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级荣誉感像一个巨大磁力场,有了班级荣誉感,学生就会热爱班级,并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表现出主人翁的责任感。
关键词:集体荣誉感;以身作则;榜样
集体荣誉感是一个团队的灵魂。它是振奋精神,激励斗志,团结一心,艰苦创业的强大动力。一个缺乏集体荣誉感的团队注定是散沙一盘,结果必然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有了集体荣誉感,团队才有凝聚力,才有进取心,才有向上的朝气。从实践中我体会到,班主任工作就如同调味品中的“盐”,在做菜过程中放得过少了,则淡而无味,放得多了,则苦而难食,只有放得适量,才能烹出美味佳肴。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和组织者,那么如何培养好一个班集体的集体荣誉感呢?对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刚刚踏进校门,都是来自不同家庭、不同的成长环境、有着不同的性格特长爱好,对集体荣誉感这个概念理解的并不是很深透,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他们敏感自信,爱思考、见多识广,但又惟我独尊、感情冷漠,他们有的逐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有的缺乏“集体”的概念,更谈不上集体荣誉。作为班主任要在短时间内将这几十个活生生性格各异的学生融合成一个“小家”靠什么?靠的就是班集体荣誉感。 作为人民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呢?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呢
一、以身作则,树立良好形象
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学校,每天起床后学生要整理内务,而内务整理的质量能看出一个班集体学生的精神风貌,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和学生一起整理内务以成为我每天的必修课。如何叠被子,如何让床单看上去更整洁,甚至牙膏牙刷如何摆放我都和一起去商量着完成。好的身体是学习的重要保障,所以我要求晨跑是学生尽量不请假,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不分寒暑,我都坚持陪着学生一起跑步,培学生一起完成俯卧撑。饭后和学生一起劳动,就这样通过这一件件小事,让学生感受到学生和老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让学生体验到老师在身体力行,从而做到老师所提出的每一个要求每一个行为规范的良苦用心,然学生看到每一个要求每一个规范老师都率先做到了。这,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二、花点心思,营造“家”的氛围
在学校里,教室是孩子们逗留时间最多的地方,只有让他们爱上教室,才会重视班级的工作 “其身正,不令而行”,“一家之主”应通过自身的行动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在教室里我不是老师而是一位家长,我是在以家长的身份去要求教育他们,这样也使得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老师。班级布置也是不容忽视的:我班教室的前面墙壁上挂着我班全体师生的“大合照” ——把一张卡纸划分为50份,班主任和全体学生把自己的自画像画上去,写上名字,写下自己的奋斗目标。
三、活动,是集体中永远唱不完的歌
学生一般很喜欢集体活动,老师要从小在他们心目中确立“集体”这一概念,让他们懂得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要因为个人原因损害集体利益,知道个人要为班级争光,而班级获得的荣誉也是个人自我荣誉的体现,让他们能努力在为班级的荣誉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活动。每周一次的“让心与心的距离为零”,是同学们畅谈心里话的时间,不但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也是老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途径。每隔一个月,我会抽出一节课的时间和同学们进行“大家一起来”——安排一些级组的集体活动。实践证明,当全班同学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奋斗时力量是无懈可击的,于是,便有了班会课的总结——为学生将德育的要求化为一条条班级的具体的奋斗目标,帮助学生“消化”活动中领悟出来的道理。
四、发挥好集体中的榜样作用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对教师的形成性评价的关心尤为关注,他们喜歡把老师的赞誉、夸奖看作是自己积极行为的结果。正因为这样,同学当中的优秀分子成了集体中必不可少的学习榜样。我发现“榜样效应”效果不错,于是,我便“对症下药”,在班上安排了德育方面的“一帮一”结对子。先在班上选出十位“榜样”——热爱集体之星、助人为乐之星、爱劳动之星等,再通过观察了解把他们和班上在行为或纪律方面表现不那么好的同学编排为同桌,并给这些对子制定相应的目标。在老师和同学们的无形压力和期望下,“榜样”得到的是能力的培养,同桌得到的是行为习惯的规范。
学生的班集体荣誉感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逐步培养的。良好的集体荣誉感是一种无形且有效的约束力量,它会使每一位学生感到,做了损害集体荣誉的事是一种耻辱,促使他们为维护集体利益,服从集体需要,去努力弥补自己的弱点或缺点。
总之,班级荣誉感像一个巨大磁力场,有了班级荣誉感,学生就会热爱班级,并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表现出主人翁的责任感。做为班主任的我们要善于诱导,使学生不断完善自我,成为班级的主人。
参考文献:
[1]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云南教育》2015第2期。
关键词:集体荣誉感;以身作则;榜样
集体荣誉感是一个团队的灵魂。它是振奋精神,激励斗志,团结一心,艰苦创业的强大动力。一个缺乏集体荣誉感的团队注定是散沙一盘,结果必然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有了集体荣誉感,团队才有凝聚力,才有进取心,才有向上的朝气。从实践中我体会到,班主任工作就如同调味品中的“盐”,在做菜过程中放得过少了,则淡而无味,放得多了,则苦而难食,只有放得适量,才能烹出美味佳肴。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和组织者,那么如何培养好一个班集体的集体荣誉感呢?对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刚刚踏进校门,都是来自不同家庭、不同的成长环境、有着不同的性格特长爱好,对集体荣誉感这个概念理解的并不是很深透,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他们敏感自信,爱思考、见多识广,但又惟我独尊、感情冷漠,他们有的逐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有的缺乏“集体”的概念,更谈不上集体荣誉。作为班主任要在短时间内将这几十个活生生性格各异的学生融合成一个“小家”靠什么?靠的就是班集体荣誉感。 作为人民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呢?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呢
一、以身作则,树立良好形象
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学校,每天起床后学生要整理内务,而内务整理的质量能看出一个班集体学生的精神风貌,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和学生一起整理内务以成为我每天的必修课。如何叠被子,如何让床单看上去更整洁,甚至牙膏牙刷如何摆放我都和一起去商量着完成。好的身体是学习的重要保障,所以我要求晨跑是学生尽量不请假,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不分寒暑,我都坚持陪着学生一起跑步,培学生一起完成俯卧撑。饭后和学生一起劳动,就这样通过这一件件小事,让学生感受到学生和老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让学生体验到老师在身体力行,从而做到老师所提出的每一个要求每一个行为规范的良苦用心,然学生看到每一个要求每一个规范老师都率先做到了。这,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二、花点心思,营造“家”的氛围
在学校里,教室是孩子们逗留时间最多的地方,只有让他们爱上教室,才会重视班级的工作 “其身正,不令而行”,“一家之主”应通过自身的行动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在教室里我不是老师而是一位家长,我是在以家长的身份去要求教育他们,这样也使得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老师。班级布置也是不容忽视的:我班教室的前面墙壁上挂着我班全体师生的“大合照” ——把一张卡纸划分为50份,班主任和全体学生把自己的自画像画上去,写上名字,写下自己的奋斗目标。
三、活动,是集体中永远唱不完的歌
学生一般很喜欢集体活动,老师要从小在他们心目中确立“集体”这一概念,让他们懂得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要因为个人原因损害集体利益,知道个人要为班级争光,而班级获得的荣誉也是个人自我荣誉的体现,让他们能努力在为班级的荣誉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活动。每周一次的“让心与心的距离为零”,是同学们畅谈心里话的时间,不但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也是老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途径。每隔一个月,我会抽出一节课的时间和同学们进行“大家一起来”——安排一些级组的集体活动。实践证明,当全班同学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奋斗时力量是无懈可击的,于是,便有了班会课的总结——为学生将德育的要求化为一条条班级的具体的奋斗目标,帮助学生“消化”活动中领悟出来的道理。
四、发挥好集体中的榜样作用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对教师的形成性评价的关心尤为关注,他们喜歡把老师的赞誉、夸奖看作是自己积极行为的结果。正因为这样,同学当中的优秀分子成了集体中必不可少的学习榜样。我发现“榜样效应”效果不错,于是,我便“对症下药”,在班上安排了德育方面的“一帮一”结对子。先在班上选出十位“榜样”——热爱集体之星、助人为乐之星、爱劳动之星等,再通过观察了解把他们和班上在行为或纪律方面表现不那么好的同学编排为同桌,并给这些对子制定相应的目标。在老师和同学们的无形压力和期望下,“榜样”得到的是能力的培养,同桌得到的是行为习惯的规范。
学生的班集体荣誉感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逐步培养的。良好的集体荣誉感是一种无形且有效的约束力量,它会使每一位学生感到,做了损害集体荣誉的事是一种耻辱,促使他们为维护集体利益,服从集体需要,去努力弥补自己的弱点或缺点。
总之,班级荣誉感像一个巨大磁力场,有了班级荣誉感,学生就会热爱班级,并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表现出主人翁的责任感。做为班主任的我们要善于诱导,使学生不断完善自我,成为班级的主人。
参考文献:
[1]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云南教育》2015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