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课改应挑战,谋求创新讲实效,这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第一线教师的共识。同时也给课堂教育生活,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学法的探究注入生机。然而随着课改实验的不断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笔者现就结合教学实践感悟,浅析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落实“三性”,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1.因势利导力保创设情境的针对性
众所周知,新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并且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因此不少为师者只好绞尽脑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制作课件,创设丰富的数学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举确实能使学生不再对数学课感到枯燥乏味,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然而尽管教师怎样经过精心设计,周密安排,力求教育教学活动能达到预设的目标,可在具体施教过程中不可能都百发百中,有时因受学生认知水平或个性特长所牵制,难免也会出现某些偏离教学重点的现象。前不久笔者听某师上《认识乘法》,她用有趣动物园一角(小兔每3只一组,小猴每2只一组,小熊每4只一组,水池中还有小鱼)的动画课件导课。当老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后提问:“同学们发现了什么”时,学生七嘴八舌地答道:“我发现真好玩!有小动物,有花草,还有鱼!”;“我发现了小熊猫在说悄悄话!”;“我发现小兔子眨着红眼睛!”……学生虽然是在不断地说出新的发现,但越答离教学重点越远。可教师还在肯定中提问“你还发现什么?”,没想到一生竞答:“我发现小猴子屁股红红的!”却引发了哄堂大笑。时间大约花了十分钟仍是达不到教师预设目的而拖课,在评课中众纷纭。其实这不能埋怨学生,最关键的是执教者在课前设计制作课件时缺乏力保创设情境针对性的意识,在课中提问时也缺乏驾驭课堂因势利导有效调控偏离现象的应急措施。如果课前能把课件中的小鱼删去,也把小猴红屁股模糊看不清,当课堂提问中第一位学生答出“发现小动物”时,为师者立马点拔“你发现哪几种小动物?它们各是几只地组合?”接着引导学生按2只2只地数小猴,每3只3只地数小兔,每4只4只地数小熊猫,紧接着再引导用简单的办法求出各种小动物的只数。这样既
节省时间,又能突出重点,从而达到在玩中初步感知了“几个几”的生活现象,为往后学习乘法意义打好必要的
铺垫。
2.扬长避短讲究多样算法的有效性
教育家赞科夫说:“只懂得传授知识,不懂得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师是不完全的教师。”这也是当今课改的一种理念。就小学数学计算能力与技巧的培养而言,为了避免传统教学中那种“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只看卷面成绩,而忽视培养能力”的现象,《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于是在施教过程中理所当然要使之落实。然而在具体执教过程中,尤其是公开课上某些教师没有正确把握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度标。同时也缺乏课堂调控的意识与能力,往往导致“多样化”过于作秀,而成了“形式化”。笔者曾听过一节一年级《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公开课,教师为了教“13-7”,经过多方引导,出现了如下所谓的“多样化算法”:①13-10+3;②10-7+3;③13-3-4;④13-1-1-1-1-1-1-1;⑤13+4-7-4;同时还用动画图标配合展示,差不多花了半节课时间。对此课堂上教师只是不停地给予“真棒”、“很有独立见解”的赞语,而没有引导学生将这几种算法进行认真比较,明确哪些是最佳解法。作为执教者自己首先必须明确算法多样化与应用题一题多解有区别,它只是一种态度,就是一个思维过程与形式,而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不能偏面追求所谓的“多样化”。而正确的是既要留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和自由,还要让学生再比较,从中选择最佳方法,而不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用多种方法。其实上述第④⑤两种算法是低层次的思维方法,也就是不可取的,教师理应及时给予调控,引导学生通过辨析,从中悟出优化方法,有效地促使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3.审时度势把准生活数学的时代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同时还强调“通过教学活动有机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由此可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既要关顾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尽量让其在生活中学数学,有效地培养兴趣,学会应用,避免过于单调枯燥而产生厌学情绪,又要注意到育德树人的时代性。然而实际教学过程必须面对着出身不同,个性有别,能力参差的小学生,将其落实之并非轻而易举。就目前课改过程而言,有些教师因过于强调前者,而忽视后者的现象时有发生。笔者曾听了某农村小学四年级一节数学《找规律》(学习合理搭配),发现教师设计如下辅助习题:(1)根据下面所提供菜谱,按一荤一素搭配,菜谱①:瘦肉、白菜、花菜;菜谱②:排骨、鲜鱼、豆腐、青菜、罗卜(提示:注意有哪几种搭配方法,并想一想怎样搭配不容易重复,又不遗漏)。(2)按要求选一瓶配料,两样主食,三样副食。当题目一展示,课堂上学生就交头接耳,首先议论“荤”与“素”。当一生质疑时,两位学生胸有成竹地分别例举了其姑姑进寺院,奶奶在家吃素求菩萨保佑全家人平安致富的生动例子引发全班同学大笑。接着很多学生对“主食”与“副食”又产生了争议。此时光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和数学生活都极浓,学生挺有兴趣,若从教学效果而言,不但偏离教学目标,人为地给学生设置了不必要的学习障碍,而且还产生迷信色彩的负面影响。如果教师能全面领会课标精神,把设计的例题内容改为引导学生学习农民伯伯给庄稼除虫害时如何将水和农药搭配,或者是同学们在图画课上如何搭配颜料等等数学生活,不但能避免上述误导,还能强化科普学以致用的效应。
收稿日期:2008-4-10
1.因势利导力保创设情境的针对性
众所周知,新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并且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因此不少为师者只好绞尽脑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制作课件,创设丰富的数学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举确实能使学生不再对数学课感到枯燥乏味,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然而尽管教师怎样经过精心设计,周密安排,力求教育教学活动能达到预设的目标,可在具体施教过程中不可能都百发百中,有时因受学生认知水平或个性特长所牵制,难免也会出现某些偏离教学重点的现象。前不久笔者听某师上《认识乘法》,她用有趣动物园一角(小兔每3只一组,小猴每2只一组,小熊每4只一组,水池中还有小鱼)的动画课件导课。当老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后提问:“同学们发现了什么”时,学生七嘴八舌地答道:“我发现真好玩!有小动物,有花草,还有鱼!”;“我发现了小熊猫在说悄悄话!”;“我发现小兔子眨着红眼睛!”……学生虽然是在不断地说出新的发现,但越答离教学重点越远。可教师还在肯定中提问“你还发现什么?”,没想到一生竞答:“我发现小猴子屁股红红的!”却引发了哄堂大笑。时间大约花了十分钟仍是达不到教师预设目的而拖课,在评课中众纷纭。其实这不能埋怨学生,最关键的是执教者在课前设计制作课件时缺乏力保创设情境针对性的意识,在课中提问时也缺乏驾驭课堂因势利导有效调控偏离现象的应急措施。如果课前能把课件中的小鱼删去,也把小猴红屁股模糊看不清,当课堂提问中第一位学生答出“发现小动物”时,为师者立马点拔“你发现哪几种小动物?它们各是几只地组合?”接着引导学生按2只2只地数小猴,每3只3只地数小兔,每4只4只地数小熊猫,紧接着再引导用简单的办法求出各种小动物的只数。这样既
节省时间,又能突出重点,从而达到在玩中初步感知了“几个几”的生活现象,为往后学习乘法意义打好必要的
铺垫。
2.扬长避短讲究多样算法的有效性
教育家赞科夫说:“只懂得传授知识,不懂得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师是不完全的教师。”这也是当今课改的一种理念。就小学数学计算能力与技巧的培养而言,为了避免传统教学中那种“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只看卷面成绩,而忽视培养能力”的现象,《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于是在施教过程中理所当然要使之落实。然而在具体执教过程中,尤其是公开课上某些教师没有正确把握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度标。同时也缺乏课堂调控的意识与能力,往往导致“多样化”过于作秀,而成了“形式化”。笔者曾听过一节一年级《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公开课,教师为了教“13-7”,经过多方引导,出现了如下所谓的“多样化算法”:①13-10+3;②10-7+3;③13-3-4;④13-1-1-1-1-1-1-1;⑤13+4-7-4;同时还用动画图标配合展示,差不多花了半节课时间。对此课堂上教师只是不停地给予“真棒”、“很有独立见解”的赞语,而没有引导学生将这几种算法进行认真比较,明确哪些是最佳解法。作为执教者自己首先必须明确算法多样化与应用题一题多解有区别,它只是一种态度,就是一个思维过程与形式,而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不能偏面追求所谓的“多样化”。而正确的是既要留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和自由,还要让学生再比较,从中选择最佳方法,而不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用多种方法。其实上述第④⑤两种算法是低层次的思维方法,也就是不可取的,教师理应及时给予调控,引导学生通过辨析,从中悟出优化方法,有效地促使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3.审时度势把准生活数学的时代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同时还强调“通过教学活动有机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由此可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既要关顾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尽量让其在生活中学数学,有效地培养兴趣,学会应用,避免过于单调枯燥而产生厌学情绪,又要注意到育德树人的时代性。然而实际教学过程必须面对着出身不同,个性有别,能力参差的小学生,将其落实之并非轻而易举。就目前课改过程而言,有些教师因过于强调前者,而忽视后者的现象时有发生。笔者曾听了某农村小学四年级一节数学《找规律》(学习合理搭配),发现教师设计如下辅助习题:(1)根据下面所提供菜谱,按一荤一素搭配,菜谱①:瘦肉、白菜、花菜;菜谱②:排骨、鲜鱼、豆腐、青菜、罗卜(提示:注意有哪几种搭配方法,并想一想怎样搭配不容易重复,又不遗漏)。(2)按要求选一瓶配料,两样主食,三样副食。当题目一展示,课堂上学生就交头接耳,首先议论“荤”与“素”。当一生质疑时,两位学生胸有成竹地分别例举了其姑姑进寺院,奶奶在家吃素求菩萨保佑全家人平安致富的生动例子引发全班同学大笑。接着很多学生对“主食”与“副食”又产生了争议。此时光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和数学生活都极浓,学生挺有兴趣,若从教学效果而言,不但偏离教学目标,人为地给学生设置了不必要的学习障碍,而且还产生迷信色彩的负面影响。如果教师能全面领会课标精神,把设计的例题内容改为引导学生学习农民伯伯给庄稼除虫害时如何将水和农药搭配,或者是同学们在图画课上如何搭配颜料等等数学生活,不但能避免上述误导,还能强化科普学以致用的效应。
收稿日期:2008-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