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版课文《忆读书》教学引发的思考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nong_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忆读书》是语文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对小升初的学生来说,这是他们升入中学后接触的第一篇课文。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如何让学生从这一篇课文的学习中激发出语文学习的兴趣,感受到中学语文学习的丰富多彩,体会出语文阅读的博大精深,焕发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豪情,开始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和习惯等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 课文 教学
  我在开学第一天调查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让学生谈一谈自己所读课外读物的一些内容或体会、感受,结果发现认真读过名著的学生甚少。于是我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一课冰心的《忆读书》时,跟学生讲解冰心奶奶回忆自己从4岁起直至80多岁长达80年之久的读书经历,通过自己大量的阅读经历证明:读书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我这样总结全文:她像是一位长者在讲述自己的故事,读者伴随着故事中的主人公一起成长,直到最后得出故事的结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引导学生有效阅读名著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指导:
  一、引导学生接受“读书好”
  1.对自己的作文很有帮助。冰心奶奶四岁之前接受识字教育,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七八岁时所写作文赢得先生“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至高评价,可见阅读促进写作水平的提升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冰心奶奶能成为伟大的作家与她自小热爱阅读的习惯是分不开的。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中必不可少要求,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2.读书能扩大知识面。这可以说是读书最直接的好处。我们认识世界有直接途径与间接途径两种。直接途径需要我们事事亲力亲为,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因为人的物力与精力是有限的。读书是间接认知世界,其好处是方便快捷,很好地弥补了人们直接认知世界所受的限制。我们也大可不必担心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缺乏可信性,因为任何一本正版书都是要经过不少审核的。我们农村学生由于大多身处僻乡,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可以说大量阅读是唯一可行的有效途径。
  3.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性格和感情,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正如冰心奶奶所谈到的,在她读《三国演义》时,看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回,看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回;读李清照的《声声慢》,深深地感受到了词人“若有所失”的无聊情绪。凡此种种,足以说明阅读所带给人的情感体验是何等的丰富!
  4.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我认为这是人类读书的最高追求。人类文明之所以得以传承、得以发展,阅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教育承担着系统传承文明、提高国民素质的责任,作为语文教师培养学生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可谓功莫大焉。
  二、引导学生“多读书”
  我们先来看冰心奶奶在这篇文章中谈到了哪些书:七岁时开始读《三国演义》,当时还看了母亲放在线笸箩里的《聊斋志异》,因读《三国演义》而对章回小说很感兴趣,读《水浒传》,还有《荡寇志》、《精忠说岳》、《封神榜》等。冰心奶奶酷爱古典诗词,能从头背到尾的有《满江红》、《声声慢》。冰心奶奶十一岁时读《茶花女遗事》,开始走进外国文学的世界。十二三岁时初读《红楼梦》,中年再读《红楼梦》。这些仅仅是冰心奶奶谈到了具体名目的书,冰心奶奶所读之书何止于此!老人的一生是阅读的一生,老人家真真地践行了“多读书”,是世人读书的楷模。
  三、粗略地阅读,感受名著的故事情节
  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名著,把教学大纲规定要考查的名著篇目大致浏览一遍,记住名著的一些经典故事情节,只要能复述出故事的大概,就算是较成功的。例如《三国演义》中的“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舌战群儒”、“七擒孟获”、“大意失荆州”、“桃园三结义”、“草船借箭”、“刮骨疗伤”、“三气周瑜”等;《红楼梦》中的“刘姥姥进大观园”、“黛玉葬花”、“宝玉挨打”等。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情节应熟练掌握。
  四、运用名著的描写手法来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阅读名著除了训练学生的语感外,还应该学习作者高超的描写技法。《忆读书》中冰心奶奶提到读了《聊斋志异》对作文课很有帮助,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特色。如《西游记》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孙晤空、猪八戒等人物使人过目不忘,全书充满了瑰丽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水浒传》活灵活现的生动形象的语言……如果学生能长期认真去阅读,通过借鉴、吸收,肯定能受到文学的熏陶,写起作文来就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探究《忆读书》时,如果能够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接受冰心奶奶“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观念,也就是培养起了学生热爱阅读的观念,也就是成功地开启了学生的课外阅读之旅。一个好的观念在于实行,一个好的做法在于坚持。我们在开启学生的课外阅读之旅时,必须注意关注学生的持续程度,毕竟大多数学生是需要借助外力的干涉才能长期坚持课外阅读的。
  参考文献
  [1]石国华 谈《忆读书》的教学[J].教学研究。
  [2]彭波 利用《忆读书》开启学生的课外阅读之旅[J].创新论坛。
其他文献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教研探讨和大量调研,发现60%的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热情和兴趣,44.3%的小学毕业生未过写字关,识字达标率仅27.5%,55%的小学生在校就是错别字满篇,作业潦草,写字马虎,不注意字的结构顺序,就更难以发挥中国汉字的艺术美了,这是我们在西和县三所农村小学抽查不同年级共100名学生的调查结果。我们从学生口头问卷、家长访谈、社会咨询和第一线语文教师交流,调查表明,结合我们十多年语文
期刊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持续思维活动。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他对课堂提问给予了充分肯定。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让其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时机,营造氛围,让学生敢问、乐问、能问、会问。  一、营造质疑的氛围,让学生“敢问”。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一种真诚的尊重和
期刊
数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许多学生初中阶段数学成绩优秀,进入高中阶段后学习不适应,失去了学习兴趣。通过调查研究,出现这种情况的影响因素有多方面:  1.高一新生不适应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式。初中教师重视直观、形象的教学,老师每讲完一道例题后,都要布置相应的练习,学生到黑板表演的机会相当多。为了提高合格率,不少初中教师把题型分类,让学生死记解题方法和步骤。而高中教师在授课时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
期刊
在现实生活中,“退”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策略。在解决数学问题上,“退”是一种思维方法,也是一种解题技巧。  先看一个强盗分金的例子:  五个强盗抢到了一百个金币,但又不愿意平分,最后五个人同意先抓阄决定顺序:抓到1的是1号,抓到2的是2号,依次类推。然后由1号强盗提出分配方案,他的方案必须有所有人(包括他自己)的半数以上通过才可执行,否则他将被丢进海中喂鲨鱼,再由2号强盗提出分配方案;2号的方案也
期刊
随着高考命题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成了教学的重点,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数学方法的渗透。数学问题的求解离不开逻辑变换的转化,而巧妙的转化就可以给解题开辟途径,以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因此,掌握各类问题的转化策略,是提高观察条件、分析题意和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转化策略有:熟悉化、简单化、直观化、正难则反。下面把我们常遇到的一些例子分类归纳出来,可以启发
期刊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促发展,为沉闷的教改带来活力,在活动中小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使他们在实践中获得新知,形成了意识,锻炼了能力,让小学生的个性在实践中得到了张扬,整体素质在实践中获得了提高。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重视活动的实践性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多种“感官参与”,在“动”中接触事物、感知事物。如我校少先队员去敬老院组织献爱心活动后,同学们都写出了五百字
期刊
摘 要: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又应用于生活实践。现实生活、生产中处处蕴涵着数学问题,把数学经验生活化,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教师应创设条件利用课内资源,加强校外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在社会情境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关键词:实践活动 自主 创新 能力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教师结合小学生有关数学方面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
期刊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的舞台,而要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精彩纷呈的舞台,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多方式训练朗读  语文课堂中除采用一般的范读、自由读、齐读等方式外,还可以采用一些颇具特色的新颖的朗读方法。  1.指挥式导读。很多时候教师先范读,然后让学生仿读。在学生仿读时,教师挥动手臂,让学生一边读一边用眼角扫一下教师的手势,像指挥合唱打拍子一样引导学生入情朗读。动态描写处教者手势高扬
期刊
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关注学生的心路成长历程,让学生通过自主写作充实学生的精神、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是新课程写作教学的应有之义。在长时间的作文教学中,我积极探索,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逐步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作文教学形式,现总结为三个步骤:  一、在阅读中积累,在生活中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
期刊
新课程非常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改变了现行课程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小学语文无论是学习内容还是学习方式,都具有很强的基础性、综合性。所以小学语文课程设置“综合性学习”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它使小学语文教育的价值功能得到了较充分的发挥。  结合本人十余年的教学经历,结合语文教学实际,浅谈一下自己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及“综合性学习”对语文教学的指导:  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