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引导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讨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y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学科都逐渐受到教师的重视。高中阶段的教学作为对学生发展有重要影响的阶段,更加需要教师采取创新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学科核心素养是近年来教学改革的重点,高中化学作为重要的教学科目,要求教师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开展教学活动。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及构成,对学科核心素养引导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高中化学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使得自己的学科要求达到标准。虽然目前我国在开展教学改革,能够使得学生应用新的学习方法,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題。因此,在实际开展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使其能够贯彻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提升教学水平。
  一、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及构成
  1. 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当代教学的重点,在开展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就需要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实践中进行创新。化学实验教学不仅是通过实验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明确实验原理及过程,还需要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创造。在实验教学中,学生需要先针对实验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再提出假设,这就是创新意识的体现。创新意识在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需要有一定程度的体现,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创造能力,在实验活动中动手操作,强化自身的思维。
  2. 平衡思想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平衡思想,使其能够认识到物质之间的关系。高中化学包含较多的物质变换内容,在开展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需要保证物质之间的平衡,使其能够达到化学实验要求。虽然部分化学实验涉及较多的物质转换,但是实质上,其质量还是没有发生变化,整体来说还是属于平衡状态。因此,在利用学科核心素养引导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明确平衡思想的重要性,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3. 证据推理
  证据推理主要是在掌握一定的知识资料的基础上,让学生对实验内容及形式进行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具备证据意识,对部分取法确定的物质及结构进行假设,这就需要以充分的证据为基础。证据的应用可以使得学生将其观点进行结合,得出可靠性结论。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明确对证据进行合理使用的重要性,使其能够加强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同时,学生还需要通过探究化学实验的规律和本质,明确实验过程及结果。
  二、 学科核心素养引导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1. 整理教材资源
  在开展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对教材资源进行整理,让学生明确实验学习内容。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习惯于按照教师安排的流程进行思考,但是这种方式不能满足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要求。因此,教师就需要帮助学生对教材资源进行整理,使其能够对学习内容进行动态调整。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探究,让学生能够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整理增强自身知识体系的明确性。比如:在开展“不同化合价的铁之间的转化”教学时,教师首先需要让学生熟悉教材内容,对实验试剂进行了解,然后明确实验原理,对不同化合价的铁的性质进行了解。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整理教材内容,使其能够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之后,再对铁的性质进行探究,开展相关实验。
  2. 改造复杂实验
  部分高中化学实验比较复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对其进行理解,通过熟悉实验原理还是不能按照流程完成实验。在实际开展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实验的安全性、简约性及环保性,使得实验教学达到课程要求。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将教学内容最简化,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释放,并且还能够利用自身的能力开展相关学习。教师本身需要具备较强的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查找文献,对仪器和药品进行摆放,并且提出具体的要求,让学生明确药品的用量。比如:在开展铜和稀硝酸的反应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注射器代替试管,使得反应能够在注射器中发生,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实验安全性,还能够便于观察NO2的生成现象。这种实验方式可以降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较好地体现学科核心素养。
  3. 鼓励学生动手设计方案
  化学实验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学会实验步骤及流程,还需要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能够学会设计实验方案,使得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达到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总结,对不同的实验进行分析,通过对原理的分析及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总结,找到不同实验的共同点,进而能够对实验进行设计。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性,导致其设计能力不足。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活动,体会实验过程,使其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动手设计实验方案。这种方式能够使得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印象更加深刻,更加熟悉相关的处理方式,对于提升其学科核心素养有较大的作用。
  4. 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使得学生更快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对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有较大的作用。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化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可以应用到生活当中,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生活情境体现化学实验内容,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实验过程中。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知识的价值,使其能够对知识进行较好的运用,养成学科精神。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学生需要通过实验操作了解化学知识的作用,形成社会责任感,将其应用到生活及社会中。
  三、 结语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必修课,其需要渗入到各科的教学中。在开展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实验原理,对化学实验方法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并且能够设计实验方案,强化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意识,增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和.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与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6(10):162.
  [2]张琛.探析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教学[J].学周刊,2017(7):62-63.
  [3]朱瑞瑾.化学实验下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10):110-111.
  作者简介:贾汝秀,贵州省遵义市,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目的:  对温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外科8年间诊治的106例距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与回顾性分析,了解距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并通过X线及螺旋CT-MPR检查进行影像学测量,
摘 要:生活中存在丰富的,生动的与物理有关的实例,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如果能够善于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为物理教学所用,那么必将使我们的物理课堂妙趣横生,使学生真正喜欢上物理。  关键词:物理;实例;实验;源泉  鲁迅先生曾写过一篇文章叫《拿来主义》,意思是,但凡好的东西我们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本人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养成一种习惯,非常喜欢收集生产生活中一些生动的实例,在上物理课的时候适
摘 要:创新能力是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构成,一个人是否具备创新意识直接影响着其个人前途与发展。创新能力高的学生在整个高中学习中也会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高中生物教师应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根据高中生物教学现状,结合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创新能力;培养  在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仍旧有很多问题亟需解决。教师观念的落后
摘 要: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有效且全面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而要想在中学,尤其是初中阶段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认知与学习的结合上入手,本文就结合实际情况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进行简析。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创新思路  物理,是一门严谨的理工类学科,对于物理知识的解读和理解,必须要完全建立在对外部事物的变化和物理定义的理解上才能完成,对于逻辑思维能力明显偏弱的初
摘 要:翻转课堂是一种颠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它把知识的传授在课前完成,在课堂中完成知识的内化,实现了学生预习的最大化,也间接地延长了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把该模式应用到实验复习中,可以让学生熟悉实验内容,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翻转课堂;生物实验;复习  一、 前言  翻转课堂是近年来国内外教育者们关注较多的教学模式之一,它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该学校的化学教师乔纳森
摘 要:初中是学生接触并且学习化学的起始阶段,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部分,能够较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原理和相关知识。新课程标准提出初中化学教学需要侧重对实验的动手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素养。目前,初中学校在开展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虽然能够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但是还是无法深入教学理念,导致教学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问题的分析,提出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