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鹤琴先生说:“教师是最伟大而又最辛勤的雕塑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一直被教师铭记的一句名言。如何才能做到像陈鹤琴先生所说的这样无比伟大呢?这值得每个幼教工作者认真思考。
一直以来,为人师表至少有“经师”和“人师”两方面的传统要求。“经师”是向孩子们传授知识技能,“人师”是教孩子们如何做人。“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两者之中,我们首先应当成为“人师”。幼儿好似一张白纸,教师如同画笔,要在这张白纸上画出五彩斑斓的画面,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而有决定性的影响。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成为“人师”尤为重要,要成“人师”,先要以德为先,只有道德发展完善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道德发展完善的幼儿。那么道德发展完善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特质呢?
一、教师的良好人格是师德的基础
在教育中,可以说一切师德都基于人格,师德的魅力就是从人格中来的。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这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特征的体现。幼儿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幼儿教师良好的人格会对幼儿产生良好的影响。在幼儿心目中,教师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化身,是他们学习的榜样,他们常常会模仿老师的态度、情趣、行为举止。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们看见老师用抹布擦办公桌,他们也会拿抹布擦自己的小椅子;看见老师穿裙子,回家跟妈妈吵着也要穿裙子。有时还能听到学生在一起小声议论:“图书架上的破图书都补好了,肯定是老师补的。”“老师说吃零食不好,我午睡时还看见她吃巧克力的。”这些例子告诉我们,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不知不觉地深深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孩子们会用明亮天真的双眼检验教师。所以,要立志成为一名好的幼儿教师,必须努力改变自己人格中的不良特质,让言行更有规范,让师德更具影响。
二、教师给孩子的爱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的爱是一种深沉的爱,是一种博大的爱,是师德的核心之所在。爱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许多教师都认为自己对孩子一视同仁,不偏心,对每个孩子都是一样的,可有时不经意的举动仍然会伤及孩子。一位家长向我反映,女儿这几天不想上学,说老师不喜欢她。我大吃一惊,这孩子聪明能干,我打心里喜欢她。问明原因才知道,午睡起床时,我都帮别的小朋友穿衣服,没有帮她穿,所以她误认为我不喜欢她。其实这只是日常教学生活中很简单很普通的一件小事,因为教师一般让一些自理能力强的孩子自己穿衣,先帮那些能力差、体质差的孩子穿衣,可是孩子并不知道这其中的原因。经过这件事后,我特意在教学生活中增加了帮助小朋友整理衣服这一环节。这样每个孩子我都能碰一下,提裤子、翻领子等。孩子们在我帮忙整理衣服时会用小手抱着我,看看我的脸,对我笑笑,这时我知道班上所有孩子都感受到我的爱。
教师对孩子的爱有别于父母天性的爱,因为教师付出更多的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教师的一个眼神会使调皮的孩子立刻停止自己的错误行为;教师的一个微笑可以使不自信的孩子充满自信……孩子一旦体会到教师的爱,就会信任你、相信你。
三、教师对事业的忠诚是师德的体现
把工作看做是职业的教师,工作只是他的谋生手段,得多少利做多少事;把工作看做是事业的教师,工作中充满热情,工作的过程就是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幼儿教师相对其他教育工作者而言,工作更具有复杂、琐碎和繁重的特点。从幼儿的吃喝拉撒睡到各种活动的组织,都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有些教师认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相同的工作,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琐事的干扰,会慢慢和孩子们的距离变远,对自己的工作更倦怠或力不从心。那些有事业心的教师,在工作中每一天都是那样精彩,会认真准备每天的教学活动,思考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积累工作经验。她们会因为一个性格内向孤僻的孩子,努力寻找最优方法改变这个孩子,为孩子的一点点进步而喝彩,直到影响孩子的一生。她们会在和孩子们扮演各种动物角色的活动中,全身心地进入孩子们的世界,体验孩子们的快乐。所以,忠实并忠诚于教育事业,是每一位教师职业道德自觉性最直接的体现,也是平凡者教育生命历程中的最大幸福。
伟大的诗人泰戈尔说:“要学孩子们,他们从不怀疑未来的希望。”我想,只有当每一位幼教工作者都能注重自身的德行修养,拥有一颗孩子般纯洁的心灵,并将教育工作建立在完善的人格、无私的爱心和对事业无比忠诚的信念上时,我们的社会才能多一些“人师”,我们的教育事业才能生命之书常青,我们的民族才会真正拥有明天的希望。
一直以来,为人师表至少有“经师”和“人师”两方面的传统要求。“经师”是向孩子们传授知识技能,“人师”是教孩子们如何做人。“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两者之中,我们首先应当成为“人师”。幼儿好似一张白纸,教师如同画笔,要在这张白纸上画出五彩斑斓的画面,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而有决定性的影响。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成为“人师”尤为重要,要成“人师”,先要以德为先,只有道德发展完善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道德发展完善的幼儿。那么道德发展完善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特质呢?
一、教师的良好人格是师德的基础
在教育中,可以说一切师德都基于人格,师德的魅力就是从人格中来的。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这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特征的体现。幼儿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幼儿教师良好的人格会对幼儿产生良好的影响。在幼儿心目中,教师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化身,是他们学习的榜样,他们常常会模仿老师的态度、情趣、行为举止。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们看见老师用抹布擦办公桌,他们也会拿抹布擦自己的小椅子;看见老师穿裙子,回家跟妈妈吵着也要穿裙子。有时还能听到学生在一起小声议论:“图书架上的破图书都补好了,肯定是老师补的。”“老师说吃零食不好,我午睡时还看见她吃巧克力的。”这些例子告诉我们,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不知不觉地深深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孩子们会用明亮天真的双眼检验教师。所以,要立志成为一名好的幼儿教师,必须努力改变自己人格中的不良特质,让言行更有规范,让师德更具影响。
二、教师给孩子的爱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的爱是一种深沉的爱,是一种博大的爱,是师德的核心之所在。爱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许多教师都认为自己对孩子一视同仁,不偏心,对每个孩子都是一样的,可有时不经意的举动仍然会伤及孩子。一位家长向我反映,女儿这几天不想上学,说老师不喜欢她。我大吃一惊,这孩子聪明能干,我打心里喜欢她。问明原因才知道,午睡起床时,我都帮别的小朋友穿衣服,没有帮她穿,所以她误认为我不喜欢她。其实这只是日常教学生活中很简单很普通的一件小事,因为教师一般让一些自理能力强的孩子自己穿衣,先帮那些能力差、体质差的孩子穿衣,可是孩子并不知道这其中的原因。经过这件事后,我特意在教学生活中增加了帮助小朋友整理衣服这一环节。这样每个孩子我都能碰一下,提裤子、翻领子等。孩子们在我帮忙整理衣服时会用小手抱着我,看看我的脸,对我笑笑,这时我知道班上所有孩子都感受到我的爱。
教师对孩子的爱有别于父母天性的爱,因为教师付出更多的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教师的一个眼神会使调皮的孩子立刻停止自己的错误行为;教师的一个微笑可以使不自信的孩子充满自信……孩子一旦体会到教师的爱,就会信任你、相信你。
三、教师对事业的忠诚是师德的体现
把工作看做是职业的教师,工作只是他的谋生手段,得多少利做多少事;把工作看做是事业的教师,工作中充满热情,工作的过程就是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幼儿教师相对其他教育工作者而言,工作更具有复杂、琐碎和繁重的特点。从幼儿的吃喝拉撒睡到各种活动的组织,都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有些教师认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相同的工作,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琐事的干扰,会慢慢和孩子们的距离变远,对自己的工作更倦怠或力不从心。那些有事业心的教师,在工作中每一天都是那样精彩,会认真准备每天的教学活动,思考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积累工作经验。她们会因为一个性格内向孤僻的孩子,努力寻找最优方法改变这个孩子,为孩子的一点点进步而喝彩,直到影响孩子的一生。她们会在和孩子们扮演各种动物角色的活动中,全身心地进入孩子们的世界,体验孩子们的快乐。所以,忠实并忠诚于教育事业,是每一位教师职业道德自觉性最直接的体现,也是平凡者教育生命历程中的最大幸福。
伟大的诗人泰戈尔说:“要学孩子们,他们从不怀疑未来的希望。”我想,只有当每一位幼教工作者都能注重自身的德行修养,拥有一颗孩子般纯洁的心灵,并将教育工作建立在完善的人格、无私的爱心和对事业无比忠诚的信念上时,我们的社会才能多一些“人师”,我们的教育事业才能生命之书常青,我们的民族才会真正拥有明天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