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如何提升从“所学”到“所用”中的有效转化率,是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试从“得意 得言”,言意兼得;“吸纳 倾吐”,收发相融;“模仿 创新”,学用合一这三个方面,就如何在说明文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亲历语言实践、亲历语言表达运用的过程,提升从“所学”到“所用”中的有效转化率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语用;表达运用;说明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特级教师刘仁增认为,“语用”是学生能在一定的语境中正确、合理、妥帖地进行表达,并将已学过的字、词、句、篇等内容,根据语境的需要加以规范、恰当、个性的运用。简而言之,语用就是语言的表达应用。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如何提升从“所学”到“所用”中的有效转化率,是值得一线教师思考、研究、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笔者对此进行了一定尝试,主要做法如下:
一、“得意 得言”,言意兼得
传统的说明文阅读教学,往往注重“得意”,即以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说明对象的特点,了解作者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等为核心学习目标。语用视野下的说明文阅读教学,则不仅要得意,更要得言,实现言意兼得。比如《卫星比武》第四自然段,教师先让学生概括:这个自然段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抓住这段中的一些关键词,如形似、警觉、隐蔽、得意等词语,初步理解词义,再把句子“它举起照相机,警觉地搜索军事目标,一会儿拍摄飞机、潜艇……”和“它十分得意地说”中的“警觉”“十分得意地”去掉,与原句比较,通过比较引导学生认识哪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明白这段话主要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人对侦察卫星的外形特点和功能有更深刻的印象。学完了4—8自然段后,再引领学生回顾这些自然段,每个自然段都是先写什么(外形特点)再写什么(功能作用),第九自然段呢?(总结)从而实现既得意又得言,言意兼得,自然而然地指引学生学会关注文本的表达方式,为提升语用能力奠定基础。
二、“吸纳 倾吐”,收发相融
(一)领悟中消化语言
为什么学生从文本中接触、学习了那么多语汇,有效转化吸收的量却不高,根源在于这些语汇并没有纳入学生个人的语言系统,没有与原有的“语言之树”产生联结。因此,教學时我们应着力引导学生感悟语汇,在领悟中促进学生消化吸收语言。比如学习《卫星比武》第五自然段的“庄重”一词,教学时分为这样几步:首先理解“庄重”的词义:沉着稳重,比较严肃,不轻浮不随便。接着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气象卫星要“庄重”地宣布,让学生明白它事关大量的财产损失,事关千家万户的安危,是很严肃的事情;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拓展延伸,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庄重”一词?启发学生了解像升旗仪式、瞻仰烈士墓等严肃场合就可以用上“庄重”这个词语;最后,让学生用“庄重”说话。至此,学生对这个词语的体会,就从浅层次的理解词语体验,步入到运用拓展延伸,激活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驾驭能力。从理解表面词义,到结合文本深入理解,再到联系生活拓展延伸,最后运用说话表达,一系列环节步步深入、层层递进,有效促进学生吸收内化、运用表达语言,变消极语汇为积极语汇,语用能力得以提高。
(二)想象中丰富语言
在适当的时机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可以在文本语言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其语言,促进语用能力提升。比如学习《卫星比武》,在学习了文中介绍的五种卫星的特点和功能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其他卫星会有什么样的特点和功能?或者让学生想象,未来的各种东西(未来的汽车、学校、房子、笔……)会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就会借鉴文本语言和内容,表达自己的想象,在想象中丰富语言。
(三)拟境中运用语言
模拟一个情境,诱导学生有机结合文本语言,畅谈自己的见解,促使文本语言吸纳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提升语用能力。比如在《麋鹿》课上,设计了“推荐麋鹿参加奥运吉祥物竞选”的环节。麋鹿的竞争对手很多,可能有孙悟空、熊猫、中华鲟……因此,麋鹿要想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必须要把竞选报告写好。那么,麋鹿身上究竟有哪些优势?让学生研究课文,参考老师提供的资料,想一想可以写哪些推荐理由。设计这样一个静思读文的“磁场”,吸引学生深读文本,引导学生从外形健美的角度、从传统文化的角度、从国际合作的角度、从象征意义的角度等方面阐述自己的推荐理由。这样一个模拟情景,让学生化文本语言为自己的语言,既吸收又倾吐,语用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三、“模仿 创新”,学用合一
(一)模仿说明方法
学习并模仿作者的说明方法,是说明文教学提升语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比如学习《鲸》第一自然段,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三种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鲸确实是一种庞大无比的动物。学完本段,认识了这些说明方法后,可以让学生进行模仿,具体说明某一事物(如建筑物等)的特点。
(二)模仿说明形式
有些说明文一改死板苍白的面孔,运用了拟人化、故事化的表达形式,表达方式生动活泼,很值得学习。以学习《卫星比武》为例,可以讓学生模仿文本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写一写《××家族的比武》,如《笔家族比武》《鞋家族比武》《车家族比武》等。有学生在《笔家族比武》小练笔中这样描写:笔家族比武正式开始了,参加比武的有儒雅俊秀的毛笔,有刚毅锐利的钢笔,有圆滑的圆珠笔,有纤细苗条的自动铅笔……读来令人耳目一新。长此训练,语用能力何愁不能提高?
(三)创意加工转换
对文本语言进行创意加工,转换成其他表现形式,也十分有利于促进语用能力提升。比如学习完《卫星比武》,课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分别扮演不同的卫星,表演他们比武的场景。或者让他们根据各种卫星的特点功能,拟定一些广告语进行宣传……有趣有益的转换形式,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收获语用能力提升的果实!
作者简介:黄军茹,女,1971年生,南安市人,福建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小学语文一级教师,长期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语用;表达运用;说明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特级教师刘仁增认为,“语用”是学生能在一定的语境中正确、合理、妥帖地进行表达,并将已学过的字、词、句、篇等内容,根据语境的需要加以规范、恰当、个性的运用。简而言之,语用就是语言的表达应用。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如何提升从“所学”到“所用”中的有效转化率,是值得一线教师思考、研究、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笔者对此进行了一定尝试,主要做法如下:
一、“得意 得言”,言意兼得
传统的说明文阅读教学,往往注重“得意”,即以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说明对象的特点,了解作者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等为核心学习目标。语用视野下的说明文阅读教学,则不仅要得意,更要得言,实现言意兼得。比如《卫星比武》第四自然段,教师先让学生概括:这个自然段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抓住这段中的一些关键词,如形似、警觉、隐蔽、得意等词语,初步理解词义,再把句子“它举起照相机,警觉地搜索军事目标,一会儿拍摄飞机、潜艇……”和“它十分得意地说”中的“警觉”“十分得意地”去掉,与原句比较,通过比较引导学生认识哪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明白这段话主要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人对侦察卫星的外形特点和功能有更深刻的印象。学完了4—8自然段后,再引领学生回顾这些自然段,每个自然段都是先写什么(外形特点)再写什么(功能作用),第九自然段呢?(总结)从而实现既得意又得言,言意兼得,自然而然地指引学生学会关注文本的表达方式,为提升语用能力奠定基础。
二、“吸纳 倾吐”,收发相融
(一)领悟中消化语言
为什么学生从文本中接触、学习了那么多语汇,有效转化吸收的量却不高,根源在于这些语汇并没有纳入学生个人的语言系统,没有与原有的“语言之树”产生联结。因此,教學时我们应着力引导学生感悟语汇,在领悟中促进学生消化吸收语言。比如学习《卫星比武》第五自然段的“庄重”一词,教学时分为这样几步:首先理解“庄重”的词义:沉着稳重,比较严肃,不轻浮不随便。接着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气象卫星要“庄重”地宣布,让学生明白它事关大量的财产损失,事关千家万户的安危,是很严肃的事情;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拓展延伸,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庄重”一词?启发学生了解像升旗仪式、瞻仰烈士墓等严肃场合就可以用上“庄重”这个词语;最后,让学生用“庄重”说话。至此,学生对这个词语的体会,就从浅层次的理解词语体验,步入到运用拓展延伸,激活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驾驭能力。从理解表面词义,到结合文本深入理解,再到联系生活拓展延伸,最后运用说话表达,一系列环节步步深入、层层递进,有效促进学生吸收内化、运用表达语言,变消极语汇为积极语汇,语用能力得以提高。
(二)想象中丰富语言
在适当的时机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可以在文本语言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其语言,促进语用能力提升。比如学习《卫星比武》,在学习了文中介绍的五种卫星的特点和功能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其他卫星会有什么样的特点和功能?或者让学生想象,未来的各种东西(未来的汽车、学校、房子、笔……)会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就会借鉴文本语言和内容,表达自己的想象,在想象中丰富语言。
(三)拟境中运用语言
模拟一个情境,诱导学生有机结合文本语言,畅谈自己的见解,促使文本语言吸纳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提升语用能力。比如在《麋鹿》课上,设计了“推荐麋鹿参加奥运吉祥物竞选”的环节。麋鹿的竞争对手很多,可能有孙悟空、熊猫、中华鲟……因此,麋鹿要想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必须要把竞选报告写好。那么,麋鹿身上究竟有哪些优势?让学生研究课文,参考老师提供的资料,想一想可以写哪些推荐理由。设计这样一个静思读文的“磁场”,吸引学生深读文本,引导学生从外形健美的角度、从传统文化的角度、从国际合作的角度、从象征意义的角度等方面阐述自己的推荐理由。这样一个模拟情景,让学生化文本语言为自己的语言,既吸收又倾吐,语用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三、“模仿 创新”,学用合一
(一)模仿说明方法
学习并模仿作者的说明方法,是说明文教学提升语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比如学习《鲸》第一自然段,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三种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鲸确实是一种庞大无比的动物。学完本段,认识了这些说明方法后,可以让学生进行模仿,具体说明某一事物(如建筑物等)的特点。
(二)模仿说明形式
有些说明文一改死板苍白的面孔,运用了拟人化、故事化的表达形式,表达方式生动活泼,很值得学习。以学习《卫星比武》为例,可以讓学生模仿文本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写一写《××家族的比武》,如《笔家族比武》《鞋家族比武》《车家族比武》等。有学生在《笔家族比武》小练笔中这样描写:笔家族比武正式开始了,参加比武的有儒雅俊秀的毛笔,有刚毅锐利的钢笔,有圆滑的圆珠笔,有纤细苗条的自动铅笔……读来令人耳目一新。长此训练,语用能力何愁不能提高?
(三)创意加工转换
对文本语言进行创意加工,转换成其他表现形式,也十分有利于促进语用能力提升。比如学习完《卫星比武》,课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分别扮演不同的卫星,表演他们比武的场景。或者让他们根据各种卫星的特点功能,拟定一些广告语进行宣传……有趣有益的转换形式,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收获语用能力提升的果实!
作者简介:黄军茹,女,1971年生,南安市人,福建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小学语文一级教师,长期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