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那是五年前的一个母亲节,我特意给母亲买了一件浅红色的真丝衬衫,送到母亲手中时,告诉一生节俭的母亲,真丝对人体的益处以及洗涤方式和保养常识。却在两年前母亲去世后的一天,整理遗物时,在母亲老式衣柜里的包袱中发现了那件崭新如初整齐叠放的真丝衬衫,才知道母亲根本没舍得沾过身。
打开一个又一个的包袱,发现一连数件薄厚不同、颜色各异,几乎全新的衣服都是我陆续买给母亲的礼物,尤其是一件翠绿印花的棉袄,里面全是毛绒绒的羊毛,这是母亲最喜欢的衣服啊!每次回家都看到母亲像过年似的穿着一新的迎接我,而此时看到的衣服仍然如初见时的崭新,原来母亲只是为了穿给我看。
始终不明白,母亲能视一件衣服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难怪母亲临终前特意嘱咐我她走后,让我穿这些衣服,原来是因为她自己不舍得穿,才留给我,可她哪里知道社会发展的今天,女儿我根本不可能再穿她的衣服!
跪在双亲的坟前,点燃衣物,看着熊熊的火焰迅速燃烧起来,发出滋滋的声音,告诉母亲:“天堂也需要保暖,我给您送衣服来了……”
时光荏苒,转眼,又是一年母亲节,我执拗地拨通母亲的电话:“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无法接通……”我再也无法抑制对双亲彻骨的思念,伏在母亲留给我的玉石枕上失声痛哭,泪水像决堤的海水,冰凉冰凉。
尽管天堂没有信号,我仍然可以夜夜和母亲梦里相见;也可以抱着母亲的遗物,轻嗅她残留的淡淡体香。
母亲如一缕青烟飞到天上,带走的是一片暖阳,留给我的却是无边的寒凉;倾卷了我一室芬芳,留下的是片片残章。我竭尽全力地捕捉一切有关她的过往,期待梦中我们再叙离伤……
惟愿天堂的母亲和父亲一切安好,从此再没有任何烦恼。
三年前的一天,从我哭着喊着再也摇不醒母亲之后,我便知道,母亲总算也终止了对我付出漫无涯际的失眠、泪水、挂念。而我也因未能见母亲最后一面而背负着终身的遗憾和歉疚,成了断线的风筝,无根的浮萍,无家可归的流云。
我不敢想像三年来,深埋在黄土之下的母亲会是什么样子,也许您的躯体已经面目全非;也许您的白发完好无损;也许您仅有的两颗门牙已唇齿分离……如此想像下去我已心如刀绞!而我坚信您的灵魂早已升天,您在天上注视着女儿的一举一动,时时保佑着女儿,虽然阴阳相隔,我却能感受到母亲的气息。每当我的脸颊烧得厉害时,我便知道是母亲在惦念我,这种时空无法阻隔的心灵感应,该算是母女间永不消逝的电波吧!
母亲常说梦是反的,如果梦见我笑了或穿着新衣服那一定是我病了,母亲还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每当右眼突突乱跳时她就预感到我有事,失眠,不安,担心,牵挂。
2003年起,我正式离家出门。游子的天空没有满月,谁也看不见谁,谁也不知道对方在想些什么或做些什么,我与母亲简直像生活在两个世界,我常常只能借助一部手机来维系与母亲的联系,母亲是游子精神上的支柱,听着母亲颤弱的询问,我常常以笑声朗朗,泪流满面的给她老人家报平安,思念母亲时,真想插翅飞到她身边,见到我苍老母亲成了我最奢侈的要求。
从此以后,她的心就紧紧地为我缩在一起,她不敢想像在她眼里从小“啃着书本,喝着墨水”长大的孩子是怎样适应寄人篱下,看人眼色,起早贪黑地过着流浪生活。没有我的日子,我也不知她是怎样眼巴巴地以牵挂来填补那可怕的空白,对于成熟的女儿来说,母亲只是她生活的一部分,而对于衰老的母亲来说,儿女却接近于她生活的全部。
母亲越老精神上就越脆弱。以前在母亲面前无话不说的我如今只能报喜不报忧。有一次生病住院,需要手术,在空荡荡的房间,我仰视着晶莹的液体不紧不慢地滴入体内,又勾起和母亲上次分别的场面——她泪眼婆娑一跛一跛地送我上车……正想到此时,母亲的电话来了,母亲有点不安的问:“孩子,我梦见你穿着件新衣服,你好吗?”生病的我身体虚弱,情绪极其脆弱,母亲的这句问话彻底瓦解了我坚强的防线,喉咙被什么东西给噎住了:“没,没有啊!我挺好……”我只能暂时停顿跟母亲的通话,试图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恢复平静。知女莫若母,敏感的母亲用颤抖紧张的声音追问:“喂,喂,孩子,你怎么了,你是哭了?”我无语,电话那头的母亲也不作声了,许久我似乎看到母亲握着电话慢慢地晕过去,倒下去。“妈!”我失声痛哭。
孩子就是母亲放飞的风筝,风筝飞走了,线还在母亲的手上,揪得母亲的心好疼好疼!而今,那根线是断了,而我的心却一直被她牵着,生疼生疼。
母亲一生多病多灾,在一次母亲重病日子里,我守在她的病榻前,把头轻轻埋进她的胸堂,嗅着她风烛残年那被药物渗透的体香,泪眼婆娑的看着她一脸疲惫的沧桑,听着她那被病魔折磨的奄奄一息的呻吟,我心如刀割、爱莫能助……
我曾无数次抚摸着她年轻时一头乌黑长发如严冬初雪落地,脸上条条皱纹如一波三折的沟壑中流淌过的岁月长河,苍老的皮肤如夕阳的余晖,见证着多少光辉的岁月。
捧着母亲年轻时仅此一张的照片,总是那么年轻漂亮,梳着长长的一根辫子,略微深陷的慧眼似墨色宝石般熠熠生辉,长长的睫毛犹如两把小扇子传递着丰富的内心世界。朴素的衣着仍然遮盖不了母亲如花的容颜。难怪父亲说,年轻时的母亲曾是许多人眼中的“李铁梅”。
她的天生丽质,勤劳、朴实让父亲着实爱了一辈子,也庆幸了一辈子。
生我时母亲已三十有余,三个哥哥三个姐姐的我,影响中母亲常常把长长的辫子装进了深蓝色卫生帽内,衣服以素黑色的斜襟衫为主。
遗传母亲基因最多的我,也时常让很多人误以为我是混血儿或是少数民族。
不曾迈进校门半步的母亲和父亲都是党员,自记事起,母亲常常背我翻山越岭地到数公里外的乡镇开会。记得在一次数千人的批斗会上,在人头攒动中我騎在瘦弱的母亲脖子上看胸前挂着牌子的犯人接受批斗。那时的我至多不过四五岁,但本分做人的道理已根深蒂固的在我的脑海打上深深的烙印。 走哪里带哪里的我成了母亲名副其实的“小尾巴”。
在当时落后的山村,母亲更是唯一一个通过正规学习后的接生员。偌大的山村母亲用她的双手不知迎接了多少新生命的降临,也许连她自己也不得而知。
大集体时,母亲是队长,记工分、写人名,爱学习的母亲在那时识了不少字。
母亲更是我的启蒙老师,只要是母亲会写的字没有我不会的,我平生第一个会写的字不是简单的“一”或“二”,而是“我”字,第一画撇和第二画横是连着写的,直到现在也未曾改变这种笔法。
是啊,母亲首先让我学会写“我”是别有用心的,她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为我树立了一个人生标杆,使我在人生的旅途中不至于迷路。
闭塞的山村,女娃无才便是德,好针线、棒茶饭才是贤妻良母的典范,上学便是很多女孩可望不可及的奢望,农闲之余不是做鞋就是缝缝补补,十几岁的姑娘绣枕头,做鞋垫,给自己早早准备嫁妆。心灵手巧的母亲能画会绣,绣球、荷包、缝衣、做鞋,没有她不会的。并且常帮别人画。
夜深人静时,总能看到堂屋窗户纸上晃动着母亲那煤油灯下飞针走线、锥帮纳底的瘦弱身影。
备受宠爱的我在耳濡目染中,放学回家后时常在姐姐们做嫁妆的白布上仿照大炕床单布上的花花草草、飞禽走兽,画牡丹、描荷花,天上飞的,地上走的见啥画啥,到处涂鸦。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踩个凳子爬在大柜上,父亲打着手电筒将光束照在中堂画上协助我仿上面的青松、仙鹤、寿星、仙桃……忙的不亦乐乎。早婚的我也免不了为自己绣上了一沓嫁妆以备送人。
母亲常说:“有个穷日子,没个穷节。”每逢过节,母亲总是想方设法给我们做好吃的,影响较深的是端阳节的凉面,由于山区靠天吃饭,空气寒凉,长出来的粮食不够筋道,母亲做饭时必须在和面时,在温水里加点食盐和碱,若有磨好的黄毛柴籽撒在面粉里更好,面和合适后,把揉好的数个面团陆续用擀面杖迅速擀成数张面,一张张撒些麸皮摞在一起,在布单上晾上片刻,麸皮很快吸收一部分面张上的水分后,紧接着用刷子扫去面张上的麸皮,然后沓在一起,如此一来就不容易粘合在一起,然后折合在一起成数公分厚的半圆形状的面张,左手像尺子一样按在面张上,右手用刀靠着左手的大拇指一下下剓过,面张便被均匀地剓成一根根又长又细的面条,一把一把下锅煮熟用漏子捞出来,沥干水倒在案板上拌点熟清油,撒一点点食盐,满满一大案板凉面,炒一锅土豆丝或是凉拌一盆苣苣菜,浇点自己用麸皮酿制成后用野葱花炝好的调料香醋,放点油泼辣子,一家人你一碗我一碗,一碗接一碗,像喝蜜一样,一案板面稀里哗啦就吃完。小小的我一会吃一碗,不多时能吃上好几碗面。那个香味至今记忆犹新,余味悠长、百转千回。
这种剓面煮熟后,也可浇上烹制好的汤水臊子,香喷喷的刀剓面便告做成,这种做法独特,做出的面条有罕见的筋道、无与伦比的醇香。
儿时的我虽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家人众星捧月中生活,却也在母亲对姐姐们循循善诱、耳濡目染中牢记了整个做剓面的过程。
母亲曾不止一次杞人忧天的说我是“奶干子”(老小),娇惯的,什么也不会,结婚了可咋办,弄不好让婆家的人连娘家的妈也不放过,笑话她没调教好女儿。好在婚后的生活并没有让母亲担忧的事发生,识了书的自己还算得的上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没有给母亲大人丢脸。
也许,还能有人记得,在2005年当地某小区有一家名为“一绝手工面”的饭馆,你可能难以置信,本人正是那家店的主人,专门经营此种剓面,三四个工作人员从早到晚,马不停蹄的干,也还是供不应求,生意异常火爆。我常常一次剓十四张面,合二为一,一沓二十八层的剓面,足足有五公分厚度,剓到中间最长的地方,一刀下去就是二两面条,足够一碗臊子面的面条了。面条的均匀与粗细程度和三细牛肉面不分上下。真可谓不折不扣“妈妈的味道”。
八月十五,妈妈车轱辘大的花月饼,如盛放的荷花,另外还给咱姊妹七个,一人做一个小月饼放在架上晾干了再慢慢一点点独享美食。
大花月饼等到十五晚上,月上枝头,西瓜月饼祭奠完月亮神后,一家人围在一起美美吃个够,而每每此时,母亲总是欣慰的看着我们饕餮大餐,自己却从来是只看不吃,母亲本来胃口小,似乎不曾记得母亲完完整整吃过一碗饭,每每此时我总是一边拿着月饼塞给母亲,一边不解的问母亲如此美味为何不饱餐一顿,母亲一边轻轻的推着我的手中的月饼怜爱地望着我一边说:“我的娃们吃饱我就饱了。”这是母亲最常说的一句话,也是给我影响最深的一句话。
母亲教我们吃馍馍时一定双手捧着吃,万一有馍馍渣撒在桌子上,我们总是用手指头蘸着吃了。拌汤喝完了一定要将碗内的面糊一下一下的舔干净,每当此时,我总恨自己的舌头太短,弄得鼻尖上满是面糊,不浪费一粒五谷的好习惯让我受益终身。
冬至山里人的习惯是吃油饼,母亲早早起床,一把柴火一把面,灶火里的火苗欢快的舔着炸着油饼的大锅锅底。照着母亲的脸庞通红通红,天亮时盆子里已炸成高高厚厚的一沓子酥軟香甜的油饼,哥哥姐姐们像“报仇”似的,吃得撑撑。教室里每年都有因吃过量而倒吐的同学,比起别人家的油饼,母亲的油饼相对油少点,却香得渗进了脑子,刻进了记忆。
腊八的麦仁(麦子把皮取了,煮熟后放进炒好的葱沫和肉沫后加适量的水煮熟即可)一家九口人一大锅吃得精光,还有大年三十的猪排骨、春节的烩菜……记忆里满满的都是母亲操劳的身影,却很少有母亲的吃相。
母亲说,我是赶在中国第一批计划生育之风,吹进我们小山村的那年抢先一步来到这个世界的。生我的那夜,父亲梦见一株洁白的菊花傲然绽放在风雪之中,惊叹之余我第一声啼哭将父亲从美梦中惊醒,父亲兴奋地托起娇小的我连呼道:“有福之人,有福之人啊!天赐芳名就叫她菊菊吧”。
是啊!父亲赐给我不仅是花一样的名字,更多的是它不畏严寒,气韵超逸,迎风斗雪的不同凡响和“宁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精神和品质。
而母亲却给了我仙人掌一样的生命力,柔弱娇嫩的外表有了一身的钢刺,是母亲披给我永不褪色的盔甲,坚硬如铁,免受伤害,在干旱的沙漠一样能够顽强的生存。
打开一个又一个的包袱,发现一连数件薄厚不同、颜色各异,几乎全新的衣服都是我陆续买给母亲的礼物,尤其是一件翠绿印花的棉袄,里面全是毛绒绒的羊毛,这是母亲最喜欢的衣服啊!每次回家都看到母亲像过年似的穿着一新的迎接我,而此时看到的衣服仍然如初见时的崭新,原来母亲只是为了穿给我看。
始终不明白,母亲能视一件衣服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难怪母亲临终前特意嘱咐我她走后,让我穿这些衣服,原来是因为她自己不舍得穿,才留给我,可她哪里知道社会发展的今天,女儿我根本不可能再穿她的衣服!
跪在双亲的坟前,点燃衣物,看着熊熊的火焰迅速燃烧起来,发出滋滋的声音,告诉母亲:“天堂也需要保暖,我给您送衣服来了……”
时光荏苒,转眼,又是一年母亲节,我执拗地拨通母亲的电话:“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无法接通……”我再也无法抑制对双亲彻骨的思念,伏在母亲留给我的玉石枕上失声痛哭,泪水像决堤的海水,冰凉冰凉。
尽管天堂没有信号,我仍然可以夜夜和母亲梦里相见;也可以抱着母亲的遗物,轻嗅她残留的淡淡体香。
母亲如一缕青烟飞到天上,带走的是一片暖阳,留给我的却是无边的寒凉;倾卷了我一室芬芳,留下的是片片残章。我竭尽全力地捕捉一切有关她的过往,期待梦中我们再叙离伤……
惟愿天堂的母亲和父亲一切安好,从此再没有任何烦恼。
三年前的一天,从我哭着喊着再也摇不醒母亲之后,我便知道,母亲总算也终止了对我付出漫无涯际的失眠、泪水、挂念。而我也因未能见母亲最后一面而背负着终身的遗憾和歉疚,成了断线的风筝,无根的浮萍,无家可归的流云。
我不敢想像三年来,深埋在黄土之下的母亲会是什么样子,也许您的躯体已经面目全非;也许您的白发完好无损;也许您仅有的两颗门牙已唇齿分离……如此想像下去我已心如刀绞!而我坚信您的灵魂早已升天,您在天上注视着女儿的一举一动,时时保佑着女儿,虽然阴阳相隔,我却能感受到母亲的气息。每当我的脸颊烧得厉害时,我便知道是母亲在惦念我,这种时空无法阻隔的心灵感应,该算是母女间永不消逝的电波吧!
母亲常说梦是反的,如果梦见我笑了或穿着新衣服那一定是我病了,母亲还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每当右眼突突乱跳时她就预感到我有事,失眠,不安,担心,牵挂。
2003年起,我正式离家出门。游子的天空没有满月,谁也看不见谁,谁也不知道对方在想些什么或做些什么,我与母亲简直像生活在两个世界,我常常只能借助一部手机来维系与母亲的联系,母亲是游子精神上的支柱,听着母亲颤弱的询问,我常常以笑声朗朗,泪流满面的给她老人家报平安,思念母亲时,真想插翅飞到她身边,见到我苍老母亲成了我最奢侈的要求。
从此以后,她的心就紧紧地为我缩在一起,她不敢想像在她眼里从小“啃着书本,喝着墨水”长大的孩子是怎样适应寄人篱下,看人眼色,起早贪黑地过着流浪生活。没有我的日子,我也不知她是怎样眼巴巴地以牵挂来填补那可怕的空白,对于成熟的女儿来说,母亲只是她生活的一部分,而对于衰老的母亲来说,儿女却接近于她生活的全部。
母亲越老精神上就越脆弱。以前在母亲面前无话不说的我如今只能报喜不报忧。有一次生病住院,需要手术,在空荡荡的房间,我仰视着晶莹的液体不紧不慢地滴入体内,又勾起和母亲上次分别的场面——她泪眼婆娑一跛一跛地送我上车……正想到此时,母亲的电话来了,母亲有点不安的问:“孩子,我梦见你穿着件新衣服,你好吗?”生病的我身体虚弱,情绪极其脆弱,母亲的这句问话彻底瓦解了我坚强的防线,喉咙被什么东西给噎住了:“没,没有啊!我挺好……”我只能暂时停顿跟母亲的通话,试图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恢复平静。知女莫若母,敏感的母亲用颤抖紧张的声音追问:“喂,喂,孩子,你怎么了,你是哭了?”我无语,电话那头的母亲也不作声了,许久我似乎看到母亲握着电话慢慢地晕过去,倒下去。“妈!”我失声痛哭。
孩子就是母亲放飞的风筝,风筝飞走了,线还在母亲的手上,揪得母亲的心好疼好疼!而今,那根线是断了,而我的心却一直被她牵着,生疼生疼。
母亲一生多病多灾,在一次母亲重病日子里,我守在她的病榻前,把头轻轻埋进她的胸堂,嗅着她风烛残年那被药物渗透的体香,泪眼婆娑的看着她一脸疲惫的沧桑,听着她那被病魔折磨的奄奄一息的呻吟,我心如刀割、爱莫能助……
我曾无数次抚摸着她年轻时一头乌黑长发如严冬初雪落地,脸上条条皱纹如一波三折的沟壑中流淌过的岁月长河,苍老的皮肤如夕阳的余晖,见证着多少光辉的岁月。
捧着母亲年轻时仅此一张的照片,总是那么年轻漂亮,梳着长长的一根辫子,略微深陷的慧眼似墨色宝石般熠熠生辉,长长的睫毛犹如两把小扇子传递着丰富的内心世界。朴素的衣着仍然遮盖不了母亲如花的容颜。难怪父亲说,年轻时的母亲曾是许多人眼中的“李铁梅”。
她的天生丽质,勤劳、朴实让父亲着实爱了一辈子,也庆幸了一辈子。
生我时母亲已三十有余,三个哥哥三个姐姐的我,影响中母亲常常把长长的辫子装进了深蓝色卫生帽内,衣服以素黑色的斜襟衫为主。
遗传母亲基因最多的我,也时常让很多人误以为我是混血儿或是少数民族。
不曾迈进校门半步的母亲和父亲都是党员,自记事起,母亲常常背我翻山越岭地到数公里外的乡镇开会。记得在一次数千人的批斗会上,在人头攒动中我騎在瘦弱的母亲脖子上看胸前挂着牌子的犯人接受批斗。那时的我至多不过四五岁,但本分做人的道理已根深蒂固的在我的脑海打上深深的烙印。 走哪里带哪里的我成了母亲名副其实的“小尾巴”。
在当时落后的山村,母亲更是唯一一个通过正规学习后的接生员。偌大的山村母亲用她的双手不知迎接了多少新生命的降临,也许连她自己也不得而知。
大集体时,母亲是队长,记工分、写人名,爱学习的母亲在那时识了不少字。
母亲更是我的启蒙老师,只要是母亲会写的字没有我不会的,我平生第一个会写的字不是简单的“一”或“二”,而是“我”字,第一画撇和第二画横是连着写的,直到现在也未曾改变这种笔法。
是啊,母亲首先让我学会写“我”是别有用心的,她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为我树立了一个人生标杆,使我在人生的旅途中不至于迷路。
闭塞的山村,女娃无才便是德,好针线、棒茶饭才是贤妻良母的典范,上学便是很多女孩可望不可及的奢望,农闲之余不是做鞋就是缝缝补补,十几岁的姑娘绣枕头,做鞋垫,给自己早早准备嫁妆。心灵手巧的母亲能画会绣,绣球、荷包、缝衣、做鞋,没有她不会的。并且常帮别人画。
夜深人静时,总能看到堂屋窗户纸上晃动着母亲那煤油灯下飞针走线、锥帮纳底的瘦弱身影。
备受宠爱的我在耳濡目染中,放学回家后时常在姐姐们做嫁妆的白布上仿照大炕床单布上的花花草草、飞禽走兽,画牡丹、描荷花,天上飞的,地上走的见啥画啥,到处涂鸦。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踩个凳子爬在大柜上,父亲打着手电筒将光束照在中堂画上协助我仿上面的青松、仙鹤、寿星、仙桃……忙的不亦乐乎。早婚的我也免不了为自己绣上了一沓嫁妆以备送人。
母亲常说:“有个穷日子,没个穷节。”每逢过节,母亲总是想方设法给我们做好吃的,影响较深的是端阳节的凉面,由于山区靠天吃饭,空气寒凉,长出来的粮食不够筋道,母亲做饭时必须在和面时,在温水里加点食盐和碱,若有磨好的黄毛柴籽撒在面粉里更好,面和合适后,把揉好的数个面团陆续用擀面杖迅速擀成数张面,一张张撒些麸皮摞在一起,在布单上晾上片刻,麸皮很快吸收一部分面张上的水分后,紧接着用刷子扫去面张上的麸皮,然后沓在一起,如此一来就不容易粘合在一起,然后折合在一起成数公分厚的半圆形状的面张,左手像尺子一样按在面张上,右手用刀靠着左手的大拇指一下下剓过,面张便被均匀地剓成一根根又长又细的面条,一把一把下锅煮熟用漏子捞出来,沥干水倒在案板上拌点熟清油,撒一点点食盐,满满一大案板凉面,炒一锅土豆丝或是凉拌一盆苣苣菜,浇点自己用麸皮酿制成后用野葱花炝好的调料香醋,放点油泼辣子,一家人你一碗我一碗,一碗接一碗,像喝蜜一样,一案板面稀里哗啦就吃完。小小的我一会吃一碗,不多时能吃上好几碗面。那个香味至今记忆犹新,余味悠长、百转千回。
这种剓面煮熟后,也可浇上烹制好的汤水臊子,香喷喷的刀剓面便告做成,这种做法独特,做出的面条有罕见的筋道、无与伦比的醇香。
儿时的我虽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家人众星捧月中生活,却也在母亲对姐姐们循循善诱、耳濡目染中牢记了整个做剓面的过程。
母亲曾不止一次杞人忧天的说我是“奶干子”(老小),娇惯的,什么也不会,结婚了可咋办,弄不好让婆家的人连娘家的妈也不放过,笑话她没调教好女儿。好在婚后的生活并没有让母亲担忧的事发生,识了书的自己还算得的上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没有给母亲大人丢脸。
也许,还能有人记得,在2005年当地某小区有一家名为“一绝手工面”的饭馆,你可能难以置信,本人正是那家店的主人,专门经营此种剓面,三四个工作人员从早到晚,马不停蹄的干,也还是供不应求,生意异常火爆。我常常一次剓十四张面,合二为一,一沓二十八层的剓面,足足有五公分厚度,剓到中间最长的地方,一刀下去就是二两面条,足够一碗臊子面的面条了。面条的均匀与粗细程度和三细牛肉面不分上下。真可谓不折不扣“妈妈的味道”。
八月十五,妈妈车轱辘大的花月饼,如盛放的荷花,另外还给咱姊妹七个,一人做一个小月饼放在架上晾干了再慢慢一点点独享美食。
大花月饼等到十五晚上,月上枝头,西瓜月饼祭奠完月亮神后,一家人围在一起美美吃个够,而每每此时,母亲总是欣慰的看着我们饕餮大餐,自己却从来是只看不吃,母亲本来胃口小,似乎不曾记得母亲完完整整吃过一碗饭,每每此时我总是一边拿着月饼塞给母亲,一边不解的问母亲如此美味为何不饱餐一顿,母亲一边轻轻的推着我的手中的月饼怜爱地望着我一边说:“我的娃们吃饱我就饱了。”这是母亲最常说的一句话,也是给我影响最深的一句话。
母亲教我们吃馍馍时一定双手捧着吃,万一有馍馍渣撒在桌子上,我们总是用手指头蘸着吃了。拌汤喝完了一定要将碗内的面糊一下一下的舔干净,每当此时,我总恨自己的舌头太短,弄得鼻尖上满是面糊,不浪费一粒五谷的好习惯让我受益终身。
冬至山里人的习惯是吃油饼,母亲早早起床,一把柴火一把面,灶火里的火苗欢快的舔着炸着油饼的大锅锅底。照着母亲的脸庞通红通红,天亮时盆子里已炸成高高厚厚的一沓子酥軟香甜的油饼,哥哥姐姐们像“报仇”似的,吃得撑撑。教室里每年都有因吃过量而倒吐的同学,比起别人家的油饼,母亲的油饼相对油少点,却香得渗进了脑子,刻进了记忆。
腊八的麦仁(麦子把皮取了,煮熟后放进炒好的葱沫和肉沫后加适量的水煮熟即可)一家九口人一大锅吃得精光,还有大年三十的猪排骨、春节的烩菜……记忆里满满的都是母亲操劳的身影,却很少有母亲的吃相。
母亲说,我是赶在中国第一批计划生育之风,吹进我们小山村的那年抢先一步来到这个世界的。生我的那夜,父亲梦见一株洁白的菊花傲然绽放在风雪之中,惊叹之余我第一声啼哭将父亲从美梦中惊醒,父亲兴奋地托起娇小的我连呼道:“有福之人,有福之人啊!天赐芳名就叫她菊菊吧”。
是啊!父亲赐给我不仅是花一样的名字,更多的是它不畏严寒,气韵超逸,迎风斗雪的不同凡响和“宁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精神和品质。
而母亲却给了我仙人掌一样的生命力,柔弱娇嫩的外表有了一身的钢刺,是母亲披给我永不褪色的盔甲,坚硬如铁,免受伤害,在干旱的沙漠一样能够顽强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