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的一部分。情感教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育环节,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需求。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调动人们潜在的审美需求,建构和完善精神美的结构。学生通过创造美,陶冶情操,增进人生情趣,提高生活情趣,提高个性品质。语文教育的审美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新时代高素质接班人的教育活动,对于建设中国特色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关键词:高中语文;美育;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语文的美。文艺作品的欣赏与创造是美育的重要活动。科技的创造与革新,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改变,都是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完成的。将来我们要赞美前人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教育具有审美的功能,即注重学生情感的发展,给学生带来美的影响,培养学生对美的自觉爱好,培养美的知觉和形成美的创造力。西方国家都选择高中语文课本,作为美的教育场所。而我国也逐渐在语文教育的各个方面渗透审美与追求美的教育。
1.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开展审美教育的有效措施
1.1发掘教学材料中的美
高中语文教育中美的教育资源从何而来?自然是从语文教材中来。这要求教师在解读语文教材时,深刻领会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在美,并有效地把学生的审美教育和语文知识教育结合起来。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典诗文,其中隐含着丰富的美学,它们是不同时代人类文化的高度结晶,包含着丰富的人文价值和强烈的情感内涵。
此外,现代文学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美感,而現代文学与古典文学这两种美的资源是构建学生语文审美认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情感认知具有重要作用。比如,在讲授朱子清的著名散文《荷塘月色》时,语文老师根据文章语言和其内在精神,确定了演讲美、形式美、艺术观念美等整体审美教育目标,并紧紧贴合高中生在教材解读中的特点,挖掘朱自清文章中优美的山水和隐含在文字中的人性情感,为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1]。
1.2加强交流和对话,以加强美的冲突
审美资源不仅来自于对文本高层含义的解读,更体现在彼此的经验交流中。所以,在阅读教育中,教师必须将所学知识与认知经验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交流,从而产生冲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对话、交流与心灵的碰撞中,感受语文作品的内在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比如,在教授《故都的秋》的时候,老师把秋天的照片拿给学生们看,并播放了相关的视频,让学生们在教室外的身心得到放松,形成初步的情感体验,指导学生将自己对家乡的情绪自由地诉说出来,与作者内心情绪进行有机地比较,最后引导学生写一篇关于家乡的随笔。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可以探索文字的美感,体验家庭亲情之美,展示自身形成的经验美,整合感知、沟通、表达,有效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
1.3三次元同时美丽品质的立体呈现
语言本身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交流媒介。然而,如果没有相应的鉴赏力,许多学生不仅无法通过语言媒体想象文章内容,还无法从枯燥乏味的语言中感受到语言的美妙。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透过生动直观的影像资料,有效地将语言之美图像化、具体化,用色彩鲜艳的图片、生动的视频等语言表达事物与场景,使学生有效感受美景。通过使用多媒体软件,将文字资源、生活资源与文章独特的氛围融为一体,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整体的美,提高对美的认识。
1.4四大阶段突破美的类型
根据心理学的描述,学生在阅读教育中的感知与体验,必然要经历“体验、联想、创造”的认知过程。针对学生不同的认识水平,语文教材内容的划分也是截然不同的。教师要深入研究语文阅读理解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和认知能力,重点对学生的各方面进行细致地辅导,提高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审美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在实施组织性教育的过程中,要想不断突破,就必须与时俱进,深入思考教育存在的问题。举例来说,在高中语文教材中,高一的教材使用了大量的古典文学作品,因此教师必须特别注意学生对古典语言美、古典文学结构的认识。截至二年级,教材的内容完整地呈现了中国各种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戏剧。就风格特征而言,必须对文本进行充分深入,根据体验和感知能力,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3]。
1.5通过演习培养美的能力,进行详细分析
实践是检验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学生思考、强化美的重要环节。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它的美也体现在使用整齐书面表达自己的经历和品味。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艺术技能和方法运用于课外阅读中,有意识地进行语言体验与理解,安排课外练习,让学生通过分析,充分理解其中的含义,从而达到审美能力的提升。比如,在《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从课堂上的读书练习开始,把阅读内容运用到练习中,对教材知识点进行了细致考察。从语言、结构、表达技巧等方面来考察学生审美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审美素质。与此同时,作者还在网上搜索了类似的文章,让学生对两篇文章的异同进行对比分析,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作品中蕴涵的艺术魅力,并对其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6有效地扩大课外阅读并丰富美感
将审美教育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仅仅要靠课堂教育还不够。老师还要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自主挖掘课后阅读材料中美的因素,以丰富和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例如,在教授《故都的秋》的时候,老师可以把课外阅读任务分配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后独自寻找并欣赏郁达夫的其它随笔,或在充分理解作者文学的过程中对美进行欣赏,以获取更多的审美体验,丰富自身审美知觉,寻找审美教育的要素[2]。
1.7要求学生背课文以激发美感
学生是审美知觉的客体,其对审美对象(教材)的感知可以从阅读开始。阅读是音像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阅读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蕴涵着丰富的艺术美。通过教学实践,教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能发挥语言感受,使学生在阅读教材时,感受美,激发美。
结语
高中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是教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美的教育对高中生来说很重要。这就是素质、情感和艺术教育的内容之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要选择正确的美的方法,让学生在美的实践中独立阅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参考文献
[1]祁何金.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J].新课程,2021(41):126.
[2]唐其兵.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开展途径[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1(09):55-56.
[3]朱慧敏.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策略[J].新作文,2021(24):92-93.
关键词:高中语文;美育;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语文的美。文艺作品的欣赏与创造是美育的重要活动。科技的创造与革新,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改变,都是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完成的。将来我们要赞美前人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教育具有审美的功能,即注重学生情感的发展,给学生带来美的影响,培养学生对美的自觉爱好,培养美的知觉和形成美的创造力。西方国家都选择高中语文课本,作为美的教育场所。而我国也逐渐在语文教育的各个方面渗透审美与追求美的教育。
1.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开展审美教育的有效措施
1.1发掘教学材料中的美
高中语文教育中美的教育资源从何而来?自然是从语文教材中来。这要求教师在解读语文教材时,深刻领会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在美,并有效地把学生的审美教育和语文知识教育结合起来。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典诗文,其中隐含着丰富的美学,它们是不同时代人类文化的高度结晶,包含着丰富的人文价值和强烈的情感内涵。
此外,现代文学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美感,而現代文学与古典文学这两种美的资源是构建学生语文审美认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情感认知具有重要作用。比如,在讲授朱子清的著名散文《荷塘月色》时,语文老师根据文章语言和其内在精神,确定了演讲美、形式美、艺术观念美等整体审美教育目标,并紧紧贴合高中生在教材解读中的特点,挖掘朱自清文章中优美的山水和隐含在文字中的人性情感,为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1]。
1.2加强交流和对话,以加强美的冲突
审美资源不仅来自于对文本高层含义的解读,更体现在彼此的经验交流中。所以,在阅读教育中,教师必须将所学知识与认知经验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交流,从而产生冲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对话、交流与心灵的碰撞中,感受语文作品的内在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比如,在教授《故都的秋》的时候,老师把秋天的照片拿给学生们看,并播放了相关的视频,让学生们在教室外的身心得到放松,形成初步的情感体验,指导学生将自己对家乡的情绪自由地诉说出来,与作者内心情绪进行有机地比较,最后引导学生写一篇关于家乡的随笔。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可以探索文字的美感,体验家庭亲情之美,展示自身形成的经验美,整合感知、沟通、表达,有效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
1.3三次元同时美丽品质的立体呈现
语言本身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交流媒介。然而,如果没有相应的鉴赏力,许多学生不仅无法通过语言媒体想象文章内容,还无法从枯燥乏味的语言中感受到语言的美妙。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透过生动直观的影像资料,有效地将语言之美图像化、具体化,用色彩鲜艳的图片、生动的视频等语言表达事物与场景,使学生有效感受美景。通过使用多媒体软件,将文字资源、生活资源与文章独特的氛围融为一体,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整体的美,提高对美的认识。
1.4四大阶段突破美的类型
根据心理学的描述,学生在阅读教育中的感知与体验,必然要经历“体验、联想、创造”的认知过程。针对学生不同的认识水平,语文教材内容的划分也是截然不同的。教师要深入研究语文阅读理解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和认知能力,重点对学生的各方面进行细致地辅导,提高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审美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在实施组织性教育的过程中,要想不断突破,就必须与时俱进,深入思考教育存在的问题。举例来说,在高中语文教材中,高一的教材使用了大量的古典文学作品,因此教师必须特别注意学生对古典语言美、古典文学结构的认识。截至二年级,教材的内容完整地呈现了中国各种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戏剧。就风格特征而言,必须对文本进行充分深入,根据体验和感知能力,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3]。
1.5通过演习培养美的能力,进行详细分析
实践是检验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学生思考、强化美的重要环节。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它的美也体现在使用整齐书面表达自己的经历和品味。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艺术技能和方法运用于课外阅读中,有意识地进行语言体验与理解,安排课外练习,让学生通过分析,充分理解其中的含义,从而达到审美能力的提升。比如,在《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从课堂上的读书练习开始,把阅读内容运用到练习中,对教材知识点进行了细致考察。从语言、结构、表达技巧等方面来考察学生审美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审美素质。与此同时,作者还在网上搜索了类似的文章,让学生对两篇文章的异同进行对比分析,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作品中蕴涵的艺术魅力,并对其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6有效地扩大课外阅读并丰富美感
将审美教育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仅仅要靠课堂教育还不够。老师还要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自主挖掘课后阅读材料中美的因素,以丰富和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例如,在教授《故都的秋》的时候,老师可以把课外阅读任务分配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后独自寻找并欣赏郁达夫的其它随笔,或在充分理解作者文学的过程中对美进行欣赏,以获取更多的审美体验,丰富自身审美知觉,寻找审美教育的要素[2]。
1.7要求学生背课文以激发美感
学生是审美知觉的客体,其对审美对象(教材)的感知可以从阅读开始。阅读是音像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阅读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蕴涵着丰富的艺术美。通过教学实践,教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能发挥语言感受,使学生在阅读教材时,感受美,激发美。
结语
高中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是教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美的教育对高中生来说很重要。这就是素质、情感和艺术教育的内容之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要选择正确的美的方法,让学生在美的实践中独立阅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参考文献
[1]祁何金.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J].新课程,2021(41):126.
[2]唐其兵.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开展途径[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1(09):55-56.
[3]朱慧敏.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策略[J].新作文,2021(24):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