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党校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的重要部分,并明确指出:“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作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这在我党的最高代表大会上对党校工作提出明确的要求还是头一次,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党校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新时期党校工作指明了方向。这对党校来说是一次新机遇,也是一次新考验。县级党校要适应新时期“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新要求,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精神,做好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工作和新时期县级党校自身建设工作,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党校的理论“阵地”和干部培训轮训“主渠道”作用。
一、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契机,整体提高党校教师的理论素养
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诗告诉我们,要保持活的知识和思想,必须要有鲜活的知识和思想来源。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新观点、新论断就是党校教师的“源头活水”。党校教师必须以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认真掌握十七大的主题和精神实质,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进行全面学习研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结合县情,紧密联系干部职工思想状况和党校实际,按“理论、知识、党性、能力”相统一的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工作中心,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课题研究,形成能为科学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的科研成果,为发挥“以学资政、以教育人”的党校职能作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充分发挥党校职能,履行好学习研究和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职责
学习研究和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治生活中的首要任务,党校要发挥好学习研究、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主阵地和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的职能,结合经济社会和党建的实际,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准备一批质量较高、针对性较强的教学专题。充分发挥县委党校理论宣传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做好十七大精神的全面宣讲工作,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唱好宣讲十七大精神专题的主角,主动送“学”下乡镇,面向生产一线的干部群众,深入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宣讲活动,让更多的干部群众得到学习、受到教育,使十七大的精神深入人心。
三、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的党校工作
(一)要深刻认识干部教育培训格局的新变化
2006年中共中央《干部教育培训条例》出台和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新要求,如何构建新的干部教育培训格局?这是每个党校人应普遍高度关注的问题。
1、新机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面向现代化和市场化的干部教育培训格局对党校现有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从宏观上看,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必须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治国理政人才,这些人才离不开各级党校培养。《干部教育培训条例》中提出:“干部教育培训面向全体干部,创造人人皆受教育、人人皆可成才的条件,大规模轮训干部,大幅度的提高干部素质,实现干部教育培训的规模和质量、效果、效益的统一。”这个以全党重视全社会参与培训的干部教育格局为党校提供了新机遇。在这个新的机遇面前,党校应充分发挥长期干部教育培训中已积累了的教育教学经验这个优势,做好干部培训工作。
2、新挑战。在《干部教育培训条例》中提出了“以人为本,按需施教”的教学原则,这对党校培训轮训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培训的目标出现新的变化,由过去单纯的干部理论知识培训转向干部实际能力培训,这对党校的教师实际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二是培训对象发生了变化,新时期需要培训的领导干部学历层次较高,一般都是大专以上学历,这与党校教师队伍现有的知识结构相比产生强烈的反差;三是培训机构发生了变化。过去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是独挡一面,但现在《干部教育培训条例》中指出 “高等院校和科研院可以发挥自身优势,承担相关的干部教育培训任务。”各级党校面临干部教育培训的竞争,这给党校的生存与发展带来压力,过去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是“等米下锅”,现在变为“找米下锅”。我们每个党校人务必高度重视这个问题,要立足阵地、勇于探索、拓展空间,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提高党校办学的软实力。
(二)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为契机,大规模培训党校教师,大幅度提高党校教师素质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充分发挥党校作用,做好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这也包含党校教师素质的提高。这就需要我们在思想认识上不能把党校等同于其它学校,党校的一切工作必须坚持“党校姓党”原则,保持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突出党校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在社科界、学术界不断扩大影响,以鲜明的党校特色和优势,以更高的工作水平、办学水平和服务水平,把党校办成学习政治思想理论的阵地,办成干部学习教育培训的摇篮。新世纪党校的事情能否办好,教学质量能否提升,科研基础是否夯实,关键在于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教师队伍。要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要强化培训教师的措施。但这方面是县级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所以,要加大培训党校教师力度,有计划的分期分批外派党校教师到上级党校或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学习培训,以大幅度提高党校教师特别是县级党校教师素质,在是十分必要的,并且是十分迫切的。这就需要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三)提高调研水平,更新执教理念,更新教学方法,提高执教能力,提高办学声誉
党校要提高执教水平,就必须加大调研力度。把十七大精神的学习、研究和宣传作为教学科研工作的重点,围绕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观点、新论断,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形成教学精品和科研精品,为全县干部教育培训服务,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为了提高教学科研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要把教学精品和科研精品逐步建立为党校教学的“菜单”、专题库和案例库的重要内容,为县级党校开展“案例式”,“菜单式”等新式教学打基础。为使教学充分体现《干部教育培训条例(试行)》中提出的“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应当根据干部的特点,综合运用讲授式,研究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培训质量”的新要求,就要在党校在教学中力改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贯彻“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情景式”等新教学方法,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按需施教”的教学原则。这对党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当好启迪学员的“精神助产婆”。但作为党校教师特别县级党校最缺乏的是实践和实际经验,又很少有机会外出学习培训,这给教师提升素质带来了困难,这也就要求县级党校要积极争取,努力创造条件,多为党校教师提供外出学习深造或充电的机会,以提高党校教师理论视野和执教水平。
(四)落实党校人才交流制度,永葆党校工作的活力
《中共中央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提出:“逐步建立党政领导干部和党校教师双向交流的制度”。党校只有落实双向交流的制度,才能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党校的各项工作才能朝气蓬勃。
古人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县级党校作为县委直接领导下的一个重要工作部门,人才流动是个薄弱环节,县级党校也只有畅通人才交流渠道,人才队伍才能朝气蓬勃。要通过人才流动,优化全员结构(特别是教师队伍)。由于多年来党校工作队伍很少流动,致使有些党校员工在校时间长了,观念陈旧,知识老化。要优化党校工作队伍,不妨从这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加大党校领导干部与同级部门领导干部交叉任职的力度,促进党校与其它部门交流工作,让党校领导干部充满生机活力;二是有计划地安排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基层或其它部门挂职锻炼,在挂职期间工作实绩突出的应提拔重用,为党校骨干教师提供实践锻炼提高能力的平台;三是选派优秀党政干部充实到党校教师队伍中,这样的党校教师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水平,更能适应新时期的党校干部教育工作。落实这样的双向交流制度,让党校既培养了人才,自身也出了人才,更能彰显党校的理论“阵地”和干部“摇篮”魅力。它不但是一种激励党校领导干部和教师的机制,而且是强化党校队伍长远建设的举措,有利于锻炼和培养干部。
四、要切实加强党校软硬件建设
一要配备政治坚定、思想纯洁、作风过硬、组织有力的县委党校领导班子,领导和带领县级党校教职工促进事业向前发展;同时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保证县级党校的教学质量,提高办学声誉;二要努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通过远程教育网的建设,为教学科研提供现代技术手段,为大规模、大幅度培训领导干部打下坚实基础。
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党校培训教育领导干部的主阵地、主渠道地位不能变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党校工作列入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内容并提出新要求,这表明党中央对党校工作的高度重视,表明党校的教育工作是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校的工作只能加强,而不能削弱。江泽民同志曾在《关于加强党校建设几个问题》中强调:“不重视党校工作,认为党校可办可不办,进党校学习可去可不去的思想,都是要不得的,不正确的”。党校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要阵地和党员干部增强党性煅炼的熔炉,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训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同级党委直接领导下的工作部门,在干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党校姓党,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干部的头脑,它不是普通的学校,不能以普通学校的视角看党校,更不能因干部教育改革而影响县级党校的培训教育领导干部的主阵地、主渠道的地位。因此,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党校的领导,切实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党校工作,推进党的干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契机,整体提高党校教师的理论素养
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诗告诉我们,要保持活的知识和思想,必须要有鲜活的知识和思想来源。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新观点、新论断就是党校教师的“源头活水”。党校教师必须以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认真掌握十七大的主题和精神实质,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进行全面学习研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结合县情,紧密联系干部职工思想状况和党校实际,按“理论、知识、党性、能力”相统一的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工作中心,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课题研究,形成能为科学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的科研成果,为发挥“以学资政、以教育人”的党校职能作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充分发挥党校职能,履行好学习研究和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职责
学习研究和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治生活中的首要任务,党校要发挥好学习研究、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主阵地和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的职能,结合经济社会和党建的实际,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准备一批质量较高、针对性较强的教学专题。充分发挥县委党校理论宣传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做好十七大精神的全面宣讲工作,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唱好宣讲十七大精神专题的主角,主动送“学”下乡镇,面向生产一线的干部群众,深入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宣讲活动,让更多的干部群众得到学习、受到教育,使十七大的精神深入人心。
三、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的党校工作
(一)要深刻认识干部教育培训格局的新变化
2006年中共中央《干部教育培训条例》出台和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新要求,如何构建新的干部教育培训格局?这是每个党校人应普遍高度关注的问题。
1、新机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面向现代化和市场化的干部教育培训格局对党校现有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从宏观上看,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必须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治国理政人才,这些人才离不开各级党校培养。《干部教育培训条例》中提出:“干部教育培训面向全体干部,创造人人皆受教育、人人皆可成才的条件,大规模轮训干部,大幅度的提高干部素质,实现干部教育培训的规模和质量、效果、效益的统一。”这个以全党重视全社会参与培训的干部教育格局为党校提供了新机遇。在这个新的机遇面前,党校应充分发挥长期干部教育培训中已积累了的教育教学经验这个优势,做好干部培训工作。
2、新挑战。在《干部教育培训条例》中提出了“以人为本,按需施教”的教学原则,这对党校培训轮训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培训的目标出现新的变化,由过去单纯的干部理论知识培训转向干部实际能力培训,这对党校的教师实际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二是培训对象发生了变化,新时期需要培训的领导干部学历层次较高,一般都是大专以上学历,这与党校教师队伍现有的知识结构相比产生强烈的反差;三是培训机构发生了变化。过去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是独挡一面,但现在《干部教育培训条例》中指出 “高等院校和科研院可以发挥自身优势,承担相关的干部教育培训任务。”各级党校面临干部教育培训的竞争,这给党校的生存与发展带来压力,过去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是“等米下锅”,现在变为“找米下锅”。我们每个党校人务必高度重视这个问题,要立足阵地、勇于探索、拓展空间,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提高党校办学的软实力。
(二)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为契机,大规模培训党校教师,大幅度提高党校教师素质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充分发挥党校作用,做好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这也包含党校教师素质的提高。这就需要我们在思想认识上不能把党校等同于其它学校,党校的一切工作必须坚持“党校姓党”原则,保持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突出党校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在社科界、学术界不断扩大影响,以鲜明的党校特色和优势,以更高的工作水平、办学水平和服务水平,把党校办成学习政治思想理论的阵地,办成干部学习教育培训的摇篮。新世纪党校的事情能否办好,教学质量能否提升,科研基础是否夯实,关键在于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教师队伍。要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要强化培训教师的措施。但这方面是县级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所以,要加大培训党校教师力度,有计划的分期分批外派党校教师到上级党校或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学习培训,以大幅度提高党校教师特别是县级党校教师素质,在是十分必要的,并且是十分迫切的。这就需要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三)提高调研水平,更新执教理念,更新教学方法,提高执教能力,提高办学声誉
党校要提高执教水平,就必须加大调研力度。把十七大精神的学习、研究和宣传作为教学科研工作的重点,围绕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观点、新论断,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形成教学精品和科研精品,为全县干部教育培训服务,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为了提高教学科研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要把教学精品和科研精品逐步建立为党校教学的“菜单”、专题库和案例库的重要内容,为县级党校开展“案例式”,“菜单式”等新式教学打基础。为使教学充分体现《干部教育培训条例(试行)》中提出的“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应当根据干部的特点,综合运用讲授式,研究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培训质量”的新要求,就要在党校在教学中力改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贯彻“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情景式”等新教学方法,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按需施教”的教学原则。这对党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当好启迪学员的“精神助产婆”。但作为党校教师特别县级党校最缺乏的是实践和实际经验,又很少有机会外出学习培训,这给教师提升素质带来了困难,这也就要求县级党校要积极争取,努力创造条件,多为党校教师提供外出学习深造或充电的机会,以提高党校教师理论视野和执教水平。
(四)落实党校人才交流制度,永葆党校工作的活力
《中共中央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提出:“逐步建立党政领导干部和党校教师双向交流的制度”。党校只有落实双向交流的制度,才能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党校的各项工作才能朝气蓬勃。
古人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县级党校作为县委直接领导下的一个重要工作部门,人才流动是个薄弱环节,县级党校也只有畅通人才交流渠道,人才队伍才能朝气蓬勃。要通过人才流动,优化全员结构(特别是教师队伍)。由于多年来党校工作队伍很少流动,致使有些党校员工在校时间长了,观念陈旧,知识老化。要优化党校工作队伍,不妨从这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加大党校领导干部与同级部门领导干部交叉任职的力度,促进党校与其它部门交流工作,让党校领导干部充满生机活力;二是有计划地安排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基层或其它部门挂职锻炼,在挂职期间工作实绩突出的应提拔重用,为党校骨干教师提供实践锻炼提高能力的平台;三是选派优秀党政干部充实到党校教师队伍中,这样的党校教师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水平,更能适应新时期的党校干部教育工作。落实这样的双向交流制度,让党校既培养了人才,自身也出了人才,更能彰显党校的理论“阵地”和干部“摇篮”魅力。它不但是一种激励党校领导干部和教师的机制,而且是强化党校队伍长远建设的举措,有利于锻炼和培养干部。
四、要切实加强党校软硬件建设
一要配备政治坚定、思想纯洁、作风过硬、组织有力的县委党校领导班子,领导和带领县级党校教职工促进事业向前发展;同时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保证县级党校的教学质量,提高办学声誉;二要努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通过远程教育网的建设,为教学科研提供现代技术手段,为大规模、大幅度培训领导干部打下坚实基础。
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党校培训教育领导干部的主阵地、主渠道地位不能变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党校工作列入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内容并提出新要求,这表明党中央对党校工作的高度重视,表明党校的教育工作是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校的工作只能加强,而不能削弱。江泽民同志曾在《关于加强党校建设几个问题》中强调:“不重视党校工作,认为党校可办可不办,进党校学习可去可不去的思想,都是要不得的,不正确的”。党校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要阵地和党员干部增强党性煅炼的熔炉,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训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同级党委直接领导下的工作部门,在干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党校姓党,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干部的头脑,它不是普通的学校,不能以普通学校的视角看党校,更不能因干部教育改革而影响县级党校的培训教育领导干部的主阵地、主渠道的地位。因此,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党校的领导,切实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党校工作,推进党的干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