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灵融通与物我同一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3488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经·国风》与侗族民歌无论在时间的跨度上,还是在空间的距离上都非常遥远;但是二者有着极为相似的生存语境,都是农耕文化下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糅合起来的文化品格,且二者审美表达选择也有很强的一致性。这些形式上的近似,必然有其内在的成因,是形灵融通与物我同一的审美追求外显形式的相似。
  关键词:诗经 侗族民歌 审美 语境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民歌与诗的一致性问题至今仍没共识,俞平白先生认为:
  “我不愿把歌谣和诗截然的分开,只把歌谣叫做民间的诗,和作家的相对待。歌谣和诗都是有音节、可歌可诵的,唯一的差别是诗每每搭着绅士的架子,歌谣混着粗野的口吻。”
  正如俞平白先生所言,二者在形式上是有一些不一样,但在骨子里却有很强的一致性。侗族民歌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文化风格深深刻上了中华民族文化品格的烙印。但是侗民族的生命与审美观照,随着工业化生活的渐趋成型及外来文化的不断融入,在他文化视野下其被当作历史的古玩悬置了起来。
  以农耕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工业化道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跨越。事实上,中国传统的诗歌很好地记录了这个漫长的演进历程。每一个文化因子的变化和形成都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中华民族是一个民族共同体,不同民族文化特征融合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当然,不同民族都具有民族自身的文化民族性,可以说,它是作为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不同民族发展速度的卡标。侗族人们当下所坚持的审美特质,我们可以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轨迹中发现一个个古朴而绚烂的爪痕。
  中华民族最为凸显的文化品格就是“天人合一”,彰显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融通。表达的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前工业化时期的审美模式。随着社会物质与文明的发展,这种观念发生了分流。一支沿着审美的理性思考和探究走向世界的同一,另外一支则仍然伴随农耕文化默默地独守静寂、空旷的自然。侗族人民是以土地作为主要的生产、生活资料,氏族生活在这里转化为宗族生活,但是人们的社会关系并没有从血缘关系中走出,反而逐渐内化为一种民族结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对周围环境极其复杂的依赖关系与土地本身的不可迁移性,逐渐造就了侗族人民以维持人与自然、人与人的高度和谐为特质的价值观念。他们的审美关注自觉地转向自身及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上来。他们认为生命与周围环境不仅是一种认识关系,更是为主体与客体的融通。周围环境不仅仅是单纯的认识对象,更表现为主体人的生命延伸。在这里,人就成了这样一个存在,他不会是孤零零的个体,也不会是附属于自然的部分,而是与自然相互依存的一个圆融的共在体。他们把自然与人的这种共存同生关系的认识,深深烙在生命传承的文化张本——侗族民歌里边。侗族民歌生命认同的审美风格,在中国很多少数民族民歌也同样凸显为对生命的关怀。
  因此,侗族民歌与作为中国古代诗歌典范的《诗经·国风》在审美追求上所凸显出来的不期然的偶合,正是中华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语境下隐在的共同企望。
  一 《诗经·国风》与侗族民歌的审美语境
  美是主体在特定的状态下面对审美对象产生的与对象的融通感,既在于客体的审美蕴含,又在于主体的心灵体验,也必须有主客体融即的可能态势。相同的审美感受和相似的审美表达,一定有着相同的文化语境。
  同世界上的任何古老民族一样,中国民歌也是在先民们的原始狩猎、祭祀、婚恋、放牧等活动中萌生并逐步流传起来的。所以,它很早就确立了“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艺术传统。例如,《吴越春秋》记载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周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规律有节奏,稳定而又平静,朴素而又充实,这种具有重复性和节奏性的生活一方面铸成了周人深沉而又执着的情感,形成了谦和而又沉着的生活态度,使他们不事张扬,要用委婉平和的艺术形式来充分展示他们的情感世界。《诗经·国风》正是前工业文明时期,周人对人和自然生命融合的理解和感受的心灵歌唱的杰作。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现代文明赤裸的物欲、夸张的浮躁、张扬的色彩,也没有造作的形式追美。他们用朴素的话语把静寂、空旷而谦和的人与人及人与自然的生命融通表达了出来。
  《诗经·国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白色的露水在芦苇凝结为寒霜片片,朝阳初上,霜寒渐暖,朝露滴滴。放眼之处全是芦苇茫茫。晨风过处,远处的、近在的物与人若隐若现。恍惚人在自然中,又恍惚自然在人之中。人与自然不仅外在的融为一体,而且,人的生命与心灵的感语也都融入自然的动静之间。
  人与自然的这种灵动,在工业文明的现代生活中凝结为一串串悲凄的哀叹。现代文明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好像很近很近,但是在心灵上,人们之间的距离却是那么遥远。在遥远的地方,我们倾慕那一个古朴民族——侗族的人们,倾慕他们在心灵深处默默守护着对生命炽热的关爱,倾慕他们对待生活的柔情。
  “天上出了月亮,才有伴着的星星;塘里有了蚌子,才有了红眼的鱼群;要是你的笛子不响呀,我的纺车又怎会弹琴?”(《坐夜曲》)
  夏夜月朗星稀,情郎踏着田蚌欢快的鸣曲,沐浴稀朗的月光,凉爽的夜风下悠忽的笛声洒满侗乡小路。在恬淡静怡的恰如桃源的世界里,人与自然还有区别吗?
  “月亮挂上了树梢,星星在空中闪耀。吊脚楼上的妹妹,把我的心都勾去了,我弹着琵琶,轻轻来把妹门敲:阿妹,开门咧!……。”(《阿妹开门》)
  只有人的生命与自然的生命完全的融汇,去除功利,远离尘嚣的浮躁,视自然如自我,把自我的生命投射到自然之中,忘我于自然,才可能生成如此淡定、飘逸、空灵的感怀。
  二 《诗经·国风》与侗族民歌审美形式的邂逅
  《诗经·国风》与侗族民歌审美表达模式极为相像,最为突出的是为人们所称道的“比兴”之法。成复旺先生在《中国美学范畴辞典》中说:“‘兴’指心与物的偶然相遇、适然相合的心理感受和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感受就是美感,这种心理状态就是美感勃发的状态,因而‘兴’可称之为美的受孕。”又说:“作为美学范畴的‘兴’的基本含义,就是物对心的自然感发和心与物的自然契合。”从此论可见,古代诗歌用“兴”而不在其法,关注点是在心与物的关系上。成复旺先生的论述与《诗经·国风》的审美内涵不期然的暗合,恰恰说明《诗经·国风》的审美品格显在于文本之外,文本仅仅是当时人们美学思想的表达方式之一。《诗经·国风·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河洲之上关关而鸣的雎鸠,导引人们摒弃世俗杂念,面对自然之物,意想于其境之下,美与人之性情浑融一体,并自然地将其融入生命。看到花开花谢,自然引发生命无常之感;看到圆圆皎月,自然产生思乡之情……这是中华各民族共在的天地万物都是生命组成的文化理解。
  那么,侗族民歌在审美表达上所体现出来的与《诗经·国风》的暗合就绝非偶然,而是中华民族文化在传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时代性与地域性的差别。
  侗族民歌《山歌·初相会》:“风吹浮云两边开,天宫降下仙女来。……”
  中华民族对自然与生命和谐共存的文化理解,各个少数民族都以独具民族性格的形式加以传承,侗族民歌则是对中国古朴、静寂的美学思想的默然守护和现代演绎。
  三 《诗经·国风》与侗族民歌审美追求超越时空的相似
  诗歌最大的价值在于对生活做诗意的阐释,或者对生活作个体的否定。艺术是人类永恒的梦。艺术是人的精神自由形象的符号化或形式化。原始人在对生命、运动、梦幻、疾病等的反思中,产生了“万物有灵观”,于是创造了神话、歌谣、巫舞等,它维护了集体的凝聚力,促进了人的精神发展,帮助人认识自己的社会本质。我们看到了人类在与自然的互通中人的凸显,而往往忽视了人的显在是把人与自然生命的共同体作为终极观照的民族文化品格。无论是前工业时代的文化语境,还是工业化时代的物欲张扬,都离不开生命的终极关怀——这才是人类审美的价值和意义所在。美的价值和意义首先在于生命的张力。
  《诗经·国风》和侗族民歌虽然是不同时代的文学形式表达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观照,却超乎想象的相似,其凸显了人和自然的形灵融一,进而彰显出人和自然的生命不是异在的同和,而是同在的延异,是朴素健康生命的勃发。
  《诗经·国风》和侗族民歌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崇尚健康与朴素的审美风格。因此,他们把人的健康生命渗入自然物的变化与轮回。《诗经·国风·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之夭夭,有其实;…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诗歌用鲜艳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丽。通过桃树“花”、“实”、“叶”的三变状写少女生命健康发展的历程。以花写人,也是侗族民歌常见的意象表达。“最美不过桃花艳,最好不过艳阳天”。“千根头发共一捆,万朵桃花共根生。”“桃花红艳真像嫦娥月中仙。”这些以桃花喻人的侗族民歌与《诗经·国风·桃夭》通过盛开的桃花状摹美丽的女子相似。其不仅仅在于桃花的美,更在于桃花所凝集的生命张力,是厚实的生命蕴含凸显桃花的美。
  审美是向绝对自由的自我坦放,向终极生命的归投和融即,是对自然的心灵融入。人们在与自然的交融之中,感悟到生命与永存之物相连,并与之共生不死,从而领会到不朽的莫大慰藉和深刻的愉悦。审美主体面对审美客体的呼唤,心灵忘我的客体移植,意味着从地上的、世俗的东西和一切束缚、烦累中,从变化不居的、有限的生的不安和动荡中脱却,生活在超现世的无限平安和静寂中的自我感悟。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类的本质力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某种程度上,人类摆脱了自然的束缚。然而,人类“每一种彻底粉碎自然奴役的尝试都只会在打破自然的过程中,更深地陷入到自然的束缚之中”。在工具理性驱使下的人类正是在无视自然规律、对自然不断巧取豪夺的过程当中逐渐异化的,失却了人之为人的自由本质,沦为欲望的囚徒。放逐的灵魂要想得到抚慰,只能在历史的回廊中追问,只有在侗族的山间追寻。毋庸置疑,中国传统文化品格在他文化的交互中渐趋同一,走向文化的世界一统。
  中国古典与民族美学告诫我们:审美的本体就是人的生命存在,存在的生命是人的一切价值与意义所在。在当代美学研究中,最终将难以绕开这一点。离开生命的观照,一切所谓美学重建都是奢言。
  
   参考文献:
   [1] [德]兰德曼,阎嘉译:《哲学人类学》,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 王海明:《伦理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 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 李仁山:《贵州情歌》,贵州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5] 文洁华:《美学与性别冲突:女性主义审美革命的中国境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 [美]F·大卫·马丁、李·A·雅各布斯,包慧怡、黄少婷译:《艺术和人文——艺术导论》,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7] [美]金·莱文,常宁生编译:《后现代的转型——西方当代艺术批评》,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8] 龙景科:《和谐栖息的生存演绎——贵州省黔东南侗族民歌的人类学调查》,《贵州民研究》,2008年第4期。
   [9] 郑洋:《〈蒹葭〉意象的符号学分析》,《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0] 赵敏俐:《略论〈诗经〉的乐歌性质及其认识价值》,《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1] 鲍霁主编:《俞平白学术精华录》,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12] 成复旺主编:《中国美学范畴辞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作者简介:龙景科,男,1970—,贵州天柱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文化与语言研究,工作单位:凯里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魏晋之际,向秀的“称情”说和王弼的“圣人有情”说皆对“情”的价值及其本体意义进行肯定和张扬,促使广大士族知识分子以情感为品评人物的标准,形成了以“重情适性”为主要特征的行为模式。“重情适性”的思潮对同时代的文学、音乐、绘画、书法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重情适性 本体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古代,“情感”历来是文人热衷的探讨话题。魏晋时期,文学进入自觉时
期刊
摘要曹操是我国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是我国人民非常熟悉、喜爱的历史人物和文学形象,他在文治武功方面的卓越成就与贡献对后世的影响巨大而深远。本文试通过《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阐释,对其成就、贡献及影响进行一些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曹操 文治武功 政治家 军事家 文学家 成就 影响 分析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末沛国谯县(今
期刊
摘要《论语·里仁》篇的 “事君数”章章旨,自汉代以降便存在不同训解,分歧的关键在于对该章中“数”字的含义理解不同。在关于“数”字的解释中,尤以“频繁、烦数,即屡次”说对后世影响最大。结合古代典籍中的具体情况,以及孔子的思想特点,可以发现在“事君数”章中“数”之含义当训释为“亲近、亲密”。  关键词:《论语·里仁》篇“事君数”章 异解 新解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论语·
期刊
摘要唐代诗人喜欢在七言诗句中运用一种以“时”字结尾的句法结构,这种结构的句子适合用于定格四季景色,适于描写追忆友人的内容,适于传达一种玄虚澹淡的禅境,也适于表现感伤的情绪。  关键词:“时”字结尾句子 时间 追忆 感伤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从诗歌的形式上研究古典诗词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比如诗歌的句法。句法是诗人为创造诗的形式在运用语言文字时自觉形成的特殊的艺术技巧,缺少句
期刊
摘要本文以西美尔的“大都会与现代精神”思想为参照系,进行美学意义上的“大都会”文化研究。大都会的精神气质源于“货币经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喧哗、繁闹、碎片、瞬息万变的现代都市生活片段。由此,大都会更类似于一个巨大的“迷宫”。但“迷宫”之“网”,在实际意义上是美学的而非政治的。作为现代生存和体验空间的大都会,其间应运而生的是都市人的两种极端的精神状态:理性至上和自我隐退。  关键词:审美现代性 大
期刊
摘要比喻是传统的修辞手段之一,是文学中非常丰富的一种表达方式。本文尝试从认知角度探讨比喻,并对诗歌《To a Waterfoul》中的比喻用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意象性 暗喻 转喻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诗歌的形式和功能  诗歌(poetry)是传统意义上重要的文学表达方式,作为与小说不同的文学体裁,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功能。可以这样说,诗歌是最早的文学形式,如中国的《诗
期刊
摘要萧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梁代皇帝,著有《金楼子》一书。《金楼子·戒子篇》集中体现了萧绎的教育学思想。笔者从《金楼子·戒子篇》的写作背景、内容、特点等角度入手,阐述萧绎的教育思想,以期对今日之教育学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萧绎 《金楼子》 教育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萧绎(508-554年),字世诚,小字七符,自号金楼子,南兰陵(今江苏常州市西北)人。天监十三年(515年)
期刊
摘要本文利用反省性思维分析了潘岳的《西风胡杨》,认为这种方式不但可以使读者更清楚地认识胡杨这种沙漠植物,同时也能正确地认识《西风胡杨》的描写特点;另外,通过反省性思维对《西风胡杨》的分析有助于培养读者严谨的思维和强烈的求知,也能为激发读者的好奇心进行科学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西风胡杨 反省思维 文章结构 分析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反省思维在教学中已经引起了很大的
期刊
摘要渔父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一个具有原型内涵的典型意象,它有指向隐逸和智者的双重象征意义。渔父、隐逸、智者三者具有独特的关系。中国古典文学中渔父与隐逸的对应则鲜明地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的传统心理、精神特质和价值取向。  关键词:渔父 隐逸 智者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渔父”,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一个具有特殊审美蕴藉的重要意象,文人们不仅在诗作中反复吟咏,甚至在自己的别名雅号中,
期刊
摘要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顶峰,诗歌取材广泛,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唐代书法创作继魏晋之后成为另一高峰,其中“类物象形、表记心灵”的草书,与诗人的浪漫情怀恰好契合,其飞动的神采,更能发抒诗人飞扬的情思。《全唐诗》中的另类诗歌——草书歌营造的意境,给人带来美不胜收的艺术享受和心灵震撼。唐代草书歌让我们了解唐代诗歌发展水平、草书的发展状况的同时,更让我们的心灵与古人在穷高极远的想象空间自由遨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