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激励理论是现代西方行的科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是个体行为研究的核心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分析大学生的个体行为入手,针对大学生的个体需要,加强动机改造和行为强化,并进行有效的目标激励。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激励
激励理论是现代西方行的科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是个体行为研究的核心问题。它从分析人的行为入手,根据人的需要设置一定的目标,并通过目标向使人们出现有利于组织目标的优势动机,并按组织目标所需要的方式行动。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运用得比较广泛,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激励理论的研究和应用还不够。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研究,运用激励理论的重要性
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它与教育学、心理學、管理学等诸多社会科学学科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需要运用这些学科作为它的研究手段,激励理论属于行为科学的范畴、而行为科学又是当今人文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学科。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研究和运用激励理论。
其次,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来看,它是教育者组织教育活动,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把社会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的过程。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激励过程,所以,运用激励理论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再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对象是人,是人的思想,而人的思想又是抽象的,不能直接观察和研究,但思想支配行为,行为是思想的反映。思想政治教育者只要观察人的行为,掌握人的行为的一般规律,是可以了解人的思想,摸清人的思想脉搏的。激励理论是以研究人的行为为出发点,所以,研究激励理论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有的放矢。
2.大学生个体行为的分析
(1)影响大学生个体行为的主要因素。首先,从个人因素来看,心理因素、文化因素是影响大学生个体行为的主要因素。影响大学生行为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如情绪、气质、能力、性格等,以及大学生的世界观,其中包括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文化因素主要是指大学生对家庭、学校教育的接受程度,也就是大学生自身的文化知识结构。
其次,从环境困素来看,大学生的个体行为极易受环境因素,尤其是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在大学生校园先后掀起的“萨特热”、“弗洛伊德热”、“尼采热”、“毛泽东热”等就很典型。另外,社会时尚对大学生的影响也很大,比如,流行歌曲、流行服饰等对大学生的影响。社会环境因素还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环境、学生所在群体(班级、课余活动小组等)的群体特征;辅导员等政工干部的引导行为以及教师的行为等。
(2)大学生个体行为产生的基本模式。人类的行为是千差万别的,但人类个体行为的产生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大学生个体行为的产生有其特殊性,一方面大学生尚属青年,他们在心理上并不成熟,没有形成良好的个性意志品质。他们的社会经验还不丰富,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他们的需要、动机、行为和目标经常容易发生变化,具有较强的易变性。另一方面,引发大学生行为动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相对来说,心理和文化需要是主导需要。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运用激励理论
(1)针对大学生的个体需要进行激励。人的需要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千差万别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目标的同时,要注意研究大学生的个体需要,不断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要。要了解、分析大学生的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深入到大学生中去,从关心大学生入手,与大学生交朋友,掌握大学生个体需要的特点;区分合理需要和不合理需要,公开的需要和潜在的需要;主导需要和从属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激励。
(2)要注意动机的改造和行为的强化。我们知道,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基本动力和源泉,而动机则是行为的直接动力,但只是最强烈的动机才会引发行为。关于行为的强化,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曾提出一个强化理论。他认为,无论是人还是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都会采取一定的行为,这种行为将作用于环境,当行为的结果对他或它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减弱或消失。这就是环境对行为强化的结果。根据这一理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按不同的对象、不同的需要,采取不同的强化方式对大学生行为进行及时公平的强化,保留良好的行为,消除不良的行为。
(3)要进行有效的目标激励。目标是满足人们需要的目的物,是引发动机的外在条件,是人们期望达到的成果等。目标激励就是利用一定目标对动机的刺激作用来进行激励。美国心理学家伏隆认为,目标对动机的激发力的大小,取决于目标的价值和期望概率两个因素。根据这一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科学地设置目标,努力提高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期望概率,激励他们努力去实现目标。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激励
激励理论是现代西方行的科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是个体行为研究的核心问题。它从分析人的行为入手,根据人的需要设置一定的目标,并通过目标向使人们出现有利于组织目标的优势动机,并按组织目标所需要的方式行动。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运用得比较广泛,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激励理论的研究和应用还不够。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研究,运用激励理论的重要性
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它与教育学、心理學、管理学等诸多社会科学学科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需要运用这些学科作为它的研究手段,激励理论属于行为科学的范畴、而行为科学又是当今人文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学科。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研究和运用激励理论。
其次,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来看,它是教育者组织教育活动,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把社会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的过程。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激励过程,所以,运用激励理论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再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对象是人,是人的思想,而人的思想又是抽象的,不能直接观察和研究,但思想支配行为,行为是思想的反映。思想政治教育者只要观察人的行为,掌握人的行为的一般规律,是可以了解人的思想,摸清人的思想脉搏的。激励理论是以研究人的行为为出发点,所以,研究激励理论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有的放矢。
2.大学生个体行为的分析
(1)影响大学生个体行为的主要因素。首先,从个人因素来看,心理因素、文化因素是影响大学生个体行为的主要因素。影响大学生行为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如情绪、气质、能力、性格等,以及大学生的世界观,其中包括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文化因素主要是指大学生对家庭、学校教育的接受程度,也就是大学生自身的文化知识结构。
其次,从环境困素来看,大学生的个体行为极易受环境因素,尤其是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在大学生校园先后掀起的“萨特热”、“弗洛伊德热”、“尼采热”、“毛泽东热”等就很典型。另外,社会时尚对大学生的影响也很大,比如,流行歌曲、流行服饰等对大学生的影响。社会环境因素还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环境、学生所在群体(班级、课余活动小组等)的群体特征;辅导员等政工干部的引导行为以及教师的行为等。
(2)大学生个体行为产生的基本模式。人类的行为是千差万别的,但人类个体行为的产生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大学生个体行为的产生有其特殊性,一方面大学生尚属青年,他们在心理上并不成熟,没有形成良好的个性意志品质。他们的社会经验还不丰富,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他们的需要、动机、行为和目标经常容易发生变化,具有较强的易变性。另一方面,引发大学生行为动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相对来说,心理和文化需要是主导需要。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运用激励理论
(1)针对大学生的个体需要进行激励。人的需要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千差万别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目标的同时,要注意研究大学生的个体需要,不断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要。要了解、分析大学生的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深入到大学生中去,从关心大学生入手,与大学生交朋友,掌握大学生个体需要的特点;区分合理需要和不合理需要,公开的需要和潜在的需要;主导需要和从属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激励。
(2)要注意动机的改造和行为的强化。我们知道,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基本动力和源泉,而动机则是行为的直接动力,但只是最强烈的动机才会引发行为。关于行为的强化,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曾提出一个强化理论。他认为,无论是人还是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都会采取一定的行为,这种行为将作用于环境,当行为的结果对他或它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减弱或消失。这就是环境对行为强化的结果。根据这一理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按不同的对象、不同的需要,采取不同的强化方式对大学生行为进行及时公平的强化,保留良好的行为,消除不良的行为。
(3)要进行有效的目标激励。目标是满足人们需要的目的物,是引发动机的外在条件,是人们期望达到的成果等。目标激励就是利用一定目标对动机的刺激作用来进行激励。美国心理学家伏隆认为,目标对动机的激发力的大小,取决于目标的价值和期望概率两个因素。根据这一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科学地设置目标,努力提高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期望概率,激励他们努力去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