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课教学渗透德育的思考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ru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发展和进步,小学自然科学教学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自然课程开展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小学生对自然知识的了解,构建小学生自然科学观念,让学生深入了解自然、感受自然、热爱自然,引导学生怀着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世界。在“课程德育”教学工作深入贯彻之下,我们要在小学自然课程中融入德育教育,挖掘小学自然科学教学中存在的德育价值,在小学自然科学教学当中渗透德育教育内容,真正贯彻“教书育人”的教学目的。本文对小学自然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进行了详细分析。
  德育教育在小学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也是小学自然科学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小学自然科学课程是小学教学的重要学科,直接体现着学校的综合教育水平。小学自然科学水平,标志着国家教育发展的高度。为此,应该在实施小学自然科学教学时,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塑造正确德育价值观念,促进小学生身心与智力健康发展。
  一、小学自然科学课程性质
  小学自然科学课程,是小学教育中最基础的课程之一,具备综合性与实践性。为贯彻素质教育要求,《小学自然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了切实促进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就应该在开展小学自然科学教学中,深入贯彻德育教育。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初级阶段,小学自然科学教学内容具备一定的趣味性,知识内容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知识。因此,在实施小学自然科学教学时,应该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在体验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上,以此为“突破点”,了解自然、了解科学,在掌握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树立起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实现“课程德育”教育目标,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二、在自然科学课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
  (一)在课堂纪律中渗透德育教育
  想要保障自然科学课堂教学质量,良好的课堂纪律是基础。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必须保障良好课堂秩序。为此,教师可以将德育教育内容渗透到课堂纪律管理与维持中。教师可以结合班级不同情况,对课堂纪律进行有效的规范和引导,在维持课堂纪律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遵守课堂秩序便是“尊师重道、尊敬师长”,让他们成为守规矩、懂礼貌、讲道德的好学生。教师在维持课堂纪律中,帮助学生养成尊师重道、遵纪守法、遵守纪律的好风尚。
  (二)在教学内容中渗透德育教育
  自然科学教学内容中涵盖了诸多德育知识。在自然科学教学内容中引入德育教学知识存在诸多有利因素。因为自然科学教学中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广,有利于实现德育教育渗透。从客观上看,自然科学教学内容,每一部分所涵盖的知识结构、折射的思想结构都存在差异,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德才全面发展。为此,教师应该尽量挖掘科学与德育的内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并且在世界环境日渐复杂化的当下,教师可以将自然环境现状、社会时事引入自然科学教学,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社会与自然,促进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念。例如,在教学《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向学生介绍资源类型的基础上,引入环境保护内容。结合当前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资源过度开发对自然环境带来的危害,激发起他们保护环境、保护生态、节约资源等价值观念,为学生日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自然科学教学实施过程中,会涉及诸多实践活动、实验课程。小学自然科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自然科学素养,让学生用科学的眼光看待生活,培养学生成为求真务实、积极探索的时代新人。为此,在开展小学自然科学教学时,要搞好实践教学、实验教学,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合作能力;要帮助学生端正面对生活的态度,借助实验的数据信息来得出看待事物的结论;要培养学生树立“实践出真知”的观念,用科学、实践眼光看待世界。例如,在教学“生活需要能量”时,为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能量、验证能量的存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能量转换”教学实验。将每四个学生分成一组,合理划分实验教学任务,熟悉流体具有的各种能量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間的相互转换关系。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然界中存在的能量,并且让学生明确能量的存在和表现形式。借助实验教学、实践活动等,引导学生树立起“实践出真知”的自然科学观念,高效实施德育教学。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自然科学教学中引入德育教育的意义重大。在实际开展自然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自然知识,而且还要构建出“科学发展、德育教育”观念。在小学自然科学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挖掘德育教育资源,充分实现小学自然科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为主。科学学科是一门探究型学科,小学科学教学的目标与学习方式都是进行探究。开展小学科学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科学的机会,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感受到科学学习带来的乐趣,收获科学知识,增强探究能力。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本文主要阐述基于翻转课堂理念教学模式下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翻
结合生本教育理念探究有效的科学实验课课堂教学策略,针对课堂问题设计实验指导记录单,包含自学模块、小组合作实验操作模块、研讨模块和巩固训练模块,并以记录单作为评价小组课堂成绩依据。学生根据指导记录单自我管理和自主实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完成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  一、科学课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科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课程,但在科学实验课堂上会出现问题,造成课堂气
科学学科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科目之一,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有效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本文就如何在学讲方式下指导学生自主先学提出了几点策略,以期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学讲方式,指的是通过以学定教的方式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师应对此给予足够重视。  一、开展游戏教学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因此,科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兴趣偏好等,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以让学生真正地爱上科学学科,自主融入科学乐园。  如何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彰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已经成为当前小学科学教师思考的关键性问题,而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无疑为教师进行课改找到了努力方向,打破了原有的科学教学僵局。但是,在实际讲解科学知识时,部分教师
本文着重对小学科学教学中数學思维的有效渗透展开研究,特别指出在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批判性思维对于小学科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在科学课堂中,也可以借鉴这种批判性的数学思维,并指出教师应通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大胆批判、开展全面评价考核来帮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着重培养学生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并促进学生形成综合能力。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融合数学思维设计教
“翻转课堂”融入小学科学教学中是否适切?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分析了“翻转课堂”的特点,以及在实际的科学教学中实施时的困惑,力求寻找到“翻转课堂”融入小学科学
期刊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探究不仅仅是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方式,也是获取科学知识的最主要路径。小学生只有亲身经历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才能牢固地理解科学现象、掌握科学规律。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引领学生经历探究实验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继而让科学本质与教育目标实现统一。  为此,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进行探究式科学课堂的建构,用以引领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引发学生自主发现
小学科学是小学生认识自然规律,认识化学、物理现象的重要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科学旨在通过科学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注重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培养及提升。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一味地灌输科学知识,学生只能成为知识点的仓库,而无法通过自己的体验、实践,真切感受科学的价值和魅力。因此,对于小学科学教师来说,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适当放手,让
科学教育是小学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念。因此,小学科学教师要对科学教学高度重视。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教育对科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和关注。本文从科学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就其解决办法进行探讨。  一、科学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应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
小学科学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帮助学生形成科学逻辑方面意义重大。小学科学教学内容中也有许多富有实践性的板块,将科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许多教师已逐渐将两者结合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本文将浅析小学科学与综合实践课程之间的关联,并提出有效结合策略,以期提升学生综合水平。  一、科学课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关联分析  (一)科学课能为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提供专业理论  一般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