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数学研究团队建设为例,提出了“熏染式”校本研修的方法,以期通过书本阅读、同伴对话、课堂实践、专家指导等方式,提升数学教师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熏染式校本研修;团队建设;实施途径
学科研究团队是将同一学科的教师结成一种学习型、研究型的组织,倡导交流合作、平等互利的文化价值取向,使不同观点、不同思想产生碰撞,最终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一、实施途径
1. 在书本中“熏染”,提高理论水平。“悦读时间”是我校数学研究团队进行校本研修的一项重要活动。每个学期,团队成员会确定一个研修主题,然后围绕主题进行资料收集和广泛阅读。团队成员在阅读所收集的资料时会做好读书摘记,以便其他成员能更好、更快地甄选所需资料。
2. 进行“同伴对话”,形成思维风暴。“同伴对话”是团队的常规内容,主要进行阅读分享和热点问题讨论。“同伴对话”每2~3周进行一次。在对话交流活动中,团队成员通过分析探讨,去粗存精,将问题深化,形成“实践—问题—研究—实践”的良性循环模式。
3. 在课堂中“浸润”,探求实践真知。校本研修需要立足课堂,扎实研讨。团队对课堂教学的研讨要切实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主题研修。团队成员就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用数学的思维思考”进行细致探讨。二是发挥团队骨干的引领作用。团队根据学校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求,组建中心组,并为中心组配备导师,通过导师的引领,促进骨干教师的快速成长。导师会根据不同的课例确定研究主题。中心组的教师根据自己擅长或是感兴趣的课例,分成两个研讨小组,分别进行磨课,并进行教学展示。教学展示后,所有参与的教师会就课例中的诸多问题进行探讨,最后由导师点评。这种方式能够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榜样、辐射、带动作用,实现重点培养与全面推进相结合,让全体教师参与到课堂教学研究中来。
4. 由专家“润色”,促进专业提升。为了使数学团队的校本研修能走上正轨、少走弯路,团队做了许多专业上的引领工作。学校请教育专家、特级教师等为教师开设讲座或是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升其教学素养。同时,学校聘请专家作为学科团队的导师,定期开展研讨活动。通过导师的引领,团队成员的研究方向更明确,脉络更加清楚。
5. 通过自我反思,强化自省能力。校本研修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自我反思。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教师才能强化自省能力,才能更加关注自身的教学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和闪光点。数学团队经常在阅读分享、课例研究后组织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及团队反思,鼓励并要求教师把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得进行提炼,写成论文,以此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二、实践反思
我校尝试加强学科研究团队建设,采用“熏染式”校本研修的方法,经过实践初步形成了不同途径有机结合、相互协调的模式,具体关系如下图,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1. 培养教师的实践探究能力。“熏染式”校本研修的方法强调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研修内容不仅是书本知识,还包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总结的经验。研修的一系列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独立探究和思考,有助于提升教师的实践探究能力。
2. 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团队研修是一个互动生成的过程,虽然会对研修过程进行预设,但实际探讨时會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优化。在研修过程中,由于是团队合作,信息量倍增,新想法不断生成。作为团队中的个体,教师知识更新、能力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从而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3.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研修模式是从问题提出到问题解决,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自我反思,积累材料,既丰富了实践经验,又得到了初步的结论,有助于教师教研实现从“问题”到“课题”的转变。
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教学发展的软实力,而团队研修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基石。“熏染式”校本研修的模式是学校近年来数学研究团队建设所做的一些探索,通过实践,促进了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作者简介:章春玮(1979 — ),女,江苏苏州人,汉族,中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
关键词:熏染式校本研修;团队建设;实施途径
学科研究团队是将同一学科的教师结成一种学习型、研究型的组织,倡导交流合作、平等互利的文化价值取向,使不同观点、不同思想产生碰撞,最终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一、实施途径
1. 在书本中“熏染”,提高理论水平。“悦读时间”是我校数学研究团队进行校本研修的一项重要活动。每个学期,团队成员会确定一个研修主题,然后围绕主题进行资料收集和广泛阅读。团队成员在阅读所收集的资料时会做好读书摘记,以便其他成员能更好、更快地甄选所需资料。
2. 进行“同伴对话”,形成思维风暴。“同伴对话”是团队的常规内容,主要进行阅读分享和热点问题讨论。“同伴对话”每2~3周进行一次。在对话交流活动中,团队成员通过分析探讨,去粗存精,将问题深化,形成“实践—问题—研究—实践”的良性循环模式。
3. 在课堂中“浸润”,探求实践真知。校本研修需要立足课堂,扎实研讨。团队对课堂教学的研讨要切实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主题研修。团队成员就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用数学的思维思考”进行细致探讨。二是发挥团队骨干的引领作用。团队根据学校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求,组建中心组,并为中心组配备导师,通过导师的引领,促进骨干教师的快速成长。导师会根据不同的课例确定研究主题。中心组的教师根据自己擅长或是感兴趣的课例,分成两个研讨小组,分别进行磨课,并进行教学展示。教学展示后,所有参与的教师会就课例中的诸多问题进行探讨,最后由导师点评。这种方式能够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榜样、辐射、带动作用,实现重点培养与全面推进相结合,让全体教师参与到课堂教学研究中来。
4. 由专家“润色”,促进专业提升。为了使数学团队的校本研修能走上正轨、少走弯路,团队做了许多专业上的引领工作。学校请教育专家、特级教师等为教师开设讲座或是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升其教学素养。同时,学校聘请专家作为学科团队的导师,定期开展研讨活动。通过导师的引领,团队成员的研究方向更明确,脉络更加清楚。
5. 通过自我反思,强化自省能力。校本研修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自我反思。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教师才能强化自省能力,才能更加关注自身的教学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和闪光点。数学团队经常在阅读分享、课例研究后组织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及团队反思,鼓励并要求教师把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得进行提炼,写成论文,以此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二、实践反思
我校尝试加强学科研究团队建设,采用“熏染式”校本研修的方法,经过实践初步形成了不同途径有机结合、相互协调的模式,具体关系如下图,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1. 培养教师的实践探究能力。“熏染式”校本研修的方法强调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研修内容不仅是书本知识,还包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总结的经验。研修的一系列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独立探究和思考,有助于提升教师的实践探究能力。
2. 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团队研修是一个互动生成的过程,虽然会对研修过程进行预设,但实际探讨时會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优化。在研修过程中,由于是团队合作,信息量倍增,新想法不断生成。作为团队中的个体,教师知识更新、能力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从而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3.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研修模式是从问题提出到问题解决,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自我反思,积累材料,既丰富了实践经验,又得到了初步的结论,有助于教师教研实现从“问题”到“课题”的转变。
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教学发展的软实力,而团队研修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基石。“熏染式”校本研修的模式是学校近年来数学研究团队建设所做的一些探索,通过实践,促进了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作者简介:章春玮(1979 — ),女,江苏苏州人,汉族,中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