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伤逝》是鲁迅小说中唯一写爱情的悲情小说,子君和涓生的爱情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他们勇于冲破封建束缚,争取个性自由,大胆追求爱情理想,在当时社会具有特殊而鲜明的意义。
关键词:鲁迅《伤逝》 爱情悲剧 生存法则 人性状态
鲁迅先生就是一个斗士。他的作品直击社会黑暗腐朽现实,语言犀利,锋芒毕露,意在唤醒民众,改变现实。他的作品如惊雷炸响在天际,一个忧国忧民的文人,无力与现实抗争,便把所有的愤懑与忧虑渗透到他的作品中,读他的作品可以感受到先生内心的痛苦与焦灼。他的小说《伤逝》中,展示了子君与涓生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爱情悲剧,从作品的基调和表现方式看,先生都是在替他们控诉。子君作为新女性,她反抗封建势力,大胆坚决。对自由爱情的执着,她是大无畏的。涓生在开始也是全身心地爱子君,他们的思想有着共同的基础。对这些,鲁迅都是赞扬的。但是,对其思想性格上的弱点和缺点的批评也是很明显的。作者还清楚地指出,涓生虽然觉得新的生路很多,但还不知道跨到那里去,人生的第一意义在于生存,只有在生存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其它,追求完美的感情世界没有错,但把感情世界凌驾于现实世界,一厢情愿终会被现实碰撞的粉身碎骨。
一、作品着重表现旧时代妇女问题
鲁迅先生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按照各自生长起来的社会环境和阶级来划分,那就是农村妇女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妇女两类。前者的代表是祥林嫂,后者便是子君。她们尽管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受的教育不同,却有着同样悲惨的遭遇和命运。在《伤逝》中,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塑造了两个个性鲜明、积极向上的青年人的形象,子君,“君”指品行好的人,涓生,“涓”细小的流水,子君和涓生是美好事物的代表,他们是一对充满朝气、勇往直前的勇士,视爱情为自己的生命,敢于追求爱情理想。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则是“五四”之后接受了新文化运动,具有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特征的新青年,渴望了解世界、改变世界,对封建世俗陋习嗤之以鼻,他们“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①在这些资产阶级个性主义者的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下,他们走上了反抗之路。凭着一腔热情以敢叫日月换新颜的勇气向封建旧时代宣战,特别是子君这一新女性形象,作者对其倾注了“真挚”的感情,妇女问题是先生较为关注的,中国女性几千年来一直被视为男人的附属品,无论是名门旺族,还是小家闺秀,都逃脱不掉附属品的特征,在文学创作中大量的女性形象被格式化或被妖魔化。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女性处于弱势群体,女性想要获得男性同等的权利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涓生当然是勇敢的,而外表柔弱、内心坚强的子君却是比涓生更加勇敢,她无畏于路人“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毅然和专制的家庭决裂,并且“分明地,坚决地,沉静地”宣布:“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②这是觉醒者的呼声,是反抗斗争中闪耀出来的火光。一向被作为男子附属的中国妇女,第一次发出了自觉的呼声,向社会要求独立的地位。这种声音确实震动了人们的灵魂,正如涓生所感到的,有“说不出的狂喜,知道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那样的无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的。”③在我看来,这段爱情的发生绝对取决于子君的无畏,是子君满怀憧憬、义无反顾的走进了涓生的世界。两人初期的爱情生活很美好,也很有那个时代的特色。大致可以看出子君的性格有点内向,而且,两人在文化水平和视野、见识方面是有较大差距的。交往了半年之后,在涓生的影响下的子君已经有了明确的婚姻(或男女关系)自主的思想。她对涓生说出了这样的话:“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可见,当时的子君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五四时期从西方传来的“个性解放”、“男女平等”等新思想。 听到子君说出这样的话,涓生感到“震动” 、“ 狂喜”对子君和像子君一样的中国妇女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充满了信心。此后,涓生更爱子君了。终于有一天,在激动和慌乱中,涓生身不由己地用了在电影上见过的方法对子君表白了自己的爱情。青春是美好的,人类社会生活尽管它不断变动,但在这变动中人们有对美好的生活,对美好的爱情健康而合理的追求,对邪恶与黑暗的抗争是永恒的主题。
二、作品对旧时代的新青年探索人生道路的种种努力作了阐述,批判了超现实的爱情观
子君与涓生冲出了封建的大家庭之后,他们立刻又蜷缩在“幸福”的小家庭中了,沉醉在爱的“安宁和幸福”中。然而,“安宁和幸福是要凝固的”,涓生和子君的爱情因为脱离了生活的本质,没有时时更新、生长、创造,便逐渐的凝固在“永久是这样的安宁和幸福”中了。因而,目光愈来愈短浅,心胸愈来愈狭窄,在这凝固的空气中,想象中的爱情生活似乎并没有当初那么激动人心,待一切尘埃落定之后,他们仍然徘徊在自己的内心世界,消沉了意志。涓生首先对爱情产生了怀疑,他在日复一日的枯燥简单的生活中丧失了曾经的激情。同时,经济上的打击一来,他们自然就抵抗不住了,涓生失业之后,子君变得一蹶不振。她的精神生活空间日益窄小,她的心思越来越固着在日常琐事上。她越来越不理解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涓生的精神世界,不能理解从事精神劳动的涓生的工作特点,甚至不能在日常生活中给他起码的照顾。这种生活状态让涓生很失望。他开始觉得,子君已经不再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乐趣,反而已经成了自己的生活的一个累赘。冬天来了,天气冷了,涓生和子君之间因为心灵的隔阂而产生的冷漠也加重了。天气的冷和精神的冷,逼迫涓生不能在家庭中安身。他只好躲到有炉子可以取暖的通俗图书馆去。在图书馆里,涓生反思大半年来与子君的交往和同居生活“孤身枯坐,回忆从前,这才觉得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须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这时的涓生认识到了,尽管爱情可贵,但却是需要有其他东西作基础的。如果没有基本的生存条件、男女之间的爱情就会因为缺乏基础而無法长久维持下去。这时的涓生心里已经明白,尽管青春、单纯的子君有符合自己的要求并为自己所欣赏的一面,但在其他不少方面,自己与子君之间实际上是有着相当大的差距的,而且,这种差距还在因为子君的故步自封和不思进取而在不断地拉大,她所磨练的思想和豁达无畏的言论,到底也还是一个空虚,而对于这空虚却并未自觉。她早已什么书也不看,已不知道人的生活的第一要意是生存,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往的了,倘使只知道捶着一个人的衣角,那便是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他们两人之间的这种实际上难以克服的差距,决定了他们之间的爱情是长不了的。因为心里明白爱情已经走到了尽头,不善伪装的涓生也就明显地对子君冷淡起来。子君觉察到了这一点,但又不想也不能放弃涓生,爱情构建的幸福大厦终于坍塌了,包括两人的内心世界,涓生对爱情的怀疑彻底击垮了子君的无畏,子君的人生寄托全部化为泡影,子君人生命运的悲剧性则完全显露了出来,子君性格上的缺陷最终置她于死地,她无力再抗争,也放弃了抗争,她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痛苦地死去,而涓生则是“抱着梦幻而来,一遇实际,便被从梦境放逐了,不过剩下些索漠”。 三、《伤逝》强调正确的生活态度,爱情生活只能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不排斥爱情生活,但也不把爱情生活放在轴心的地位。
人的情感是受支配于经济的,喜怒哀乐都受到社会实践制约的,人类的情感、爱、怜悯、恐怖、苦痛、愉快等情绪,都是社会实践的结果,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因此,人的感情就不能不带上阶级的色彩。鲁迅说:“喜怒哀乐,人之情也,然而,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那会知道北京拣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饥饿的农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象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④以“爱”来说,也决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爱也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它也反映人类一定的社会关系,也受支配于经济地位与其他社会地位。鲁迅说:“在我自己,是以为若据性格感情等,都受‘支配于经济’(也可以说根据于经济组织或依存于经济组织)之说,则这些就一定都带着阶级性”。⑤正是两人不同的爱情观,决定了两人不同的思想性格、生活态度及行为方式,同样,也就决定了他们的爱情在旧时代社会压迫和金钱困扰的冲击下,终于难免分离的悲剧结局。涓生和子君开始是真诚热烈地相爱,但他们爱的内涵是不同的,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出自本能的欲望和情感的需要。對涓生而言,爱是需要找一个异性来爱并以此使生活充满意义和色彩,爱不过是生活的一种点缀,是手段而并非目地。在涓生看来,则是男女互相交往的合法外衣,在涓生衣冠楚楚的背后,掩盖着一种不愿负责任或不敢负责任的自私、虚伪、怯懦,流露出一种特有的中国式大男子主义的心态。正是这一爱情观使得他曾以真挚热烈开始的恋爱最终转化成自己的包袱。对子君而言,爱是找一个爱自己的人来托附终身,子君把爱视为生活的全部,是目地而非手段,把自己的全部身心和幸福寄托在一个爱自己的男人身上,这种“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旧时代的封建的爱情观,使她难免逃脱被抛弃的结局。对于骨子里传统的子君来说,自己的男人和他对自己的爱情就是自己生活的全部;失去自己的男人,她的整个生活就失去了基础,她的生存就会变得没有意义。由此看来,在某些方面,子君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德!子君真的走了之后,涓生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后悔和自责,并为子君担心,她当时的勇敢和无畏是因为爱。子君离京回家以后不久就死了。但她的死因,我们是能推测出来的:以爱情为唯一精神支柱的子君,在支柱倒了之后,没有了支撑她继续生活下去的理由,所以,她只好选择离开这个无情无爱的世界了!她的命运,已经决定她在我所给与的真实——无爱的人间死灭了! 子君死后,涓生也一天天地消沉下去,比先前已经不大出门,只坐卧在广大的空虚里,一任这死的寂静侵蚀着我的灵魂。在初春的夜晚,涓生反复地回想自己与子君从相识、相恋到分手、永别的过程,他为自己的自私而犯下的无法饶恕的罪行深深地忏悔。
四、作品对旧时代人性状态的描述和揭示
对于在旧时代专制统治条件下人性状态的描述和揭示,很少有作家能达到像鲁迅剖析的那样深刻,解读《伤逝》,从人性的角度分析,这篇文章的最可贵之处,就在于表达了人性中一种最强烈的需求——爱。外敌侵占的苦痛,国内政治的恶化,风雨飘摇的时代,因为生存处境的艰难,人们不得不在精神上付出代价,是一种可以理解的人格上的软弱,人性在专制高压下不断地出卖自己,包括自己的肉体,感觉,思考和精神人格,直到一无所有,在这里,最痛苦的不是被出卖,而是自己出卖自己,子君和涓生就生活在这种不断出卖自己的过程中,因为自己是他们换取生存可能性的惟一资源。一旦自己丧失了精神,就根本无法确定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丧失自我人格和灵魂的过程,就是自己在精神上的不存在,自己根本不能把握自己,子君和涓生经常处于极端矛盾之中,子君和涓生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是他们精神上最充实的一段日子,这时候他们还有人生理想,还有生存价值,还是个完整的人。当他们在世俗物质生活中什么都得到的时候,却自觉走向了死路,因为在精神上无法承受,这种灵与肉的深刻矛盾和痛苦,是在专制条件下知识者的一种普遍处境。社会环境对他们自由恋爱的排斥使涓生失业,他们不得不承受起环境和金钱的双重压迫。涓生不把爱情和小家庭的幸福看作生活的目地或是不可或缺的东西,因而也就不太在意或是并不太惧怕这一切的失去。可是子君把爱情和小家庭的幸福视为生活的目地和归宿,视为生命的支柱。因而面对外来的打击,曾经无畏的子君胆怯了,虽然她也说:“那算什么。哼,我们干新的。”可那声音“却只是浮浮的”。由于其特定爱情观的作用,涓生在面对生活的变故时就不能表现出自信与刚强,反而显出了其本来就有的虚伪和自私,他认为子君已成为他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只要离开子君,便可以摆脱困境,有所作为。但总的说来,涓生是一个真诚、勇敢、善良的人,他的缺点主要是成长过程中必然具有的不成熟性所引起的,而不是品德败坏所引起的。以爱情为唯一精神支柱而又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君,在失去了爱情之后也就无法在这个无爱的世界上再生存下去了。她的人生及爱情悲剧,则在于它不是揭示个人的悲剧,而是一个病态民族的悲剧,整个社会的悲剧,就是一曲旧时代追求自由爱情的挽歌。
注 释:
①《鲁迅小说全集.伤逝》,中国文联出版社。1996.5.224
②《鲁迅小说全集.伤逝》,中国文联出版社。1996.5.224
④《鲁迅小说全集.伤逝》,中国文联出版社。1996.5.225
⑤《鲁迅小说全集.伤逝》,中国文联出版社。1996.5.227
参考文献:
⑴《鲁迅小说全集》,中国文联出版社。1996.5
⑵《鲁迅美学思想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6
⑶《回忆鲁迅资料辑录》,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6
陈海浪 1966年12月出生 男 甘肃平凉市人 西北师范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 甘肃平凉市教育培训中心教师 中专语文讲师 研究方向 中小学教育管理 文学写作与阅读
关键词:鲁迅《伤逝》 爱情悲剧 生存法则 人性状态
鲁迅先生就是一个斗士。他的作品直击社会黑暗腐朽现实,语言犀利,锋芒毕露,意在唤醒民众,改变现实。他的作品如惊雷炸响在天际,一个忧国忧民的文人,无力与现实抗争,便把所有的愤懑与忧虑渗透到他的作品中,读他的作品可以感受到先生内心的痛苦与焦灼。他的小说《伤逝》中,展示了子君与涓生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爱情悲剧,从作品的基调和表现方式看,先生都是在替他们控诉。子君作为新女性,她反抗封建势力,大胆坚决。对自由爱情的执着,她是大无畏的。涓生在开始也是全身心地爱子君,他们的思想有着共同的基础。对这些,鲁迅都是赞扬的。但是,对其思想性格上的弱点和缺点的批评也是很明显的。作者还清楚地指出,涓生虽然觉得新的生路很多,但还不知道跨到那里去,人生的第一意义在于生存,只有在生存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其它,追求完美的感情世界没有错,但把感情世界凌驾于现实世界,一厢情愿终会被现实碰撞的粉身碎骨。
一、作品着重表现旧时代妇女问题
鲁迅先生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按照各自生长起来的社会环境和阶级来划分,那就是农村妇女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妇女两类。前者的代表是祥林嫂,后者便是子君。她们尽管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受的教育不同,却有着同样悲惨的遭遇和命运。在《伤逝》中,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塑造了两个个性鲜明、积极向上的青年人的形象,子君,“君”指品行好的人,涓生,“涓”细小的流水,子君和涓生是美好事物的代表,他们是一对充满朝气、勇往直前的勇士,视爱情为自己的生命,敢于追求爱情理想。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则是“五四”之后接受了新文化运动,具有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特征的新青年,渴望了解世界、改变世界,对封建世俗陋习嗤之以鼻,他们“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①在这些资产阶级个性主义者的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下,他们走上了反抗之路。凭着一腔热情以敢叫日月换新颜的勇气向封建旧时代宣战,特别是子君这一新女性形象,作者对其倾注了“真挚”的感情,妇女问题是先生较为关注的,中国女性几千年来一直被视为男人的附属品,无论是名门旺族,还是小家闺秀,都逃脱不掉附属品的特征,在文学创作中大量的女性形象被格式化或被妖魔化。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女性处于弱势群体,女性想要获得男性同等的权利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涓生当然是勇敢的,而外表柔弱、内心坚强的子君却是比涓生更加勇敢,她无畏于路人“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毅然和专制的家庭决裂,并且“分明地,坚决地,沉静地”宣布:“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②这是觉醒者的呼声,是反抗斗争中闪耀出来的火光。一向被作为男子附属的中国妇女,第一次发出了自觉的呼声,向社会要求独立的地位。这种声音确实震动了人们的灵魂,正如涓生所感到的,有“说不出的狂喜,知道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那样的无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的。”③在我看来,这段爱情的发生绝对取决于子君的无畏,是子君满怀憧憬、义无反顾的走进了涓生的世界。两人初期的爱情生活很美好,也很有那个时代的特色。大致可以看出子君的性格有点内向,而且,两人在文化水平和视野、见识方面是有较大差距的。交往了半年之后,在涓生的影响下的子君已经有了明确的婚姻(或男女关系)自主的思想。她对涓生说出了这样的话:“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可见,当时的子君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五四时期从西方传来的“个性解放”、“男女平等”等新思想。 听到子君说出这样的话,涓生感到“震动” 、“ 狂喜”对子君和像子君一样的中国妇女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充满了信心。此后,涓生更爱子君了。终于有一天,在激动和慌乱中,涓生身不由己地用了在电影上见过的方法对子君表白了自己的爱情。青春是美好的,人类社会生活尽管它不断变动,但在这变动中人们有对美好的生活,对美好的爱情健康而合理的追求,对邪恶与黑暗的抗争是永恒的主题。
二、作品对旧时代的新青年探索人生道路的种种努力作了阐述,批判了超现实的爱情观
子君与涓生冲出了封建的大家庭之后,他们立刻又蜷缩在“幸福”的小家庭中了,沉醉在爱的“安宁和幸福”中。然而,“安宁和幸福是要凝固的”,涓生和子君的爱情因为脱离了生活的本质,没有时时更新、生长、创造,便逐渐的凝固在“永久是这样的安宁和幸福”中了。因而,目光愈来愈短浅,心胸愈来愈狭窄,在这凝固的空气中,想象中的爱情生活似乎并没有当初那么激动人心,待一切尘埃落定之后,他们仍然徘徊在自己的内心世界,消沉了意志。涓生首先对爱情产生了怀疑,他在日复一日的枯燥简单的生活中丧失了曾经的激情。同时,经济上的打击一来,他们自然就抵抗不住了,涓生失业之后,子君变得一蹶不振。她的精神生活空间日益窄小,她的心思越来越固着在日常琐事上。她越来越不理解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涓生的精神世界,不能理解从事精神劳动的涓生的工作特点,甚至不能在日常生活中给他起码的照顾。这种生活状态让涓生很失望。他开始觉得,子君已经不再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乐趣,反而已经成了自己的生活的一个累赘。冬天来了,天气冷了,涓生和子君之间因为心灵的隔阂而产生的冷漠也加重了。天气的冷和精神的冷,逼迫涓生不能在家庭中安身。他只好躲到有炉子可以取暖的通俗图书馆去。在图书馆里,涓生反思大半年来与子君的交往和同居生活“孤身枯坐,回忆从前,这才觉得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须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这时的涓生认识到了,尽管爱情可贵,但却是需要有其他东西作基础的。如果没有基本的生存条件、男女之间的爱情就会因为缺乏基础而無法长久维持下去。这时的涓生心里已经明白,尽管青春、单纯的子君有符合自己的要求并为自己所欣赏的一面,但在其他不少方面,自己与子君之间实际上是有着相当大的差距的,而且,这种差距还在因为子君的故步自封和不思进取而在不断地拉大,她所磨练的思想和豁达无畏的言论,到底也还是一个空虚,而对于这空虚却并未自觉。她早已什么书也不看,已不知道人的生活的第一要意是生存,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往的了,倘使只知道捶着一个人的衣角,那便是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他们两人之间的这种实际上难以克服的差距,决定了他们之间的爱情是长不了的。因为心里明白爱情已经走到了尽头,不善伪装的涓生也就明显地对子君冷淡起来。子君觉察到了这一点,但又不想也不能放弃涓生,爱情构建的幸福大厦终于坍塌了,包括两人的内心世界,涓生对爱情的怀疑彻底击垮了子君的无畏,子君的人生寄托全部化为泡影,子君人生命运的悲剧性则完全显露了出来,子君性格上的缺陷最终置她于死地,她无力再抗争,也放弃了抗争,她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痛苦地死去,而涓生则是“抱着梦幻而来,一遇实际,便被从梦境放逐了,不过剩下些索漠”。 三、《伤逝》强调正确的生活态度,爱情生活只能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不排斥爱情生活,但也不把爱情生活放在轴心的地位。
人的情感是受支配于经济的,喜怒哀乐都受到社会实践制约的,人类的情感、爱、怜悯、恐怖、苦痛、愉快等情绪,都是社会实践的结果,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因此,人的感情就不能不带上阶级的色彩。鲁迅说:“喜怒哀乐,人之情也,然而,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那会知道北京拣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饥饿的农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象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④以“爱”来说,也决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爱也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它也反映人类一定的社会关系,也受支配于经济地位与其他社会地位。鲁迅说:“在我自己,是以为若据性格感情等,都受‘支配于经济’(也可以说根据于经济组织或依存于经济组织)之说,则这些就一定都带着阶级性”。⑤正是两人不同的爱情观,决定了两人不同的思想性格、生活态度及行为方式,同样,也就决定了他们的爱情在旧时代社会压迫和金钱困扰的冲击下,终于难免分离的悲剧结局。涓生和子君开始是真诚热烈地相爱,但他们爱的内涵是不同的,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出自本能的欲望和情感的需要。對涓生而言,爱是需要找一个异性来爱并以此使生活充满意义和色彩,爱不过是生活的一种点缀,是手段而并非目地。在涓生看来,则是男女互相交往的合法外衣,在涓生衣冠楚楚的背后,掩盖着一种不愿负责任或不敢负责任的自私、虚伪、怯懦,流露出一种特有的中国式大男子主义的心态。正是这一爱情观使得他曾以真挚热烈开始的恋爱最终转化成自己的包袱。对子君而言,爱是找一个爱自己的人来托附终身,子君把爱视为生活的全部,是目地而非手段,把自己的全部身心和幸福寄托在一个爱自己的男人身上,这种“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旧时代的封建的爱情观,使她难免逃脱被抛弃的结局。对于骨子里传统的子君来说,自己的男人和他对自己的爱情就是自己生活的全部;失去自己的男人,她的整个生活就失去了基础,她的生存就会变得没有意义。由此看来,在某些方面,子君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德!子君真的走了之后,涓生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后悔和自责,并为子君担心,她当时的勇敢和无畏是因为爱。子君离京回家以后不久就死了。但她的死因,我们是能推测出来的:以爱情为唯一精神支柱的子君,在支柱倒了之后,没有了支撑她继续生活下去的理由,所以,她只好选择离开这个无情无爱的世界了!她的命运,已经决定她在我所给与的真实——无爱的人间死灭了! 子君死后,涓生也一天天地消沉下去,比先前已经不大出门,只坐卧在广大的空虚里,一任这死的寂静侵蚀着我的灵魂。在初春的夜晚,涓生反复地回想自己与子君从相识、相恋到分手、永别的过程,他为自己的自私而犯下的无法饶恕的罪行深深地忏悔。
四、作品对旧时代人性状态的描述和揭示
对于在旧时代专制统治条件下人性状态的描述和揭示,很少有作家能达到像鲁迅剖析的那样深刻,解读《伤逝》,从人性的角度分析,这篇文章的最可贵之处,就在于表达了人性中一种最强烈的需求——爱。外敌侵占的苦痛,国内政治的恶化,风雨飘摇的时代,因为生存处境的艰难,人们不得不在精神上付出代价,是一种可以理解的人格上的软弱,人性在专制高压下不断地出卖自己,包括自己的肉体,感觉,思考和精神人格,直到一无所有,在这里,最痛苦的不是被出卖,而是自己出卖自己,子君和涓生就生活在这种不断出卖自己的过程中,因为自己是他们换取生存可能性的惟一资源。一旦自己丧失了精神,就根本无法确定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丧失自我人格和灵魂的过程,就是自己在精神上的不存在,自己根本不能把握自己,子君和涓生经常处于极端矛盾之中,子君和涓生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是他们精神上最充实的一段日子,这时候他们还有人生理想,还有生存价值,还是个完整的人。当他们在世俗物质生活中什么都得到的时候,却自觉走向了死路,因为在精神上无法承受,这种灵与肉的深刻矛盾和痛苦,是在专制条件下知识者的一种普遍处境。社会环境对他们自由恋爱的排斥使涓生失业,他们不得不承受起环境和金钱的双重压迫。涓生不把爱情和小家庭的幸福看作生活的目地或是不可或缺的东西,因而也就不太在意或是并不太惧怕这一切的失去。可是子君把爱情和小家庭的幸福视为生活的目地和归宿,视为生命的支柱。因而面对外来的打击,曾经无畏的子君胆怯了,虽然她也说:“那算什么。哼,我们干新的。”可那声音“却只是浮浮的”。由于其特定爱情观的作用,涓生在面对生活的变故时就不能表现出自信与刚强,反而显出了其本来就有的虚伪和自私,他认为子君已成为他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只要离开子君,便可以摆脱困境,有所作为。但总的说来,涓生是一个真诚、勇敢、善良的人,他的缺点主要是成长过程中必然具有的不成熟性所引起的,而不是品德败坏所引起的。以爱情为唯一精神支柱而又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君,在失去了爱情之后也就无法在这个无爱的世界上再生存下去了。她的人生及爱情悲剧,则在于它不是揭示个人的悲剧,而是一个病态民族的悲剧,整个社会的悲剧,就是一曲旧时代追求自由爱情的挽歌。
注 释:
①《鲁迅小说全集.伤逝》,中国文联出版社。1996.5.224
②《鲁迅小说全集.伤逝》,中国文联出版社。1996.5.224
④《鲁迅小说全集.伤逝》,中国文联出版社。1996.5.225
⑤《鲁迅小说全集.伤逝》,中国文联出版社。1996.5.227
参考文献:
⑴《鲁迅小说全集》,中国文联出版社。1996.5
⑵《鲁迅美学思想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6
⑶《回忆鲁迅资料辑录》,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6
陈海浪 1966年12月出生 男 甘肃平凉市人 西北师范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 甘肃平凉市教育培训中心教师 中专语文讲师 研究方向 中小学教育管理 文学写作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