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化学实验课是一门具有自身独特优势的课程,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本文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阐述了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和方法。
【关键词】 初中化学实验 教学实践 激励性评价 自主性实验
化学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范型,它是对化学教学任务、教学过程和学习类型概括化的结果,是为完成化学教学的目的、任务、实施既定的教学内容、创设必要的教学条件和环境而采取的一种计划。化学实验教学是为了完成培养目标,适应教学需要,经过精选编组而成的。遵循正确的教育思想,妥善地组织并实施这些精选出来的化学实验,对于知识和技能教学,对于学生发展智能和培养科学的世界观均具有深刻的影响和独特的作用。本文拟就“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框架进行探讨,着重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和实验程度设计及其学习兴趣的培养进行论述。
1 实验前的知识回顾
实验教学之前必须让学生对要进行实验的内容进行认真的学习和复习,避免出现在实验过程中出现边看教材边做实验的状况。因为初中化学实验主要还是一种验证性的实验,课程中对实验的设置主要目的还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以及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度。这就要求实验教师对有关化学实验及其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梳理,特别是实验操作步骤的讲解和基础知识的回顾要贯穿整个实验过程的始终。例如:在进行置换反应实验教学时,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对单质、化合物知识的回顾,对其中的概念要熟悉。在铁与硫酸铜进行置换反应过程中应该出现哪些现象,实验操作步骤是什么样,这些都应该在实验教学之前就应该要学生掌握。教学过程选择适当知识点进行设疑,能够对学生掌握知识起到良好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因为适当的目标设置能够唤起对象的多种需要,并促使对象激发相应的动机。教学的最佳处可以是以下几种情况:在学生受旧知识影响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转换时,在易混淆的知识点处在实验操作复杂处等。
2 创造性实验设计
通过启发,概括实验的进行,学生无论从感性到理性认识上都有了质和量的飞跃,此时学生的心理状态已不满足于了解特定局部的自然现象的相互联系和一般规律,而是想亲自进行一些自己设计的创造性实验,运用已有的理性认识来指导对未知感性认识的研究,这种认识论上的第二次飞跃,正是培养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最佳时刻,及时因势利导让学生进行实验的创新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如:学完酸、碱、盐一章后,学生先后设计了用生石灰等原料制取少量的氢氧化钠;用实验证明镁铝锌铁铜金属活动性顺序;自行设计如何鉴别抓化钠、硫酸钠、碳酸钠、硝酸钠4种物质。如何从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残渣中回收二氧化锰;怎样用简易方法鉴别羊毛线和棉线等。大大开阔了学生探究的视野,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使创新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
3 实验后的激励性评价
创造宽松的实验环境是指创设一种师生相融、合作交往的良好实验气氛。实验教学不再仅仅是按部就班的进行操作,更是提高实践技能,训练严谨认真的实验态度的绝佳机会。还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感情,彼此产生平等交流。正确的激励评价方式是创新教育的动力。激励性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在课堂上教师应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在不同的场合采取不同的评价形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特别是实验教学和学生实验中,对学生操作中产生的各种问题,教师都要认真对待,少用训斥、讽刺性语言。
4 学生学习化学所产生的直接兴越如何向间接兴趣转化
根据学生智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和水平,及时发现、了解、培养、巩固学生已有的学习兴趣,是十分必要的。但绝不能使其注意力仅仅停留在使他们感兴趣的现有事物上,而应当引导他们随着实验的进程,认真思考揭示现象的本质,逐步学会观察实验,分析结果,理解概念,总结规律,掌握和运用规律,使学生的认识兴趣由低层次向更高层次发展;由对自然现象本身的认识转向对它们内部规律的认识;学习积极性由受直接兴趣的支持转为受间接兴趣的支持,促其转化为较强的求知欲,产生不断学习新知识的需求,从而形成较稳定的学习动机,这才是我们的着眼点。
5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性实验教学模式
以往的中学化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方式存在许多弊端,虽然也承认学为主体,教为主导,但学生的自主性没有得到真正体现。表现在学生在听课、实验时,教师一包到底,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依葫芦画瓢,试剂选用,操作步骤不得与“要求”不同。僵化的教学模式,直接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差。要克服以上不足,还实验教学的本质功能,就必须将实验的组织权与仪器的选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提供主动获得各种能力的机会。在设定试验目标的情况下由学生设计实验装置,选用相关仪器、最后操作求证。当然,教师应该以引导者的身份对实验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疏导。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性实验教学模式中,学生能都体验到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给学生提供主动获得各种能力的机会,由学生确定实验目标、明确相关原理、设计实验装、,选用相关仪器、最后操作求证。当然,老师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当好一个引导者让学生自主得出实验结论。引导学生就实验结论展开讨论,并确定结论的正确性。
6 结语
化学作为一门极具魅力的学科,锻炼了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始终离不开大量的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应遵循以下3个步骤予以实施,一是实验能力的培养,二是提高学生实验能力,三是兴趣的培养及其转化,以此激发学生较强的求知欲,形成较稳定的学习动机,达到促使学生热爱学习化学之目的。
参考文献
1 朱其建.在初中化学中实施科学探究[J].中国农村教育,2006.11
2 殷登会.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宁夏教育科研, 2007.01
3 刘乐健.试谈化学教学中的“自主性学习”[J].新课程研究, 2007.06
4 叶锡华.探究式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西江教育论丛,2006.02
【关键词】 初中化学实验 教学实践 激励性评价 自主性实验
化学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范型,它是对化学教学任务、教学过程和学习类型概括化的结果,是为完成化学教学的目的、任务、实施既定的教学内容、创设必要的教学条件和环境而采取的一种计划。化学实验教学是为了完成培养目标,适应教学需要,经过精选编组而成的。遵循正确的教育思想,妥善地组织并实施这些精选出来的化学实验,对于知识和技能教学,对于学生发展智能和培养科学的世界观均具有深刻的影响和独特的作用。本文拟就“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框架进行探讨,着重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和实验程度设计及其学习兴趣的培养进行论述。
1 实验前的知识回顾
实验教学之前必须让学生对要进行实验的内容进行认真的学习和复习,避免出现在实验过程中出现边看教材边做实验的状况。因为初中化学实验主要还是一种验证性的实验,课程中对实验的设置主要目的还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以及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度。这就要求实验教师对有关化学实验及其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梳理,特别是实验操作步骤的讲解和基础知识的回顾要贯穿整个实验过程的始终。例如:在进行置换反应实验教学时,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对单质、化合物知识的回顾,对其中的概念要熟悉。在铁与硫酸铜进行置换反应过程中应该出现哪些现象,实验操作步骤是什么样,这些都应该在实验教学之前就应该要学生掌握。教学过程选择适当知识点进行设疑,能够对学生掌握知识起到良好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因为适当的目标设置能够唤起对象的多种需要,并促使对象激发相应的动机。教学的最佳处可以是以下几种情况:在学生受旧知识影响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转换时,在易混淆的知识点处在实验操作复杂处等。
2 创造性实验设计
通过启发,概括实验的进行,学生无论从感性到理性认识上都有了质和量的飞跃,此时学生的心理状态已不满足于了解特定局部的自然现象的相互联系和一般规律,而是想亲自进行一些自己设计的创造性实验,运用已有的理性认识来指导对未知感性认识的研究,这种认识论上的第二次飞跃,正是培养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最佳时刻,及时因势利导让学生进行实验的创新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如:学完酸、碱、盐一章后,学生先后设计了用生石灰等原料制取少量的氢氧化钠;用实验证明镁铝锌铁铜金属活动性顺序;自行设计如何鉴别抓化钠、硫酸钠、碳酸钠、硝酸钠4种物质。如何从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残渣中回收二氧化锰;怎样用简易方法鉴别羊毛线和棉线等。大大开阔了学生探究的视野,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使创新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
3 实验后的激励性评价
创造宽松的实验环境是指创设一种师生相融、合作交往的良好实验气氛。实验教学不再仅仅是按部就班的进行操作,更是提高实践技能,训练严谨认真的实验态度的绝佳机会。还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感情,彼此产生平等交流。正确的激励评价方式是创新教育的动力。激励性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在课堂上教师应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在不同的场合采取不同的评价形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特别是实验教学和学生实验中,对学生操作中产生的各种问题,教师都要认真对待,少用训斥、讽刺性语言。
4 学生学习化学所产生的直接兴越如何向间接兴趣转化
根据学生智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和水平,及时发现、了解、培养、巩固学生已有的学习兴趣,是十分必要的。但绝不能使其注意力仅仅停留在使他们感兴趣的现有事物上,而应当引导他们随着实验的进程,认真思考揭示现象的本质,逐步学会观察实验,分析结果,理解概念,总结规律,掌握和运用规律,使学生的认识兴趣由低层次向更高层次发展;由对自然现象本身的认识转向对它们内部规律的认识;学习积极性由受直接兴趣的支持转为受间接兴趣的支持,促其转化为较强的求知欲,产生不断学习新知识的需求,从而形成较稳定的学习动机,这才是我们的着眼点。
5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性实验教学模式
以往的中学化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方式存在许多弊端,虽然也承认学为主体,教为主导,但学生的自主性没有得到真正体现。表现在学生在听课、实验时,教师一包到底,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依葫芦画瓢,试剂选用,操作步骤不得与“要求”不同。僵化的教学模式,直接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差。要克服以上不足,还实验教学的本质功能,就必须将实验的组织权与仪器的选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提供主动获得各种能力的机会。在设定试验目标的情况下由学生设计实验装置,选用相关仪器、最后操作求证。当然,教师应该以引导者的身份对实验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疏导。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性实验教学模式中,学生能都体验到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给学生提供主动获得各种能力的机会,由学生确定实验目标、明确相关原理、设计实验装、,选用相关仪器、最后操作求证。当然,老师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当好一个引导者让学生自主得出实验结论。引导学生就实验结论展开讨论,并确定结论的正确性。
6 结语
化学作为一门极具魅力的学科,锻炼了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始终离不开大量的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应遵循以下3个步骤予以实施,一是实验能力的培养,二是提高学生实验能力,三是兴趣的培养及其转化,以此激发学生较强的求知欲,形成较稳定的学习动机,达到促使学生热爱学习化学之目的。
参考文献
1 朱其建.在初中化学中实施科学探究[J].中国农村教育,2006.11
2 殷登会.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宁夏教育科研, 2007.01
3 刘乐健.试谈化学教学中的“自主性学习”[J].新课程研究, 2007.06
4 叶锡华.探究式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西江教育论丛,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