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心理学认为,初中阶段是学生核心素质发展的初级阶段。初中生知识结构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他们在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同时,由于年龄较小,自我调控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容易分散。针对初中生的行为特点,“教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把握时机,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显得由为关键。笔者认为,“提问”是一种好方法。
【关键词】提问;作用;方法
“提问”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常用手段,是教师教学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在学生互动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掌握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情况。在学校课堂教学中,“提问”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一、“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有效的反馈方式
从考查学生学习情况方式的角度看,作业、试卷测试都有滞后性,而“提问”克服了这个缺点。与前两种方式比较,经过提问,教师可以直接接收学生反馈信息,更具真实性、准确性、即时性和针对性,教师准确掌握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情况,随时随地调节教学进程,转变教学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提问”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提高学习效率
心理学认为,“注意是一种心理现象”。学生聚精会神看书、专心致志听课、全神贯注地做实验、完成作业,这些都是“注意”的心理状态的表现。要让学生的注意力离开无关的事物,较长久地集中在所选定的对象上,仅靠教师滔滔不绝的演讲是不可能做到的。如果用一个设计巧妙的“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紧紧跟随教师的教学活动,这样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提问”让学生发现学习过程中的不足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认知过程。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如,当天的身体健康状况、心理精神状态等。初中生本身又处于情绪化波动较大的年龄段,自我调节弱,难免会出现知识学习遗漏的问题。“提问”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缺憾,努力调整自己的状态,紧跟课堂教学节奏。学生在学习中,有时会过于自信,对一些知识点作出理所当然的理解,这些知识点恰恰是学生出错的隐患。因此,针对这些知识点提出几个与常理相悖的观点,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探究,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思维的品质。
当然,“提问”能够提升学生语言表达、总结归纳等能力。学生的各种能力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协同发展的,并且有互相促进作用。如,“生活中的声音哪些属于噪音?”学生想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首先就要认真思考噪音的物理含义,根据各种声音对人们生活学习造成的影响来区分噪音与乐音。其次,总结归纳出噪音的共性特点。最后,用尽量简洁的物理语言表述出来。通过这个思维过程可以锻炼学生多种能力,符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目标要求。
四、提问的方法
认知心理学派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与来自环境的感觉信息互相作用、主动建构信息意义的生成过程。”“学习中的建构是双向的:即一方面是对新信息意义建构,另一方面包括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由此看来,学生在这一学习转化过程中如何顺利衔接新旧知识就需要有精巧的问题设计。
1.“剥笋”提问法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由浅到深的认知过程。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在提问时,需要在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之上提出问题,学生的思考随着问题的提出,像剥笋一样一层一层向内部发展,最终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真知。这种提问方法对积极参与的学生起到很好的效果,尤其适合思维活跃、爱表现自己的学生,提问激发了他们的表现欲望,以此带动全班的同学共同学习。
2.“谬误”提问法
有时,书本上的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说法习惯相左或互相矛盾,学生就此容易产生错觉,致使不能确定谁对谁错,教师应及时给予疏导指正。如,物理学中的“重”与生活中的“重”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生活中的“重”指物体的质量,如,同学之间问体重“你有多重?”;物理学中的“重”指“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因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的作用,如,一位初中生重450 N。教师讲解时可以再现学生互问体重的场景,采取谬误法来提问,让学生自己来加以区分。经过这样的思考和比较,学生的疑惑解除,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3.“争议”提问法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因为某个问题或事件与同事、朋友发生争论,即便事情过去很久了,回忆起来仍记忆犹新。学生学习也一样,课堂上就某个问题,班上总会有几种不同的观点,主流观点一般是两到三种,这两、三种观点各有一部分支持者,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针对“问题”展开讨论,通过争论解决问题。学生通过争论学习知识,对知识的理解深刻并记忆久远。
在課堂教学中,“提问”具有独特作用,但是课堂提问时,问的当,好处多多;问的不当,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应联系实际生活、符合认知规律,不断优化问题情景,将“提问”的效用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皮连生,王小明,王映学.现代认知学习心理学——打开有效学习之门的钥匙[M].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2]张承芬.教育心理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3]母小勇.新版沪科粤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介绍[OL].
【关键词】提问;作用;方法
“提问”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常用手段,是教师教学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在学生互动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掌握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情况。在学校课堂教学中,“提问”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一、“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有效的反馈方式
从考查学生学习情况方式的角度看,作业、试卷测试都有滞后性,而“提问”克服了这个缺点。与前两种方式比较,经过提问,教师可以直接接收学生反馈信息,更具真实性、准确性、即时性和针对性,教师准确掌握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情况,随时随地调节教学进程,转变教学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提问”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提高学习效率
心理学认为,“注意是一种心理现象”。学生聚精会神看书、专心致志听课、全神贯注地做实验、完成作业,这些都是“注意”的心理状态的表现。要让学生的注意力离开无关的事物,较长久地集中在所选定的对象上,仅靠教师滔滔不绝的演讲是不可能做到的。如果用一个设计巧妙的“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紧紧跟随教师的教学活动,这样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提问”让学生发现学习过程中的不足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认知过程。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如,当天的身体健康状况、心理精神状态等。初中生本身又处于情绪化波动较大的年龄段,自我调节弱,难免会出现知识学习遗漏的问题。“提问”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缺憾,努力调整自己的状态,紧跟课堂教学节奏。学生在学习中,有时会过于自信,对一些知识点作出理所当然的理解,这些知识点恰恰是学生出错的隐患。因此,针对这些知识点提出几个与常理相悖的观点,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探究,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思维的品质。
当然,“提问”能够提升学生语言表达、总结归纳等能力。学生的各种能力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协同发展的,并且有互相促进作用。如,“生活中的声音哪些属于噪音?”学生想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首先就要认真思考噪音的物理含义,根据各种声音对人们生活学习造成的影响来区分噪音与乐音。其次,总结归纳出噪音的共性特点。最后,用尽量简洁的物理语言表述出来。通过这个思维过程可以锻炼学生多种能力,符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目标要求。
四、提问的方法
认知心理学派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与来自环境的感觉信息互相作用、主动建构信息意义的生成过程。”“学习中的建构是双向的:即一方面是对新信息意义建构,另一方面包括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由此看来,学生在这一学习转化过程中如何顺利衔接新旧知识就需要有精巧的问题设计。
1.“剥笋”提问法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由浅到深的认知过程。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在提问时,需要在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之上提出问题,学生的思考随着问题的提出,像剥笋一样一层一层向内部发展,最终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真知。这种提问方法对积极参与的学生起到很好的效果,尤其适合思维活跃、爱表现自己的学生,提问激发了他们的表现欲望,以此带动全班的同学共同学习。
2.“谬误”提问法
有时,书本上的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说法习惯相左或互相矛盾,学生就此容易产生错觉,致使不能确定谁对谁错,教师应及时给予疏导指正。如,物理学中的“重”与生活中的“重”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生活中的“重”指物体的质量,如,同学之间问体重“你有多重?”;物理学中的“重”指“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因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的作用,如,一位初中生重450 N。教师讲解时可以再现学生互问体重的场景,采取谬误法来提问,让学生自己来加以区分。经过这样的思考和比较,学生的疑惑解除,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3.“争议”提问法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因为某个问题或事件与同事、朋友发生争论,即便事情过去很久了,回忆起来仍记忆犹新。学生学习也一样,课堂上就某个问题,班上总会有几种不同的观点,主流观点一般是两到三种,这两、三种观点各有一部分支持者,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针对“问题”展开讨论,通过争论解决问题。学生通过争论学习知识,对知识的理解深刻并记忆久远。
在課堂教学中,“提问”具有独特作用,但是课堂提问时,问的当,好处多多;问的不当,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应联系实际生活、符合认知规律,不断优化问题情景,将“提问”的效用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皮连生,王小明,王映学.现代认知学习心理学——打开有效学习之门的钥匙[M].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2]张承芬.教育心理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3]母小勇.新版沪科粤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介绍[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