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学校德育“两张皮”,甚至“5 2=0”的现象,湖北省宜都市实验小学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提出了“活动中感悟,细节中体验,生活中实践”的德育理念,努力追求“知行统一”的德育目标。
一、在特色创建中彰显班级文化
班主任是学校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近年来,随着一大批富有经验的老教师的退休,青年教师成为班主任队伍的主力。如何调动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的热情,培养出一支“爱心智慧型”的专业化班主任教师队伍,努力创建个性鲜明的特色班集体,成为学校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切入点。
2006年学校以《班主任专业素养与特色班集体建设》被确立为湖北省“十一五”重点研究课题为契机,着力提升班主任队伍素质,潜心打造丰富多彩的特色班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班级文化土壤,营造健康成长的校园生活空间。经过全校不懈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但班主任的业务素质提高了,而且他们所管理的班级的特色也彰显出来了。
从班级特色目标定位,到班级物化氛围的营造,再到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的开展,师生们欣喜地发现,在春风中展现的不是“一枝独秀”的孤雅,而是“百花齐放”的繁荣。“舞墨飘香班”“静心读书班”“七彩阳光班”“ 好孩子好习惯班”“文明礼仪班”“体育明星班”“自律—感恩班”……一个个特色班级不断涌现,就如同一朵朵奇葩竞相开放,而每一种班级特色背后所彰显的是班级文化,每一种班级文化又在不断“催生”出一个个更加崭新的班集体。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科学发展的过程,也正是“特色班集体建设”的魅力所在!
同时,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让教学过程与“知、情、意、行”的育人过程融入一体,“点滴渗透 ,润物无声”,使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提高了道德认识;各年级重视上好品德课、班队活动课,充分发挥德育主渠道作用,围绕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培养学生做人、处事的品质与能力。
此外,品德学科教研组每学年都会组织学生开展特色活动,如课前诵读“品德歌谣”、寒假开展“大事小事我知晓”新闻收集卡评比、“亲情树”绘制比赛、“中华诗文经典诵读”以及每学期都举行的诵读展示比赛等,进一步丰富了特色活动的内涵,为班级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帮助学生达成知行统一。
二、在主题活动中根植传统美德
学校的德育主题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具体针对小学生,着重开展爱国、诚信、正直、善良、尊老爱幼等教育,以期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根植传统美德。
在建国60周年之际,学校开展了“祖国发展我成长”系列教育活动,它主要分为四部分,分别为“祖国发展我了解”资料图片展、“祖国变化我描绘”书法绘画摄影展、“我与祖国同成长”征文展和“祖国发展我成长”主题班队活动,学生在自己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感知了祖国的巨大成就和飞速发展,增强了自豪感和责任心。同时,学生排演的大型歌伴舞《歌唱祖国》频繁亮相各级舞台,每次都以恢弘的气势和优美的舞蹈博得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不断激起他们强烈的爱国热情。
与此同时,学校常年开展以发展学生“利他行为习惯”为宗旨的“红领巾志愿者”活动,成立了“校园环境志愿者服务队”“ 微笑天使志愿者服务队”“ 爱心温暖志愿者服务队”和“校园秩序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们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服务他人、快乐自己”的活动理念,潜移默化中树立起“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的意识,促进了利他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
为使学生更好地将道德认知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心崇真、向善、尚美的需求,学校在全校学生中开展“美德储蓄罐”活动,以存储美德的方式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全方位营造“人人积美德”“美德处处在”的氛围,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地“积德行善”,最终使美德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真正走进并且常驻学生心中,做到知行统一。为了让“美德储蓄罐”真正发挥作用,学校每学期统一安排时间让各班进行“美德大盘点”,清点每人在一学期里所做的美德事件,采取多种形式分层分类表彰和宣传典型的先进事迹,真正形成了“人人有美德,个个争当美德好儿童”的良好氛围。
三、在行为操练中养成良好习惯
林格曾说过:“如果你养成好的习惯,你一辈子都享受不尽它的利息;如果你养成了坏的习惯,你一辈子都偿还不尽它的债务……人才这个参天大树的根基就是好习惯,树在种的时候就要扎好根,人在小的时候就要训练出好习惯。”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以“好习惯伴我行”为抓手,坚持一月训练一种习惯。“好习惯伴我行”以“会说话”“会走路”“会讲卫生”等方面为重点内容,从坐、立、行抓起,每月紧紧围绕一个细小项目进行行为操练,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例如本学期确定了3月“做好课前准备”、4月“微笑着打招呼”、5月“学会做清洁”、6月“有秩序地上下楼梯”的训练内容,坚持一月一总结,一月一评比,分别评出“课前准备示范生”“微笑天使”等并予以表彰。如此以来,每周的情况反馈以及一个月持续不断的细节操练使得各种良好习惯成为了学生终身受用的财富。
行为习惯的训练,对于“留守儿童”“问题儿童”“贫困儿童”等特殊群体而言,相对比较困难。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帮助他们实现转化,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开展“情暖三生”的关爱活动,每名教师均帮扶一名留守学生、一名贫困学生、一名问题学生,通过家访、谈心、亲情电话、心理辅导等方式耐心细致地关爱他们;各班班主任则建立了问题学生个案,拟定了个别教育的措施,以保证转化工作取得实效。此外,针对留守儿童,学校特别开展“温馨之家”留守子女俱乐部活动、“走近留守孩子的心灵”的“三个一”活动,以及诸如“我和编外家长过周末”“留守伙伴到我家”“集体生日party”等其他活动,充分调动他们主动发展的积极性,弥补他们因父母外出缺少关爱的失落,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在技能训练中诠释生命真谛
“安全第一,生命重于泰山。”为了让学生从小树立珍爱生命意识,学校以创建“平安校园”活动为契机,通过技能训练和场景演练向学生诠释生命教育的真谛。
学校把每学期开学第二周定为“学生安全教育周”,在这一周中,学校坚持做好“五个一”: 一堂安全教育大课,一期安全常识黑板报,一次自救自护演练,一份安全常识手抄报,一次不安全行为大排查。通过“五个一”活动的扎实开展,全体学生不仅提高了安全意识,而且普及了安全常识。同时,学校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特别是交通安全和自护教育,如利用地方课和班队活动有计划地进行《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要求的专题教育、与家长签定安全责任书、开展特殊场景紧急疏散演练等。此外,学校坚持每周进行安全检查,每周设立一个安全教育重点,对学生中存在的不安全行为进行排查、整改、教育,帮助学生进一步加强自我防护意识,提高防患能力,懂得珍爱生命。
五、在合力育人中实现知行统一
为了克服家庭、社会生活对学生教育的负面影响,真正实现知行统一,学校积极与家长、社会合作,合力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作为湖北省示范家长学校,长期以来,学校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更好地与家长合作。除了开展专家讲座和辅导员讲座,学校还针对性地开展“代理家长培训活动”,大大丰富了家长教育子女的知识与技能,深受家长欢迎。在培训内容上,除了省编读本以外,学校还自编家长学校校本教材,不断更新培训内容,与时俱进。如“如何进行亲子阅读”旨在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开展家务劳动承包活动”旨在帮助家长树立“再富也要穷孩子”的育儿理念。在家校联系上,除了传统的家访外,学校还设置了家校联系本、班主任热线、班主任名片等,真正做到家校携手共同出谋划策,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同时,学校还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走进市消防中队观看消防演习并进行火灾时的紧急疏散演练;定期组织学生到宋山实践基地上学习“十八课”,进行野外生存训练;到市图书馆开展读书活动,实习图书管理工作;到市福利院进行慰问,做力所能及的劳动;到红领巾一条街进行环保宣传,义务清理城市牛皮癣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自觉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真正实现知行统一。
有付出就有回报,学校开展的“从细节入手,实现知行统一”的德育实践已经初见成效。现在校园里处处呈现着喜人的景象:团结互助的多了,文明有礼的多了,爱护公物的多了,勤俭节约的多了,好人好事蔚然成风。我们坚信,在全体实小人的不懈努力下,学校的德育工作一定会催生出更多馨香的奇葩,结出更多醉人的硕果!
(作者单位:宜都市实验小学湖北宜昌443300)
责任编辑 刘敬连
一、在特色创建中彰显班级文化
班主任是学校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近年来,随着一大批富有经验的老教师的退休,青年教师成为班主任队伍的主力。如何调动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的热情,培养出一支“爱心智慧型”的专业化班主任教师队伍,努力创建个性鲜明的特色班集体,成为学校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切入点。
2006年学校以《班主任专业素养与特色班集体建设》被确立为湖北省“十一五”重点研究课题为契机,着力提升班主任队伍素质,潜心打造丰富多彩的特色班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班级文化土壤,营造健康成长的校园生活空间。经过全校不懈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但班主任的业务素质提高了,而且他们所管理的班级的特色也彰显出来了。
从班级特色目标定位,到班级物化氛围的营造,再到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的开展,师生们欣喜地发现,在春风中展现的不是“一枝独秀”的孤雅,而是“百花齐放”的繁荣。“舞墨飘香班”“静心读书班”“七彩阳光班”“ 好孩子好习惯班”“文明礼仪班”“体育明星班”“自律—感恩班”……一个个特色班级不断涌现,就如同一朵朵奇葩竞相开放,而每一种班级特色背后所彰显的是班级文化,每一种班级文化又在不断“催生”出一个个更加崭新的班集体。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科学发展的过程,也正是“特色班集体建设”的魅力所在!
同时,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让教学过程与“知、情、意、行”的育人过程融入一体,“点滴渗透 ,润物无声”,使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提高了道德认识;各年级重视上好品德课、班队活动课,充分发挥德育主渠道作用,围绕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培养学生做人、处事的品质与能力。
此外,品德学科教研组每学年都会组织学生开展特色活动,如课前诵读“品德歌谣”、寒假开展“大事小事我知晓”新闻收集卡评比、“亲情树”绘制比赛、“中华诗文经典诵读”以及每学期都举行的诵读展示比赛等,进一步丰富了特色活动的内涵,为班级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帮助学生达成知行统一。
二、在主题活动中根植传统美德
学校的德育主题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具体针对小学生,着重开展爱国、诚信、正直、善良、尊老爱幼等教育,以期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根植传统美德。
在建国60周年之际,学校开展了“祖国发展我成长”系列教育活动,它主要分为四部分,分别为“祖国发展我了解”资料图片展、“祖国变化我描绘”书法绘画摄影展、“我与祖国同成长”征文展和“祖国发展我成长”主题班队活动,学生在自己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感知了祖国的巨大成就和飞速发展,增强了自豪感和责任心。同时,学生排演的大型歌伴舞《歌唱祖国》频繁亮相各级舞台,每次都以恢弘的气势和优美的舞蹈博得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不断激起他们强烈的爱国热情。
与此同时,学校常年开展以发展学生“利他行为习惯”为宗旨的“红领巾志愿者”活动,成立了“校园环境志愿者服务队”“ 微笑天使志愿者服务队”“ 爱心温暖志愿者服务队”和“校园秩序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们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服务他人、快乐自己”的活动理念,潜移默化中树立起“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的意识,促进了利他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
为使学生更好地将道德认知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心崇真、向善、尚美的需求,学校在全校学生中开展“美德储蓄罐”活动,以存储美德的方式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全方位营造“人人积美德”“美德处处在”的氛围,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地“积德行善”,最终使美德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真正走进并且常驻学生心中,做到知行统一。为了让“美德储蓄罐”真正发挥作用,学校每学期统一安排时间让各班进行“美德大盘点”,清点每人在一学期里所做的美德事件,采取多种形式分层分类表彰和宣传典型的先进事迹,真正形成了“人人有美德,个个争当美德好儿童”的良好氛围。
三、在行为操练中养成良好习惯
林格曾说过:“如果你养成好的习惯,你一辈子都享受不尽它的利息;如果你养成了坏的习惯,你一辈子都偿还不尽它的债务……人才这个参天大树的根基就是好习惯,树在种的时候就要扎好根,人在小的时候就要训练出好习惯。”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以“好习惯伴我行”为抓手,坚持一月训练一种习惯。“好习惯伴我行”以“会说话”“会走路”“会讲卫生”等方面为重点内容,从坐、立、行抓起,每月紧紧围绕一个细小项目进行行为操练,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例如本学期确定了3月“做好课前准备”、4月“微笑着打招呼”、5月“学会做清洁”、6月“有秩序地上下楼梯”的训练内容,坚持一月一总结,一月一评比,分别评出“课前准备示范生”“微笑天使”等并予以表彰。如此以来,每周的情况反馈以及一个月持续不断的细节操练使得各种良好习惯成为了学生终身受用的财富。
行为习惯的训练,对于“留守儿童”“问题儿童”“贫困儿童”等特殊群体而言,相对比较困难。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帮助他们实现转化,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开展“情暖三生”的关爱活动,每名教师均帮扶一名留守学生、一名贫困学生、一名问题学生,通过家访、谈心、亲情电话、心理辅导等方式耐心细致地关爱他们;各班班主任则建立了问题学生个案,拟定了个别教育的措施,以保证转化工作取得实效。此外,针对留守儿童,学校特别开展“温馨之家”留守子女俱乐部活动、“走近留守孩子的心灵”的“三个一”活动,以及诸如“我和编外家长过周末”“留守伙伴到我家”“集体生日party”等其他活动,充分调动他们主动发展的积极性,弥补他们因父母外出缺少关爱的失落,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在技能训练中诠释生命真谛
“安全第一,生命重于泰山。”为了让学生从小树立珍爱生命意识,学校以创建“平安校园”活动为契机,通过技能训练和场景演练向学生诠释生命教育的真谛。
学校把每学期开学第二周定为“学生安全教育周”,在这一周中,学校坚持做好“五个一”: 一堂安全教育大课,一期安全常识黑板报,一次自救自护演练,一份安全常识手抄报,一次不安全行为大排查。通过“五个一”活动的扎实开展,全体学生不仅提高了安全意识,而且普及了安全常识。同时,学校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特别是交通安全和自护教育,如利用地方课和班队活动有计划地进行《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要求的专题教育、与家长签定安全责任书、开展特殊场景紧急疏散演练等。此外,学校坚持每周进行安全检查,每周设立一个安全教育重点,对学生中存在的不安全行为进行排查、整改、教育,帮助学生进一步加强自我防护意识,提高防患能力,懂得珍爱生命。
五、在合力育人中实现知行统一
为了克服家庭、社会生活对学生教育的负面影响,真正实现知行统一,学校积极与家长、社会合作,合力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作为湖北省示范家长学校,长期以来,学校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更好地与家长合作。除了开展专家讲座和辅导员讲座,学校还针对性地开展“代理家长培训活动”,大大丰富了家长教育子女的知识与技能,深受家长欢迎。在培训内容上,除了省编读本以外,学校还自编家长学校校本教材,不断更新培训内容,与时俱进。如“如何进行亲子阅读”旨在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开展家务劳动承包活动”旨在帮助家长树立“再富也要穷孩子”的育儿理念。在家校联系上,除了传统的家访外,学校还设置了家校联系本、班主任热线、班主任名片等,真正做到家校携手共同出谋划策,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同时,学校还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走进市消防中队观看消防演习并进行火灾时的紧急疏散演练;定期组织学生到宋山实践基地上学习“十八课”,进行野外生存训练;到市图书馆开展读书活动,实习图书管理工作;到市福利院进行慰问,做力所能及的劳动;到红领巾一条街进行环保宣传,义务清理城市牛皮癣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自觉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真正实现知行统一。
有付出就有回报,学校开展的“从细节入手,实现知行统一”的德育实践已经初见成效。现在校园里处处呈现着喜人的景象:团结互助的多了,文明有礼的多了,爱护公物的多了,勤俭节约的多了,好人好事蔚然成风。我们坚信,在全体实小人的不懈努力下,学校的德育工作一定会催生出更多馨香的奇葩,结出更多醉人的硕果!
(作者单位:宜都市实验小学湖北宜昌443300)
责任编辑 刘敬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