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实际,积极创设条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而使学生有效学习,达到教学效率最优化。
【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设条件 有效学习 效率优化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 20 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它的核心问题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的、低效的还是无效的?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以及最高指标。根据这些标准再结合新课程的理念和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我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教师着重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创设能有效激发学生思维的情景。
有效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为学生创设能有效激发学生思维的情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大多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找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把需要学习的数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引起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去。
例如在教学"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一课时,我是这样创设情景的。先口述:8支球队进行淘汰赛,共需几场比赛才能决出冠军队。学生根据列举的策略很快就列出了4 2 1=7的算式。我紧跟着问:还有简单的方法吗?学生说没有了。我顺势问到:"如果是100支球队呢?"顿时,学生低头奋笔疾书,但慢慢地有的学生抬起了头,满脸困惑:"情况太复杂了,应该找找更简单的方法。"我继续追问:"每淘汰一支球队要几场比赛?淘汰两支呢?怎样才能决出冠军队呢?"学生恍然大悟,把决出冠军转化成淘汰非冠军队反而使问题变得简单。学生在这个现实的情景中充分体会到了转化的价值,在下面的教学中学生更愿意使用转化的思想来解决问题。
二、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地亲历、体验。
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的精神,运用数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更可贵的是,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满足课堂上所了解的有关知识,同时联系已有生活实际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
例如,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互相启发、补充,用不同的转化思想把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或长方形,"创造""发明"出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是学生学习潜能的自我开发,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认识到学生的无限可能性,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补充,学生们运用以盈补虚、转化、等底等高、"半广以乘正从"等思想"发明""创造" 了十几种公式,巧妙机智地渗透了多种数学思想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但是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学习活动中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学生不会收集信息,不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不会倾听与采纳他人意见等,都会影响教学效果。另外,教师也要注意一点,学生的合作学习是要经历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需要充分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必须提供。否则,学生的合作学习浅尝即止,犹如蜻蜓点水,产生不了预期的效果。以上这些问题都是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益而迫切需要解决的。
三、关注学生的动态生成。
在积极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思维一直处在激活的状态,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与主观意志的不确定性,学生的思维更会随处发散。所以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生成,及时加以调控,作出反应,使之成为学习内容的补充,生动的课堂学习资源。
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简便运算时,有一道练习题:"25*48"有学生不仅仅满足于用乘法分配率:"25*4*12",提出还有第二、第三种方法,即从48中拆出50-2或40 8,再分别与25相乘。这时教师不能因为它与正常的方法不同而排斥,应该看到,这是两种方法,是学生创新思维碰撞出的火花,是思维高度活跃的结果。教师不仅应该肯定其观点,更应表扬其独创性,长此以往,创新的意识才会深入人心。
以上例子说明,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所以作为教师,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生成,并要在营造 、利用优质"动态"上下工夫,使学生的新知识、新智慧、新激情得到"生成",从而得到长足发展。
四、有效学习的评价。
前面已说过,是否"有效"是以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为标准来判断的。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书上的例题是否学完","学生回答问题流利不流利"等来评价一节课的优劣。有效学习应该使学生每一节课都有具体的进步。这些具体的进步可以表现为:学生主动地学会了一种运算、掌握了一个数学名词、成功地解决了一个有一定难度问题,或者就算问题没有解决,却引发了别的思考,得到了另一方面的收获......这些都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成果,都可以用来评价一节课是否"有效"。另外,"有效"还有"高效"与"低效"之分。如果在整节课中,全体师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有效互动,各得其所,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这节课是"高效"的。反之,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得很苦却无甚收获,那就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古人常说的"师道尊严"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解释,即有尊严的是知识,而不仅仅是早一点掌握知识的人,教师不应该仅仅停留在"阳光下最灿烂的事业"这一光环下沾沾自喜,而是要平和心态,平等尊重,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切实地关注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关注学生的情商,才能真正的接近学生,使每一个增长率教学环节能够在学生身上发生作用,才能根除诸如为片面提高成绩而占用学生休息时间、满堂灌、拖堂、体罚羞辱等课堂教学顽疾,才能使用权有效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具体的贯彻落实。
【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设条件 有效学习 效率优化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 20 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它的核心问题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的、低效的还是无效的?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以及最高指标。根据这些标准再结合新课程的理念和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我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教师着重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创设能有效激发学生思维的情景。
有效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为学生创设能有效激发学生思维的情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大多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找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把需要学习的数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引起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去。
例如在教学"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一课时,我是这样创设情景的。先口述:8支球队进行淘汰赛,共需几场比赛才能决出冠军队。学生根据列举的策略很快就列出了4 2 1=7的算式。我紧跟着问:还有简单的方法吗?学生说没有了。我顺势问到:"如果是100支球队呢?"顿时,学生低头奋笔疾书,但慢慢地有的学生抬起了头,满脸困惑:"情况太复杂了,应该找找更简单的方法。"我继续追问:"每淘汰一支球队要几场比赛?淘汰两支呢?怎样才能决出冠军队呢?"学生恍然大悟,把决出冠军转化成淘汰非冠军队反而使问题变得简单。学生在这个现实的情景中充分体会到了转化的价值,在下面的教学中学生更愿意使用转化的思想来解决问题。
二、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地亲历、体验。
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的精神,运用数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更可贵的是,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满足课堂上所了解的有关知识,同时联系已有生活实际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
例如,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互相启发、补充,用不同的转化思想把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或长方形,"创造""发明"出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是学生学习潜能的自我开发,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认识到学生的无限可能性,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补充,学生们运用以盈补虚、转化、等底等高、"半广以乘正从"等思想"发明""创造" 了十几种公式,巧妙机智地渗透了多种数学思想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但是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学习活动中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学生不会收集信息,不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不会倾听与采纳他人意见等,都会影响教学效果。另外,教师也要注意一点,学生的合作学习是要经历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需要充分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必须提供。否则,学生的合作学习浅尝即止,犹如蜻蜓点水,产生不了预期的效果。以上这些问题都是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益而迫切需要解决的。
三、关注学生的动态生成。
在积极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思维一直处在激活的状态,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与主观意志的不确定性,学生的思维更会随处发散。所以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生成,及时加以调控,作出反应,使之成为学习内容的补充,生动的课堂学习资源。
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简便运算时,有一道练习题:"25*48"有学生不仅仅满足于用乘法分配率:"25*4*12",提出还有第二、第三种方法,即从48中拆出50-2或40 8,再分别与25相乘。这时教师不能因为它与正常的方法不同而排斥,应该看到,这是两种方法,是学生创新思维碰撞出的火花,是思维高度活跃的结果。教师不仅应该肯定其观点,更应表扬其独创性,长此以往,创新的意识才会深入人心。
以上例子说明,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所以作为教师,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生成,并要在营造 、利用优质"动态"上下工夫,使学生的新知识、新智慧、新激情得到"生成",从而得到长足发展。
四、有效学习的评价。
前面已说过,是否"有效"是以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为标准来判断的。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书上的例题是否学完","学生回答问题流利不流利"等来评价一节课的优劣。有效学习应该使学生每一节课都有具体的进步。这些具体的进步可以表现为:学生主动地学会了一种运算、掌握了一个数学名词、成功地解决了一个有一定难度问题,或者就算问题没有解决,却引发了别的思考,得到了另一方面的收获......这些都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成果,都可以用来评价一节课是否"有效"。另外,"有效"还有"高效"与"低效"之分。如果在整节课中,全体师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有效互动,各得其所,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这节课是"高效"的。反之,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得很苦却无甚收获,那就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古人常说的"师道尊严"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解释,即有尊严的是知识,而不仅仅是早一点掌握知识的人,教师不应该仅仅停留在"阳光下最灿烂的事业"这一光环下沾沾自喜,而是要平和心态,平等尊重,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切实地关注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关注学生的情商,才能真正的接近学生,使每一个增长率教学环节能够在学生身上发生作用,才能根除诸如为片面提高成绩而占用学生休息时间、满堂灌、拖堂、体罚羞辱等课堂教学顽疾,才能使用权有效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具体的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