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天生的主动积极学习者,教师是儿童天性发展的辅助者,是儿童信任与热爱的对象。《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而教育内容的选择也应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的兴趣爱好,同时应有助于拓宽幼儿的视野。”《纲要》还旗帜鲜明地倡导重视幼儿主体地位的儿童观和终身教育观。
关键词:体育活动尊重幼儿学会等待
教育应当以儿童的天性为前提,顺应儿童的天性,应当采择符合儿童天性的内容并以适当方式传递给儿童。教师要研究儿童、了解儿童、尊重儿童,他是儿童天性发展的辅助者,是儿童信任与热爱的对象,而绝不该成为儿童天性的敌人,绝不该高高在上成为儿童的压迫者。
幼儿园体育活动作为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点。《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纲要》还旗帜鲜明地倡导重视幼儿主体地位的儿童观和终身教育观,那么如何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呢?在几年来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我对体育活动的组织、实施做了几点尝试与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幼儿、尊重幼儿天性
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天生的主动积极学习者,教师是儿童天性发展的辅助者,是儿童信任与热爱的对象。因此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教师在教育儿童时首先应学会研究儿童,了解儿童所想、所需。
例如:在跳绳活动中,我发现很多幼儿在跳绳之余还喜欢用跳绳在地上拼摆出各种形状进行跳跃游戏,或是将绳子变成某种形象进行模仿游戏。于是我又准备了很多短绳,投放到活动中,幼儿都很感兴趣,一段时间内短绳成为幼儿户外活动的首选材料,他们还给短绳起了很多名字:小小绳、小短绳、可爱绳、迷你绳弟弟等。在幼儿分散活动的基础上,我组织了一次集体体育活动《有趣的迷你绳》,活动中幼儿用喜欢的称呼和迷你绳打招呼,他们用各种不同方式玩迷你绳游戏,如:有的把迷你绳当成猴子尾巴跳来跳去;有点把迷你绳当成大象鼻子甩来甩去;还有的摆出“奥运五环”、“田字格”、“房子顶”、“风火轮”、“铁轨”等进行单脚跳、双脚跳、并脚跳、单双脚分合跳等等。小小的迷你绳竟然发展了幼儿这么多跳跃技能,这是我意料之外的,随着他们兴趣的增加,还用迷你绳展开了一系列竞赛活动,发展了更多的能力。
因此,教师一定以幼儿活动的观察者和指导者的身份,尊重幼儿天性,充分发挥幼儿主体作用,使幼儿在自然状态下地进行活动,自我操作与发展。
二、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应学会积极的等待
教育专家关鸿羽提出"三分教诲,七分等待",要做到"不教而教"。关鸿羽解释,三分教诲,指教诲要适量。儿童是有选择地感受外在信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并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而教育应适应儿童感觉器官与内部能力发展的自然程序,成人对儿童的行为应少加干涉。教师应该在自然状态下对儿童进行研究、观察、照料和跟随。因此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即:教师讲解示范一幼儿模仿学习一练习巩固,而是注重耐心充分的等待教育,遵循儿童发展规律。
例如:进入到大班后,我在材料区投放了许多易拉罐,目的是让幼儿能通过这些自制材料进行不同的运动并创造出各种玩法。可是我发现在每天的户外活动中幼儿还是选择熟悉的体育器械进行运动,如皮球、沙包、绳等,偶尔也会有个别幼儿拿起易拉罐看看摆摆。就这样一个多星期过去了,他们还是对易拉罐丝毫没有兴趣,我并没有着急,而是在想办法如何去引导幼儿去探索这些易拉罐,于是我把这些易拉罐用彩色纸当着孩子们面包装起来,引起很多孩子的围观,但我并没有告诉幼儿易拉罐可以玩。第二天,我发现几名男生拿起易拉罐按照颜色的分类在地上进行拼摆,然后按照他们摆的“图阵”高兴地跳起来。又过了一个星期我发现有更多的幼儿也一起加入到玩易拉罐的行列中,并摆出各种各样、新颖奇特的“图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数的不断增多,新奇的想法也越来越多,有的幼儿甚至提出:“玩单个的易拉罐没有意思,能不能把多个易拉罐捆在一起玩踩高跷的游戏呢?”幼儿的想法立刻得到了我的支持,在我的协助下,幼儿试着将易拉罐三个三个捆在一起进行游戏。慢慢地幼儿养成了爱动脑筋的好习惯,又想出了将易拉罐和别的器械结合在一起玩的方法,例如,把易拉罐摆成三角形,配合皮球玩保龄球的游戏等,后来他们还自发的从家里带来一些其他的废旧材料投放进来,慢慢地户外体育活动成了最受幼儿欢迎的活动。
这充分说明教育是一个延续的,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要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足够耐心的积极等待幼儿去尝试、摸索和实践。
三、通过活动过程让幼儿感受结果,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所谓规则意识,是指是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纲要》指出,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中应注意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而在教育方法上,教育家卢梭不赞成“和儿童讲理论”的做法,他分析说,让幼儿凭自己的直接经验去接受教育,体会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从而学会怎样去服从的法则。
例如:在大班体育游戏《小小搬运工》中,游戏内容是让幼儿通过跨跳场地内的障碍物把河对面的“西瓜”搬运回来,并以击掌为信号让下一名幼儿进行搬运,游戏中大多数幼儿能较好地进行游戏,但是也出现几名幼儿为了速度,没有完全跨跳完障碍物而是避开障碍物跑过去,于是我和幼儿展开讨论,引导他们认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并由他们自己制定出相应的规则:即没有跨跳直接跑到终点的将被淘汰出局,不能进行游戏。结果在第一轮比赛过程中,仍有三名幼儿犯规,这时,有些幼儿提出要遵守比赛规则,他们应被淘汰出局,这三名幼儿很不情愿地站在了场地的一边。在后面的比赛环节,我暗中观察这三名幼儿,他们一边着急的观看比赛,一边讨论,其中一名幼儿说“以后一定要遵守游戏规则,再也不能被淘汰出局了”。课后的评价环节里,我请这三名幼儿谈谈感受,他们说“不能参加比赛很难受,心情很不好,以后不会再违反游戏规则了”,果然在以后的体育活动中,出现违反规则的情况大大减少了。
由此可见,通过让幼儿亲自参与规则的制定并体验其过失的不良后果而达到教育目的的方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
通过以上的几点探索,感觉到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大胆尝试组织教学中的多种有效手段,而且更应该把这些理念贯穿到整个幼儿园教育教学所有过程中,使其成为一种精神。同时也通过这样的教学理念给予幼儿真正快乐的生活。
关键词:体育活动尊重幼儿学会等待
教育应当以儿童的天性为前提,顺应儿童的天性,应当采择符合儿童天性的内容并以适当方式传递给儿童。教师要研究儿童、了解儿童、尊重儿童,他是儿童天性发展的辅助者,是儿童信任与热爱的对象,而绝不该成为儿童天性的敌人,绝不该高高在上成为儿童的压迫者。
幼儿园体育活动作为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点。《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纲要》还旗帜鲜明地倡导重视幼儿主体地位的儿童观和终身教育观,那么如何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呢?在几年来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我对体育活动的组织、实施做了几点尝试与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幼儿、尊重幼儿天性
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天生的主动积极学习者,教师是儿童天性发展的辅助者,是儿童信任与热爱的对象。因此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教师在教育儿童时首先应学会研究儿童,了解儿童所想、所需。
例如:在跳绳活动中,我发现很多幼儿在跳绳之余还喜欢用跳绳在地上拼摆出各种形状进行跳跃游戏,或是将绳子变成某种形象进行模仿游戏。于是我又准备了很多短绳,投放到活动中,幼儿都很感兴趣,一段时间内短绳成为幼儿户外活动的首选材料,他们还给短绳起了很多名字:小小绳、小短绳、可爱绳、迷你绳弟弟等。在幼儿分散活动的基础上,我组织了一次集体体育活动《有趣的迷你绳》,活动中幼儿用喜欢的称呼和迷你绳打招呼,他们用各种不同方式玩迷你绳游戏,如:有的把迷你绳当成猴子尾巴跳来跳去;有点把迷你绳当成大象鼻子甩来甩去;还有的摆出“奥运五环”、“田字格”、“房子顶”、“风火轮”、“铁轨”等进行单脚跳、双脚跳、并脚跳、单双脚分合跳等等。小小的迷你绳竟然发展了幼儿这么多跳跃技能,这是我意料之外的,随着他们兴趣的增加,还用迷你绳展开了一系列竞赛活动,发展了更多的能力。
因此,教师一定以幼儿活动的观察者和指导者的身份,尊重幼儿天性,充分发挥幼儿主体作用,使幼儿在自然状态下地进行活动,自我操作与发展。
二、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应学会积极的等待
教育专家关鸿羽提出"三分教诲,七分等待",要做到"不教而教"。关鸿羽解释,三分教诲,指教诲要适量。儿童是有选择地感受外在信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并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而教育应适应儿童感觉器官与内部能力发展的自然程序,成人对儿童的行为应少加干涉。教师应该在自然状态下对儿童进行研究、观察、照料和跟随。因此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即:教师讲解示范一幼儿模仿学习一练习巩固,而是注重耐心充分的等待教育,遵循儿童发展规律。
例如:进入到大班后,我在材料区投放了许多易拉罐,目的是让幼儿能通过这些自制材料进行不同的运动并创造出各种玩法。可是我发现在每天的户外活动中幼儿还是选择熟悉的体育器械进行运动,如皮球、沙包、绳等,偶尔也会有个别幼儿拿起易拉罐看看摆摆。就这样一个多星期过去了,他们还是对易拉罐丝毫没有兴趣,我并没有着急,而是在想办法如何去引导幼儿去探索这些易拉罐,于是我把这些易拉罐用彩色纸当着孩子们面包装起来,引起很多孩子的围观,但我并没有告诉幼儿易拉罐可以玩。第二天,我发现几名男生拿起易拉罐按照颜色的分类在地上进行拼摆,然后按照他们摆的“图阵”高兴地跳起来。又过了一个星期我发现有更多的幼儿也一起加入到玩易拉罐的行列中,并摆出各种各样、新颖奇特的“图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数的不断增多,新奇的想法也越来越多,有的幼儿甚至提出:“玩单个的易拉罐没有意思,能不能把多个易拉罐捆在一起玩踩高跷的游戏呢?”幼儿的想法立刻得到了我的支持,在我的协助下,幼儿试着将易拉罐三个三个捆在一起进行游戏。慢慢地幼儿养成了爱动脑筋的好习惯,又想出了将易拉罐和别的器械结合在一起玩的方法,例如,把易拉罐摆成三角形,配合皮球玩保龄球的游戏等,后来他们还自发的从家里带来一些其他的废旧材料投放进来,慢慢地户外体育活动成了最受幼儿欢迎的活动。
这充分说明教育是一个延续的,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要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足够耐心的积极等待幼儿去尝试、摸索和实践。
三、通过活动过程让幼儿感受结果,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所谓规则意识,是指是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纲要》指出,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中应注意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而在教育方法上,教育家卢梭不赞成“和儿童讲理论”的做法,他分析说,让幼儿凭自己的直接经验去接受教育,体会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从而学会怎样去服从的法则。
例如:在大班体育游戏《小小搬运工》中,游戏内容是让幼儿通过跨跳场地内的障碍物把河对面的“西瓜”搬运回来,并以击掌为信号让下一名幼儿进行搬运,游戏中大多数幼儿能较好地进行游戏,但是也出现几名幼儿为了速度,没有完全跨跳完障碍物而是避开障碍物跑过去,于是我和幼儿展开讨论,引导他们认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并由他们自己制定出相应的规则:即没有跨跳直接跑到终点的将被淘汰出局,不能进行游戏。结果在第一轮比赛过程中,仍有三名幼儿犯规,这时,有些幼儿提出要遵守比赛规则,他们应被淘汰出局,这三名幼儿很不情愿地站在了场地的一边。在后面的比赛环节,我暗中观察这三名幼儿,他们一边着急的观看比赛,一边讨论,其中一名幼儿说“以后一定要遵守游戏规则,再也不能被淘汰出局了”。课后的评价环节里,我请这三名幼儿谈谈感受,他们说“不能参加比赛很难受,心情很不好,以后不会再违反游戏规则了”,果然在以后的体育活动中,出现违反规则的情况大大减少了。
由此可见,通过让幼儿亲自参与规则的制定并体验其过失的不良后果而达到教育目的的方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
通过以上的几点探索,感觉到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大胆尝试组织教学中的多种有效手段,而且更应该把这些理念贯穿到整个幼儿园教育教学所有过程中,使其成为一种精神。同时也通过这样的教学理念给予幼儿真正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