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意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当然与之同行的就是人们的审美观念的变化。陶瓷不仅是人们在生活中用处广泛的器具,也同样是一种艺术作品,传统的陶瓷器型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发生着不同的变化,并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折射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风格与人们的生活习俗。通过对陶瓷器型的变化与人们生活之间的联系进行探究可以更好地促进对陶瓷的了解,本文仅作抛砖引玉之用,希望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陶瓷器型;生活;变迁
陶瓷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来说就像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陶瓷的发展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具备极高的艺术研究价值。在古代,我国就是通过陶瓷、丝绸等对外进行文化输出,充满智慧的华夏先人通过劳动创造出大量不同器型的陶瓷,并且通过优秀的陶瓷装饰技法以及形式为当代社会生活创造出了一个更加丰富的视觉世界。陶瓷对于人们的生活来说,既可以作为一件装饰品,也可以作为实用品来使用。陶瓷自身具备一定的艺术价值,也正是由于客观世界具备丰富多彩的特点,使得陶瓷的器型有很多种形式,不同的器型有着不同的作用。我们知道,作为一件艺术品,其从诞生到发展是需要经历一个演变的过程的,当然最初诞生的时候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人们生活的需求,在满足了人们需要之后就会逐渐向艺术品的方向发展。人们最初就是为了简便生活而制作的一些陶瓷器具,经过漫长的发展也就成为了享誉世界的艺术品。
陶瓷器从其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与人们的审美密切相关的,不论是在使用上还是在审美上。比如在我们所熟知的“大唐盛世”的唐代,其经济就处于空前发达的状态,而且其中更加发达的就是海上的交通渠道,海上交通使得中西方能够更好地沟通,进而出现了丝绸之路。在唐代,瓷器的造型是非常有特点的,整体给人一种浑圆饱满的感觉,并且唐代对于瓷器的制作要求很高,能够给人一种小巧却非常精致的印象,看上去非常纯净,但是也能够从纹路上发现变化。正是由于唐代陶瓷制作工艺的变化使得人们对于陶瓷的审美要求逐渐提高,当代的陶瓷制品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内容,比如凤首壶、龙首杯等,这些器具都具有一定的异域风采,也不难发现这些陶瓷的产生就是与异邦在文化交流中形成的,从唐瓷的特征我们能够发现,唐代对于异域文化是呈现出接纳与包容的,具备相当的文化自信。
在十世纪初,我国的契丹族在北方建立了政权,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辽代。当时的契丹人通过当代的制瓷技术,并且结合当代人丰富的想象力,将生活中的实用部分以及实践内容与制瓷技术相融合,进而设计出了不同的瓷器造型,主要可以分为中原形式以及契丹形式。后者具有较为有名的陶瓷器,比如长颈瓶、凤首瓶、鸡冠壶等等。在辽代中产生的鸡腿瓶,主要就是瓶身非常修长,就像是鸡腿一样,底部是平的,上部开口非常小,整体来看是上粗下细,在设计的过程中主要是为了生活中运输以及贮藏水等液体所用的,因此鸡腿瓶的颈部就像是楔一样,在口部就是翻卷形式的段颈,当时人们会用鸡腿瓶来储藏水以及背水,其修长的造型使得在使用中非常方便,其中的水也不会因为移动洒出来。为了保证鸡腿瓶的稳定性,就对其底部做了加厚处理,因此整个瓶身给人一种沉稳结实的感觉。
在宋代,人们都非常崇尚“修身养性、平易质朴”的理念,人们重视道教,也非常崇尚自然,因此在很多艺术的创作中都有相应的体现。在当时瓷器的制作中,能够发现在艺术层面上更加崇尚清雅单一的色调,对于那些传统的藻饰是非常排斥的,也正是在这种艺术理念下,使得当时的陶瓷制作具有清淡典雅的感觉。当时的瓷窑为了满足社会上不同人的需求,在进行瓷器的制作时会分类进行,使用丰富多彩的陶瓷器,这和唐代中陶瓷制作中的一些雍容华贵的理念有很大的差别,主要就是给人一种淡雅清新,婉约清秀的意境。从整个瓷器的烧制中能够发现具有很强的对称美。在当时民间的瓷窑中,烧制出来的瓷器都是非常朴实耐用经济的,很多都是在注重实用性的基础上来满足一定的审美需求。在宋代中的梅瓶是非常著名的,总体给人的特点就是口小、颈短、肩丰、足圆,并且因为瓶口只能插入梅枝,因此得名梅瓶。梅瓶整体是非常修长的,在宋朝梅瓶又被称作是经瓶,有时也会用作装酒,总体给人一种俏丽的形象,在明朝以后才被称作梅瓶。在北宋晚期,也是陶瓷生产非常繁荣的阶段,当时的人们吸收了之前陶瓷制作的各种优秀技法,进而实现了梅瓶自身的发展。此外,宋代的玉壶春瓶器也是宋瓷中较为著名的作品。玉壶春瓶器总体是非常修长挺拔的,具有极强的美感,颈细、腹圆、足圆,制作的非常精良规整,甚至能够从中观赏到一种端庄稳重的形象。在宋瓷中还有著名的橄榄瓶,其长度适中,瓶身的整体就像是橄榄一样。橄榄瓶为宋代的河南登封创作,到了清代之后仍然在烧制,只是其造型稍微出现了变化,颈部变得更长,整体也变得非常匀称,给人一种更加秀气灵韵的美。
元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少数民族统治并且建立政权的封建王朝,在蒙古族的统治期间,相关的瓷器的创作也出现了新的风格特点,尤其是像大草原上的粗犷豪放等都融入在了瓷器的烧制中,当时也出现了很多蒙古特有的瓷器型。在元代生产的瓷器中,大多数都是关于瓶、罐、盘、高足杯等。在元代,最为盛行的就是高足杯,这也和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有着很大的联系。蒙古族人们喜欢骑马,并且在马上喝酒,因此高足杯也被称为马上杯,除了可以在杯子中盛放酒,还能放一些果实。高足杯在中国历史上的出现也是蒙古族进入中原的时期。
到了明代,瓷器都更加朴实敦厚,也更加偏向世俗化。在明代盛行的是葫芦瓶,因为整个瓷器的形状都像是葫芦一样,颈部非常短,整个瓶身是通过两部分黏合在一块的。因为葫芦自有谐音“福禄”,并且葫芦瓶又非常像一个“吉”字,因此又被称作是大吉瓶,整体的寓意就是大吉大利,也被当时的人们所喜爱,成为人们生活中使用较为频繁的传统瓷器。到了清代,瓷器都具有了其独特的风格,但是很多都具有仿古特征,比如棒槌瓶、油捶瓶、凤尾尊、马蹄尊等。雍正瓷器也具有仿制植物的特点,造型也更加优美。
我国的陶瓷在发展中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具备不同的特点的,每个时代都有其符合社会特征的陶瓷器型,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代,相应的器型都会沿着上个朝代的某些特征而发展,但是这些陶瓷都在创作中不断丰富自身的内涵,具备自身的特色。在对陶瓷器型进行研究与鉴赏时,一定需要結合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以及大众的审美需求来进行,进而能够对陶瓷艺术进行继承和发扬,使其历久而弥新。
参考文献:
[1]施茜.金镫马踏芳草地 玉楼人醉杏花天——元代多民族共存的生活方式对元青花器型的影响[J].装饰. 2007(07).
[2]张竹筠.浅谈如何创作和选择现代彩陶艺术品的器型[J].江苏陶瓷. 2010(05).
[3]程国民,程国兵.论陶瓷器型的创新与绘画的审美取向[J].景德镇陶瓷. 2011(05).
[4]罗宏杰,杨云,王芬,苗鸿雁,梁宝鎏.不同历史时期耀州窑碗器型结构特征之研究[J].中国陶瓷工业.2003(06).
关键词:陶瓷器型;生活;变迁
陶瓷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来说就像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陶瓷的发展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具备极高的艺术研究价值。在古代,我国就是通过陶瓷、丝绸等对外进行文化输出,充满智慧的华夏先人通过劳动创造出大量不同器型的陶瓷,并且通过优秀的陶瓷装饰技法以及形式为当代社会生活创造出了一个更加丰富的视觉世界。陶瓷对于人们的生活来说,既可以作为一件装饰品,也可以作为实用品来使用。陶瓷自身具备一定的艺术价值,也正是由于客观世界具备丰富多彩的特点,使得陶瓷的器型有很多种形式,不同的器型有着不同的作用。我们知道,作为一件艺术品,其从诞生到发展是需要经历一个演变的过程的,当然最初诞生的时候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人们生活的需求,在满足了人们需要之后就会逐渐向艺术品的方向发展。人们最初就是为了简便生活而制作的一些陶瓷器具,经过漫长的发展也就成为了享誉世界的艺术品。
陶瓷器从其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与人们的审美密切相关的,不论是在使用上还是在审美上。比如在我们所熟知的“大唐盛世”的唐代,其经济就处于空前发达的状态,而且其中更加发达的就是海上的交通渠道,海上交通使得中西方能够更好地沟通,进而出现了丝绸之路。在唐代,瓷器的造型是非常有特点的,整体给人一种浑圆饱满的感觉,并且唐代对于瓷器的制作要求很高,能够给人一种小巧却非常精致的印象,看上去非常纯净,但是也能够从纹路上发现变化。正是由于唐代陶瓷制作工艺的变化使得人们对于陶瓷的审美要求逐渐提高,当代的陶瓷制品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内容,比如凤首壶、龙首杯等,这些器具都具有一定的异域风采,也不难发现这些陶瓷的产生就是与异邦在文化交流中形成的,从唐瓷的特征我们能够发现,唐代对于异域文化是呈现出接纳与包容的,具备相当的文化自信。
在十世纪初,我国的契丹族在北方建立了政权,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辽代。当时的契丹人通过当代的制瓷技术,并且结合当代人丰富的想象力,将生活中的实用部分以及实践内容与制瓷技术相融合,进而设计出了不同的瓷器造型,主要可以分为中原形式以及契丹形式。后者具有较为有名的陶瓷器,比如长颈瓶、凤首瓶、鸡冠壶等等。在辽代中产生的鸡腿瓶,主要就是瓶身非常修长,就像是鸡腿一样,底部是平的,上部开口非常小,整体来看是上粗下细,在设计的过程中主要是为了生活中运输以及贮藏水等液体所用的,因此鸡腿瓶的颈部就像是楔一样,在口部就是翻卷形式的段颈,当时人们会用鸡腿瓶来储藏水以及背水,其修长的造型使得在使用中非常方便,其中的水也不会因为移动洒出来。为了保证鸡腿瓶的稳定性,就对其底部做了加厚处理,因此整个瓶身给人一种沉稳结实的感觉。
在宋代,人们都非常崇尚“修身养性、平易质朴”的理念,人们重视道教,也非常崇尚自然,因此在很多艺术的创作中都有相应的体现。在当时瓷器的制作中,能够发现在艺术层面上更加崇尚清雅单一的色调,对于那些传统的藻饰是非常排斥的,也正是在这种艺术理念下,使得当时的陶瓷制作具有清淡典雅的感觉。当时的瓷窑为了满足社会上不同人的需求,在进行瓷器的制作时会分类进行,使用丰富多彩的陶瓷器,这和唐代中陶瓷制作中的一些雍容华贵的理念有很大的差别,主要就是给人一种淡雅清新,婉约清秀的意境。从整个瓷器的烧制中能够发现具有很强的对称美。在当时民间的瓷窑中,烧制出来的瓷器都是非常朴实耐用经济的,很多都是在注重实用性的基础上来满足一定的审美需求。在宋代中的梅瓶是非常著名的,总体给人的特点就是口小、颈短、肩丰、足圆,并且因为瓶口只能插入梅枝,因此得名梅瓶。梅瓶整体是非常修长的,在宋朝梅瓶又被称作是经瓶,有时也会用作装酒,总体给人一种俏丽的形象,在明朝以后才被称作梅瓶。在北宋晚期,也是陶瓷生产非常繁荣的阶段,当时的人们吸收了之前陶瓷制作的各种优秀技法,进而实现了梅瓶自身的发展。此外,宋代的玉壶春瓶器也是宋瓷中较为著名的作品。玉壶春瓶器总体是非常修长挺拔的,具有极强的美感,颈细、腹圆、足圆,制作的非常精良规整,甚至能够从中观赏到一种端庄稳重的形象。在宋瓷中还有著名的橄榄瓶,其长度适中,瓶身的整体就像是橄榄一样。橄榄瓶为宋代的河南登封创作,到了清代之后仍然在烧制,只是其造型稍微出现了变化,颈部变得更长,整体也变得非常匀称,给人一种更加秀气灵韵的美。
元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少数民族统治并且建立政权的封建王朝,在蒙古族的统治期间,相关的瓷器的创作也出现了新的风格特点,尤其是像大草原上的粗犷豪放等都融入在了瓷器的烧制中,当时也出现了很多蒙古特有的瓷器型。在元代生产的瓷器中,大多数都是关于瓶、罐、盘、高足杯等。在元代,最为盛行的就是高足杯,这也和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有着很大的联系。蒙古族人们喜欢骑马,并且在马上喝酒,因此高足杯也被称为马上杯,除了可以在杯子中盛放酒,还能放一些果实。高足杯在中国历史上的出现也是蒙古族进入中原的时期。
到了明代,瓷器都更加朴实敦厚,也更加偏向世俗化。在明代盛行的是葫芦瓶,因为整个瓷器的形状都像是葫芦一样,颈部非常短,整个瓶身是通过两部分黏合在一块的。因为葫芦自有谐音“福禄”,并且葫芦瓶又非常像一个“吉”字,因此又被称作是大吉瓶,整体的寓意就是大吉大利,也被当时的人们所喜爱,成为人们生活中使用较为频繁的传统瓷器。到了清代,瓷器都具有了其独特的风格,但是很多都具有仿古特征,比如棒槌瓶、油捶瓶、凤尾尊、马蹄尊等。雍正瓷器也具有仿制植物的特点,造型也更加优美。
我国的陶瓷在发展中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具备不同的特点的,每个时代都有其符合社会特征的陶瓷器型,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代,相应的器型都会沿着上个朝代的某些特征而发展,但是这些陶瓷都在创作中不断丰富自身的内涵,具备自身的特色。在对陶瓷器型进行研究与鉴赏时,一定需要結合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以及大众的审美需求来进行,进而能够对陶瓷艺术进行继承和发扬,使其历久而弥新。
参考文献:
[1]施茜.金镫马踏芳草地 玉楼人醉杏花天——元代多民族共存的生活方式对元青花器型的影响[J].装饰. 2007(07).
[2]张竹筠.浅谈如何创作和选择现代彩陶艺术品的器型[J].江苏陶瓷. 2010(05).
[3]程国民,程国兵.论陶瓷器型的创新与绘画的审美取向[J].景德镇陶瓷. 2011(05).
[4]罗宏杰,杨云,王芬,苗鸿雁,梁宝鎏.不同历史时期耀州窑碗器型结构特征之研究[J].中国陶瓷工业.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