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直以来,“费时多,负担重,效率低”一直是困扰我们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基础知识强,应试能力强,可动手能力弱,创新能力弱。而一个民族的发展需要的就是国民的创新意识。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迫在眉睫,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认为,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质疑问难,是启迪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手段;“三段式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最有效的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是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创新的乐趣。
[关键词]创新精神;怀疑主义;三段式课堂教学
“两弹元勋”钱学森那句“为什么我们中国的学校教育培养不出大师级的人才”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全国上上下下的人们对中国学校教育的关注:我们的教育究竟怎么啦?作为一名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20年的一线教师,我感动于大师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也开始认真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新一轮课程改革轰轰烈烈的开展近10年,冷静的思考当前的教育,我们不难发现,“费时多,负担重,效率低”这一小学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问题仍旧未得到根本解决,学校用整齐划一的教学内容和固定的教学模式,培养的是循规蹈矩、听话顺从的乖孩子,这难道不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吗?对比中西方孩子,我们当前教育培养的孩子具有“两强两弱”的特点,两强:基础知识强,应试能力强;两弱: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弱,创新能力弱。而我们的弱项正是21世纪人才最应具备的的素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到了重要位置:“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校教育应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任务,且刻不容缓。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1.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和谐教学氛围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和探究新知识的心理需求,只有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才能激发孩子们的创新意识,而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帮助我们营造这样的氛围。我们知道,儿童的向师性特别强,喜欢这个老师,就一定喜欢这老师所教的学科,所以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应习惯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要做到“三欢迎,三允许”:欢迎孩子否定教师的观点,欢迎孩子质疑,欢迎孩子争辩;允许孩子出错,允许孩子改错,允许孩子保留自己的意见。只有放下自己教师的架子,走下高高在上的讲台,蹲下身子去倾听,去交流,去做孩子学习的伙伴,与孩子平等对话,孩子才会畅所欲言,敢于思考,才能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激励的评价机制是孩子创新意识萌芽的沃土。新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中,应倡导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感悟”;“在交流和讨论中,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我们要对善于发表自己独特观点、标新立异的孩子予以鼓励和欣赏,教师可以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你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你真会学习!”“你的想法与众不同,值得大家借鉴!”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不仅是对具有创新意识孩子的赞赏,还对其他孩子起着导向作用。于此同时,我们也时常发现,有些学生的见解或许幼稚,或许不够成熟,或许偏题,甚至是错误的,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老师不能对孩子的行为全盘否定,更不能打击讽刺,我们要呵护孩子敢于提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敢于大胆交流的信心和勇气,要知道,这可是孩子创新意识的萌芽1
2.质疑问难,启迪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
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敢于怀疑。古人云:“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没有疑问的课堂犹如一潭死水。可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受师道尊严和传统的接受教育方式的影响,教师只注重教,忽视学生的学,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变得循规蹈矩,唯书是从,唯师是从,创新意识从何谈起?记得我在教学一篇名为《一个这样的老师》时(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文中的怀特森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教学行为让我深受启发。这篇文章是美国作家大卫·欧文回忆自己少年时代的学习生活写的,讲述了他的科学老师怀特森用“故弄玄虚的策略”教给学生“新怀疑主义”的故事,在怀特森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把“新怀疑主义”带进了所有课堂,敢于“正视”别人的眼睛,说:“你错了!”孩子们的怀疑精神来自于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育,他的这节课给盲目崇拜老师、盲目相信书本的学生敲了一个警钟,对学生的思维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而且对学生终身学习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为何不效仿一下怀特森老师,引导学生用审视的眼光看待老师,用怀疑的眼光看待书本呢?当我在教学《养花》一课时,一孩子就对课文第四段第一句话“我不是有腿病吗,不但不利于行,也不利于就坐。”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我不是有腿病吗’这句话从表达的意思上看,明显是个反问句,应该用问号,可作家老舍却用的是逗号,我觉得他用错了。”首先,我对孩子敢于向书本质疑,提出独特的见解大加赞赏,接着,我鼓励孩子们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大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反问句的标点符号只有两种,绝大多数用问号,极少时候用叹号。“我不是有腿病吗”是个反问句,本应该用问号,可作者却用了逗号,说明这是个不规范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这里没有必要用反问来强调自己的腿病,所以老舍爷爷用的是逗号,也许是为了使语言亲切,贴近读者,这正是老舍语言的特点。可见,有疑才会去谈其究竟,才会获得新知。
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善于质疑。质疑作为一种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其中关键的是教师应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指导学生发现问题之所在。我在教学中,常常有意识地让学生模仿老师,就某篇课文或某个词句进行设计问题的训练,不管学生所提问题与教学任务的相关程度如何,我都给予中肯的点拨与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实践证明,如果教师以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学,定会事半功倍。因为它是创造的起点,没有这种问题意识,就没有创造性。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1)从课题着眼处提问。题眼是课题中的关键词,有表情达意的突出作用。如《钓鱼的启示》中的“启示”,可引导学生提问:什么叫启示?作者得到了怎样的启示?提出并解决这个问题,文章的中心,表达的情感,学生就领略无余了。再如《别挤啦》中的“挤”字,《飞夺泸定桥》中的“飞”字等,学生能抓住这些题眼来质疑,就能快速把握文章内容。(2)从课文中心词句提问。如《一夜的工作》一文的中心句:“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一孩子提出:①从哪些语句看出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②从“劳苦”和“简朴”两词里,你觉得总理是个怎样的人?(3)从课文重复处提问。不少课文,作者运用了重复的修辞手法,以强调某种感情的强烈、深沉。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充分体验作品的感情内涵和表达特点。如《小英雄雨来》中,“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我们可以提问:这句话分别在怎樣的情况下出现的?对刻画人物起着怎样的作用?(4)从标点符号提问。如《穷人》一文中有这么一句:“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这是个反问句,可作者为什么用的是叹号?引发学生由这个叹号提出问题,深入探究,感受出渔夫救助西蒙遗孤的决心,体会到渔夫品德的高尚。(5)从课文看似矛盾处提问。如《养花》一文,作者写养花的乐趣,为啥要在第六自然段写养花的伤心事?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伯父救助了车夫,本应感到欣慰,为什么脸上露出严肃的表情?教会学生在这些地方提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在课文内容空白处提问。文中有些句子往往说到关键处,嘎然而止、意犹未尽,这是作者对读者的一种召唤和等待,召唤读者在个性化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再创造能力,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补白”。如《穷人》一文结尾处这样写到:“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课文到此突然结束,孩子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见此情境,渔夫会怎么说?怎么做?桑娜一家今后的生活又会怎样?”教学中,教师要借助文本,找准空白,引发学生大胆想象,质疑补白,引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此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文中关键语句、修辞手法、表达方法等处提问。教会了学生质疑,就教会了孩子们最好的读书方法,就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将使他们终身受用无穷。 3.“三段式課堂教学”,是培养创新思维最有效的阵地
回顾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历程,由满堂灌,到满堂问,再到满堂练,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在死记硬背、反复模仿、题海战术中消失殆尽。现代理论强调:“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不能把已有知识灌输给学生,而要创造一定条件,通过学生各种器官的感受和体验,探究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鉴于此,我们大胆尝试并创造性地运用了棠湖中学探究出来的“三段式教学”,试着编写了《六年级语文导学案》,探索出小学语文高段的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课前预习,自主学习一课中探究,互动解疑一课后巩固,拓展应用。通过三段式学习,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多变化。学生在“课前预习,自主学习”这一环节,采用“五步预习法”,熟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查阅搜集信息,梳理文章结构,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组内交流,再梳理出小组共同关心的问题在课中探究。在“课中探究,互动解疑”中,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师生共同梳理的问题,再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情况,教师参与其中,师生互评,教师相机点拨。“课后巩固,拓展运用”这一环节,教师结合本课重难点、训练点、拓展点、易错点有针对性的设计精炼的练习题,力争一课一得,得得相连。通过这样的三段式教学,教师把课堂交给了学生,把时间还给了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下放给学生,课堂成了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阵地,让学生真正做到了“我要学”,“我会学”,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4.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体验创新的乐趣
创新能力的培养只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与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切身体验,在尽情展示自己的过程中,让的创新思维任意驰骋,体验创新的的乐趣。开展每天必读活动,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习惯。我根据课标对阅读量的要求,结合教材及孩子们的年段特点,为每个年段的孩子们制定必读和选读书目,为了保证阅读量的达成和阅读时问的保障,我开展了丰富的阅读活动,如“每天必读30分钟”活动、“每日播报”、“我与经典同行”读书月活动、“我和父母同读一本书”活动、“读书成果展”活动等,孩子们在大量的阅读中,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开展调查活动,让孩子以生活为课本。结合语文综合活动,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让孩子们走出教室,走向社会,放眼世界,聚焦热点。如我曾组织孩子们开展了“麻将的危害”、“父母不和对孩子的影响”、“学历与月薪”、“学校周围学生围摊现象调查”等调查活动。在调查活动中,孩子们分工合作,走上街头,走进社区,或采访,或观察,或调查,或拍照,收集了大量真实详尽的资料,并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成立各类兴趣小组,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教师可根据班上孩子的兴趣爱好,成立各类兴趣小组,如“课本剧表演小组”、“朗诵小组”、“新闻播报小组”、“佳作欣赏小组”、“小小演讲家小组”等,由于是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他们就会积极主动的准备、参加、表演,这一过程就是发挥孩子创造力的过程。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蕴藏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无限生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思想。通过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质疑问难的能力,构建探究式课堂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搭建平台,创造机会。从而使学生的能力素质得到均衡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创新精神;怀疑主义;三段式课堂教学
“两弹元勋”钱学森那句“为什么我们中国的学校教育培养不出大师级的人才”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全国上上下下的人们对中国学校教育的关注:我们的教育究竟怎么啦?作为一名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20年的一线教师,我感动于大师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也开始认真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新一轮课程改革轰轰烈烈的开展近10年,冷静的思考当前的教育,我们不难发现,“费时多,负担重,效率低”这一小学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问题仍旧未得到根本解决,学校用整齐划一的教学内容和固定的教学模式,培养的是循规蹈矩、听话顺从的乖孩子,这难道不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吗?对比中西方孩子,我们当前教育培养的孩子具有“两强两弱”的特点,两强:基础知识强,应试能力强;两弱: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弱,创新能力弱。而我们的弱项正是21世纪人才最应具备的的素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到了重要位置:“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校教育应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任务,且刻不容缓。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1.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和谐教学氛围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和探究新知识的心理需求,只有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才能激发孩子们的创新意识,而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帮助我们营造这样的氛围。我们知道,儿童的向师性特别强,喜欢这个老师,就一定喜欢这老师所教的学科,所以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应习惯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要做到“三欢迎,三允许”:欢迎孩子否定教师的观点,欢迎孩子质疑,欢迎孩子争辩;允许孩子出错,允许孩子改错,允许孩子保留自己的意见。只有放下自己教师的架子,走下高高在上的讲台,蹲下身子去倾听,去交流,去做孩子学习的伙伴,与孩子平等对话,孩子才会畅所欲言,敢于思考,才能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激励的评价机制是孩子创新意识萌芽的沃土。新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中,应倡导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感悟”;“在交流和讨论中,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我们要对善于发表自己独特观点、标新立异的孩子予以鼓励和欣赏,教师可以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你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你真会学习!”“你的想法与众不同,值得大家借鉴!”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不仅是对具有创新意识孩子的赞赏,还对其他孩子起着导向作用。于此同时,我们也时常发现,有些学生的见解或许幼稚,或许不够成熟,或许偏题,甚至是错误的,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老师不能对孩子的行为全盘否定,更不能打击讽刺,我们要呵护孩子敢于提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敢于大胆交流的信心和勇气,要知道,这可是孩子创新意识的萌芽1
2.质疑问难,启迪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
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敢于怀疑。古人云:“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没有疑问的课堂犹如一潭死水。可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受师道尊严和传统的接受教育方式的影响,教师只注重教,忽视学生的学,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变得循规蹈矩,唯书是从,唯师是从,创新意识从何谈起?记得我在教学一篇名为《一个这样的老师》时(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文中的怀特森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教学行为让我深受启发。这篇文章是美国作家大卫·欧文回忆自己少年时代的学习生活写的,讲述了他的科学老师怀特森用“故弄玄虚的策略”教给学生“新怀疑主义”的故事,在怀特森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把“新怀疑主义”带进了所有课堂,敢于“正视”别人的眼睛,说:“你错了!”孩子们的怀疑精神来自于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育,他的这节课给盲目崇拜老师、盲目相信书本的学生敲了一个警钟,对学生的思维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而且对学生终身学习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为何不效仿一下怀特森老师,引导学生用审视的眼光看待老师,用怀疑的眼光看待书本呢?当我在教学《养花》一课时,一孩子就对课文第四段第一句话“我不是有腿病吗,不但不利于行,也不利于就坐。”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我不是有腿病吗’这句话从表达的意思上看,明显是个反问句,应该用问号,可作家老舍却用的是逗号,我觉得他用错了。”首先,我对孩子敢于向书本质疑,提出独特的见解大加赞赏,接着,我鼓励孩子们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大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反问句的标点符号只有两种,绝大多数用问号,极少时候用叹号。“我不是有腿病吗”是个反问句,本应该用问号,可作者却用了逗号,说明这是个不规范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这里没有必要用反问来强调自己的腿病,所以老舍爷爷用的是逗号,也许是为了使语言亲切,贴近读者,这正是老舍语言的特点。可见,有疑才会去谈其究竟,才会获得新知。
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善于质疑。质疑作为一种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其中关键的是教师应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指导学生发现问题之所在。我在教学中,常常有意识地让学生模仿老师,就某篇课文或某个词句进行设计问题的训练,不管学生所提问题与教学任务的相关程度如何,我都给予中肯的点拨与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实践证明,如果教师以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学,定会事半功倍。因为它是创造的起点,没有这种问题意识,就没有创造性。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1)从课题着眼处提问。题眼是课题中的关键词,有表情达意的突出作用。如《钓鱼的启示》中的“启示”,可引导学生提问:什么叫启示?作者得到了怎样的启示?提出并解决这个问题,文章的中心,表达的情感,学生就领略无余了。再如《别挤啦》中的“挤”字,《飞夺泸定桥》中的“飞”字等,学生能抓住这些题眼来质疑,就能快速把握文章内容。(2)从课文中心词句提问。如《一夜的工作》一文的中心句:“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一孩子提出:①从哪些语句看出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②从“劳苦”和“简朴”两词里,你觉得总理是个怎样的人?(3)从课文重复处提问。不少课文,作者运用了重复的修辞手法,以强调某种感情的强烈、深沉。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充分体验作品的感情内涵和表达特点。如《小英雄雨来》中,“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我们可以提问:这句话分别在怎樣的情况下出现的?对刻画人物起着怎样的作用?(4)从标点符号提问。如《穷人》一文中有这么一句:“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这是个反问句,可作者为什么用的是叹号?引发学生由这个叹号提出问题,深入探究,感受出渔夫救助西蒙遗孤的决心,体会到渔夫品德的高尚。(5)从课文看似矛盾处提问。如《养花》一文,作者写养花的乐趣,为啥要在第六自然段写养花的伤心事?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伯父救助了车夫,本应感到欣慰,为什么脸上露出严肃的表情?教会学生在这些地方提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在课文内容空白处提问。文中有些句子往往说到关键处,嘎然而止、意犹未尽,这是作者对读者的一种召唤和等待,召唤读者在个性化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再创造能力,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补白”。如《穷人》一文结尾处这样写到:“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课文到此突然结束,孩子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见此情境,渔夫会怎么说?怎么做?桑娜一家今后的生活又会怎样?”教学中,教师要借助文本,找准空白,引发学生大胆想象,质疑补白,引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此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文中关键语句、修辞手法、表达方法等处提问。教会了学生质疑,就教会了孩子们最好的读书方法,就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将使他们终身受用无穷。 3.“三段式課堂教学”,是培养创新思维最有效的阵地
回顾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历程,由满堂灌,到满堂问,再到满堂练,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在死记硬背、反复模仿、题海战术中消失殆尽。现代理论强调:“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不能把已有知识灌输给学生,而要创造一定条件,通过学生各种器官的感受和体验,探究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鉴于此,我们大胆尝试并创造性地运用了棠湖中学探究出来的“三段式教学”,试着编写了《六年级语文导学案》,探索出小学语文高段的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课前预习,自主学习一课中探究,互动解疑一课后巩固,拓展应用。通过三段式学习,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多变化。学生在“课前预习,自主学习”这一环节,采用“五步预习法”,熟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查阅搜集信息,梳理文章结构,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组内交流,再梳理出小组共同关心的问题在课中探究。在“课中探究,互动解疑”中,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师生共同梳理的问题,再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情况,教师参与其中,师生互评,教师相机点拨。“课后巩固,拓展运用”这一环节,教师结合本课重难点、训练点、拓展点、易错点有针对性的设计精炼的练习题,力争一课一得,得得相连。通过这样的三段式教学,教师把课堂交给了学生,把时间还给了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下放给学生,课堂成了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阵地,让学生真正做到了“我要学”,“我会学”,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4.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体验创新的乐趣
创新能力的培养只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与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切身体验,在尽情展示自己的过程中,让的创新思维任意驰骋,体验创新的的乐趣。开展每天必读活动,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习惯。我根据课标对阅读量的要求,结合教材及孩子们的年段特点,为每个年段的孩子们制定必读和选读书目,为了保证阅读量的达成和阅读时问的保障,我开展了丰富的阅读活动,如“每天必读30分钟”活动、“每日播报”、“我与经典同行”读书月活动、“我和父母同读一本书”活动、“读书成果展”活动等,孩子们在大量的阅读中,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开展调查活动,让孩子以生活为课本。结合语文综合活动,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让孩子们走出教室,走向社会,放眼世界,聚焦热点。如我曾组织孩子们开展了“麻将的危害”、“父母不和对孩子的影响”、“学历与月薪”、“学校周围学生围摊现象调查”等调查活动。在调查活动中,孩子们分工合作,走上街头,走进社区,或采访,或观察,或调查,或拍照,收集了大量真实详尽的资料,并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成立各类兴趣小组,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教师可根据班上孩子的兴趣爱好,成立各类兴趣小组,如“课本剧表演小组”、“朗诵小组”、“新闻播报小组”、“佳作欣赏小组”、“小小演讲家小组”等,由于是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他们就会积极主动的准备、参加、表演,这一过程就是发挥孩子创造力的过程。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蕴藏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无限生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思想。通过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质疑问难的能力,构建探究式课堂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搭建平台,创造机会。从而使学生的能力素质得到均衡的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