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当今社会,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并在各领域广泛应用。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在这里,我主要来谈一下我对中学历史教学信息化的认识。历史教学的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促进了历史课程改革的发展。但在中学历史教学信息化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应积极寻找应对之策,促进历史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 信息化教学方式
一、中学历史教学信息化的原因
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历史课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中学历史教学信息化的原因。
(一)历史学科自身特点的需要
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的特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多是过去发生的,它不会重演,也不能借助实验手段人为地重现。在实际教学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而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它可将单调抽象的文字扩展为声、像、文并茂,三维动画等近乎超越时空的全息模式,创造历史情境,营造浓厚的历史氛围,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实现对历史的认识,获得情感体验。
(二) 历史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是成长着的个体,既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服务者”,也是“学习者”。在教育的信息化环境下,广大教师也存在着提高信息化能力的需要。而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也体现了平等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时代精神。
二.中学历史教学信息化的积极意义
(一)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利于创设历史情境,促进学生学习。在历史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可将单调枯燥的文字转化成音频文件、视频文件等形式,通过生动的画面、富于感染力的音响效果来触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神经,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融洽。而且通过生动的画面,多变的声音创设了历史情境,营造了浓厚的历史氛围,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同时也以强烈的感染力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真正去感受历史的脉搏。
(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信息化教学方式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交互学习的机会,可使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创设的历史情境中,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愿望和积极性。网络教学和远程教学将课堂对外开放,实现资源共享,学生不仅能获取所需的资源,而且能够与老师交流,向老师进行信息反馈。而且通过学生独立操作计算机,浏览教学网页,下载相应的教学资源,能够培养学生从多方面获取信息、筛选鉴别信息的能力,这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养成都是极有意义的。
三、中学历史教学信息化所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化素养不高。中学历史教学的信息化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严格要求。作为教师,要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具有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能力。同时,学生也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能独立操作计算机并能真正利用计算机网络这一平台促进自己的学习和发展。但现状是:许多中学教师和广大学生与这一要求的差距较大。
(二)教学课件的制作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过分追求生动形象、动感和色彩。在教学中利用生动的画面和多变的音响效果创设情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学习。但是过分追求形象性、生动性,会使学生注意力从课堂转移到画面的生动和声音的多变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被弱化;其次,过多引入相关或无关资料。在教学中,导入一些课外资料,增加知识的密度和深度,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和难点。但是导入过多相关或无关资料则增加了知识容量,直接导致教师在课堂上不停演示课件,而学生“无能为力”,只能“走马观花”的把课件“欣赏”完,但却一无所获。
(三)没有正确处理好信息化教學与传统教学方的关系。传统教学方式以黑板、粉笔等为载体,向学生传授知识。它有很多弊端,但也有很多长处。比如,可以因材施教,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教法;通过教师人性化的讲解,不仅表达了情感,而且加强了师生交流。两者关系处理不当主要有两种表现,一个是以“机灌”代替“人灌”,课堂教学在画面、音乐、动画的装饰下,仍以知识为主;另一个是以计算机技术代替传统上成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以机器为主导,教师只是在播放课件,把设计好的内容演示给学生,而忽视了黑板、粉笔等教学手段以及教师自身的资源,缺乏人性化的讲解和生动形象的身体动作语言,限制了教师感情的发挥和师生交流。
四、积极应对中学历史教学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努力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化素养。教师可以在业余时间参加相关的培训班学习或自学计算机操作技术,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熟悉教学软件的制作,努力培养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能力。在提高学生的信息化素养方面,学校开设的微机课程有着重要作用,老师在教授微机机能的同时,要让学生对网络有一个正确的認识,健康有益的利用网络。
(二)教学课件的制作方面应注意。首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合理使用音频、视频,使其不仅增强了课程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兴趣,又服务于教学,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其次,在引入课外资料时,要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需要对信息进行处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只有信息的密度和深度适当,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
(三)处理好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关系。“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信息化教学虽有多种优势,但不能取代传统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也要利用传统教学方式的长处,使它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服务于教学。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 信息化教学方式
一、中学历史教学信息化的原因
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历史课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中学历史教学信息化的原因。
(一)历史学科自身特点的需要
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的特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多是过去发生的,它不会重演,也不能借助实验手段人为地重现。在实际教学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而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它可将单调抽象的文字扩展为声、像、文并茂,三维动画等近乎超越时空的全息模式,创造历史情境,营造浓厚的历史氛围,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实现对历史的认识,获得情感体验。
(二) 历史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是成长着的个体,既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服务者”,也是“学习者”。在教育的信息化环境下,广大教师也存在着提高信息化能力的需要。而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也体现了平等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时代精神。
二.中学历史教学信息化的积极意义
(一)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利于创设历史情境,促进学生学习。在历史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可将单调枯燥的文字转化成音频文件、视频文件等形式,通过生动的画面、富于感染力的音响效果来触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神经,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融洽。而且通过生动的画面,多变的声音创设了历史情境,营造了浓厚的历史氛围,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同时也以强烈的感染力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真正去感受历史的脉搏。
(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信息化教学方式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交互学习的机会,可使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创设的历史情境中,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愿望和积极性。网络教学和远程教学将课堂对外开放,实现资源共享,学生不仅能获取所需的资源,而且能够与老师交流,向老师进行信息反馈。而且通过学生独立操作计算机,浏览教学网页,下载相应的教学资源,能够培养学生从多方面获取信息、筛选鉴别信息的能力,这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养成都是极有意义的。
三、中学历史教学信息化所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化素养不高。中学历史教学的信息化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严格要求。作为教师,要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具有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能力。同时,学生也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能独立操作计算机并能真正利用计算机网络这一平台促进自己的学习和发展。但现状是:许多中学教师和广大学生与这一要求的差距较大。
(二)教学课件的制作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过分追求生动形象、动感和色彩。在教学中利用生动的画面和多变的音响效果创设情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学习。但是过分追求形象性、生动性,会使学生注意力从课堂转移到画面的生动和声音的多变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被弱化;其次,过多引入相关或无关资料。在教学中,导入一些课外资料,增加知识的密度和深度,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和难点。但是导入过多相关或无关资料则增加了知识容量,直接导致教师在课堂上不停演示课件,而学生“无能为力”,只能“走马观花”的把课件“欣赏”完,但却一无所获。
(三)没有正确处理好信息化教學与传统教学方的关系。传统教学方式以黑板、粉笔等为载体,向学生传授知识。它有很多弊端,但也有很多长处。比如,可以因材施教,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教法;通过教师人性化的讲解,不仅表达了情感,而且加强了师生交流。两者关系处理不当主要有两种表现,一个是以“机灌”代替“人灌”,课堂教学在画面、音乐、动画的装饰下,仍以知识为主;另一个是以计算机技术代替传统上成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以机器为主导,教师只是在播放课件,把设计好的内容演示给学生,而忽视了黑板、粉笔等教学手段以及教师自身的资源,缺乏人性化的讲解和生动形象的身体动作语言,限制了教师感情的发挥和师生交流。
四、积极应对中学历史教学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努力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化素养。教师可以在业余时间参加相关的培训班学习或自学计算机操作技术,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熟悉教学软件的制作,努力培养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能力。在提高学生的信息化素养方面,学校开设的微机课程有着重要作用,老师在教授微机机能的同时,要让学生对网络有一个正确的認识,健康有益的利用网络。
(二)教学课件的制作方面应注意。首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合理使用音频、视频,使其不仅增强了课程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兴趣,又服务于教学,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其次,在引入课外资料时,要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需要对信息进行处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只有信息的密度和深度适当,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
(三)处理好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关系。“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信息化教学虽有多种优势,但不能取代传统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也要利用传统教学方式的长处,使它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服务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