课程发展学生心理品质的误区
(一)认识上的误区
部分体育者认为学校体育任务就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健身和运动技术、技能教学掌握,至于心理品质的培养是心理辅导老师的责任,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是其他课程的事。这种将体育学科与心理健康教育分离开来的做法,是过去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如1961年颁布的第二部中学体育大纲,其课程目标是: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其目的是在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并通过体育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参加生产劳动和准备保卫祖国。由于当时对心理学的误解与偏见和特定历史条件、观念影响,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未受到重视。因而体育的目标侧重于强身健体,体育的心理方面价值并未被挖掘出来。
另一种错误认识就是把体育与健康课程与心理教育课程等同起来,认为体育课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心理品质,与心理课程可互相代替。诚然,心理健康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之一,但心理健康只是三维健康的一维,也只是体育五个领域目标的一个领域,每周二节体育与健康课(小学三节)兼顾五个课程目标显然是不够的。另外,由于学科的限制,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来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有一定的局限性。心理教育课程是一门运用系统的心理学理论和心理技术来进行心理品质培养的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有特殊的作用,因而体育与健康课程与心理健康课程一样,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有一种不正确的认识就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功能扩大化,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能全面提高学生心理品质,可以代替其他学科进行心理教育。体育课程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对通过体验性来培养的心理品质,如情绪、意志等品质来说,有其独特的教育优势,但对于认知能力,如知觉、思维等,学科知识更具优势。可见,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其他课程在发展学生的心理品质关系上,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互补的,对全面发展学生的心理品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方面的误区
体育教学内容的第一个误区就是走体育去技术化极端。许多体育教师错误地认为发展学生的心理品质主要让学生高兴就行了,至于技术、技能教学是无关紧要的。因而教学内容总是选择游戏性的运动项目,如:一节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为目标的体育课程,许多体育教师肤浅地认为,学生笑声多了,学生对体育兴趣就自然会增加,所以体育课一味地追求这种笑声,至于运动技术当然要为学生的笑声让路。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就某一堂课而言对学生的健康可能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随着学生的成长和运动技术提高,这种游戏课程自然失去市场,学生的体育活动随着游戏的消失而一去不复返。体育毕竟不是游戏,它是建立在技术、技能的掌握基础上的。本人围绕学生的体育参与归因,分别对本镇的4所小学(调查对象为水平二的学生)、3所初中、1所高中,共616 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6.8%的水平二、三学生,26.7%的水平四学生,36.3%的水平五学生将体育兴趣归因于运动技术、技术的掌握。可见,体育教学必须以体育运动的技术掌握作为体育教学的中心内容,只有掌握了运动技术,学生的体育兴趣才能保持下来,养成体育活动的习惯。体育教学除了注重学生的快乐情感,还必须注重引导学生掌握适当的运动技术。
教学内容的另一个误区就是走向过分强调技术极端。许多教师认为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建立在技术之上的,因而,体育必须将技术、技能放在首位。无可否认,体育课程是一门技能课程,运动技术的掌握是体育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但运动技能的掌握只是手段,并不是最终目标。掌握怎样的运动技能才能有利于实现我们的三维健康目标呢?这是值得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思考的问题。一些运动技能除了在赛场上见到外,在日常生活中没用任何价值,这些技能是否值得教,如何去教,我们必须去探讨,并根据学生的需要来进行。一味追求技能而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身心特点进行技能教学,必将导致学生的抗拒与厌倦,学生的学习纯粹是被动的,对学生学习兴趣来说可能是灾难性的,与课程目标的实现是相悖的。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误区
1. 许多体育教师将发展心理品质的教学内容、手段与方法过于简单化,认为增加一些难度就可增强学生的意志,或者简单地让学生尝试失败就让学生体验挫折,而达到了抗挫的目的。心理品质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系统过程,促进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必须运用心理学原理,按照学生的心理规律进行系统课程设计,否则就很难达到目标。
2. 由于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同,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如,对一名自信心非常强的学生来说,尝试失败可能起到提高抗挫能力的作用,但对一名自尊心非常强的同学来说可能是致命的打击。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进行心理情景设计,来实现培养学生心理品质的目标。体育与健康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关注个体的差异,发挥体育教师的个人创造力,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相应的措施来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二、 通过体育课程提高学生心理品质的对策
(一)正确认识体育的课程价值与任务
体育课程作为一门以实践来实现教学目标的课程,它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体育运动知识、运动技能,而且还要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由过去的体力劳动为主向现在的脑力劳动为主转化,体力支出的减少将导致身体机能的下降和肌肉的萎缩。正如《未来的人类》一书中所言:人类由于内脏的枯萎而变成鸡胸狗肚,由于肌体的塌缩而全部失去原有的功能,手脚变细了,皮肤又黑又硬,就像荔枝皮那样,脑袋比身体要大10倍。体育作为发展学生体力的课程,其所肩负的责任,任重而道远,不仅使学生在课堂中得到锻炼,而且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
另一方面,日益剧烈的竞争和紧张的生活节奏导致心理、社会适应问题突显,如何挖掘体育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进行心理品质培养是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世界各国在设计体育课程时,都十分注意发挥体育学习在培养健全人格和促进健康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因而体育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身体素质提高,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提高体育教师的心理学系统知识,形成发展学生心理品质的技术和技能
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是通过教师的教来实现的,教师除了要具备充分的心理学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学生的心理规律,了解广大学生的需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健康心理、健康品格形成的规律,善于从心理角度去观察、看待和分析学生在各种体育活动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通过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活动对学生开展身心健康教育,做到有的放矢。体育教师在体育中起指导作用,因而体育教师的心理学知识丰富与否,将直接影响到能否最大限度发挥体育课程的潜能,能否正确引导学生去提高心理品质。
(三)正确处理好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其他课程、心理健康课程的关系
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其他课程一样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每门课程对学生的特定品质的发展都具有特定的意义。因此,课程之间是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心理健康课程目标是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通过系统的心理训练,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而其他课程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劳动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的心理品质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因而在学科教学同时必须挖掘其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体育健康课程是通过身体活动来实现目标的课程,其目标的实现必须付出相当的体力和意志,在体育活动中学生体验到各种痛苦与不适,因而对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有特别的作用,正因如此,心理健康也成为课程目标之一。但由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心理基础的局限性,要充分发挥课程的作用,就必须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道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2]柳克奇.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J].体育学刊,2004(3).
[3]季浏.体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廉江市良垌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