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农民工的困境与对策

来源 :学术理论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1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形成庞大的农民工队伍。然而,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生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由农民工群体进城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冲突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解决这一问题不只是要解决他们的生存状况问题,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弱势地位,使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平等、自由的发展,以平等、自由的主体身份融入到城市社会生活中去。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问题;解决对策。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一个特殊利益群体,其存在既对城市经济发展有着直接作用,也对乡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对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然而,农民工相对于务农者而言是城里人,是非农就业者,相对于城镇居民而言,又是乡下人,是农村进城务工者。在给农村和城市带来双重变化的同时,农民工的双重身份使其在工作、生活中面临种种困境。
  
  一、进城农民工面临的困境
  
  1、求医难
  目前,我国的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没有覆盖农民工群体,他们看病全是自费,面对着收费颇高的大医院,生病的农民工望而却步,只得在一些街头巷尾的小诊所治病,被庸医蒙骗、贻误病情甚至病死异乡的情况时有发生。
  2、子女求学难
  由于户籍问题,农民工子女很难报名上公办学校,即使能入学,也得交一笔昂贵的借读费、赞助费等,使他们陷入更大的经济困境。而一些收费较低的私立学校,教学质量也相对较差,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
  3、平等就业难
  在我国现行的体制下,农民工往往无法充分享有与城市居民平等就业权。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失业下岗的城市工人增多,许多城市为了保护城市居民的利益,对农民工从业的行业、工种加以禁止和限制。
  4、享受劳动权益难
  在城市,农民工一般不能享有城市工人都能享有的带薪节假日,甚至根本没有节假日。同时,农民工工资常常被拖欠或克扣。目前虽然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但拖欠或克扣农民工工资的现象依然十分普遍。
  5、社会保障难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然而现实中却大相径庭。许多企业为了减少用工成本,对社保工作态度消极甚至有抵触情绪,通常以农民工工流动性大、不愿投保等为借口,少报、瞒报用工人数,不为农民工投保。同时,对城镇居民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也覆盖不到农民工,他们在城里失业后不能享受低保。
  6、自身发展难
  农民工缺乏在职培训或进修的待遇。在城市里,城市职工一般都能享受到培训、再学习的机会,甚至各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中,在职职工可享有公费继续教育的机会,就是下岗职工,政府也采取再就业培训措施,增强劳动者的职业技能,而这些与城市农民工无缘。其实农民工本来文化素质低,技能差,是更需要培训的群体,但却没有多少用人单位愿意给他们提供培训的机会,再就业培训更谈不上。
  
  三、进城农民工困境的原因
  
  农民工进城后的一系列困境,根本原因在于现存的制度与政策。
  1、城乡二元制度排斥农民工分享国家资源
  户籍制度并不能直接约束农村人口的迁移,但却作为各种政策制度实施的载体对城乡人口的迁移发挥约束作用。正是通过这个载体,就业制度、住宅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制度从各个方面对农民工在城市的工作和生活直接构成了障碍:就业方面,农民工遭受到职业、工种和岗位的限制;住房方面,农民工没有身份资格购买城市经济适用房和单位建房;社会保障方面,现行城市体制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把农民工群体排斥在外;子女教育方面,我国《义务教育法》实行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决定了城乡义务教育投入政府主体的差异,城市政府不可能为农民工子女教育进行资金投入。
  2、现存的制度框架阻碍农民工群体的有效政治参与
  首先,我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实行的是根据户口确定选民资格的选举制度。由于信息不通、利益相关性不大等原因,农民工很少参与农村的政治生活。而农民户口也使他们无法参与城市社会的政治生活。其次,政治参与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组织形式来进行。而农民工很多既没有固定单位,也没有自己的利益组织。上述原因使农民工失去了表达自身利益的合法渠道,不能通过正常的政治参与来维护自身权益。
  3、现存的制度框架内,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存在着缺陷
  一是法律法规及政策的不完善。如仲裁时效短、诉讼环节多,农民工维权成本高,对用人单位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不够。二是执行不力,执法效果不理想。这既有执法力量不足的问题,如执法缺乏有力的法律支持,监察力量不足、经费缺乏等;又有执法部门的"不作为"问题,一些政府部门漠视农民工阶层的合法权益,未能按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办事,从而严重损害了农民工群体的合法权益,。
  
  四、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对策
  
  农民工问题是涉及整个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事关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政府和社会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的解决措施。
  1、打破城乡二元制度壁垒
  彻底打破城乡二元制度壁垒,进行制度创新,为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制度性支持与保障,可以从源头上消除农民工面临的种种问题。由于我国户籍制度的特殊作用,打破城乡二元制度壁垒应从户籍制度开始。首先,必须取消城乡分割的户口差别,破除身份制,建立全国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其次,根据农民工的切实情况,逐步降低他们在城市落户的门槛限制,改变以往的限制性做法,实行合理的迁移政策,确保迁移自由。再次,剔除依附于户籍制度之上的劳动用工、住房、教育以及社会保障等权利和发展机会不平等的制度,消除迁移障碍,使农民工不仅能够自由迁入,而且能够在城市生存下来。
  2、制订和完善各项相关政策
  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为农民工在城市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条件,以提高他们在城市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促进农民工与城市社会和居民的互动与融合。
  经济方面,要为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创造平等的条件:一是建立和完善公平竞争、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统一用工手续和用工待遇,加强劳动力供需信息网络建设,大力发展各级各类职业介绍机构和人才交流中心等:二是大力加强对非正规就业的管理。政府部门必须大力加强管理,一方面提高管理水平,转变工作方式,为农民工从事非正规就业做好服务工作,另方面加强对非正规就业用人单位和雇主的管理和监督,运用行政、法律手段规劳资关系,杜绝针对于农民工的各种侵权事件的发生。
  政治方面,一是要打破户籍和身份的限制,以居住地为依据,赋予在城市居住一定时间的农民工参与城市政治生活的权利。二是要以用人单位和城市社区为载体,建立农民工进行政治参与的组织渠道。使他们通过组织的力量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文化方面,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与培训。一是要从多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如开展文化、思想政治、政策、法律和法规的普及教育、城市文明教育等。二是要着力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工作。要明确对农民工培训的投资主体,建立起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共同承担并尽可能吸收社会力量捐助的资金投入机制,特别是要加大地方政府及用人单位对农民工培训投入的力度。
  特别强调的是农民工子女教育,这关系到农民工子女作为"第二代移民"未来在城市的生存与发展及社会融入问题。中央政府部门应承担起主要责任,要加大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财政转移力度;城市政府也要相应地承担起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加大公办学校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力度,支持、规范打工子弟学校,提高教育质量。
  社会生活方面,要创新城市社会管理体制,城市政府要转变观念,以平等的心态接纳和对待进城农民工;要转变管理思路和管理方式,从"管制"转变到服务引导,从防范转向服务;管理内容上,要从农民工现实需要出发,不仅在就业、收入方面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并且把农民工对住房、教育(包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服务方面的需求纳入城市建设规划。
  3、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农民工群体陷入经济上的困境,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现存的法律框架内,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害且不能得到有效的维护。因此,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必须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立法方面,一是要健全立法体系。虽然我国已建立起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法律体系框架,如《工会法》、《劳动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工伤保险条例》等,但这些法律法规并不能完全适应农民工群体的弱势特征、职业特点及实际需要,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制定专门的《农民工权益保护法》,并加强与农民工群体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的立法工作。二是进一步完善立法条款。《劳动法》对于促进就业、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障等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具体的实施规范,劳动争议与其他法律衔接不够且时效过短,《工会法》对于用人单位"不听取工会意见,无工会代表参加"而召开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会议及做出重大决定没有相应的罚责规定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落户、政治参与及合法权益的维护,必须对相关法律进行修订和完善。三是进行违宪审查,对与《宪法》有抵触的法律及地方性法规予以废除或进行修改。
  执法方面,一是要加强执法制度建设。要改变执法权过于分散、执法机构过多的局面,提高执法效率。二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既要加强对执法人员思想观念的教育,消除对农民工群体的歧视,切实加强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执法力度,又要增强执法力量。三是加强执法力度。要提高人民群体的监督意识,创新执法监督机制,拓宽监督渠道。
  司法方面,一是改革司法体制,理顺司法机关与党委、人大、政府的关系,增强司法机关的独立性,维护司法公正。二是改革审判方式,针对农民工的实际情况,调整完善举证责任、仲裁时效、诉讼程序原则,提高司法审判质量。三是改革司法程序,既要严格司法程序,维护司法公正;又简化司法程序,降低农民工的维权成本。
  
  参考文献:
  [1]李强:关于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J].社会学研究.1995.(4)。
  [2]朱力:群体性偏见与歧视---农民工与市民的摩擦性互动[J].江海学刊.2001.(06)。
  [3]周春霞:农民工与市民冲突的经济社会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4.(3)。
  [4]卢向虎:制度如何阻碍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论制度对城乡人口迁移的作用机理[J].调研世界.2005。
  (6)[6]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4)。
  [5]钱正武:农民工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社会稳定的影响[J].(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6.(4)。
  [6]耿永志、甘玲、陈秀梅:构建农民工进城就业的长效机制[J].现代经济探讨.2006.(4)。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西方一些学者认为全球文化也必将全球化,本文论证了这种趋势的不可能性。另外,虽然这种趋势不可能发生,但是现代文化的频繁交流及趋同化对世界的一些亚文化构成了冲击。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探讨了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的儒家思想究竟该向何处去的问题。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儒家思想。     一、文化能否全球化    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化趋势在全球蔓延开来。按照国际货币基金
期刊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地震波及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甘肃、陕西、山西、湖北、北京、上海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面对突发其来的重大地震灾害,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和综合频道随即中断日常节目,实况滚动报道地震情况。自当日22:00起,综合频道还与新闻频道实行并机同步直播“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特别节目,做到“最快,第一时间;最全,第一现场”,用客观、高效、平
期刊
摘 要:文章应用现代人力资源理论,结合农村经济实际,通过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的调查,列出目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有针对性提出建议意见。  关键词:实用人才;人力资源开发;对策建议。    一、农村实用人才基本情况    (一)农村实用人才调查基本状况:(1)人才结构:根据问卷调查,实用人才包括三部分:一是生产能手,占89.4%。其中,种植能手占75%,养殖能手占14.7%,加工
期刊
摘 要:工会做为代表和维护职工利益的群众组织,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建立良好机制、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重视灌输道德知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工会;职工队伍;精神文明建设。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和基本政治原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部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建设为代价。工会作为代表和维护职工利益的群众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
期刊
摘 要:安娜为了爱情毅然离开了丈夫和儿子,与情人伏伦斯基走到了一起,对于丈夫来说他不是一个好妻子,对儿子来说她不是个好母亲,同样,对情人伏伦斯基来说她也不是一个好情人。安娜对婚姻的背叛以及对爱情扭曲的追求最终导致了她悲剧的发生。  关键词:安娜;爱情;责任;道德。    安娜是沙俄时代上流社会的一位贵族妇女,她漂亮迷人,个性突出,给读者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印象,但正是这样一位让人一见顿生爱慕之情的女人
期刊
摘 要:中科院心理研究所龙立荣等学者研制的教师职业承诺问卷对107名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承诺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对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发现: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总体水平一般,处于中等水平;各人口统计学变量中,职称变量、性别变量对教师职业承诺起主要影响。性别变量、职称变量、学校变量对规范承诺的影响较大;职称变量、工作地变量、学校变量对继续承诺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
期刊
摘 要:构建和谐校园,对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学校工作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学者们的研究以及笔者实际操作,认为注重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以及管理环境等多个层面抓起,效果较佳。  关键词:和谐校园;构建;以人为本。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和谐校园,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笔者认为构建和谐校园,重在“以人为本”, 人是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的客体,培养健全的人是教育的
期刊
摘 要:1997年,中国普通高校在收费制度上进行"并轨"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费水平迅速上涨,学费占居民家庭收入的比例大幅度提高,个人承担比例的过快增长已经超过了居民家庭尤其农村贫困家庭的承受能力。高等教育的昂贵收费,对于贫困家庭造成的直接结果是个人教育权利和机会的贫困,导致教育公平无法实现。本文主要从贫困家庭对高等教育投入的现状入手,分析这些家庭高等教育成本过重的问题及其原因,并试着就此提出建议。
期刊
摘 要: 我国土地资源“一多三少”(即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优质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实行十分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土地整理是我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然而,我们在为了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在进行土地整理工作中只注重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往往忽略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本文就这一实际问题作出了一定的分析,同时提出了一些切实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土地
期刊
摘 要:未来二十年,我国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树一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过去的教育,不能全面适应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体育具有育人功能及其他社会功能,应充分发挥其作用,通过人文体育观和人文素质在体育教育中的渗透,加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