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科学教学是一门与科学、技术、社会紧密联系,操作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社会性很强的学科,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科学课的特点,科学地、系统地创新教学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科学;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一、解放学生
科学课在让学生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境愉悦,情绪饱满。在这种状态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激活神经系统使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为了创造生动活泼、轻松欢快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课堂上我采取了三个"解放"的对策。(一)解放学生的大脑,多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边听课边想,边观察边想,边实验边想,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鼓励学生想得新、想得奇。我还经常运用设疑促思的方法,促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二)解放学生的嘴,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在课堂上我对学生没有这不能说,那不能提的规定,而是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想说就可以说,想提问就可提,有不同的认识允许开展争辩,即使说错了,也只作正面指点,不进行指责,不挫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三)解放学生的双手,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小学生好奇、好动、好玩。他们什么都想摸一摸,玩一玩,做一做。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征,在教学中我积创造条件,尽量满足他们的动手要求。让他们积极地玩,并要求他们玩出明堂来,玩出知识来。从而在动手过程中,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引导观察,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观察发现问题是创造的起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根据小学生具有强烈好奇心的特点,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从不同角度洞察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以及变化发展的规律,发现其中的矛盾或问题,尤其是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一个好的科学教师,一节好的科学课,都是从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问题入手来训练学生的。教师精心准备了“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在与材料的作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并用语言准确地提出问题,完成学习的初始阶段。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小学生注意力时间短、容易分散,如利用媒体教学手段的图像清晰、形象逼真、色彩鲜艳的特点,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又可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通过观察认识事物是他们增长知识的主要方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一般采用观察实物、观察图片、观察标本、进行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等方式使他们认识事物。但由于有的实物或标本体积过小,不易看清,影响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如采用了电脑媒体,就能较好地帮助学生观察物体的细节部分及整体结构,从而使学生可全面深刻地认识物体。如:用电脑绘制蝴蝶的侧面与腹部结构图,在电脑可向学生显示,并可演示旋转,加上动画的效果,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就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我边演示边讲解,这恰似电影中生动的“特写镜头”,这样使幻儿精力集中并能直观形象地看清、了解昆虫的物征,进而掌握了昆虫的概念。
有些东西我们用肉眼是无法看清楚的,但通过电脑媒体,可以帮助学生清楚认识这些现象。
四、进行实践探究
科学教学中,教师不但可以根据生动、新颖的观察材料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根据材料的要求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观察。如教学《各种各样的叶》一课,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各种各样的叶,看看叶的形状,认识叶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使学生懂得只有通过对物体的仔细观察,才能领略到大自然中各种奥秘之所以在。只要學生学会了处处多留意观察,自然就能从中掌握某些事物的规律和特点。学生的观察,描述不充分,既与教师的教学经验有关,也与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关。要改进观察教学,必须改变老师的心目中既定的,单一的,不变的死要求,要指导学生对具体的观察,用儿童自己的话,全面描述观察对象的各种属性。仍以观察茎为例,要让学生描述:从哪里到哪里是茎?与叶连着的是茎,与花,果实连着的是不是茎?上面没有叶的是不是茎?叶旁边长出的细枝条是不是茎?茎是怎样缠着棍子长的?用手比划一下,从哪一边往哪一边缠?是不是像这个符号这样缠?一边看一边说,这就是在发展学生的能力。
五、改进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教师必须理解实验的教育价值。从大范围看,虽然多媒体对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科学课我们可以摆脱“一讲、二示范、三照着教师去做”的影响,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寻求科学,使实验成为一种简单的动手操作活动。实验的教育价值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认识自然的能力。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奥秘,更能有效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提高科学的教育价值。
总之,在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从中培养他们的能力,龙其是创造能力,他们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发展自身,改造世界。
参考文献:
[1]例谈小学科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有效整合[J]. 王子建.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34)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科学;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一、解放学生
科学课在让学生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境愉悦,情绪饱满。在这种状态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激活神经系统使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为了创造生动活泼、轻松欢快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课堂上我采取了三个"解放"的对策。(一)解放学生的大脑,多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边听课边想,边观察边想,边实验边想,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鼓励学生想得新、想得奇。我还经常运用设疑促思的方法,促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二)解放学生的嘴,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在课堂上我对学生没有这不能说,那不能提的规定,而是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想说就可以说,想提问就可提,有不同的认识允许开展争辩,即使说错了,也只作正面指点,不进行指责,不挫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三)解放学生的双手,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小学生好奇、好动、好玩。他们什么都想摸一摸,玩一玩,做一做。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征,在教学中我积创造条件,尽量满足他们的动手要求。让他们积极地玩,并要求他们玩出明堂来,玩出知识来。从而在动手过程中,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引导观察,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观察发现问题是创造的起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根据小学生具有强烈好奇心的特点,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从不同角度洞察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以及变化发展的规律,发现其中的矛盾或问题,尤其是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一个好的科学教师,一节好的科学课,都是从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问题入手来训练学生的。教师精心准备了“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在与材料的作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并用语言准确地提出问题,完成学习的初始阶段。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小学生注意力时间短、容易分散,如利用媒体教学手段的图像清晰、形象逼真、色彩鲜艳的特点,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又可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通过观察认识事物是他们增长知识的主要方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一般采用观察实物、观察图片、观察标本、进行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等方式使他们认识事物。但由于有的实物或标本体积过小,不易看清,影响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如采用了电脑媒体,就能较好地帮助学生观察物体的细节部分及整体结构,从而使学生可全面深刻地认识物体。如:用电脑绘制蝴蝶的侧面与腹部结构图,在电脑可向学生显示,并可演示旋转,加上动画的效果,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就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我边演示边讲解,这恰似电影中生动的“特写镜头”,这样使幻儿精力集中并能直观形象地看清、了解昆虫的物征,进而掌握了昆虫的概念。
有些东西我们用肉眼是无法看清楚的,但通过电脑媒体,可以帮助学生清楚认识这些现象。
四、进行实践探究
科学教学中,教师不但可以根据生动、新颖的观察材料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根据材料的要求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观察。如教学《各种各样的叶》一课,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各种各样的叶,看看叶的形状,认识叶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使学生懂得只有通过对物体的仔细观察,才能领略到大自然中各种奥秘之所以在。只要學生学会了处处多留意观察,自然就能从中掌握某些事物的规律和特点。学生的观察,描述不充分,既与教师的教学经验有关,也与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关。要改进观察教学,必须改变老师的心目中既定的,单一的,不变的死要求,要指导学生对具体的观察,用儿童自己的话,全面描述观察对象的各种属性。仍以观察茎为例,要让学生描述:从哪里到哪里是茎?与叶连着的是茎,与花,果实连着的是不是茎?上面没有叶的是不是茎?叶旁边长出的细枝条是不是茎?茎是怎样缠着棍子长的?用手比划一下,从哪一边往哪一边缠?是不是像这个符号这样缠?一边看一边说,这就是在发展学生的能力。
五、改进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教师必须理解实验的教育价值。从大范围看,虽然多媒体对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科学课我们可以摆脱“一讲、二示范、三照着教师去做”的影响,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寻求科学,使实验成为一种简单的动手操作活动。实验的教育价值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认识自然的能力。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奥秘,更能有效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提高科学的教育价值。
总之,在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从中培养他们的能力,龙其是创造能力,他们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发展自身,改造世界。
参考文献:
[1]例谈小学科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有效整合[J]. 王子建.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