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阅读思维发展的密码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xin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  读:
  罗伯特·斯滕伯格在《思维教学》一书中说:“教育的最重要目标就是引导学生思维,这也是教育最令人欢欣的目标。”于漪老师认为:“教师应从学生思想感情、知识能力的实际出发,运用文章精要之处,开启学生思维的窍门。” [1]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笔者将《薛法根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中收录的《九色鹿课堂实录》(以下称“其一”)与薛法根老师在杭州“千课万人”观摩活动中执教的《九色鹿》(以下称“其二”)为例进行对比,试图寻找学生阅读思维发展的密码。
  一、精心设问,让课堂更具张力
  对于课堂的第一板块,薛老师的处理是不同的。
  【其一】
  (出示四组词语,学生朗读,而后提问。)
  师:(指着第四组词语: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这组词语有什么特点?
  生1:都是描写调达的。
  生2:都是写一个人品质很坏的。
  生3:都讲这个人没有良心。
  生4:这样的人就是灵魂很肮脏的人。
  【其二】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里有一个人物,它叫——
  生(齐):九色鹿。
  师:喜欢它吗?
  生(齐):喜欢。
  师: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课文中还有一个人物——调达,喜欢他吗?说说理由。
  【赏析】正如建构主义经典的鱼牛寓言启示我们的:“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上的建构过程。”薛老师两则不同的设计,其实都是基于学生的认知而形成的意义建构。其一是抓住课文中这几个词语的共性特点引出人物,使学生对这些词语有初步的理解;其二是对课文中两位主人公的评论,使学生带着自己对课文、对人物的主观感受进行评价。
  倘若以层级提问模式来归类的话,其一属于第二级,即高级聚合型提问,检查学生在回答了低级聚合型提问的基础上是否理解并表达出课文中所涉及的有关信息;其二则属于第三级,即低级发散型提问,要求学生在回答某一问题时提供事实依据,或提出恰当理由,或分析其原因,或提出一种观点,甚至关涉第四级,即高级发散型提问,要求学生在掌握课文信息的基础上,形成富有创意或评判性的思维。[2]
  就两则不同的处理方式而言,笔者认为其二更具思维的张力,在薛老师充满智慧的理答下,我们会看到孩子们各自不一样的想法。(以下仅截取部分学生对九色鹿的评价)
  【其二】
  生1:我喜欢它颜色很漂亮,有九种颜色。
  生2:我喜欢它不图回报。
  生3:它很机智,国王要捉拿它的时候,它说服国王改变了主意。
  ……
  生6:我喜欢九色鹿的急他人之所急。就是调达掉入水中时,九色鹿奋不顾身地把调达救了上来。
  生7:喜欢九色鹿善良的心。
  【赏析】布鲁纳说:“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精心设问,会让课堂更具思维的张力。我们在自己的课堂上也可以积极尝试美国创造学创立者奥斯本的“风暴思维法”,遵循四个规则:禁止批评,鼓励畅所欲言,鼓励各种想法,欢迎进行综合和提出改进意见。[3]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畅所欲言,哪怕是出错,哪怕是相互补充,哪怕是彼此激烈的交锋,教师都应鼓励。
  二、想象朗读,让文字有声有色
  心理学家认为:“阅读,就其本质而言,是文字信息传递过程中接受端的思维活动。” [4]想象朗读,可以让这样的思维活动显性化。
  【其一】
  薛老师请学生四人一组自由分工朗读。有的小组分角色朗读;有的小组将故事分成四个部分,每人读一部分;有的小组抓住主要人物调达、九色鹿,各由一名学生读,其余齐读。薛老师不仅让学生介绍如何分工朗读,更追问这样分工背后的原因,学生在分析的同时,其实也反映出了他们背后的思考,薛老师也给予了各组不同的意见。
  师:既然是分角色朗读,就要注意角色的特点,读出角色说话时不同的语气、语调。
  师:(在学生读到“突然,耳边传来‘救命啊,救命!’的呼喊,只见一个人在汹涌的波涛中奋力挣扎”时插话)这里怎样才能读得有声有色呢?建议你再想象一下当时落水人身处的险境。再读!
  (生读得急促而紧张)
  师:有进步。还要注意,这里是在水中拼命“呼喊”,不是站在岸上喊。再读!
  (生读出了那种紧张感、危机感)
  【其二】
  恰如巴什拉所言:“就像看戏一样, 阅读时某个世界会出现在我们面前。” [5]整个教学的第二板块即为“想象朗读,感受情境”,从“看”老师画连环画(实际画了个方框),懂得“畫画除了用笔画出来外,还可以用语言进行描述,这种描述需要我们在头脑当中进行想象”。教师让学生读课文,并借由想象在头脑中显现9幅连环画,聚焦人物最多、情节最紧张的第8幅。
  师:刚才“山林之中,春光明媚”读得很好,但是后面“乌鸦高声叫喊”,你刚才就像平时说话一样。要让这幅画带有画面感,不仅要有声音,还要有情节,懂吗?想象一下九色鹿在干什么?
  生1:在睡觉。
  师:在草地上酣然入睡。乌鸦在哪里?
  生1:乌鸦在天空中高声叫喊。
  师:九色鹿已经睡着了,还听到乌鸦高声叫喊,这叫想象。想象的是画面,更重要的是情节。紧张吗?
  生1:紧张。
  师:为什么紧张?
  生1:因为九色鹿正在睡觉,国王的军队却来捉九色鹿。
  师:是啊,情况万分危急。再来读!
  (生1有感情地朗读)
  师:这么一想象,朗读就有变化,我们给他掌声!
  (生鼓掌)
其他文献
统编教材中新增了大量古诗词,编者将其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那么,如何有效进行古诗词教学,使学生合理地吸收其营养价值呢?笔者以为,除了解大意、体会情感、感悟意境等基本的教学目标之外,教师还应关注发掘古诗词的意象元素,充分吸收古诗文的文化内涵,初步培养学生想象美、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之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从而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嵌入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中。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
期刊
“1+X”名家名作悦读,立足于课本的“1”,注重课外思维发展的“X”,力求做到课内外相辅相“+”,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梯度推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提升。本文以《枫桥夜泊》教学为例,聚焦名家名作,立好“1”,选准“X”,致力于“1+X”悦读背景下走进名家名作的阅读探索与实践。  一、师生对话谈枫桥  师:我们常说,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确乎,因为一个人,我,还有许许多多像我这样的人都爱上了一座
期刊
斯科特·派克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我在备考心理咨询师学习期间,这个名字如雷贯耳,他在心理学研究上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有幸拜读了他的代表作《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在字里行间我又认识了坦诚的斯科特,他敢说大家不敢说的话,把大家隐晦的内心感受付诸通俗的语言,给我不少的提醒和启示。“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这句话久久在我耳畔萦绕。成长之旅应该等同于人生之旅,心智的成熟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在英语课堂中电化教学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它当之无愧地唱起了新课改的“重头戏”。它巧妙应用幻灯、投影、录像等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使枯燥的知識趣味化、直观化,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极
期刊
“物型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推广”是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申报立项的2018年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重大研究项目)。自2018年10月物型课程项目启动以来,物型课程项目组对物型课程的理论体系、实施特点、评价机制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的研究。  在理论体系方面,江苏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马斌认为,物型课程重在人物合一,通过课程情景的设计,最终达到以物化人、以人化物的效果,可以包括地表文化、空间文化、学
期刊
《周亚夫军细柳》是统编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近年来,笔者先后两次执教这篇课文,从教学设计到课堂实践,引发了笔者对文本解读更加深入的思考。  第一次执教《周亚夫军细柳》是一年前,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以课本剧的形式展现《周亚夫军细柳》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整堂课很热闹,无论是表演的小组,还是观看的学生,都沉浸其中,大家的兴趣被调动起来。表演结束后,笔者请学生点评每个人物的表演
期刊
政治认同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彰显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在立德树人理念中的学科定位和责任担当。政治认同素养主要表现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展现出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爱国情怀。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是思想政治课的首要任务。  一、情境素材贴近生活,培育政治情感  建构主义指出,情境是激发学生价值认知的基础,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就是
期刊
物型课程的学校有哪些特征与行动路径,如何才能科学地评价一所典型意义的物型课程好学校?这就需要制订《物型课程建设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下称《指标体系》)。  物型课程发挥“物”的课程意象,以环境建模、物型建构与课程开发为内核,实现“文化塑形”,它是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校本化隐性课程。解析一下核心概念的界定,浓缩的一句话就是:发挥“物”的课程意象实现“文化塑形”。《指标体系》就要围绕“物型意象”与“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6~37页。  【教材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方法,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单式统计表。本节课就是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同时认识复式统计表。认识复式统计表主要从形式和内容两个角度入手。  从形式的角度去认识复式统计表时,复式统计表与单式统计表最明显的区分就是单式统计表里只有
期刊
设计理念:  尊重《望洞庭》这首诗的个性特征,正确、适度地解读文本。带领学生在文字和画面的转换中,发展想象力;引领学生在品味用词之精妙中,提升思辨力;引导学生诵读不同诗人笔下的洞庭湖,对比感悟刘禹锡《望洞庭》之柔美,提高朗读力;学习抓住诗眼“和”字,体会山水和谐之美、人的心境和大自然和谐之美,提升学习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2个生字,认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