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能够初步理解并鉴赏文学作品,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名著导读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就名著导读的有效教学策略展开探究,以期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
名著导读是人教版教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经典对话,走近经典,并通过对经典的阅读来体味千百年来世界各地优秀的文化。那么我们如何将初中名著导读教学落到实处?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认为应当积极培养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阅读兴趣,以宁静平和的心态阅读与感悟,不断丰富他们的知识底蕴,提升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与鉴赏能力。
一、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教学现状
名著导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导”与学生的“读”能否在教学的过程中落到实处。由于初中生面临着中考压力,很多教师为了学生在考试中获得一个好成绩,保证学生更多学习文化知识的时间,将名著中所涉及的故事背景、主要情节、人物形象提炼为简要的讲义,直接展现给学生,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另外,很多教师不重视名著导读教学,在课前所进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计划较为简单,教学准备不充分,使得名著导读的教学流于形式,严重影响了名著导读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很少有人能够安安静静地进行长时间的阅读。这种整体的社会浮躁,也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学习的压力下,他们更喜欢阅读图片、情节相对轻松的报纸杂志,对于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名著则没有什么兴趣。加之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学生受网络、影视等媒体诱惑,喜欢“快餐文化”,一味地追求文字的新颖,习惯用快速浏览代替对作品的细细品读,导致学生在名著阅读的过程中很难理解其中的文化精髓,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名著导读教学的方法策略,提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多样性原则
经典名著的篇幅大多比较长,学生在“快餐文化”的影响下,很难安静地阅读完一整本书,这时教师就要不断丰富自身的名著导读教学形式,根据文学作品类型的不同,组织读书笔记、诵读活动、话剧表演、读书沙龙、影视观摩等活动,通过多样性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在课内外营造浓郁的文学作品阅读氛围。
2.探究性原则
名著强大的生命力来源于其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融合,探究也就成为名著阅读的主要魅力。在阅读的过程中在探究名著中精妙的语言表达与语言结构,探究作者语言中所蕴含的深邃思想,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与作者的思想形成共鸣。因此,对于初中生而言,名著阅读不应当仅仅是学习与生活的调味品,止步于“浅阅读”,而是应当对名著中所蕴含的丰富的语言、深邃的思想进行深入探究,不断提升自身的阅读品质与阅读能力。
3.衔接性原则
就初中语文阶段的整体教学来看,名著导读属于辅助教学的一部分,是对课本教材的有效补充。因此,教师在进行名著导读教学时,应将导读内容与教材文本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互衔接,架起导读内容与教材内容之间的桥梁。
4.辐射性原则
名著内容包罗万象,且阅读的时间几乎都在课外。因此,这里所说的辐射性原则一方面指阅读时间的开放性,即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名著阅读计划,将课外时间和假期充分、有效地利用起来。另一方面指阅读范围的辐射性,教师既要指导学生读什么、怎么读,又要指导学生对同一题材的作品举一反三地进行阅读,教会学生在广泛涉猎的基础上,有效撷取,充分从名著的阅读中汲取精神的养料。
三、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1.课前名著导读教学策略
(1)围绕“导”的目标导向,教师进行教学准备
教师要根据有效教学的效果导向进行教学准备。即根据所教名著篇目的具体要求,设计系统化的教学内容,以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说,即名著导学的教学目标要与阅读教学的目标、新课程保准的目标保持一致,形成总体目标,形成总体、年级、专题、课堂目标的层层递进与细化,并结合所教名著篇目的特点,设置导读教学的阶段目标和具体目标。
比如在进行《朝花夕拾》的名著导读教学时,首先教师要根据《朝花夕拾》这一名著的整体内容为学生设定整体的阅读目标:通过《朝花夕拾》的阅读,对鲁迅先生的成长历程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并逐渐消除与民国时期文学经典作品的隔膜,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力。其次在整体阅读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即学生要通过这本书的阅读,熟知书中十篇小故事,感受到鲁迅先生写作的风格,汲取文章中优美语言的营养,并根据自己的阅读,具体分析并表达书中所描述人物的特点与故事情节。最后,在阅读结束时,学生要从不同的角度表述对这本书阅读的感受,形成独特的阅读体验,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2)围绕“读”的目标导向,学生进行学习准备
首先,对学生整体学习情况的把握是进行针对性教学准备的前提。学生的学习情况具体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态,是学生在名著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方面的整体体现。教师在进行名著导读的教学准备时,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加强备课的针对性与目标性,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
比如在进行《水浒传》這部经典名著的导读教学时,我们可以针对学生的《水浒传》阅读情况进行调查,并设计以下调查问卷: ①你对《水浒传》这部书内容的了解主要来自哪里?(书籍、电视剧、动画片)
②曾经是否阅读过《水浒传》,阅读的是什么版本?(少儿版、精简版、原版)
③是否完整地阅读过《水浒传》这部书?(读过、只读过一小部分、没有读过)
④对于《水浒传》中的经典人物和经典情节,能够复述下来吗?(一小部分能、不能)
⑤家中有原版的《水浒传》书籍吗?(有、没有)
⑥最喜欢《水浒传》中的哪个人物?
⑦你认为阅读《水浒传》可能存在的障碍是什么?需要老师提供哪些帮助?
如此,通过对以上调查问卷的分析,教师便能对学生《水浒传》的阅读情况有针对性的了解,为具体阅读指导做好充分的准备。
其次,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对学生阅读任务的安排,促进学生按照阅读任务进行主动阅读。以《水浒传》的导读教学为例,教师要根据《水浒传》这部小说的特点,引导学生采用精读与细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阅读,并根据学生的学情,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提供阅读策略的支持。
2.课堂名著导读教学策略
(1)课堂导入
名著之所以被称之为名著,不仅因为其在语言运用和结构上的精彩,更因为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但由于初中生的年龄限制,他们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都尚显稚嫩,很难理解其中所描述的内容及情感的表达,这也就导致他们缺乏对名著阅读的兴趣与渴望。因此,在进行名著导读教学时,激发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
比如在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时,在课堂的一开始我们便为学生朗诵书中关于生命的那一段警世恒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然后向学生进行提问:保尔的一生到底经历了什么,让他能够对生命有如此感悟。这部作品,为什么在我们中国产生了这么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通过问题的设置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阅读、学习的欲望。又如在导读《昆虫记》时,我们便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书中所描述昆虫的图片,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敬畏,然后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如果用文字应当如何描述这些鲜活的生命?唤起学生对于《昆虫记》的阅读欲望,带领学生领略法布尔耗尽一生所描述的昆虫世界。
(2)重点导读
教师对名著中重点内容的把握直接影响学生名著阅读的效率。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名著导读教学之前,要对名著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准确把握名著中的重点和精髓,对于名著的教学内容有明确的目标与方向。
比如在导读《水浒传》这部名著时,我们要将导读的重点放在人物故事情节的梳理上,为学生讲述我们所熟知的风雪山神庙、武松打虎、怒打西门庆,引导学生从这些人物故事中探究当时的社会环境,探究这些事件的发生与人物性格特征的關系,以及这些人物故事所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使学生感受到梁山一百单八汉身上反抗压迫的精神以及他们的社会理想,并认识到起义失败存在的内在历史原因。
(3)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名著阅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且大部分名著篇幅都比较长,初中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有所欠缺,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给予学生一定的督促,采用一种合理有效的评价方式。传统“对与错”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缺乏有效性,很难促进学生的阅读,不适用于学生的名著阅读。这就需要教师不断丰富对学生的阅读评价方式,提升学生阅读的有效性。
首先,教师应当根据班级内的整体阅读情况,制定一份实际且有效的阅读任务流程,并且整个过程都要让学生参与进来,一旦阅读任务制定完毕,学生就要按照任务要求完成阅读计划,并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给予适当的点评,督促学生及时进行阅读。其次,每次名著导读的课堂都要求学生汇报名著阅读的情况,做成表格,并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记录下来,重点予以解读。对于能够提出自己独特感悟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使他们树立继续阅读的信心,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后,教师还可以采用读写结合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就阅读的文学作品写出自己的感悟,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深化学生情感的同时,及时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并给予一定的帮助与指导。
参考文献:
[1]张丽.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2]秦斌山.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策略初探[J].学周刊,2019(17):104.
[3]李峤.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3):51.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
名著导读是人教版教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经典对话,走近经典,并通过对经典的阅读来体味千百年来世界各地优秀的文化。那么我们如何将初中名著导读教学落到实处?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认为应当积极培养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阅读兴趣,以宁静平和的心态阅读与感悟,不断丰富他们的知识底蕴,提升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与鉴赏能力。
一、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教学现状
名著导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导”与学生的“读”能否在教学的过程中落到实处。由于初中生面临着中考压力,很多教师为了学生在考试中获得一个好成绩,保证学生更多学习文化知识的时间,将名著中所涉及的故事背景、主要情节、人物形象提炼为简要的讲义,直接展现给学生,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另外,很多教师不重视名著导读教学,在课前所进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计划较为简单,教学准备不充分,使得名著导读的教学流于形式,严重影响了名著导读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很少有人能够安安静静地进行长时间的阅读。这种整体的社会浮躁,也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学习的压力下,他们更喜欢阅读图片、情节相对轻松的报纸杂志,对于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名著则没有什么兴趣。加之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学生受网络、影视等媒体诱惑,喜欢“快餐文化”,一味地追求文字的新颖,习惯用快速浏览代替对作品的细细品读,导致学生在名著阅读的过程中很难理解其中的文化精髓,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名著导读教学的方法策略,提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多样性原则
经典名著的篇幅大多比较长,学生在“快餐文化”的影响下,很难安静地阅读完一整本书,这时教师就要不断丰富自身的名著导读教学形式,根据文学作品类型的不同,组织读书笔记、诵读活动、话剧表演、读书沙龙、影视观摩等活动,通过多样性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在课内外营造浓郁的文学作品阅读氛围。
2.探究性原则
名著强大的生命力来源于其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融合,探究也就成为名著阅读的主要魅力。在阅读的过程中在探究名著中精妙的语言表达与语言结构,探究作者语言中所蕴含的深邃思想,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与作者的思想形成共鸣。因此,对于初中生而言,名著阅读不应当仅仅是学习与生活的调味品,止步于“浅阅读”,而是应当对名著中所蕴含的丰富的语言、深邃的思想进行深入探究,不断提升自身的阅读品质与阅读能力。
3.衔接性原则
就初中语文阶段的整体教学来看,名著导读属于辅助教学的一部分,是对课本教材的有效补充。因此,教师在进行名著导读教学时,应将导读内容与教材文本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互衔接,架起导读内容与教材内容之间的桥梁。
4.辐射性原则
名著内容包罗万象,且阅读的时间几乎都在课外。因此,这里所说的辐射性原则一方面指阅读时间的开放性,即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名著阅读计划,将课外时间和假期充分、有效地利用起来。另一方面指阅读范围的辐射性,教师既要指导学生读什么、怎么读,又要指导学生对同一题材的作品举一反三地进行阅读,教会学生在广泛涉猎的基础上,有效撷取,充分从名著的阅读中汲取精神的养料。
三、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1.课前名著导读教学策略
(1)围绕“导”的目标导向,教师进行教学准备
教师要根据有效教学的效果导向进行教学准备。即根据所教名著篇目的具体要求,设计系统化的教学内容,以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说,即名著导学的教学目标要与阅读教学的目标、新课程保准的目标保持一致,形成总体目标,形成总体、年级、专题、课堂目标的层层递进与细化,并结合所教名著篇目的特点,设置导读教学的阶段目标和具体目标。
比如在进行《朝花夕拾》的名著导读教学时,首先教师要根据《朝花夕拾》这一名著的整体内容为学生设定整体的阅读目标:通过《朝花夕拾》的阅读,对鲁迅先生的成长历程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并逐渐消除与民国时期文学经典作品的隔膜,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力。其次在整体阅读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即学生要通过这本书的阅读,熟知书中十篇小故事,感受到鲁迅先生写作的风格,汲取文章中优美语言的营养,并根据自己的阅读,具体分析并表达书中所描述人物的特点与故事情节。最后,在阅读结束时,学生要从不同的角度表述对这本书阅读的感受,形成独特的阅读体验,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2)围绕“读”的目标导向,学生进行学习准备
首先,对学生整体学习情况的把握是进行针对性教学准备的前提。学生的学习情况具体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态,是学生在名著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方面的整体体现。教师在进行名著导读的教学准备时,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加强备课的针对性与目标性,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
比如在进行《水浒传》這部经典名著的导读教学时,我们可以针对学生的《水浒传》阅读情况进行调查,并设计以下调查问卷: ①你对《水浒传》这部书内容的了解主要来自哪里?(书籍、电视剧、动画片)
②曾经是否阅读过《水浒传》,阅读的是什么版本?(少儿版、精简版、原版)
③是否完整地阅读过《水浒传》这部书?(读过、只读过一小部分、没有读过)
④对于《水浒传》中的经典人物和经典情节,能够复述下来吗?(一小部分能、不能)
⑤家中有原版的《水浒传》书籍吗?(有、没有)
⑥最喜欢《水浒传》中的哪个人物?
⑦你认为阅读《水浒传》可能存在的障碍是什么?需要老师提供哪些帮助?
如此,通过对以上调查问卷的分析,教师便能对学生《水浒传》的阅读情况有针对性的了解,为具体阅读指导做好充分的准备。
其次,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对学生阅读任务的安排,促进学生按照阅读任务进行主动阅读。以《水浒传》的导读教学为例,教师要根据《水浒传》这部小说的特点,引导学生采用精读与细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阅读,并根据学生的学情,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提供阅读策略的支持。
2.课堂名著导读教学策略
(1)课堂导入
名著之所以被称之为名著,不仅因为其在语言运用和结构上的精彩,更因为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但由于初中生的年龄限制,他们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都尚显稚嫩,很难理解其中所描述的内容及情感的表达,这也就导致他们缺乏对名著阅读的兴趣与渴望。因此,在进行名著导读教学时,激发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
比如在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时,在课堂的一开始我们便为学生朗诵书中关于生命的那一段警世恒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然后向学生进行提问:保尔的一生到底经历了什么,让他能够对生命有如此感悟。这部作品,为什么在我们中国产生了这么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通过问题的设置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阅读、学习的欲望。又如在导读《昆虫记》时,我们便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书中所描述昆虫的图片,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敬畏,然后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如果用文字应当如何描述这些鲜活的生命?唤起学生对于《昆虫记》的阅读欲望,带领学生领略法布尔耗尽一生所描述的昆虫世界。
(2)重点导读
教师对名著中重点内容的把握直接影响学生名著阅读的效率。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名著导读教学之前,要对名著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准确把握名著中的重点和精髓,对于名著的教学内容有明确的目标与方向。
比如在导读《水浒传》这部名著时,我们要将导读的重点放在人物故事情节的梳理上,为学生讲述我们所熟知的风雪山神庙、武松打虎、怒打西门庆,引导学生从这些人物故事中探究当时的社会环境,探究这些事件的发生与人物性格特征的關系,以及这些人物故事所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使学生感受到梁山一百单八汉身上反抗压迫的精神以及他们的社会理想,并认识到起义失败存在的内在历史原因。
(3)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名著阅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且大部分名著篇幅都比较长,初中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有所欠缺,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给予学生一定的督促,采用一种合理有效的评价方式。传统“对与错”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缺乏有效性,很难促进学生的阅读,不适用于学生的名著阅读。这就需要教师不断丰富对学生的阅读评价方式,提升学生阅读的有效性。
首先,教师应当根据班级内的整体阅读情况,制定一份实际且有效的阅读任务流程,并且整个过程都要让学生参与进来,一旦阅读任务制定完毕,学生就要按照任务要求完成阅读计划,并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给予适当的点评,督促学生及时进行阅读。其次,每次名著导读的课堂都要求学生汇报名著阅读的情况,做成表格,并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记录下来,重点予以解读。对于能够提出自己独特感悟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使他们树立继续阅读的信心,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后,教师还可以采用读写结合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就阅读的文学作品写出自己的感悟,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深化学生情感的同时,及时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并给予一定的帮助与指导。
参考文献:
[1]张丽.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2]秦斌山.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策略初探[J].学周刊,2019(17):104.
[3]李峤.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