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 要 师德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但实践中存在动力不足、意识淡薄和监督不力等问题。以往研究主要针对主客观因素的各自特点与解决策略,较少关注教师的心理需求。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分析需要、动机和行为的关系对师德实践建设的影响,提出中小学师德建设中教师实践动机的基本框架,其实践机制的构建要满足互补性、尊重差异性、追求相融性,进而引导师德实践尊重他律向自律发展的道德规律,逐步从规约走向自主。 关
其他文献
摘 要 面对学生个性审美差异,校园规范的制定与实施自当强调引领。在把握学生个性需求基础上,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发型审美“概念”;聚焦典型个例开展讨论、示范,引导学生认同发型的基本要求;征集“综合推荐”指标,鼓励学生在发型标准基础上展现个性审美,实现个性审美与学校道德规范的自然融合,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关 键 词 校园道德规范;个性审美;学生发型;审美素养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生存课程的实践关注是指关注课程的实践现场,以实践活动作为发展教师的途径。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自我行为和观念进行剖析和修正,不断提升教学水平的能力。在课程实践中,我们就提升教师的反思能力开展了研究。 一、提升教师的个体反思意识 生存课程注重教师工作的“在场性”,即强调教师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来达到对教育内容的理解。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不仅以具体的教学实践问题为基础
新学期开始了,3岁的孩子开始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但不少家长反映,幼儿园的作业太多了,让家长头痛不已。 田田的妈妈是全职太太,今年田田开始上幼儿园了,妈妈特别高兴,觉得总算解放了。可是没想到,不到一个月,就有点“扛不住”了。“幼儿园的作业太多了,基本上都得家长来完成,做幼儿园布置的作业比我自己带他还累。”首先,一进幼儿园,孩子的所有物品都要绣上孩子的名字。田田妈说,老师规定只要穿着进幼儿园的衣服都
(一) 苏联的游戏理论把游戏看作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形式,强调游戏在儿童和儿童集体的发展中的巨大作用。〔1〕苏联的游戏理论是关注生活的,一方面把游戏作为儿童重要的生活,另一方面强调儿童游戏反映社会生活。对生活如此强调,在游戏理论体系中是不多见的。 受文化历史学派的影响,苏联的游戏理论强调游戏在文化及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克鲁普斯卡娅就非常强调游戏的社会性,认为游戏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并把游戏视
摘 要阳光德育引领下的班本文化建设,须借助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活动,帮助教师领悟阳光德育的核心理念,认同其引领下的班本文化建设的内涵及价值;制定班本文化建设评价标准,为建设过程提供指引和抓手;开展基于个案研究的“田野调查”,帮助老师掌握班本文化建设要点。 关 键 词道德领导力;班级文化建设;班本文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9)08-00-02
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回忆在公园玩旋转木马的经验并用音乐加以表现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所选择的音乐是否欢快流畅,能否表现幼儿乘坐木马时的节奏与快乐的情绪情感。我们通常的做法是让幼儿先聆听音乐,再感受、想象自己在音乐中做着什么,或者音乐带给自己什么感受。在幼儿的经验中,木马是上下起伏的,所以我们可以让幼儿想象音乐的什么地方像是木马上升了,什么地方像是木马下降了,上升时可用什么动作表现,下降时可
印贤文,广州市玉岩中学党委书记、校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在《中小学德育》《基础教育参考》等知名刊物发表文章多篇。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州市名校长、区优秀工作者、区优秀党员等称号,“广州教育家”培养工程首批学员,广东省督学、广州市“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华南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兼职教授。 “教育无他,唯爱与榜样。”爱对于教育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这是师者的共识,更是印贤文的教育信念。 现实教育生活
在一日活动计划中。教师总是对集体教学活动情有独钟,认为它能在较短时间内高效地完成教育任务。教师总希望通过自己步步为营的教学设计,让孩子学到更多知识,获得更多技能。可是。有时候我发现,我们真的不了解孩子的兴趣,我们的很多安排都是剃头担子一头热。 我曾带大班孩子参加歌唱比赛,合唱三声部的《小乌鸦爱妈妈》,获得了一等奖。当时,我感到很骄傲。记得为了参加比赛,我们不时地加紧排练。随着合唱声音的日趋和谐,
近年来,人们已经认识到儿童的早期教育经历对个体以后的学业成绩提高、社会性发展以及行为能力的获得具有持续性的影响,因而越来越关注早期教育的质量。研究者们对于什么是高质量的早期教育活动进行了广泛的探讨,逐渐认识到充足的操作材料、充分的游戏空间、安全的环境等硬件设施,以及良好的教师资质、合适的班级规模、合理的师幼比例和积极的师幼互动等软件条件都是高质量早期教育活动的前提条件。有关研究表明,在学校或近似学
摘 要 中学生异性交往往往被成年人视为“早恋”,尤其是身处信息化时代的“00后”比较“早熟”,教育难度大。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恋爱”的认识和想法,反思成人的固有认识和观点,进而开展异性交往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敢于“为爱发声”,通过讨论反思和充分表达,形成集体共识,把握异性交往的尺度,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促进美好的青春成长。 关 键 词 00后;异性交往;主题班会;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