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高考政策的推进,初中地理会考的考查要求也同步提升。為改变初中地理会考复习中常见的重知识、轻能力的现状,进一步提高复习效率,复习时应以地理核心概念为统领、以生活情境为载体,构建“整本书”“大概念”的复习新思路,通过“以图为据,表格归纳;以题为境,解析思路”等策略,实现知识结构化、系列化,突出能力化、素养化,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调动、运用“结构化的知识”,实现“增量式”的复习效果。
关键词:初中地理;会考复习;大概念
在笔者所在地区,初中地理会考一直是检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地理学科学业水平的重要手段。随着新高考政策的推进,对初中地理会考的要求也同步提高,无论是试题的灵活性,还是试题的能力要求,都逐步和高中教学要求及高考考试要求接轨。过往的会考复习与训练,教师往往重课本内容,要求学生背诵知识点,通过反复进行大量试题训练以提高考试成绩,“抓小放大”,关注碎片化知识,忽视能力、态度和学科素养的培养,这显然和新高考、新会考的新理念(基于现实生活情境,重视试题的能力化、素养化)不相符。为了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需要教师及时调整复习思路和策略,当好复习的“导师”而非“讲师”或“训师”,以确保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取得最大的复习效益。笔者在近几年的会考复习中,尝试通过地理核心概念和地理生活情境等,构建“整本书”“大概念”等复习新思路来提升初中地理会考的复习效率,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以核心概念为统领,构建“整本书”复习新思路
区域地理是地理学中最核心的部分,区域也是各类地理教学和考查的出发点、落脚点。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程内容,特别是七年级下册和八年级下册的教材(人教版,下同)都以区域地理为主,涵盖了区域划分、区域位置、区域特征、区域差异、区域联系和区域发展等内容。如何在会考复习课中将“琐碎”的地理事象统整、融合,并能彰显地理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渗透和培养?笔者尝试以“区域”这一地理核心概念为统领,突出“区域差异”等内容的比较,构建了“整本书”复习的新思路,既能保证复习的效率,又能提升复习的效益。下面,笔者以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下同)的第一课时为例进行分析。
1.复习思路——有章可循,系统有序
为了提高复习效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合理调整课本结构,明确复习思路和课时复习目标。如首先明确“我国地理区域的划分背景和依据(地理要素分布的地理差异),以农业为例比较各地理区域中的自然和人文差异”等目标。再依据有关地图信息,从宏观上把握我国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征,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的特点,结合我国地理分区图,梳理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气候即气温与降水、地形地势)。最后以各章节(地理分区)中“和自然地理环境关系最为密切的农业”为例,通过表格比较,对我国四大分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进行知识比较梳理,进一步加深对“我国地理环境差异显著”的理解。
2.复习策略——以图为据,表格归纳
地理差异大是我国地理环境的突出特征,也是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如何直观地将“差异”表现出来?笔者认为地图较文字表述更具有直观性。因此,通过展示课本中的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等地图(图略),结合图中信息由学生直观感知、逐条梳理出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如气温自南往北逐渐降低;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越来越少;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等。同时结合以上各自然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角度拓展分析出,在其影响下我国自然景观(植被)也存在规律性的变化,如我国东部由南向北,热量变化较大,因此,森林的种类有较明显的差异:(季)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我国西北由东向西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的差异分布特征;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植被景观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为了让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垂直地域差异、东西方向的水平差异等地理特征,笔者借用了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山地地域差异图(图1)、我国西北自西向东的动植物分布示意图(图2),通过直观展示,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及其相互关系。
当然,在各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和影响下,不仅在自然地理环境上存在差异,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如我国农业具有东耕西牧、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特征等。
为防止因知识琐碎而影响学生的复习效率,笔者通过比较归纳,以表格形式将知识“打包”,让学生从“整体思维”角度比较、联系各知识点。如“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差异归纳表(表1)。
又如,可以通过对我国四大分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进行比较,进一步加深对我国地理环境的显著差异——各区主要农业及其发展差异的理解(表2、表3)。
在以上的课堂复习设计中,打破了原有按章节的复习方法,将各分区相对应的知识整合比较,其中,不仅有对地理要素的“区域认知”,还有进行“综合思维”的方法,从而落实“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实践可知,通过确定“整本书”的核心概念——区域,并在此基础上,将课本中“碎片化的区域知识”表格化、结构化、系列化,突出能力化、素养化,不仅可节约复习时间,而且能在有限的课时里达到较好的复习和训练效果。
二、以生活情境为载体,构建“大概念”复习新思路
知识符号化对于复习课堂中的认知复述有较好的作用。以往的教师常忽视知识体系的建构,仅仅要求学生花大量时间将知识符号读背、记熟,实现知识再认。而近几年的初中地理会考试题以基于真实生活情境、考查学生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试题越来越多,所以碎片化、知识符号化的复习方法显然不能适应会考新要求。因此,在复习备考的地理课堂中,既要遵循知识内在的逻辑规律,构建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进行有效复习,还要将课堂复习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在真实情境中将地理知识和实践应用相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笔者通过在课堂中构建基于真实生活情境的区域地理“大概念”,即“在哪里(地理位置)—有什么(发展条件)—怎么样(存在问题)—怎么办(原因分析、落实措施、明确发展方向)”,实现对课本知识进行系统梳理、综合分析、实践运用。在梳理出本单元的大概念后,单元中所有课时的教学目标都将指向大概念的建构,所学各节的内容将从“知道知识和方法是什么”转变为“如何运用知识和方法做事情”,提升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1]。下面,笔者将以第二课时为例进行分析。 1.复习思路——合理分类,提高效益
區域地理的学习目的是要学会解决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地理学科的考查方向也应突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笔者进行第二课时复习时,尝试将课本繁多的区域及相关知识进行合理分类,明确各章节中我国的区域类型,并将相同类别的重点区域归类比较、整体梳理。通过调整,将本课时中的区域设计为以下三大类别——经济区、自然区和行政区。同时,考虑到近年会考中多以生活情境化来命制试题,因此,笔者在课堂复习实践时,通过“一区域、一试题、一知识图谱”的复习方式,以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复习热情,再以试题训练串联知识图谱,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地理素养。
2.复习策略——以题为境,解析思路
本部分以复习课堂中的经济区、自然区等的教学片段为例进行分析。
案例1.经济区复习例题
图3所示为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结合图示信息和所学的东北三省的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该工业基地位于东北三省的哪一个省区?请说明依据。(目的是让学生能从基地的名称中获取区域信息,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2.从工业性质看,该工业基地侧重发展的是哪一类工业?请说明依据。(目的是让学生能从地图的图例中获取工业部门类型信息,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等综合思维能力。)
3.结合图中信息分析该工业基地发展的优势条件有哪些?(目的是让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回忆、迁移,同时也应该学会在地图及其图例中获取矿产、交通、市场等信息,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等综合思维能力。)
4.结合所学,分析该工业基地面临的影响其发展的问题有哪些?(目的是让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回忆、迁移,结合地图中关于工业的类别和已有经验,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等综合思维能力。)
5.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将通过什么发展战略促进其转型、可持续发展?(目的是让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回忆、迁移运用,落实“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辽中南工业基地属于区域中的“经济区”。以东北三省的“局部区域图(该地图源于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及其相关地理要素”为复习情境,在编制试题时基于地理核心概念——“区域”,形成区域地理复习的“大概念”——“在哪里、有什么、怎么样、怎么办”,并渗透地理核心素养(区域认知、人地协调发展、综合思维等)的考查,要求学生既能在试题中学会寻找 “关键信息”,又能将信息转换成或迁移到课本知识,形成利于解题的“知识结构图谱”(图4)。这种通过“以题为境”促进“知识思路化”的复习方法,不仅可以避免低效的知识记忆,还能提升学生综合思维品质,利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大概念”不是简单灌输能完成的,其反映的知识和理念,需要设计成系列问题来引导学习活动,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来领悟[2]。
案例2.自然区复习例题
央视《地理·中国》报道,著名的“桥上桥”(上下两层)位于黄河中游的支流上,下桥建于公元 1667 年,上桥建于公元1832 年,20世纪 70 年代,当地居民在河中挖沙将下桥挖出,使“桥上桥”雄姿展现于世。图5为“桥上桥”示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目。
1.“桥上桥”最可能位于下列哪个地形区
A.华北平原
关键词:初中地理;会考复习;大概念
在笔者所在地区,初中地理会考一直是检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地理学科学业水平的重要手段。随着新高考政策的推进,对初中地理会考的要求也同步提高,无论是试题的灵活性,还是试题的能力要求,都逐步和高中教学要求及高考考试要求接轨。过往的会考复习与训练,教师往往重课本内容,要求学生背诵知识点,通过反复进行大量试题训练以提高考试成绩,“抓小放大”,关注碎片化知识,忽视能力、态度和学科素养的培养,这显然和新高考、新会考的新理念(基于现实生活情境,重视试题的能力化、素养化)不相符。为了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需要教师及时调整复习思路和策略,当好复习的“导师”而非“讲师”或“训师”,以确保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取得最大的复习效益。笔者在近几年的会考复习中,尝试通过地理核心概念和地理生活情境等,构建“整本书”“大概念”等复习新思路来提升初中地理会考的复习效率,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以核心概念为统领,构建“整本书”复习新思路
区域地理是地理学中最核心的部分,区域也是各类地理教学和考查的出发点、落脚点。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程内容,特别是七年级下册和八年级下册的教材(人教版,下同)都以区域地理为主,涵盖了区域划分、区域位置、区域特征、区域差异、区域联系和区域发展等内容。如何在会考复习课中将“琐碎”的地理事象统整、融合,并能彰显地理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渗透和培养?笔者尝试以“区域”这一地理核心概念为统领,突出“区域差异”等内容的比较,构建了“整本书”复习的新思路,既能保证复习的效率,又能提升复习的效益。下面,笔者以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下同)的第一课时为例进行分析。
1.复习思路——有章可循,系统有序
为了提高复习效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合理调整课本结构,明确复习思路和课时复习目标。如首先明确“我国地理区域的划分背景和依据(地理要素分布的地理差异),以农业为例比较各地理区域中的自然和人文差异”等目标。再依据有关地图信息,从宏观上把握我国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征,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的特点,结合我国地理分区图,梳理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气候即气温与降水、地形地势)。最后以各章节(地理分区)中“和自然地理环境关系最为密切的农业”为例,通过表格比较,对我国四大分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进行知识比较梳理,进一步加深对“我国地理环境差异显著”的理解。
2.复习策略——以图为据,表格归纳
地理差异大是我国地理环境的突出特征,也是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如何直观地将“差异”表现出来?笔者认为地图较文字表述更具有直观性。因此,通过展示课本中的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等地图(图略),结合图中信息由学生直观感知、逐条梳理出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如气温自南往北逐渐降低;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越来越少;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等。同时结合以上各自然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角度拓展分析出,在其影响下我国自然景观(植被)也存在规律性的变化,如我国东部由南向北,热量变化较大,因此,森林的种类有较明显的差异:(季)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我国西北由东向西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的差异分布特征;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植被景观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为了让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垂直地域差异、东西方向的水平差异等地理特征,笔者借用了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山地地域差异图(图1)、我国西北自西向东的动植物分布示意图(图2),通过直观展示,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及其相互关系。
当然,在各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和影响下,不仅在自然地理环境上存在差异,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如我国农业具有东耕西牧、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特征等。
为防止因知识琐碎而影响学生的复习效率,笔者通过比较归纳,以表格形式将知识“打包”,让学生从“整体思维”角度比较、联系各知识点。如“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差异归纳表(表1)。
又如,可以通过对我国四大分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进行比较,进一步加深对我国地理环境的显著差异——各区主要农业及其发展差异的理解(表2、表3)。
在以上的课堂复习设计中,打破了原有按章节的复习方法,将各分区相对应的知识整合比较,其中,不仅有对地理要素的“区域认知”,还有进行“综合思维”的方法,从而落实“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实践可知,通过确定“整本书”的核心概念——区域,并在此基础上,将课本中“碎片化的区域知识”表格化、结构化、系列化,突出能力化、素养化,不仅可节约复习时间,而且能在有限的课时里达到较好的复习和训练效果。
二、以生活情境为载体,构建“大概念”复习新思路
知识符号化对于复习课堂中的认知复述有较好的作用。以往的教师常忽视知识体系的建构,仅仅要求学生花大量时间将知识符号读背、记熟,实现知识再认。而近几年的初中地理会考试题以基于真实生活情境、考查学生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试题越来越多,所以碎片化、知识符号化的复习方法显然不能适应会考新要求。因此,在复习备考的地理课堂中,既要遵循知识内在的逻辑规律,构建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进行有效复习,还要将课堂复习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在真实情境中将地理知识和实践应用相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笔者通过在课堂中构建基于真实生活情境的区域地理“大概念”,即“在哪里(地理位置)—有什么(发展条件)—怎么样(存在问题)—怎么办(原因分析、落实措施、明确发展方向)”,实现对课本知识进行系统梳理、综合分析、实践运用。在梳理出本单元的大概念后,单元中所有课时的教学目标都将指向大概念的建构,所学各节的内容将从“知道知识和方法是什么”转变为“如何运用知识和方法做事情”,提升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1]。下面,笔者将以第二课时为例进行分析。 1.复习思路——合理分类,提高效益
區域地理的学习目的是要学会解决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地理学科的考查方向也应突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笔者进行第二课时复习时,尝试将课本繁多的区域及相关知识进行合理分类,明确各章节中我国的区域类型,并将相同类别的重点区域归类比较、整体梳理。通过调整,将本课时中的区域设计为以下三大类别——经济区、自然区和行政区。同时,考虑到近年会考中多以生活情境化来命制试题,因此,笔者在课堂复习实践时,通过“一区域、一试题、一知识图谱”的复习方式,以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复习热情,再以试题训练串联知识图谱,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地理素养。
2.复习策略——以题为境,解析思路
本部分以复习课堂中的经济区、自然区等的教学片段为例进行分析。
案例1.经济区复习例题
图3所示为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结合图示信息和所学的东北三省的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该工业基地位于东北三省的哪一个省区?请说明依据。(目的是让学生能从基地的名称中获取区域信息,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2.从工业性质看,该工业基地侧重发展的是哪一类工业?请说明依据。(目的是让学生能从地图的图例中获取工业部门类型信息,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等综合思维能力。)
3.结合图中信息分析该工业基地发展的优势条件有哪些?(目的是让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回忆、迁移,同时也应该学会在地图及其图例中获取矿产、交通、市场等信息,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等综合思维能力。)
4.结合所学,分析该工业基地面临的影响其发展的问题有哪些?(目的是让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回忆、迁移,结合地图中关于工业的类别和已有经验,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等综合思维能力。)
5.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将通过什么发展战略促进其转型、可持续发展?(目的是让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回忆、迁移运用,落实“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辽中南工业基地属于区域中的“经济区”。以东北三省的“局部区域图(该地图源于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及其相关地理要素”为复习情境,在编制试题时基于地理核心概念——“区域”,形成区域地理复习的“大概念”——“在哪里、有什么、怎么样、怎么办”,并渗透地理核心素养(区域认知、人地协调发展、综合思维等)的考查,要求学生既能在试题中学会寻找 “关键信息”,又能将信息转换成或迁移到课本知识,形成利于解题的“知识结构图谱”(图4)。这种通过“以题为境”促进“知识思路化”的复习方法,不仅可以避免低效的知识记忆,还能提升学生综合思维品质,利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大概念”不是简单灌输能完成的,其反映的知识和理念,需要设计成系列问题来引导学习活动,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来领悟[2]。
案例2.自然区复习例题
央视《地理·中国》报道,著名的“桥上桥”(上下两层)位于黄河中游的支流上,下桥建于公元 1667 年,上桥建于公元1832 年,20世纪 70 年代,当地居民在河中挖沙将下桥挖出,使“桥上桥”雄姿展现于世。图5为“桥上桥”示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目。
1.“桥上桥”最可能位于下列哪个地形区
A.华北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