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完整经历探究过程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_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教学中引领学生亲历猜想、设计、实验、发现的过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以“倒流香的研究”为例,从课前探究准备、课中自主合作探究、课后拓展探究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引领学生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
  科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就其学科特点而言,对学生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但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为了更快地达到教学效果,往往简化了许多学生应有的探索过程,简化了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发现等思维过程,这样的教学行为会让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培养大打折扣,自然不能体现本学科所要求的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目的。笔者以“倒流香的研究”为例,谈一谈如何引领学生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
  一、预习指导,做好探究准备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学学习预习习惯的培养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思维方式大有好处。这一部分的设计主要基于三个层面的考虑。一是在信息技术非常发达的年代,学生已经能够熟练运用电脑、手机等上网工具,查找“倒流香”的相关资料,甚至去购买成型的产品。这样的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亲近科学、主动发现身边的科学现象,从而生发强烈的探究欲望。二是作为一个探究课题,让学生亲历研究的过程,通过自己动手、动脑习得的知识远比教师的直接授予掌握得更加牢固和扎实。三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参与课堂研究之前,做好足够的功课,形成必要的知识储备,在课堂上有知识与大家交流,有疑问与大家探讨,从而逐渐改变按照教师的教案亦步亦趋的学习方式。
  作业布置一周后,笔者对学生的准备情况进行了统计,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部分学生只是粗略地了解了一下,根本没有认真搜集相关知识,只知道有这么一回事;第二种,小部分学生通过某些平台,购买了现成的倒流香,学生试验成功,但他们的尝试研究也就到此为止;第三种,一部分学生买了产品,实验成功了,想探索其中的原理。但网络上的解释一知半解,他们询问家人,家人也不能完全解释清楚。第四种,小部分学生试验成功了,并尝试自己制作,尽管没有成功,但随之而来的是对此现象充满浓厚的兴趣。
  二、自主合作,亲历探究过程
  科学课堂是学生探究的平台、表现的舞台。只有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学生才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深入理解相关科学知识,进而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因此,在及时了解了学生的预习效果之后,笔者做了理性的分析,调整教学预案,将全班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然后开始了课堂探究历程。
  (一)运用减法寻找倒流香的关键元素
  商品化的倒流香做得非常精致,学生兴趣盎然。教师鼓励各组大胆探究哪些不是倒流香必不可少的元素。学生分组进行尝试,尽可能多地做减法,按一定順序减去某些元素,并形成记录。科学探究是最为重要的学习方式。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始终处在学习的中心,他们是学习的主人,产生了许多思维的碰撞,学习小组内有学生认为某一元素是关键因素,有的学生则不以为然。于是他们必然会需要实验,用事实来说话。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经历了“假设——推理——实验——结论”等一系列的过程,且这一过程是多次反复的,因为每决定一个关键因素都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虽然有的实验过程时间很短暂,但是学生在不断的探究中强化了认知,收获了科学的思维方式。
  自主与合作在学习小组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认真思考过的学生会发挥积极主动性,带领团体进行研究,在做减法的过程中,逐渐找到形成倒流香的关键元素:香塔、内孔、一段烟道;课前没有认真思考的学生也会在研究过程中得到同伴的启发,刷新自己的认识,习得学习的方法。
  (二)猜想关键元素在倒流香形成过程所起的作用
  烟是如何下流的?香塔、内孔、一段烟道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步入研究的深水区,从研究现象发展到研究原理。这里我们选择了对比实验。师生共同头脑风暴:首先,研究烟。是不是一定要这种现成的香塔?是不是能产生烟的都行?此处研究的目的是探究不同的烟对实验结果有没有影响。其次,研究内孔。是不是一定要有内孔?内孔的大小有没有要求?数量有没有要求?长短呢?精细程度呢?最后,研究烟的通道,通道的长短精细对此有没有大的影响?
  教师出示研究活动单,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的内容。在研究材料部分,确保内孔与烟道保持实验的一致。学生发现,只要能够产生烟雾,不管是什么材料,不会影响结果,但有的材料由于焦油含量大一些,产生的烟雾浓一些,实验效果会更加明显。学生在这部分的操作中,发现了烟其实是一些固体颗粒,它们是比空气重的。
  在研究内孔的作用部分是最精彩的。首先,学生遇到了困难,蚊香和线香不好打孔,最后研究决定,选择一种特别粗的线香,比香塔细一些,用教师准备的一种特别细的打孔工具,打出了孔。对于香烟的讨论特别激烈,有的学生认为不好打孔;有的学生认为烟丝之间的间隙就可以视作有许多小孔,所以对于内孔是不是具有决定作用,又多了一种研究的假设。学生经过千辛万苦的实验,终于得出结论:没有孔是不行的,孔太大了效果也不好。
  在研究烟道部分,学生研究起来就容易多了。大家通过实验发现,有一定的长度就行,过长或过短都不好,它的主要作用还不太清楚。教师及时指出,这是一种常见的虹吸现象,但这不是本课研究的重点,留待学生在以后的课上着重研究。
  三、布置作业,延续探究热情
  科学研究素养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中。课尾,教师适时布置作业:用最简单的材料,自己制作一个倒流香。这个作业的完成需要较长的思考、摸索的时间。学生用了几周制作出了一套最简易的倒流香器具:一根香烟,一个一次性塑料杯,将杯子底烫个孔,倒扣在桌子上,将点燃的香烟插在孔内,一会儿,就会有烟从香烟内部倒流入杯。此项作业给了学生更广阔的探究空间,更充足的探究时间,将学生的研究热情延续至课后。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指引研究的方向;学生积极展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不断地通过实验进行验证。这样的研究过程,正是提升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其他文献
科学学科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科目之一,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有效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本文就如何在学讲方式下指导学生自主先学提出了几点策略,以期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学讲方式,指的是通过以学定教的方式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师应对此给予足够重视。  一、开展游戏教学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因此,科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兴趣偏好等,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以让学生真正地爱上科学学科,自主融入科学乐园。  如何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彰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已经成为当前小学科学教师思考的关键性问题,而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无疑为教师进行课改找到了努力方向,打破了原有的科学教学僵局。但是,在实际讲解科学知识时,部分教师
本文着重对小学科学教学中数學思维的有效渗透展开研究,特别指出在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批判性思维对于小学科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在科学课堂中,也可以借鉴这种批判性的数学思维,并指出教师应通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大胆批判、开展全面评价考核来帮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着重培养学生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并促进学生形成综合能力。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融合数学思维设计教
“翻转课堂”融入小学科学教学中是否适切?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分析了“翻转课堂”的特点,以及在实际的科学教学中实施时的困惑,力求寻找到“翻转课堂”融入小学科学
期刊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探究不仅仅是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方式,也是获取科学知识的最主要路径。小学生只有亲身经历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才能牢固地理解科学现象、掌握科学规律。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引领学生经历探究实验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继而让科学本质与教育目标实现统一。  为此,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进行探究式科学课堂的建构,用以引领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引发学生自主发现
小学科学是小学生认识自然规律,认识化学、物理现象的重要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科学旨在通过科学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注重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培养及提升。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一味地灌输科学知识,学生只能成为知识点的仓库,而无法通过自己的体验、实践,真切感受科学的价值和魅力。因此,对于小学科学教师来说,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适当放手,让
科学教育是小学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念。因此,小学科学教师要对科学教学高度重视。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教育对科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和关注。本文从科学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就其解决办法进行探讨。  一、科学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应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
小学科学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帮助学生形成科学逻辑方面意义重大。小学科学教学内容中也有许多富有实践性的板块,将科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许多教师已逐渐将两者结合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本文将浅析小学科学与综合实践课程之间的关联,并提出有效结合策略,以期提升学生综合水平。  一、科学课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关联分析  (一)科学课能为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提供专业理论  一般而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发展和进步,小学自然科学教学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自然课程开展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小学生对自然知识的了解,构建小学生自然科学观念,让学生深入了解自然、感受自然、热爱自然,引导学生怀着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世界。在“课程德育”教学工作深入贯彻之下,我们要在小学自然课程中融入德育教育,挖掘小学自然科学教学中存在的德育价值,在小学自然科学教学当中渗透德育教育内容,真正贯彻“教书育人”的教学目的。
“做中学”是我国在2001年启动的科學教育改革项目,“做中学”的宗旨是让学生爱上科学。“做中学”吸纳了美国“动手做”中的先进经验,“动手”是学生认识科学世界的主要方式,“动手做”基于“我做了,我明白了”的理念,倡导学生动手做科学,在亲手操作中探究科学。“做中学”已经成为广大小学科学教师崇拜的一种科学教学方式,进入了平常科学课堂。然而,部分科学教师对“做中学”存在认识和理解上的误区,认为“做”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