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先生的《好的故事》创作于1925年,收入散文诗集《野草》,现编入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有人说,《好的故事》是统编教材最难的一篇课文。这样说是有原因的:从文体角度看,散文诗蕴含着丰富的感情,凝聚着哲理的情思,显示出浓郁的诗意和深沉的思考,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障碍;而鲁迅的散文诗大多抒写极度灰暗的心绪,内容与“叙事”毫无关联,且语言极富时代感,这就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然而,我们更应当看到这篇文章独特的价值及意义——语言新奇、情感真切、富于想象,最接近真实的鲁迅。为了引导学生理解这篇难课文,笔者在整体把握教材、钻研教材的同时,努力领悟教材的编排意图,反复思考:这样“难读”的课文该“教什么”?又该“怎么教”呢?
一、深入研读文本,准确定位“教什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目标有明确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要通过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产生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有益启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文字是文章的载体,要弄清这篇文章“教什么”,教师必须先走进文本,从字里行间体悟文字中飞扬着的灵性,与作者进行一次心灵对话,进而领悟文字之间蕴含的情,品味文字中散发出的纯正语文味。
1.深入解读文本
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仔细读《好的故事》,你会发现它其实是一篇描绘美好“梦境”的散文诗。这篇文章是鲁迅《野草》里的佳作,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诵读它,一幅如梦般奇幻的画卷会徐徐展开,带给你强烈的美的享受。
走近作者,了解写作背景。1925年,鲁迅生活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京切身感受到社会的黑暗,又遭遇女师大风波,事业低迷,兄弟失和,婚姻不幸,多重打击下的鲁迅就像处于异常“昏沉的夜”。在此背景下,鲁迅借着梦境“看见”了远方水乡的美丽风景,而这美的风景就是作者心中“好的故事”。
理清写作思路,发现行文特色。文章首先借“我”在“昏沉的夜”进入梦乡,引出梦境中“好的故事”;接着以“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为总领,先描绘梦境中回忆山阴道两岸的美丽风景,进而具体描绘现在的“梦境”;最后,作者梦醒,又回到了“昏沉的夜”。全文运用象征和对比的写法,用“昏沉的夜”暗指当时中国的黑暗社会,用“好的故事”这个美好的梦境象征理想与美好的生活,现实与梦境强烈的对比表达出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分析学情,寻找生本间的桥梁。本文写于现代文学的初创时期,语言表达与学生的语言习惯不完全一样,有些词语比较难懂。课后习题一提示学生可以在初读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理解难懂的词语。
鲁迅的文章所描写的内容以及涉及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较大的差距,而散文集《野草》中的文章带有很多象征意义,学生在阅读时更难以从文字表面读懂文章。因此,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引入课后“阅读链接”材料和其他课外资料,幫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我们可以从语言修辞、结构层次、写作方法、景物特点、表达情感等方面引导学生研读文本,进行品析。
2.准确定位目标
新的语文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转换角色,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目标与重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好的故事》是优美的,但是让六年级学生读这篇文章,该如何基于学生的生命体验与可接受程度实施教学呢?笔者以为,教师要围绕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结合六年级承上启下的特点和统编教材的单元语文要素等确定教学目标。
深入研读文本后,笔者给这篇“难课文”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①会写“搁、综”等13个字,会写“预告、烟雾”等15个词语;②联系上下文,借助资料理解难懂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散文诗的语言风格;③抓住关键词句品味文句,展开联想,感受梦境的美好;④结合资料理解梦境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笔者有机整合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把“联系上下文,借助资料理解……课文,……感受散文诗的语言风格”“抓住关键词句……感受梦境的美好”“结合资料理解梦境的象征意义”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样设计,突出了“感悟语言的表达技巧,借助资料理解习得方法”的阅读教学思路。
二、精心设计教学,灵活实施“怎么教”
为了达成编者的意图,笔者在教学设计时引导学生直面文本、直面语言,努力创设开放、民主、平等的交流氛围,让学生自读自悟、质疑问难、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把个性阅读理解当作一种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引导学生充分地谈感受、说理解、析语言,展示他们的个性化阅读理解,帮助他们多角度感知散文诗描绘的意境,理解文本寄寓的思想,赏析作品精美的语言,深入领会散文诗的丰富内涵。
1.揭题激思,适宜地对比感受
开课前,教师以“聊梦”为话题,以“梦里水乡”为内容,向学生深情描述“我的梦里江南”的画面,并配上水乡图片和舒缓的音乐。然后,教师介绍这个江南水乡就是鲁迅的故乡,并引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教师质疑启思:猜猜“好的故事”可能会写什么?大多数学生遵循常规的思维去猜测:可能会写情节曲折、动人的故事;可能还有一个美好的结局。最后,学生读课文,对比猜测,发现内容的不同,从而产生思考和阅读文本的兴趣。
初读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谈感受。“有很多不好理解的词语”;“读起来很拗口,不像现代文那么顺畅”;“不是写一个有动人情节的故事”……这些都是学生读后的第一感觉。教师直面学生的困惑和质疑,梳理出共性问题,并顺势指导:作者写作的年代处于现代文学的初创时期,正是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具体在哪个年代呢?学生发现课文的结尾处保留了作者写作的时间——“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四日”。教师由此切入,让学生对文本所具有的年代感有了初步的感受和认知,由此找到了解读文本密码的一把金钥匙,奠定了赏文悟情的基调。
然而,我们更应当看到这篇文章独特的价值及意义——语言新奇、情感真切、富于想象,最接近真实的鲁迅。为了引导学生理解这篇难课文,笔者在整体把握教材、钻研教材的同时,努力领悟教材的编排意图,反复思考:这样“难读”的课文该“教什么”?又该“怎么教”呢?
一、深入研读文本,准确定位“教什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目标有明确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要通过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产生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有益启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文字是文章的载体,要弄清这篇文章“教什么”,教师必须先走进文本,从字里行间体悟文字中飞扬着的灵性,与作者进行一次心灵对话,进而领悟文字之间蕴含的情,品味文字中散发出的纯正语文味。
1.深入解读文本
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仔细读《好的故事》,你会发现它其实是一篇描绘美好“梦境”的散文诗。这篇文章是鲁迅《野草》里的佳作,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诵读它,一幅如梦般奇幻的画卷会徐徐展开,带给你强烈的美的享受。
走近作者,了解写作背景。1925年,鲁迅生活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京切身感受到社会的黑暗,又遭遇女师大风波,事业低迷,兄弟失和,婚姻不幸,多重打击下的鲁迅就像处于异常“昏沉的夜”。在此背景下,鲁迅借着梦境“看见”了远方水乡的美丽风景,而这美的风景就是作者心中“好的故事”。
理清写作思路,发现行文特色。文章首先借“我”在“昏沉的夜”进入梦乡,引出梦境中“好的故事”;接着以“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为总领,先描绘梦境中回忆山阴道两岸的美丽风景,进而具体描绘现在的“梦境”;最后,作者梦醒,又回到了“昏沉的夜”。全文运用象征和对比的写法,用“昏沉的夜”暗指当时中国的黑暗社会,用“好的故事”这个美好的梦境象征理想与美好的生活,现实与梦境强烈的对比表达出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分析学情,寻找生本间的桥梁。本文写于现代文学的初创时期,语言表达与学生的语言习惯不完全一样,有些词语比较难懂。课后习题一提示学生可以在初读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理解难懂的词语。
鲁迅的文章所描写的内容以及涉及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较大的差距,而散文集《野草》中的文章带有很多象征意义,学生在阅读时更难以从文字表面读懂文章。因此,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引入课后“阅读链接”材料和其他课外资料,幫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我们可以从语言修辞、结构层次、写作方法、景物特点、表达情感等方面引导学生研读文本,进行品析。
2.准确定位目标
新的语文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转换角色,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目标与重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好的故事》是优美的,但是让六年级学生读这篇文章,该如何基于学生的生命体验与可接受程度实施教学呢?笔者以为,教师要围绕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结合六年级承上启下的特点和统编教材的单元语文要素等确定教学目标。
深入研读文本后,笔者给这篇“难课文”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①会写“搁、综”等13个字,会写“预告、烟雾”等15个词语;②联系上下文,借助资料理解难懂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散文诗的语言风格;③抓住关键词句品味文句,展开联想,感受梦境的美好;④结合资料理解梦境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笔者有机整合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把“联系上下文,借助资料理解……课文,……感受散文诗的语言风格”“抓住关键词句……感受梦境的美好”“结合资料理解梦境的象征意义”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样设计,突出了“感悟语言的表达技巧,借助资料理解习得方法”的阅读教学思路。
二、精心设计教学,灵活实施“怎么教”
为了达成编者的意图,笔者在教学设计时引导学生直面文本、直面语言,努力创设开放、民主、平等的交流氛围,让学生自读自悟、质疑问难、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把个性阅读理解当作一种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引导学生充分地谈感受、说理解、析语言,展示他们的个性化阅读理解,帮助他们多角度感知散文诗描绘的意境,理解文本寄寓的思想,赏析作品精美的语言,深入领会散文诗的丰富内涵。
1.揭题激思,适宜地对比感受
开课前,教师以“聊梦”为话题,以“梦里水乡”为内容,向学生深情描述“我的梦里江南”的画面,并配上水乡图片和舒缓的音乐。然后,教师介绍这个江南水乡就是鲁迅的故乡,并引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教师质疑启思:猜猜“好的故事”可能会写什么?大多数学生遵循常规的思维去猜测:可能会写情节曲折、动人的故事;可能还有一个美好的结局。最后,学生读课文,对比猜测,发现内容的不同,从而产生思考和阅读文本的兴趣。
初读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谈感受。“有很多不好理解的词语”;“读起来很拗口,不像现代文那么顺畅”;“不是写一个有动人情节的故事”……这些都是学生读后的第一感觉。教师直面学生的困惑和质疑,梳理出共性问题,并顺势指导:作者写作的年代处于现代文学的初创时期,正是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具体在哪个年代呢?学生发现课文的结尾处保留了作者写作的时间——“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四日”。教师由此切入,让学生对文本所具有的年代感有了初步的感受和认知,由此找到了解读文本密码的一把金钥匙,奠定了赏文悟情的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