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暴力美学作为一种新的艺术表现手法,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了影视作品中。动漫作品也紧跟这种潮流,将暴力美学作为卖点。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动漫作品中的暴力美学,如何正确运用这一表现手法显得尤其重要。此文旨在研究动漫作品运用暴力美学的审美价值以及对青少年成长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动漫;暴力美学;审美价值;影响
一、什么是暴力美学
“暴力美学”一词在百度百科中的解释为以下内容:暴力美学主要是在官感上,使暴力以美学的方式呈现,诗意的画面,甚至幻想中的镜头来表现人性暴力面和暴力行为。观赏者本身往往惊叹于艺术化的表现形式,无法对内容产生具体的不舒适感。这个定义被广泛用于现代的电影中,最终成为被世人接受的固定名词出现在各种影评之中。“暴力美学”是个广义的、泛审美的概念,此类作品的主要特点是展示攻击性力量,展示夸张的、非常规的暴力行为。与暴力美学相关的一类作品有着共同特征,那就是把暴力或血腥的东西变成纯粹的形式感。其特征表现为:创作者往往运用后现代手法,要么把影片中的枪战、打斗场面消解为无特定意义的游戏、玩笑;要么把它符号化,作为与影片内容紧密相关的视觉和听觉的审美要素。这类影片更注重发掘枪战、武打动作和场面的形式感,将其中的形式美感发扬到炫目的程度,却忽视或弱化了其中的社会功能和道德功能。
二、暴力美学在动漫中的运用
暴力美学最早被运用在电影作品中,比如以吴宇森为代表的中国香港电影。但是鉴于暴力美学并无严格的定义,所以以后动漫作品中出现的暴力情节也被称为暴力美学,动漫中的暴力美学是以人物的打斗或者情节的血腥来表现的。近些年来,一些商家为了吸引青少年的眼球,在动漫作品中加入了大量暴力的元素,以此来增加收视率,谋取更多的商业利益。有些作品是在其中加入许多暴力镜头,使画面更刺激震撼。有些作品甚至将暴力贯穿于整部作品之中,成了暴力元素的集合,以此作为最大的卖点来引起青少年群体的关注。比如1999年美国首创的血腥动画系列《happy tree friends》,动画讲述了森林中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发生的故事,但是情节血腥暴力,口味极重。其次,还有的动画整体给人很平静,但是也会在其中的某些情节加入暴力的元素,比如宫崎骏的动画《幽灵公主》 中也有为了增强故事情节以及视觉效果的森林打斗场面。
三、暴力美学的审美意义
动画是付诸于人类感官的一类艺术,动画的视觉和听觉元素最先给观众带来审美感受。暴力之所以吸引人,首先就是歸结于它的形式美。形式美是艺术作品内容美的承载者,是最先作用于人类感官的审美要素。近代的克莱夫·贝尔认为,一切视觉艺术都必然具有某种共同性质,没有它,艺术就不能成为艺术,在贝尔看来这种“共同的性质”就是“有意味的形式”,真正的艺术在于创造这种“有意味的形式”。可见,事物的形式感是表现美的重要手段。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这其中不仅包括我们传统意义上认为美的东西,同样还包含“暴力”这类略带贬义或丑陋的事物,艺术思维的转换在某种程度上使“暴力”以一种独特的美学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电影中的诸多暴力之所以被人们认为是“美的”,正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我们对美的形式感追求。美化的暴力场面,浪漫诗意的血腥打斗使暴力在形式感的包装下具有了不同的意味。动漫作品中的暴力元素为了增强画面以及镜头的形式感,用打斗或者杀戮的场面来更好的表现作品的主题,营造丰富的形式美感。
其次,暴力元素在动画中的运用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听快感和审美愉悦。就目前而言,可以说电影的直观性带给观众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身临其境的视听感受是其他任何艺术都无法媲美的。动画本身就是一门通过想象、夸张等表现手法来营造虚拟现实的艺术。尤其在商业动画大行其道的今天,视听的效果被越来越高的强调,暴力元素来的更为犀利,较之对形式下主题和内容的思考,人们的观影喜好也越来越倾向于视觉快感的满足和审美的愉悦。在加入暴力元素的动画中,视听的刺激将暴力或血腥残酷或浪漫唯美发挥到极致,而这却恰恰吻合了观众内心深处的本我冲动,满足了观众意图通过寻求激烈的冲突等来愉悦、刺激日渐麻木的神经的需求,使观众释放压力和紧张的同时得以强烈的视听快感和审美愉悦。
四、如何看待动漫中的暴力美学
在当今社会,暴力美学作为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影视以及动漫作品中。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暴力美学亦是如此,支持和反对的声音同时存在。暴力美学既然已经存在,就必然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但对于这种表现方式,我们要进行理性的分析,从而更大化地发扬它的优势,做到趋利避害。
(一)运用暴力美学的优势
首先,在动漫作品中运用暴力元素可以更好地增强画面的冲击力,增加某些情节的表现性,使观众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新鲜感和刺激感。其次现代社会生活压力越来越大,青少年学习升学压力也与日俱增,人们急需要一个发泄心灵不悦的窗口。这时候暴力美学作品应运而生,带有暴力元素的动漫作品受人追捧,更多的是其中的暴力情节满足了人们发泄不满的欲望,给观众带来一种精神的快感。除此之外,动漫中的暴力情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下社会的一些现象。比如父母虐待儿童,学校打架斗殴事件等等,这些都可以增强人们对此类事件的关注,引起人们的深思。
(二)运用暴力美学的劣势
在动漫作品中运用暴力元素一定要适度,合理的运用可以增加特定情节的表现力,更好的阐释作品的内涵。但是滥用暴力元素就会适得其反,这种为了暴力而暴力的动漫作品不仅使整部作品的思想价值降低,而且也对青少年的教化功能大大减弱。动漫作品本身最重要的作用是寓教于乐,不仅中国动画如此,日本、美国动画也是这样。适度的加入暴力元素可以使影片更有震撼性和刺激感,引人深思,但是过多的加入暴力元素,使动画作品整体呈现出的是打斗、争吵等等暴力画面,这对青少年群体影响极坏。动漫作品不仅仅是给观众带来审美感受,获得精神愉悦,更重要的是传播社会正能量。各国动漫的受众人群主要还是青少年,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不完全的阶段,接触太多暴力内容的动漫作品对其性格以及行为都有影响。青少年处于成长和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于新鲜事物缺乏自己的判断能力,很大一部分青少年会认为电视或电影呈现的情节是宣扬正价值的东西。更有甚者会模仿其中的暴力情节,对社会产生极大的危害。长期观看带有暴力元素的动漫作品会使青少年形成暴力合法化的观念,进而影响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对他们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对于动漫这种享有特殊观众群体的艺术作品来说,暴力元素尺度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
五、总结
综上所述,动漫作品适当的加入暴力美学的元素可以使影片更有娱乐性、审美性以及吸引力,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我们应该合理、适度的运用暴力元素,要懂得趋利避害,这样不仅能更好的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带来更多的审美趣味,而且也能对青少年的成长起到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汪献平.暴力电影——表达与意义[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2]潘知常.美学的边缘——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观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3]袁智忠,易连云.影像暴力对青少年的道德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9.
[4]李启军.“暴力美学”之辩证观[J].哲学动态,2012.
【关键词】:动漫;暴力美学;审美价值;影响
一、什么是暴力美学
“暴力美学”一词在百度百科中的解释为以下内容:暴力美学主要是在官感上,使暴力以美学的方式呈现,诗意的画面,甚至幻想中的镜头来表现人性暴力面和暴力行为。观赏者本身往往惊叹于艺术化的表现形式,无法对内容产生具体的不舒适感。这个定义被广泛用于现代的电影中,最终成为被世人接受的固定名词出现在各种影评之中。“暴力美学”是个广义的、泛审美的概念,此类作品的主要特点是展示攻击性力量,展示夸张的、非常规的暴力行为。与暴力美学相关的一类作品有着共同特征,那就是把暴力或血腥的东西变成纯粹的形式感。其特征表现为:创作者往往运用后现代手法,要么把影片中的枪战、打斗场面消解为无特定意义的游戏、玩笑;要么把它符号化,作为与影片内容紧密相关的视觉和听觉的审美要素。这类影片更注重发掘枪战、武打动作和场面的形式感,将其中的形式美感发扬到炫目的程度,却忽视或弱化了其中的社会功能和道德功能。
二、暴力美学在动漫中的运用
暴力美学最早被运用在电影作品中,比如以吴宇森为代表的中国香港电影。但是鉴于暴力美学并无严格的定义,所以以后动漫作品中出现的暴力情节也被称为暴力美学,动漫中的暴力美学是以人物的打斗或者情节的血腥来表现的。近些年来,一些商家为了吸引青少年的眼球,在动漫作品中加入了大量暴力的元素,以此来增加收视率,谋取更多的商业利益。有些作品是在其中加入许多暴力镜头,使画面更刺激震撼。有些作品甚至将暴力贯穿于整部作品之中,成了暴力元素的集合,以此作为最大的卖点来引起青少年群体的关注。比如1999年美国首创的血腥动画系列《happy tree friends》,动画讲述了森林中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发生的故事,但是情节血腥暴力,口味极重。其次,还有的动画整体给人很平静,但是也会在其中的某些情节加入暴力的元素,比如宫崎骏的动画《幽灵公主》 中也有为了增强故事情节以及视觉效果的森林打斗场面。
三、暴力美学的审美意义
动画是付诸于人类感官的一类艺术,动画的视觉和听觉元素最先给观众带来审美感受。暴力之所以吸引人,首先就是歸结于它的形式美。形式美是艺术作品内容美的承载者,是最先作用于人类感官的审美要素。近代的克莱夫·贝尔认为,一切视觉艺术都必然具有某种共同性质,没有它,艺术就不能成为艺术,在贝尔看来这种“共同的性质”就是“有意味的形式”,真正的艺术在于创造这种“有意味的形式”。可见,事物的形式感是表现美的重要手段。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这其中不仅包括我们传统意义上认为美的东西,同样还包含“暴力”这类略带贬义或丑陋的事物,艺术思维的转换在某种程度上使“暴力”以一种独特的美学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电影中的诸多暴力之所以被人们认为是“美的”,正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我们对美的形式感追求。美化的暴力场面,浪漫诗意的血腥打斗使暴力在形式感的包装下具有了不同的意味。动漫作品中的暴力元素为了增强画面以及镜头的形式感,用打斗或者杀戮的场面来更好的表现作品的主题,营造丰富的形式美感。
其次,暴力元素在动画中的运用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听快感和审美愉悦。就目前而言,可以说电影的直观性带给观众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身临其境的视听感受是其他任何艺术都无法媲美的。动画本身就是一门通过想象、夸张等表现手法来营造虚拟现实的艺术。尤其在商业动画大行其道的今天,视听的效果被越来越高的强调,暴力元素来的更为犀利,较之对形式下主题和内容的思考,人们的观影喜好也越来越倾向于视觉快感的满足和审美的愉悦。在加入暴力元素的动画中,视听的刺激将暴力或血腥残酷或浪漫唯美发挥到极致,而这却恰恰吻合了观众内心深处的本我冲动,满足了观众意图通过寻求激烈的冲突等来愉悦、刺激日渐麻木的神经的需求,使观众释放压力和紧张的同时得以强烈的视听快感和审美愉悦。
四、如何看待动漫中的暴力美学
在当今社会,暴力美学作为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影视以及动漫作品中。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暴力美学亦是如此,支持和反对的声音同时存在。暴力美学既然已经存在,就必然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但对于这种表现方式,我们要进行理性的分析,从而更大化地发扬它的优势,做到趋利避害。
(一)运用暴力美学的优势
首先,在动漫作品中运用暴力元素可以更好地增强画面的冲击力,增加某些情节的表现性,使观众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新鲜感和刺激感。其次现代社会生活压力越来越大,青少年学习升学压力也与日俱增,人们急需要一个发泄心灵不悦的窗口。这时候暴力美学作品应运而生,带有暴力元素的动漫作品受人追捧,更多的是其中的暴力情节满足了人们发泄不满的欲望,给观众带来一种精神的快感。除此之外,动漫中的暴力情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下社会的一些现象。比如父母虐待儿童,学校打架斗殴事件等等,这些都可以增强人们对此类事件的关注,引起人们的深思。
(二)运用暴力美学的劣势
在动漫作品中运用暴力元素一定要适度,合理的运用可以增加特定情节的表现力,更好的阐释作品的内涵。但是滥用暴力元素就会适得其反,这种为了暴力而暴力的动漫作品不仅使整部作品的思想价值降低,而且也对青少年的教化功能大大减弱。动漫作品本身最重要的作用是寓教于乐,不仅中国动画如此,日本、美国动画也是这样。适度的加入暴力元素可以使影片更有震撼性和刺激感,引人深思,但是过多的加入暴力元素,使动画作品整体呈现出的是打斗、争吵等等暴力画面,这对青少年群体影响极坏。动漫作品不仅仅是给观众带来审美感受,获得精神愉悦,更重要的是传播社会正能量。各国动漫的受众人群主要还是青少年,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不完全的阶段,接触太多暴力内容的动漫作品对其性格以及行为都有影响。青少年处于成长和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于新鲜事物缺乏自己的判断能力,很大一部分青少年会认为电视或电影呈现的情节是宣扬正价值的东西。更有甚者会模仿其中的暴力情节,对社会产生极大的危害。长期观看带有暴力元素的动漫作品会使青少年形成暴力合法化的观念,进而影响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对他们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对于动漫这种享有特殊观众群体的艺术作品来说,暴力元素尺度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
五、总结
综上所述,动漫作品适当的加入暴力美学的元素可以使影片更有娱乐性、审美性以及吸引力,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我们应该合理、适度的运用暴力元素,要懂得趋利避害,这样不仅能更好的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带来更多的审美趣味,而且也能对青少年的成长起到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汪献平.暴力电影——表达与意义[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2]潘知常.美学的边缘——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观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3]袁智忠,易连云.影像暴力对青少年的道德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9.
[4]李启军.“暴力美学”之辩证观[J].哲学动态,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