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本文对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进行探究。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獻标识码:A
阅读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是学生应当掌握的一种能力,语文教学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稳步提高;同时还可进行课外拓展和延伸,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一、设立阅读目标,延展阅读课堂
语文《新课标》要求小学低段阅读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喜欢阅读的基础上能够充分感受阅读的乐趣。同时也要求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适当拓展学生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所以,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时,应当和学生一起设置阅读目标,并且利用课内外时间拓展阅读课堂。如教学《一匹出色的马》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完成导学案,明确文本阅读目标。同时利用电脑、手机等查找和文本有关的信息资料,学生可以在明确的阅读目标指引下开展学习,真正做到事半功倍,整体提升阅读课堂教学成效。此外在课下,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读物,使阅读向课后延展。最大限度地开发课程资源,扩展语文学习视野。如教学《小毛虫》后给学生推荐《一片树叶落下来》,教学《太空生活趣事多》时推荐《太空大采购》和《太空旅行记》,主题相近、题材相似的文章,不仅可以让学生拓展阅读,还能进行文本对比阅读,不断强化主题化学习,打破阅读的时空限制。
二、以读代讲,培养个性阅读
张若田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有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朗读的形式,促进学生阅读。如教学《我是什么》时,第3自然段句子较长,重点指导“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等短语,从语调语速的快慢变化,感受水状态的变化,同时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有序。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当为学生提供阅读实践的机会。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在课堂上鼓励每个孩子大胆积极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分享阅读收获。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中发表不同的意见,在交流碰撞中,升华思想。如教学《朱德的扁担》时,可以利用预习单,设计“读课文时,我能把不懂的地方用问号标出来”等提示,让学生明确阅读任务,在合作交流中,互相解答。同时,在讨论过程中,孩子们就能围绕“山高路陡,非常难走”“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感受到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
三、激活学习兴趣,实现主动阅读
兴趣能带给学生充足的学习动力。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能主动去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也能取得较好的阅读效果和学习效果。因此,语文教师需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活,利用学生活泼的性格,运用游戏、故事、儿歌、多媒体等方式,增加教学趣味性。例如,在教学《草原》这一课时,教师就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带领学生感受美丽的大草原。在播放视频、图片时,还应当加入动听的音乐,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给予学生身临其境之感,使其能融入课文内容中,感受到草原的神奇和美丽。这样的教学方法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实现的,可真正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欲望。在完成视频和图片的展示后,教师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同学们,在看完这些资料后,你对大草原有怎样的印象呢?作者眼中的草原跟你看到的草原有何不同呢?”学生需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内容,对比课文内容与视频、图片的差异,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内涵。利用这样的方式,可有效降低学生的阅读难度,还能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四、引领学生品读,提供阅读时间
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非常多优秀的经典文章,这些文章拥有独特的文章结构、优美的语言、鲜明的人物特征、巧妙的构思,这些都需要学生仔细品味、细心阅读,这样才能真正把握文章内涵。因此,教师需将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使学生能多形式、多层次地进行阅读。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教师就需在上课时运用不同的品读、阅读方式,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内涵。教师需在教学时进行有效指导,使学生能在朗读的过程中品味作者情感,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首先,学生需初读课文,掌握课文中的生字和生词,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内涵和结构。其次,精读文章,学生需认真阅读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和段落,细细品味。再次,比读。比读指的是能进行小组间、学生间的朗读比拼,评选出情感表达最恰当的学生。最后,听读。教师可为学生播放课文的经典诵读音频,学生需认真聆听,对比自己的朗读和阅读,在比较分析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还能为语文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五、课外拓展延伸,提高阅读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仅靠教材内容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教师能进行适当拓展和延伸,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其推荐不同类型的文章和书籍。例如,有些学生非常喜欢童话故事,教师就可为其推荐《格林童话》《伊索寓言》《365夜知识童话》《安徒生童话》等;有的学生喜欢冒险故事,教师可为其推荐《丁丁历险记》《假话王国历险记》《木偶奇遇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运用多样化的方式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带领学生一同阅读课文内容,品味文章情感;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运用多种策略努力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谭梅,杨叶.核心素养视阈下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32(11):21-27+124.
[2]陈静怡.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3]王丽.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扬州大学,2017.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獻标识码:A
阅读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是学生应当掌握的一种能力,语文教学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稳步提高;同时还可进行课外拓展和延伸,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一、设立阅读目标,延展阅读课堂
语文《新课标》要求小学低段阅读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喜欢阅读的基础上能够充分感受阅读的乐趣。同时也要求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适当拓展学生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所以,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时,应当和学生一起设置阅读目标,并且利用课内外时间拓展阅读课堂。如教学《一匹出色的马》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完成导学案,明确文本阅读目标。同时利用电脑、手机等查找和文本有关的信息资料,学生可以在明确的阅读目标指引下开展学习,真正做到事半功倍,整体提升阅读课堂教学成效。此外在课下,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读物,使阅读向课后延展。最大限度地开发课程资源,扩展语文学习视野。如教学《小毛虫》后给学生推荐《一片树叶落下来》,教学《太空生活趣事多》时推荐《太空大采购》和《太空旅行记》,主题相近、题材相似的文章,不仅可以让学生拓展阅读,还能进行文本对比阅读,不断强化主题化学习,打破阅读的时空限制。
二、以读代讲,培养个性阅读
张若田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有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朗读的形式,促进学生阅读。如教学《我是什么》时,第3自然段句子较长,重点指导“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等短语,从语调语速的快慢变化,感受水状态的变化,同时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有序。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当为学生提供阅读实践的机会。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在课堂上鼓励每个孩子大胆积极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分享阅读收获。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中发表不同的意见,在交流碰撞中,升华思想。如教学《朱德的扁担》时,可以利用预习单,设计“读课文时,我能把不懂的地方用问号标出来”等提示,让学生明确阅读任务,在合作交流中,互相解答。同时,在讨论过程中,孩子们就能围绕“山高路陡,非常难走”“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感受到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
三、激活学习兴趣,实现主动阅读
兴趣能带给学生充足的学习动力。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能主动去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也能取得较好的阅读效果和学习效果。因此,语文教师需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活,利用学生活泼的性格,运用游戏、故事、儿歌、多媒体等方式,增加教学趣味性。例如,在教学《草原》这一课时,教师就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带领学生感受美丽的大草原。在播放视频、图片时,还应当加入动听的音乐,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给予学生身临其境之感,使其能融入课文内容中,感受到草原的神奇和美丽。这样的教学方法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实现的,可真正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欲望。在完成视频和图片的展示后,教师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同学们,在看完这些资料后,你对大草原有怎样的印象呢?作者眼中的草原跟你看到的草原有何不同呢?”学生需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内容,对比课文内容与视频、图片的差异,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内涵。利用这样的方式,可有效降低学生的阅读难度,还能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四、引领学生品读,提供阅读时间
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非常多优秀的经典文章,这些文章拥有独特的文章结构、优美的语言、鲜明的人物特征、巧妙的构思,这些都需要学生仔细品味、细心阅读,这样才能真正把握文章内涵。因此,教师需将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使学生能多形式、多层次地进行阅读。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教师就需在上课时运用不同的品读、阅读方式,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内涵。教师需在教学时进行有效指导,使学生能在朗读的过程中品味作者情感,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首先,学生需初读课文,掌握课文中的生字和生词,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内涵和结构。其次,精读文章,学生需认真阅读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和段落,细细品味。再次,比读。比读指的是能进行小组间、学生间的朗读比拼,评选出情感表达最恰当的学生。最后,听读。教师可为学生播放课文的经典诵读音频,学生需认真聆听,对比自己的朗读和阅读,在比较分析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还能为语文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五、课外拓展延伸,提高阅读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仅靠教材内容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教师能进行适当拓展和延伸,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其推荐不同类型的文章和书籍。例如,有些学生非常喜欢童话故事,教师就可为其推荐《格林童话》《伊索寓言》《365夜知识童话》《安徒生童话》等;有的学生喜欢冒险故事,教师可为其推荐《丁丁历险记》《假话王国历险记》《木偶奇遇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运用多样化的方式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带领学生一同阅读课文内容,品味文章情感;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运用多种策略努力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谭梅,杨叶.核心素养视阈下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32(11):21-27+124.
[2]陈静怡.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3]王丽.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扬州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