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让阅读芬芳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iakou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小说阅读教学中,细读文本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本文运用教学案例,对文本细读功能和作用进行了深入的阐释。细读文本,于“平凡”处呈现个性;细读文本,于“语境”中见真情;细读文本,于“无理”处见心灵。
  【关键词】文本细读 个性 真情 心灵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也就是说,阅读教学不应是教师简单的传教达理,也不是单纯的思想涵养引领,更不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原始叠加,而应该是师生之间视界融合、精神相遇、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如何让高中语文的小说教学洋溢“语文味”的芳香。让文本真正散发出潜在的魅力?我认为小说的阅读教学要提倡文本细读,要以本(文本)为本(教学根本),不能忘本(阅读教学的本质)。
  王先霈先生认为,“文本细读是学生生命历程的通关文牒”。细读文本,要求读者以自己的心灵为触角,去探寻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心灵世界,能够仔细领会言语的内在精细微妙之处,细细品味文学作品语言的节奏与肌理,质疑隐藏在作品中的缝隙,感悟其中的空白意义,进入言语的灵魂世界,借此提供更多感悟的可能性,揭示作品主题。
  一、细读,于“平凡”处呈个性
  孙绍振先生认为阅读教学“光是在字句上理解人文精神是不够的。课堂上要求真正意义上的具体分析,以及在看似平淡的地方分析出深刻的人文内涵来,是需要真功夫的。要从字里行间揭示出来才算到位,要从作品中、从文本中分析出来,才是活生生的。”高中小说的阅读教学缺乏个性,就是由于有些教师没有对小说文本进行细致入微的探索。面对一个小说文本,首先不是进行自由的独立阅读,而是搬出教材,照本宣科。对小说文本不是认真细读研究,而是套用抄袭,阅读的个性化就无从谈起。
  高中小说的阅读教学,要善于在平淡点,平凡处激发学生个性化的解读和思考。
  【案例一】《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教学片段:
  师:在这个刑台上,各种角色纷纷登场,向我们展示人性的复杂与美丽。你认为这其中都有哪些人?
  生:伽西莫多、爱斯梅拉达、看客(围观群众)、克洛德……
  师:在这众多的角色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谁?
  生:看客。
  师:为什么是看客?
  生:因为描写的文字最多,刻画得也最为详细。
  师:在描写看客时,作者对一个“字”似乎情有独钟,这个字也很能表现人物特点,你能找出来吗?
  (学生思考)
  生:在文中多次用到“笑”这个字。
  师:有谁在笑?
  生:这里有许多人。
  师:能具体吗?
  生:小孩们和姑娘们笑得格外厉害。
  师:小孩和姑娘在我们的头脑中是怎样的印象?
  生:是天真的代表,是善良的化身。
  师:连天真的人,善良的人都在笑,这说明什么?
  生:这说明谁都笑了,说明笑之广。
  生:这说明,代表未来的孩子也不天真了,本该“善良”的姑娘也不“善良”了。
  师:他们在笑什么?
  生:伽西莫多被打,他们感到高兴。
  师:群众笑他,是不是因为他的罪行——劫持爱斯梅拉达。
  生:不是,是笑他丑陋。
  师:从这笑声中,你想到了什么了,你有何感受?
  生:我感觉他们没有同情心。
  生:这是一群无聊的看客。
  生:我看到了他们的冷漠与麻木。
  师:看客们是否始终都是在嘲笑。
  生:没有,在接受鞭刑的时候,看客没有笑。
  师:那是为什么?
  生:因为当人看到“最精彩”一幕时,往往会沉醉其中,忘记了一切。所以没有笑。
  师:作者对于看客们的笑是如何评价的。
  (生找语句并朗读)
  师:结合作者的评价,同学们再想一想,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看客会笑得如此疯狂。
  生:是因为麻木。
  生:是因为无知。
  小结:一个“笑”字,我不仅看到其神态,而且我们看到了人物精神。我们看到了伽西莫多那无助的眼神,通过这个窗口,我们也看到了当时社会的现实。
  本教学片段之所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细读文本,紧紧抓住一个“笑”字,让学生就这个动词进行分析、感悟。从一个“笑”字,我们看到了人物形象,也让我们看到了小说主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探寻作者的思想,也往往能体现出“超越文本”的阅读效果。
  二、细读,于“语境”中见真情
  海德格尔曾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存在”在英语里就是“being”,也就是人,就是生命。可见,我们读懂作品不能只满足于字、词、句、段、篇的解释,因为“小说阅读不光是为了文字,也是为了读懂作者和作品中的生命,他(它)们内在的精神和情感。”
  【案例二】《山羊兹拉特》教学片段:
  师:请找出最能表现情感在山羊和主人之间双向流动的细节描写。
  (生找到“兹拉特,我们现在的一切,你是怎么想的”到“咩——”,并朗读)
  师:下面我们进行分角色朗读,男生读阿隆的话,女生读兹拉特的内容。
  (生读)
  师:有没有读出其中的情感?
  生:没有。
  师:你说,哪个地方读的不到位呢?
  生:在读“咩——咩——”的时候,并没有读出两者的区别,应该说这时兹拉特表示理解阿隆的话,因些,前面的那个“咩”应该读得短此,紧促些。
  生:还有最后一个“咩——”字也要读得长些,因为这时,兹拉特已经完全理解了阿隆讲得话。
  师:说得非常有道理。
  师:下面再来读一遍。
  (生读)
  师:小说的人物都能用语言和神情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山羊兹拉特却只能用“咩”来表现,那么我们试着还原它原有的含义。读同学们两两对话,还原出兹拉特“咩——”的内容。
  教师:同学们补充不好,也许是因为对兹拉特的说话习惯不了解。其实文中有兹拉特的语言描写,比如“好像在问:‘你要把我赶到哪里去呀?’它那温和的眼神似乎在问:‘这么大的暴风雪我们出来干什么呢?’”
  师:谁把自己还原出来的话读一读,老师读阿隆的话,同学读还原的话。
  (师生分角色朗读)
  师:我也将兹拉特的话进行还原,老师读兹拉特的话,学生读隆的内容。
  (教师PPT出示对“咩——”的理解,具体内容如下)
  兹拉特:真的很糟糕,但是一切困苦都会过去的。
  兹拉特:是啊,我们还真的要感谢这个草垛。
  兹拉特:嗯,阿隆,不用担心,这里有足够的草够我吃。你可以喝我的奶,还可以抱着我取暖。
  兹拉特:我说了,你能听到吗?
  兹拉特:是的,你一定能明白我的意思。因为我们彼此需要,永不分离。
  师:下面再进行男女生对读,女生用声音表现出“咩——”的内容。
  (生读)
  通过细读文本、深入地挖掘与细细地品味,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咩”字的深刻含義,一个“咩”字,叫出了情感;一个“咩”字,叫出了精神;也让我们深深地感到这个“咩”字叫得精彩;这也是细读文本带给我们的惊奇。
  三、细读,于“无理”处见心灵
  把小说文本中潜在的人文精神分析出来,是语文教师的艰巨任务。这并不容易,因为越是伟大的作家,越是深刻的倾向,往往越是隐蔽。因此,在阅读小说文本时,我们要在文本中找出“无理”处——“不同寻常的地方”,然后,从小说文本中还原出它本来的、原生的意义。再把它和上下文结合,找出其间的矛盾,进入分析。
  【案例三】《荷花淀》教学片段:
  师:我们来看看这个句子:“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这个句子当中用了句号,有没有错误呢?
  生:我觉得是用错了,在这里是句子当中的停顿,应该用逗号。
  生:我认为是没有错,因为教材里本身就这么印着啊!
  师:在这里使用句号和使用逗号有什么区别呢。
  生:使用了句号,就变成了两个句子,而使用逗号,则是一个句子,我认为就这么差别。
  师:那么,下面我们就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
  (生读)
  师:使用句号和使用逗号这二者在读的时候有什么区别呢?
  生:使用句号读的时候停顿的时间要长些,而使用逗号停顿的时间短些。
  师:那么再请同学读一遍,并说一说,这里标点使用不同,读出来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生:使用逗号,读起来停顿时间要短些。可以感受到水生嫂对水生的不满的情绪。而使用句号,而读起来停顿的时间要长些,则没有这种感觉。
  生:我感觉到使用的标点不同,可以感受到人物的性格不同。使用句号,可以感受到的是水生嫂对水生的革命事业的支持,同时又有一些水生走后,怕干不好家里的事情的担忧。
  师:从这点标点符号里,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水生嫂?
  生:我看到了一个温柔、贤淑的水生嫂。
  生:我感觉水生嫂是一个羞怯、善良的人。
  生:我认为水生嫂是一体贴丈夫的人。
  生:我认为水生嫂是一个深明大义、支持革命的人。
  一个看似使用错误并容易被我们忘记的标点符号,经过质疑与比较,我们读出了其中人物的性格特征,看到了人物的心灵。只要我们注重文本细读,深入挖掘、善于感悟,总能发现其中的“精彩”。
  作者单位:浙江省平阳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师的教育方式存在诸多的问题,导致学生思维发展受到较多的约束。本文针对这种状况,提出教师应该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给学生的思维松绑,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得到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思维 深刻性 灵活性 批判性    前年参加在华师举办的中西部骨干教师培训时,听谭邦和教授讲到当今学生的思维受束缚,语文教师应负一定的责任
【摘 要】写作是作者个性的展示,写作的角度更是作者个性视角的显现。记叙的角度多种多样,本文形象从“原生模拟”“颠倒乾坤”“虚实转化”“小大之变”“三段飞跃”“双线延展”六个方面进行阐释,企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记叙角度 学习 选取 个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进而选取巧妙的记叙
【摘要】诗歌是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在诗歌教学中重视诗歌写作,把诗歌写作当作学生学习作文的入门,对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会有比较大的帮助。进行诗歌写作有助于学生欣赏诗歌,培养对诗歌的兴趣。锻炼学生补充诗篇跳跃间隙的能力,让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得以发展。  【关键词】诗歌 诗歌写作 作文能力    诗歌是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诗言志,歌咏言”(《尚书·尧典》)“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
【摘要】词语是诗歌最基本的符号,是鉴赏的起点,只有让学生走进去,体会其特殊的美感,才能真正发挥主体的创造力。教学中,可从潜词造词入手,在品味、体悟、创造中丰富学生的词汇,提高学生鉴赏水平,陶冶情操。  【关键词】唐诗宋词;潜词造词;创新能力培养    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学殿堂里两颗璀璨的明星,学习鉴赏中,只有走进诗的意境,才能体会到其特殊的美感。  教学中我们从仿词、创词做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
【摘要】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产生并保持学习古典诗词的热情,进而养成基本的欣赏能力,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作者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让课堂诗意飘飞起来,应从教学内容及课堂形式上入手。  【关键词】古典诗词课堂教学教学内容课堂形式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趣和教师想象的相去甚远。而且经调查了解,这种现象并非仅只笔者所教的学生如此,它在当今高中生中具有一定的普
【摘要】为找到一条提高语文教学实效的出路,必须另辟蹊径,从写作需要角度来探寻阅读效度问题,实施读写对接、以写促读。  【关键词】新课程;读写对接;以写促读;仿写;创写;探写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在人们的翘首盼望中施行了将近两年,总结其成败得失,说句颇为扫兴或有人不愿听的话,人们所期待的语文的春天并没有如期到来,语文教学依旧没有能摆脱“少慢差费”、“高耗低效”的被动局面。  新课标明确
2019年4 月16 日,俄罗斯联邦教育部副部长塔·尤·西纽金娜主持召开会议,研讨2030年俄罗斯联邦特殊教育发展战略。俄罗斯教育科学院特殊教育学院代表、残障儿童教育领域带头人、联邦主体教育领域权力机构负责人以及来自俄罗斯联邦70 多个地区从事儿童特殊教育工作的專家参与讨论。  此前,俄罗斯拟定了《2030年残障儿童教育发展战略》草案,致力于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发展残障儿童潜能,为残障儿童打造具有
【摘要】如《诗经》里曾描述的处处充满芳草,美人,处处是绿意逼人的社会生活,现在已经踪迹难觅,是什么使我们在一路走来的时光中丢弃了许多珍贵的东西?是什么让我们与那个自然健康而不悖乎人性的理想越走越远甚至背道而驰?我们如何重拾曾经失去的那颗芳心来换回人生无尽路途上“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宛在水中央”的诗意和美?  【关键词】绿色 环境 诗意 浮躁 宁静    有时候文明和科学的发展是场悖论,人不断改造
据爱尔兰教育和技能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Skills)官网2018年12月19日报道,爱尔兰高等教育部国务部长(Minister of State for Higher Education)玛丽·米切尔·奥康纳(Mary Mitchell O’Connor)于当日在全国高等教育教学论坛上宣布投资165万欧元用于16个创新项目,以促进高等教育院校的教与学水平提升
【摘 要】散文阅读的拆分、整合,就是对课文单元或单篇进行分解、拆卸后再拼合。具体地说,要从文章局部的角度(段落)入手研究,将课文内容拆分成语言零件后,精心挑选并重新组合。这样做有助于帮助学生发现从课文整体的角度不易发现的精彩,从而组成新的内容板块,形成新的思路,这样的教学设计既实用又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关键词】散文阅读 板块式 语言积累 拆分 整合    一、背景  每个教师恐怕都碰到过这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