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残雪作为先锋派作家之一,始终贯彻先锋文学的探索精神,以前卫的创作姿态,对小说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和实践。这主要表现在她运用大量的内心独白,消泯了小说的日常时空逻辑,在充满神秘与恐惧的心理意识流动中,建构起新的小说心理时空逻辑,并在这种新的心理时空中,对死亡做出新的文学释义。本文将围绕时间、空间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死亡做出新的释义;在对残雪小说《苍老的浮云》作细致解读的同时,分析残雪的人性化书写方式,探讨残雪小说蕴含的深层的人性关怀。
【关键词】时间;空间;死亡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当代知识分子承继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在反映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致力于探索新方法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他们一同把眼光投向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先锋小说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同时,残雪在文学创作中始终坚持自己独特的写作策略,保持着探索的姿态。残雪也正是以这种现代性的先锋小说话语写作方式,促使了人们对小说文本的写作和人性的表现进行新的、别样的思考与认识。
一、无望的时间循环
时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而物质的运动具有不可重复性,因此时间的不可逆便是它的唯一特性。也正因为时间的这个特性,生命才彌足珍贵。但事实上,我们倾向于相信未来都是充满希望的,尽管时间并不能给我们带来任何的和谐。
在残雪小说《苍老的浮云》中,时间仿佛凝固在那长着楮树的院子里,苦闷则作为这个小说的基调蔓延开来,苦闷首先是一种时间病,这同样是痛苦的图像。我们注意到,当时间在以一种引起错觉的方式被经历时,它看上去是流动的,并且高效地服务于意志的各种利益。不管是什么需要,人们都会把本是静止的时间设想成是流动的。不管是伪装还是诡计,时间的陈词滥调让人感觉不可理喻。
随着楮树的花开、花落、结上小红果以及最后被雷劈成两半,人物的一个个渺小的希望也随之破灭;更善无最终还是没能在楮树果子成熟后睡上一个好觉,花香反而加剧了他的病情,发展为神经官能症,不停地在床上辗转反侧,忍受煎熬;虚汝华屋里的蚊虫并没有屈服于每天喷洒的杀虫药,最后和主人一样静静地死在角落 里……时间无望地循环着,情节也在不紧不慢地展开,最后只留下那令人窒息的绝望,犹如死水一般,而在这摊“死水”中挣扎的人们,无论年长年少,皆逃脱不了变质腐败的命运。
在那长着楮树的院子里,时间失去它原有的意义。那里漂浮着阴冷的气息,在腐败的环境中浸泡着的人们,最终迷失了自我,找不到人生的方向。
二、被窥视的空间
美国学者段义孚对空间曾有个经典的论述,他认为,空间的开放性有利于人们构筑美好的未来,对人的行为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空间的旷阔与自由也会给人增添对未来的恐惧,带来负面的无助感。对小说中人物的行为以及其心理变化,通过这个理论可以做很好的诠释:
首先,文本中两次论及老况与虚汝华结婚初期时,满脑子那些又空又大的计划,老况想要在屋前搭一个葡萄架,夏天是可以尽情享受一片阴凉;虚汝华想要在屋后面搭一个花棚,种上自己喜欢的花儿。那些空而大的计划虽然最后被生活消磨殆尽,但是撇开计划的大小与性质,作为完整的生命个体,为寻求开放的生存空间,并加以规划,这无疑体现了人物态度的积极性。
其次,开阔的空间也能引发人物内心的无助与空虚,尤其是对现实缺乏抵抗力的人而言。这种情况在更善无身上得到了印证:在家中,和妻子慕兰缺乏信任与沟通,甚至相互猜忌,觉得自己在半夜也被窥视。家早已不是生活的所在,仅是一个供喘息的场所。另外他的岳父每天都在暗中刺探他的一切,和凤君一起,他们俩像鬼魂一样监视着他,总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冒了出来,以伺机钻进他的灵魂。
最后,虚汝华迎来了她生命中最艰难的挑战:私人空间遭受严重侵犯,甚至感觉自己无时无刻不受窥视。在小说中不仅是她,所有人都是窥视的受害者。
在残雪的小说世界里,没有决然的善与恶、好与坏的分野。人们在享受着窥视他人的快乐的同时,也必然承受着被窥视的真切的痛苦。逃避能让他们落入相互窥视的死循环中,这当中莫不包含着作者不易察觉的讽刺。
三、时空之外的死亡
阅读残雪的小说,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处境,迫使我们思考人类避而不谈的死亡话题。那些来自家庭中的无形的暴力与权力、有形的外部的肮脏环境和身体内部的溃烂病变、猥琐卑微者对窥视与流言的恐惧,梦魇无时无刻不在的折磨,这些都是隐藏在现实世界中无从指认的深渊。
拯救,在这里成了绝对的虚妄。没有什么可以医治这些创伤,因为这些悲剧的死亡由来已久,甚至是与生俱来的宿命,不可逃脱的命定的厄运。
残雪意在通过小说关注、探索正在死去、处于死亡边缘的那一个“自我”,通过这个自我来告诉我们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真理:死亡是无法逃避的,只能向死而生,就像人无法选择出生一样;而证明我们存在的恰恰是死亡,以及我们自身无时无刻不在的衰老。我们正在一点一滴地衰老、消亡,我们甚至察觉不到这个过程的存在,而虚无正是生命的本质之一。只有当我们意识到这个困境后,被遮蔽的本我才能撕裂黑幕,真正行动起来,开始他的艰苦的存在之旅。也正因为这种对死亡与虚无的敏感,使残雪小说内容弥漫着死亡意味与恐怖气氛,这是残雪小说的主要特色之一。
四、结语
残雪用一种梦呓般的方式建构自己的小说世界使之独立于现实生活,很多读者试图在其中找到印证自己的现实经验的东西,以获得世俗的愉悦感。虽然我们经过了文化的熏染,在阅读过程中也会不断对我们固有的经验方式、思维方式、意识观念进行有目的地梳理、学习和训练,但这显然不能提供任何进入残雪小说世界的有效指引,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无所依傍地、自由地通过残雪的梦境返回我们喧嚣不已的内心,去倾听来自那里的真实的声音。
作者简介:黄玲,女,1992年生,江西赣州人,中山火炬开发区理工学校,语文教师,研究生。
(编辑:李艳松)
【关键词】时间;空间;死亡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当代知识分子承继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在反映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致力于探索新方法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他们一同把眼光投向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先锋小说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同时,残雪在文学创作中始终坚持自己独特的写作策略,保持着探索的姿态。残雪也正是以这种现代性的先锋小说话语写作方式,促使了人们对小说文本的写作和人性的表现进行新的、别样的思考与认识。
一、无望的时间循环
时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而物质的运动具有不可重复性,因此时间的不可逆便是它的唯一特性。也正因为时间的这个特性,生命才彌足珍贵。但事实上,我们倾向于相信未来都是充满希望的,尽管时间并不能给我们带来任何的和谐。
在残雪小说《苍老的浮云》中,时间仿佛凝固在那长着楮树的院子里,苦闷则作为这个小说的基调蔓延开来,苦闷首先是一种时间病,这同样是痛苦的图像。我们注意到,当时间在以一种引起错觉的方式被经历时,它看上去是流动的,并且高效地服务于意志的各种利益。不管是什么需要,人们都会把本是静止的时间设想成是流动的。不管是伪装还是诡计,时间的陈词滥调让人感觉不可理喻。
随着楮树的花开、花落、结上小红果以及最后被雷劈成两半,人物的一个个渺小的希望也随之破灭;更善无最终还是没能在楮树果子成熟后睡上一个好觉,花香反而加剧了他的病情,发展为神经官能症,不停地在床上辗转反侧,忍受煎熬;虚汝华屋里的蚊虫并没有屈服于每天喷洒的杀虫药,最后和主人一样静静地死在角落 里……时间无望地循环着,情节也在不紧不慢地展开,最后只留下那令人窒息的绝望,犹如死水一般,而在这摊“死水”中挣扎的人们,无论年长年少,皆逃脱不了变质腐败的命运。
在那长着楮树的院子里,时间失去它原有的意义。那里漂浮着阴冷的气息,在腐败的环境中浸泡着的人们,最终迷失了自我,找不到人生的方向。
二、被窥视的空间
美国学者段义孚对空间曾有个经典的论述,他认为,空间的开放性有利于人们构筑美好的未来,对人的行为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空间的旷阔与自由也会给人增添对未来的恐惧,带来负面的无助感。对小说中人物的行为以及其心理变化,通过这个理论可以做很好的诠释:
首先,文本中两次论及老况与虚汝华结婚初期时,满脑子那些又空又大的计划,老况想要在屋前搭一个葡萄架,夏天是可以尽情享受一片阴凉;虚汝华想要在屋后面搭一个花棚,种上自己喜欢的花儿。那些空而大的计划虽然最后被生活消磨殆尽,但是撇开计划的大小与性质,作为完整的生命个体,为寻求开放的生存空间,并加以规划,这无疑体现了人物态度的积极性。
其次,开阔的空间也能引发人物内心的无助与空虚,尤其是对现实缺乏抵抗力的人而言。这种情况在更善无身上得到了印证:在家中,和妻子慕兰缺乏信任与沟通,甚至相互猜忌,觉得自己在半夜也被窥视。家早已不是生活的所在,仅是一个供喘息的场所。另外他的岳父每天都在暗中刺探他的一切,和凤君一起,他们俩像鬼魂一样监视着他,总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冒了出来,以伺机钻进他的灵魂。
最后,虚汝华迎来了她生命中最艰难的挑战:私人空间遭受严重侵犯,甚至感觉自己无时无刻不受窥视。在小说中不仅是她,所有人都是窥视的受害者。
在残雪的小说世界里,没有决然的善与恶、好与坏的分野。人们在享受着窥视他人的快乐的同时,也必然承受着被窥视的真切的痛苦。逃避能让他们落入相互窥视的死循环中,这当中莫不包含着作者不易察觉的讽刺。
三、时空之外的死亡
阅读残雪的小说,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处境,迫使我们思考人类避而不谈的死亡话题。那些来自家庭中的无形的暴力与权力、有形的外部的肮脏环境和身体内部的溃烂病变、猥琐卑微者对窥视与流言的恐惧,梦魇无时无刻不在的折磨,这些都是隐藏在现实世界中无从指认的深渊。
拯救,在这里成了绝对的虚妄。没有什么可以医治这些创伤,因为这些悲剧的死亡由来已久,甚至是与生俱来的宿命,不可逃脱的命定的厄运。
残雪意在通过小说关注、探索正在死去、处于死亡边缘的那一个“自我”,通过这个自我来告诉我们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真理:死亡是无法逃避的,只能向死而生,就像人无法选择出生一样;而证明我们存在的恰恰是死亡,以及我们自身无时无刻不在的衰老。我们正在一点一滴地衰老、消亡,我们甚至察觉不到这个过程的存在,而虚无正是生命的本质之一。只有当我们意识到这个困境后,被遮蔽的本我才能撕裂黑幕,真正行动起来,开始他的艰苦的存在之旅。也正因为这种对死亡与虚无的敏感,使残雪小说内容弥漫着死亡意味与恐怖气氛,这是残雪小说的主要特色之一。
四、结语
残雪用一种梦呓般的方式建构自己的小说世界使之独立于现实生活,很多读者试图在其中找到印证自己的现实经验的东西,以获得世俗的愉悦感。虽然我们经过了文化的熏染,在阅读过程中也会不断对我们固有的经验方式、思维方式、意识观念进行有目的地梳理、学习和训练,但这显然不能提供任何进入残雪小说世界的有效指引,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无所依傍地、自由地通过残雪的梦境返回我们喧嚣不已的内心,去倾听来自那里的真实的声音。
作者简介:黄玲,女,1992年生,江西赣州人,中山火炬开发区理工学校,语文教师,研究生。
(编辑:李艳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