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意外事件,与教师的预设有关系。有的教师把它看做是教学中的干扰因素,有的则避而远之。我想如果能抓住时机,关注这些意外生成,把它作为资源加以利用并适时挖掘,往往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就我的一个教学片段谈两点感想。
一、教学片段
师(出示题目):把一个长15厘米、宽10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平均分成两段,表面积有什么变化吗?
(片刻的安静后,学生回答出两种不同的答案)
生1:增加了。
生2:减少了。
师:你们能说说理由吗?
生1:把这个长方体平均分成两段后,中间多出了两个横截面,所以在计算表面积时要计算这两个面。
师:你能告诉大家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吗?
生1:只要计算出右边那个面的面积,然后再乘以2就是增加的面积。
生1板演:10×5×2=100(平方厘米)。
师:你们觉得他说得对吗?
生(大部分学生齐答):对,我也是那样想的。
生2(不解地):我觉得不对,表面积应该减少了。
生(少数学生):我也觉得表面积减少了。
师:你们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3:长方体平均分成了两段后,有四个面的面积只有原来的一半啊。
生4(高兴地):是啊!现在比原来少了一段,表面积怎么会增加了呢?应该是减少了。
(课堂上热闹起来了,我听见有学生回答“他把题目看错了”的声音。)
师(走到回答最响亮的那位学生旁边,微笑着):你能告诉老师,他怎么把题目看错了吗?
生5:他理解成其中的一段比原来的长方体表面积减少了。
师:如果要使他的回答(表面积减少了)是正确的,你认为题目该怎么改变呢?
生:把问题改成“其中的一段与原来的长方体表面积有什么变化”。
生:把“平均分成两段”改成“截去一段后”就对了。
师(高兴地):你知道“截去”是什么意思吗?
生:就是“去掉”的意思,是将剩下的一段与原来的长方体进行比较。
师:同学们真不错,想得多细致呀!平均分成两段,表面积是增加了两个正方形面的面积。(肯定生1的回答)如果把题目改成截去一段后,表面积就减少了。
(学生们露出了得意的神情)
师:现在,老师遇到了一点困难,你们能帮助解决一下吗?
师(相机出示题目):从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上,截去一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有怎样的变化?
(似乎难倒了他们,老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动手摆一摆学具,画一画图形)
生:我认为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四个小正方形的面积。
师:你能说说你的思考过程吗?
(学生上讲台将摆学具的情况展示给其他同学,边摆边讲)
从一个面的正中间去掉一个小正方体,减少了一个正方形面,而同时又增加了五个正方形面,相抵消后恰好增加了四个正方形面。
生:我认为增加了两个小正方形面。
师(好奇地):哦?你又是怎么想的呢?
生:如果从一条棱上去掉一个小正方体,减少了两个面,又增加了四个面,所以增加了两个面。(如图1)
图1
师(高兴地):真聪明!截去小正方体的位置不同,表面积的变化也不一样。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表面积不变。(有的学生很惊奇地看着这位学生)
师(兴奋地):怎么不变呢?说说看。
生:如果从一个顶点上截去一个小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就不变。因为减少了三个面,也增加了三个面,恰好互相抵消了。(如图2)
图2
二、反思
1.抓住有利时机,促成动态生成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问题,生成出许多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特别要谨慎地对待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所犯的“错误”, 适当地抓住有利时机充分挖掘利用。上述片段中,教师在学生错误理解题意的时候,没有回避,而是抓住了这一“意外生成”的时机,倾听他们的想法,给他们思考的机会。这样,既了解了学生所想的问题,又呵护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也让意外的生成给课堂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精彩(学生会根据错误的回答改编题目,理解了“截去”与“平均分”的区别,这是教师在预设中没有想到的)。
2.挖掘“意外生成”资源,引导学生求异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设计应由“给予知识”转向“引导活动”,应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看成学生“再创造”的过程。因此,教师要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思维活动空间,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创造性地、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在上面的教学中,我没有因学生解答了第一道习题而结束教学过程,而是充分挖掘了这一“意外生成”资源,临时设计了一道难度更大一些的习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脑想一想、动手摆一摆、动笔画一画等形式,得出了三种不同的答案,从而大大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一、教学片段
师(出示题目):把一个长15厘米、宽10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平均分成两段,表面积有什么变化吗?
(片刻的安静后,学生回答出两种不同的答案)
生1:增加了。
生2:减少了。
师:你们能说说理由吗?
生1:把这个长方体平均分成两段后,中间多出了两个横截面,所以在计算表面积时要计算这两个面。
师:你能告诉大家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吗?
生1:只要计算出右边那个面的面积,然后再乘以2就是增加的面积。
生1板演:10×5×2=100(平方厘米)。
师:你们觉得他说得对吗?
生(大部分学生齐答):对,我也是那样想的。
生2(不解地):我觉得不对,表面积应该减少了。
生(少数学生):我也觉得表面积减少了。
师:你们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3:长方体平均分成了两段后,有四个面的面积只有原来的一半啊。
生4(高兴地):是啊!现在比原来少了一段,表面积怎么会增加了呢?应该是减少了。
(课堂上热闹起来了,我听见有学生回答“他把题目看错了”的声音。)
师(走到回答最响亮的那位学生旁边,微笑着):你能告诉老师,他怎么把题目看错了吗?
生5:他理解成其中的一段比原来的长方体表面积减少了。
师:如果要使他的回答(表面积减少了)是正确的,你认为题目该怎么改变呢?
生:把问题改成“其中的一段与原来的长方体表面积有什么变化”。
生:把“平均分成两段”改成“截去一段后”就对了。
师(高兴地):你知道“截去”是什么意思吗?
生:就是“去掉”的意思,是将剩下的一段与原来的长方体进行比较。
师:同学们真不错,想得多细致呀!平均分成两段,表面积是增加了两个正方形面的面积。(肯定生1的回答)如果把题目改成截去一段后,表面积就减少了。
(学生们露出了得意的神情)
师:现在,老师遇到了一点困难,你们能帮助解决一下吗?
师(相机出示题目):从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上,截去一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有怎样的变化?
(似乎难倒了他们,老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动手摆一摆学具,画一画图形)
生:我认为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四个小正方形的面积。
师:你能说说你的思考过程吗?
(学生上讲台将摆学具的情况展示给其他同学,边摆边讲)
从一个面的正中间去掉一个小正方体,减少了一个正方形面,而同时又增加了五个正方形面,相抵消后恰好增加了四个正方形面。
生:我认为增加了两个小正方形面。
师(好奇地):哦?你又是怎么想的呢?
生:如果从一条棱上去掉一个小正方体,减少了两个面,又增加了四个面,所以增加了两个面。(如图1)
图1
师(高兴地):真聪明!截去小正方体的位置不同,表面积的变化也不一样。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表面积不变。(有的学生很惊奇地看着这位学生)
师(兴奋地):怎么不变呢?说说看。
生:如果从一个顶点上截去一个小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就不变。因为减少了三个面,也增加了三个面,恰好互相抵消了。(如图2)
图2
二、反思
1.抓住有利时机,促成动态生成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问题,生成出许多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特别要谨慎地对待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所犯的“错误”, 适当地抓住有利时机充分挖掘利用。上述片段中,教师在学生错误理解题意的时候,没有回避,而是抓住了这一“意外生成”的时机,倾听他们的想法,给他们思考的机会。这样,既了解了学生所想的问题,又呵护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也让意外的生成给课堂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精彩(学生会根据错误的回答改编题目,理解了“截去”与“平均分”的区别,这是教师在预设中没有想到的)。
2.挖掘“意外生成”资源,引导学生求异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设计应由“给予知识”转向“引导活动”,应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看成学生“再创造”的过程。因此,教师要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思维活动空间,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创造性地、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在上面的教学中,我没有因学生解答了第一道习题而结束教学过程,而是充分挖掘了这一“意外生成”资源,临时设计了一道难度更大一些的习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脑想一想、动手摆一摆、动笔画一画等形式,得出了三种不同的答案,从而大大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