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共享单车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发展迅猛,其对于缓解交通拥堵,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共享单车也面临着违规占道、乱停乱放、秩序混乱、行业内野蛮生长等不良现象,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着什么问题,如何实现共享单车的规范化管理,这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共享单车 盈利基础 配套措施
在当前城市的日常出行中,“首”、“尾”一公里一直是社会公众比较关注的问题,也由此催生出了“共享单车”这一新兴交通方式。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黄、橙等各色共享单车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无论是缓解交通拥堵,还是保护环境,共享单车都很有用。相比于其他交通方式,共享单车不管是在缓解交通拥堵,还是在保护城市环境过程中都有着其无可比拟的优势。而它的便捷、随取随用等特点也非常适合短途出行。但是,在打通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给居民出行带来便捷的同时,共享单车也面临着违规占道、乱停乱放、秩序混乱、行业内野蛮生长等不良现象。在上海一些地铁站周围,共享单车胡乱停放现象明显:有的随意摆放,让本来就狭窄的非机动车停车区域更显局促;有的横亘在人行道上,对行人走路构成障碍;有的直接停在地铁出入口的台阶下,挡住了进出站通道;还有人将车摆放在绿化带里,甚至锁在栏杆上等等。在南京,共享单车推出才半个月,仅仅是闹市区新街口一处就有将近600辆单车因违章停放被管理部门拖走。2016年12月,四川成都市天府新区华阳街道办事处城管办收缴204辆共享单车,引发了热议。这些现象折射出哪些问题?如何实现共享单车的规范化管理?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共享单车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相比于一些城市政府提供的付费使用自行车,共享单车弥补了政府投入的不足。其定位约车、网络支付、自由停放等功能,让市民享受到了更加高效完善的个性化用车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无疑是“互联网+交通”的创新之举。但是,共享单车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显然制约了共享单车健康、良性发展,也不利于改善市民的出行。
1.社会大众的“共享”意识缺乏。在调查发现,由于共享单车兴起不久,社会大众在对其使用和维护方面缺乏基本的意识。使用者随意停放单车甚至将单车带回家、损坏二维码、破坏车座、在车上乱贴广告、自行上锁占为己有等现象屡见不鲜,甚至还出现使用者将单车扔进河中。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城市的形象、浪费了社会资源,也使共享经济的发展背离了其初衷。共享单车的经营者对于使用者的这些不道德甚至违法行为也表示很无奈。由此可见,共享单车虽然使用自由方便,可背后带来的却是政府部门监管成本和共享单车经营者经营成本的上涨。究其原因,很大方面就是因为社会公众对共享经济尤其是共享单车的认识存在不足,共享的意識较差。而大众意识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很长的时间,加上目前各个渠道的宣传力度仍然不足,公众素质高低不一,认识差异较大,这都给共享单车的全面良性推行带来不小的障碍。
“共享”的理念是共享单车的盈利基础,这就要求用户在使用共享单车过程中做到主动爱护、合理停放、及时报修,使共享单车得到最大程度的循环使用,真正实现“共享”,这样共享单车的经营者才会实现更多盈利,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在共享单车的法律法规制定方面,深圳和成都市政府都走在了前列。2016年12月27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发布了《关于鼓励规范互联网自行车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和《深圳市自行车停放区(路侧带)设置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对共享单车的乱停放等热点问题进行规范。《意见》明确指出,平台应建立用户个人信用管理制度,引导用户形成良好出行习惯。对违反自行车道路交通通行有关规定或违规停放自行车的行为,公安交警部门、城管部门等有关单位将按职责进行处罚,并将其违法违规信息纳入个人信用记录。另一方面,《意见》也指出,车辆应符合国家、行业技术标准要求,性能安全并有自行车产品质量检测合格报告,以确保车辆安全。同时企业应建立专门的团队及路外车辆维保服务点,做好车辆日常维修保养以及停放秩序的管理。同日发布的《指引》明确了停车区域及对如何规范停车做出了解答。
2016年12月25日,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发布《成都市中心城区公共区域非机动车停放区位技术导则》。,自此,包括共享单车在内的非机动车,在成都有了停放的“正确姿势”。共享单车的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指导和约束,但是我国在共享单车的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方面还处于制定和实施阶段,尚不够系统完善。此外,任意损坏共享单车的行为也得不到有效遏制,违法成本低,法律意识欠缺。同时,政策从制定到实施的较长时间差内,很多地方的共享单车已经遭到不小破坏,共享单车的使用寿命锐减,城市形象遭遇危机,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发展,进而影响共享经济的发展。
3.单车公司监管技术有限。通过相关调查得知,共享单车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主要表现为:车胎没气、刹车失灵、锁损坏、车把损坏、踏板损坏、车座损坏、私自上锁、密码对不上、缺少车篮等等。这些问题能够反映出当下共享单车公司的监管不给力、监管体系不完善。这些问题也会影响用户的使用以及反馈。
在一个“当发现有车辆损坏影响您的正常出行是否会报修”的回答中,回收有效问卷69 份。其中35 人选择会在 app 上及时报修,占比 50.72%,有 34 人表示从未报修过,占比 49.28%。共享单车公司对单车报修并未制定相关奖励措施,所以这完全是建立在用户自觉自愿基础之上的。这就造成了共享单车存在的一些问题不能及时的引起单车公司的关注,甚至还存在着虚假报修的情况。拿ofo来说,ofo 互联网系统无法识别单车是否损坏影响骑行的真实信息,反而当用户虚假报修后就可以获取密码免费骑行了。
二、完善共享单车管理的建议
共享单车的规范和发展,离不开政府、市民和共享单车平台三方额共同努力。 1.完善政策配套措施,加强监管与维护。政府应将共享单车纳入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在现有法律的基础上,完善相关政策配套措施及实施力度,加强对共享单车的监管与维护,为共享单车的运行提供更好的环境,服务市民,服务社会。
从近期来看,要通过网络科技,提高相关政策法规的实施力度,使违反共享单车使用规定的个人得到应有的惩罚,并将市民不文明使用共享单车的行为纳入到社会的诚信系统中,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将损坏、违规使用共享单车的市民列入失信“黑名单”,提高违规使用共享单车的成本 。同时,在管理共享单车过程中,城管部门要积极参与进来,与共享单车公司共同管理停放在户外的共享单车。这一方面提升了共享单车的管理效果,另一方面又降低共享单车公司的管理成本。
从长远来看,政府应给予共享单车更多的政策扶持。此外政府应该要规划出城市单车通道,让单车享有基本路权,倡导骑车出行的绿色生活理念,为市民骑车出行提供便利,提高市民骑车出行的意愿。同时,加大力度治理城市空气污染,提升空气质量,为市民骑车出行提供美好环境,确保市民的健康。
另外,要强化各政府部门的作为,可以将共享单车的推广情况作为各政府部门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遵守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合理使用和维护共享单车,使其能够实现真正服务于社会大众。
2.提升社会大众的“共享意识”,建立用户守法观念。解决共享单车面问题的核心就是提升社会大众的“共享意识”,强化宣传力度,培养单车用户的守法观念和守法行为。“共享”首先强调自律,这就要求政府部门通过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为共享单车的普及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更对参与共享的用户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共享单车是否能在城市里推广普及,关键就取决于社会大众的法治素养。一方面,各相关部门和共享单车企业可以通过二维码、公共场所的宣传栏、舆论媒体等渠道,向社会公众宣传并讲解关于共享单车的使用、维护等方面的知识,提升社会大众的共享意识,而不是随意损坏甚至据为己有。另一方面,要提升社会共众的监督意识和监督能力,营造健康的共享单车使用氛围和环境,使社会大众真正认识并享受到共享单车普及带来的益处,从而为共享经济发展模式的全面铺开打下牢固根基。
3.倡导共享单车平台社会责任的承担,落实相关要求。在共享单车发展过程中,除了加强政府监管和提升社会公众“共享”意识之外,还离不开企业社会责任的主动承担。首先,共享单车企业要主动作为,继续发力,注重调研,面向市场,推行技术平民化,不断满足社会的更高需求,改进管理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承担起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其次,共享单车企业还需加大投入,积极配合政府做好城市的管理工作。同时,要加强共享单车行业内的市场管理,建立相应的诚信制度和激励机制,实现行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最后,共享单车企业要提升线上线下的服务能力,落实车辆停放管理的相关责任,明确对用户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城市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服務协议的具体要求,做到文明用车、安全骑行、规范停放。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共享单车的发展,离不开政府、企业、社会大众等各方的众志成城。而共享单车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在放手鼓励的同时,配以有节制且有效果的监管,才有利于其长远发展,真正实现“共享、共治、共赢”。
参考文献:
[1]张婷.共享经济模式下共享单车管理策略研究[J].现代营销,2017(03).
[2]潘 影,王红莲,杨晓静.城市公共自行车的供给模式研究[J].山西农经,2016(12).
关键词:共享单车 盈利基础 配套措施
在当前城市的日常出行中,“首”、“尾”一公里一直是社会公众比较关注的问题,也由此催生出了“共享单车”这一新兴交通方式。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黄、橙等各色共享单车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无论是缓解交通拥堵,还是保护环境,共享单车都很有用。相比于其他交通方式,共享单车不管是在缓解交通拥堵,还是在保护城市环境过程中都有着其无可比拟的优势。而它的便捷、随取随用等特点也非常适合短途出行。但是,在打通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给居民出行带来便捷的同时,共享单车也面临着违规占道、乱停乱放、秩序混乱、行业内野蛮生长等不良现象。在上海一些地铁站周围,共享单车胡乱停放现象明显:有的随意摆放,让本来就狭窄的非机动车停车区域更显局促;有的横亘在人行道上,对行人走路构成障碍;有的直接停在地铁出入口的台阶下,挡住了进出站通道;还有人将车摆放在绿化带里,甚至锁在栏杆上等等。在南京,共享单车推出才半个月,仅仅是闹市区新街口一处就有将近600辆单车因违章停放被管理部门拖走。2016年12月,四川成都市天府新区华阳街道办事处城管办收缴204辆共享单车,引发了热议。这些现象折射出哪些问题?如何实现共享单车的规范化管理?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共享单车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相比于一些城市政府提供的付费使用自行车,共享单车弥补了政府投入的不足。其定位约车、网络支付、自由停放等功能,让市民享受到了更加高效完善的个性化用车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无疑是“互联网+交通”的创新之举。但是,共享单车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显然制约了共享单车健康、良性发展,也不利于改善市民的出行。
1.社会大众的“共享”意识缺乏。在调查发现,由于共享单车兴起不久,社会大众在对其使用和维护方面缺乏基本的意识。使用者随意停放单车甚至将单车带回家、损坏二维码、破坏车座、在车上乱贴广告、自行上锁占为己有等现象屡见不鲜,甚至还出现使用者将单车扔进河中。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城市的形象、浪费了社会资源,也使共享经济的发展背离了其初衷。共享单车的经营者对于使用者的这些不道德甚至违法行为也表示很无奈。由此可见,共享单车虽然使用自由方便,可背后带来的却是政府部门监管成本和共享单车经营者经营成本的上涨。究其原因,很大方面就是因为社会公众对共享经济尤其是共享单车的认识存在不足,共享的意識较差。而大众意识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很长的时间,加上目前各个渠道的宣传力度仍然不足,公众素质高低不一,认识差异较大,这都给共享单车的全面良性推行带来不小的障碍。
“共享”的理念是共享单车的盈利基础,这就要求用户在使用共享单车过程中做到主动爱护、合理停放、及时报修,使共享单车得到最大程度的循环使用,真正实现“共享”,这样共享单车的经营者才会实现更多盈利,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在共享单车的法律法规制定方面,深圳和成都市政府都走在了前列。2016年12月27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发布了《关于鼓励规范互联网自行车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和《深圳市自行车停放区(路侧带)设置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对共享单车的乱停放等热点问题进行规范。《意见》明确指出,平台应建立用户个人信用管理制度,引导用户形成良好出行习惯。对违反自行车道路交通通行有关规定或违规停放自行车的行为,公安交警部门、城管部门等有关单位将按职责进行处罚,并将其违法违规信息纳入个人信用记录。另一方面,《意见》也指出,车辆应符合国家、行业技术标准要求,性能安全并有自行车产品质量检测合格报告,以确保车辆安全。同时企业应建立专门的团队及路外车辆维保服务点,做好车辆日常维修保养以及停放秩序的管理。同日发布的《指引》明确了停车区域及对如何规范停车做出了解答。
2016年12月25日,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发布《成都市中心城区公共区域非机动车停放区位技术导则》。,自此,包括共享单车在内的非机动车,在成都有了停放的“正确姿势”。共享单车的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指导和约束,但是我国在共享单车的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方面还处于制定和实施阶段,尚不够系统完善。此外,任意损坏共享单车的行为也得不到有效遏制,违法成本低,法律意识欠缺。同时,政策从制定到实施的较长时间差内,很多地方的共享单车已经遭到不小破坏,共享单车的使用寿命锐减,城市形象遭遇危机,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发展,进而影响共享经济的发展。
3.单车公司监管技术有限。通过相关调查得知,共享单车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主要表现为:车胎没气、刹车失灵、锁损坏、车把损坏、踏板损坏、车座损坏、私自上锁、密码对不上、缺少车篮等等。这些问题能够反映出当下共享单车公司的监管不给力、监管体系不完善。这些问题也会影响用户的使用以及反馈。
在一个“当发现有车辆损坏影响您的正常出行是否会报修”的回答中,回收有效问卷69 份。其中35 人选择会在 app 上及时报修,占比 50.72%,有 34 人表示从未报修过,占比 49.28%。共享单车公司对单车报修并未制定相关奖励措施,所以这完全是建立在用户自觉自愿基础之上的。这就造成了共享单车存在的一些问题不能及时的引起单车公司的关注,甚至还存在着虚假报修的情况。拿ofo来说,ofo 互联网系统无法识别单车是否损坏影响骑行的真实信息,反而当用户虚假报修后就可以获取密码免费骑行了。
二、完善共享单车管理的建议
共享单车的规范和发展,离不开政府、市民和共享单车平台三方额共同努力。 1.完善政策配套措施,加强监管与维护。政府应将共享单车纳入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在现有法律的基础上,完善相关政策配套措施及实施力度,加强对共享单车的监管与维护,为共享单车的运行提供更好的环境,服务市民,服务社会。
从近期来看,要通过网络科技,提高相关政策法规的实施力度,使违反共享单车使用规定的个人得到应有的惩罚,并将市民不文明使用共享单车的行为纳入到社会的诚信系统中,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将损坏、违规使用共享单车的市民列入失信“黑名单”,提高违规使用共享单车的成本 。同时,在管理共享单车过程中,城管部门要积极参与进来,与共享单车公司共同管理停放在户外的共享单车。这一方面提升了共享单车的管理效果,另一方面又降低共享单车公司的管理成本。
从长远来看,政府应给予共享单车更多的政策扶持。此外政府应该要规划出城市单车通道,让单车享有基本路权,倡导骑车出行的绿色生活理念,为市民骑车出行提供便利,提高市民骑车出行的意愿。同时,加大力度治理城市空气污染,提升空气质量,为市民骑车出行提供美好环境,确保市民的健康。
另外,要强化各政府部门的作为,可以将共享单车的推广情况作为各政府部门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遵守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合理使用和维护共享单车,使其能够实现真正服务于社会大众。
2.提升社会大众的“共享意识”,建立用户守法观念。解决共享单车面问题的核心就是提升社会大众的“共享意识”,强化宣传力度,培养单车用户的守法观念和守法行为。“共享”首先强调自律,这就要求政府部门通过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为共享单车的普及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更对参与共享的用户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共享单车是否能在城市里推广普及,关键就取决于社会大众的法治素养。一方面,各相关部门和共享单车企业可以通过二维码、公共场所的宣传栏、舆论媒体等渠道,向社会公众宣传并讲解关于共享单车的使用、维护等方面的知识,提升社会大众的共享意识,而不是随意损坏甚至据为己有。另一方面,要提升社会共众的监督意识和监督能力,营造健康的共享单车使用氛围和环境,使社会大众真正认识并享受到共享单车普及带来的益处,从而为共享经济发展模式的全面铺开打下牢固根基。
3.倡导共享单车平台社会责任的承担,落实相关要求。在共享单车发展过程中,除了加强政府监管和提升社会公众“共享”意识之外,还离不开企业社会责任的主动承担。首先,共享单车企业要主动作为,继续发力,注重调研,面向市场,推行技术平民化,不断满足社会的更高需求,改进管理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承担起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其次,共享单车企业还需加大投入,积极配合政府做好城市的管理工作。同时,要加强共享单车行业内的市场管理,建立相应的诚信制度和激励机制,实现行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最后,共享单车企业要提升线上线下的服务能力,落实车辆停放管理的相关责任,明确对用户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城市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服務协议的具体要求,做到文明用车、安全骑行、规范停放。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共享单车的发展,离不开政府、企业、社会大众等各方的众志成城。而共享单车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在放手鼓励的同时,配以有节制且有效果的监管,才有利于其长远发展,真正实现“共享、共治、共赢”。
参考文献:
[1]张婷.共享经济模式下共享单车管理策略研究[J].现代营销,2017(03).
[2]潘 影,王红莲,杨晓静.城市公共自行车的供给模式研究[J].山西农经,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