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题的命制,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摸索,已经日趋成熟,成为新课标实施后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最大亮点,体现了对考生个性化阅读的尊重,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探究能力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阅读中,两者考查的要点各有侧重。其中“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探究题考查方向为: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下面结合2010年高考题,分别对这三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指导,以期对广大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考试大纲提出的“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实质是对文本自身的探究,一般要求考生从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两个方面来探究,通常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理解内容。紧扣文本中的某一个内容进行探究,答案指向相对明确,考生可根据所提供的阅读材料提炼相关要点作答。如2010年高考江苏卷文学作品阅读《溜索》中的第14题:“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
既然是从内容的角度,就要养成紧扣文本的良好习惯,绝不能脱离文本进行所谓的探究。《溜索》一文,写的是驼队过怒江时溜索的故事。文章在写牛过溜索时渲染了紧张的气氛,牛在生命可能受到的侵扰面前近乎变形的表现,昭示出这种运输方式的可怕。但就是这种残酷的运输方式,驼队却能顺利地渡过,这要取决于领队的智慧和大家的团结。只有读懂了文本,探究才有了根本。不难得出文本的深刻意蕴为:(1)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2)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3)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4)“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练中成长。
在此基础上,对文本进一步解读。就全文看,语言趋于客观,这也是阿城为文的风格,客观得像浮雕,在险境与极致的场景中,让形象得以饱满地完成自我展示,从作者对领队等的用语看,作者对他们还是充满赞赏和钦佩的。结合这些理解,对情感取向可表述为:(1)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2)领队、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3)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4)本文所写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
另外,要强调的是,无论是探究深刻意蕴还是分析作者的情感取向,都要从不同角度出发,不能只局限于一点。如上面试题中的深刻意蕴,角度分别有:整体把握;领队和汉子们;雄鹰、骏马、牛等动物形象;“我”和领队。如果单从一个方面探究,难免失之偏颇。
2.分析技巧。要求考生从自己的理解角度出发,就文章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分析探究。例如201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学作品《保护人》的第(4)题: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那没,如何分析技巧呢?
首先要读懂文本,如《保护人》一文,行政法院参事玛兰和神父桑蒂尔是这篇小说中出场的两个主要人物,前者是“保护人”,后者是“被保护人”,他们之间“保护”与“被保护”关系的展开构成了小说情节的主干。我们发现,随着小说的推进,原来给他人充当保护人的玛兰本人也需要保护。当时法国上层社会,特别是法国官场,官官相护、纷纷寻求保护人是一种流行的弊端。
其次要注意题干,“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结构方式等诸多方面的考虑”一句,相当重要,意在启发考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就自己感受较多、体会较深的一个方面稍作分析。
【答案】观点一:使主题思想更加集中、深刻。
①以小见大,揭露当时法国上层社会的不良风气和多种黑暗现实;②讽刺官场中趋炎附势、官官相护、相互推诿的丑恶现象;③揭示出一个道理:如果社会需要保护人,如果大家都寻求保护人,社会就会失去“保护”,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公正的思考与追求。
观点二: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①抓住“保护人”时刻想要保护他人的这一突出心理特征,采用夸张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惟妙惟肖地刻画人物性格;②以“保护人”为线索,使对比手法更加突出,有利于揭示人物性格的前后反差;③通过“保护人”含义的变化,淋漓尽致地集中呈现小说的讽刺特色。
观点三:使情节结构更加紧凑、有序。
①以“保护人”的故事构成情节发展的主体,使结构主干突出,不枝不蔓;②以“保护”与“被保护”为纽带,聚拢各种人物矛盾,使结构层次分明,井然有序;③围绕“保护人”安排相辅相成的明暗两条叙事线索,使结构收放自如,平中见奇。
二、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考试大纲中提出的“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指的是探究文本的人文背景,一般要求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探究民族心理与人文精神。
首先,要了解一些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内涵。民族心理个性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精神面貌,它受一定历史时代、生产力水平和文化背景等客观条件的制约。中华民族有自己的优秀传统和优良美德,如团结统一的传统、独立自主、爱好和平的传统、自强不息等。她的传统美德主要是: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等八个字。忠,尽己报国的责任;孝,生生不息的爱心;诚,求真务实的品质;信,立身兴业的基点;礼,人际文明的规范;义,人间正道的向导;廉,清白正气的根基;耻,人之为人的底线。在此基础上,我们可归纳出中华民族心理的主要内涵:①富于凝聚力;②富于同化力;③爱好自然,追求光明;④喜好和平,主张统一;⑤中庸、稳重;⑥易知足。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包括人的价值、人性的内涵与道德的修养、人格尊严与社会责任心、人的生死,以及人的理想等方面,其核心是人的价值观念。人生活在世界上面临的基本矛盾有三个: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和人与自然的矛盾。由此导致的价值取向也有不同类型和层次。人的价值可分为人的自我价值、人的社会价值和人的自然价值。人的自我价值在于人格;人的社会价值在于对社会做出贡献;人的自然价值在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有益于自然生态的积极平衡。
上述内容自然没有定论,适当知道一些,有助于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进行一定的探究思考。
其次,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善于顺藤摸瓜,由此及彼。即通过文学类作品的“这一个”,见出那一“类”、那一批,从而揭示出文本中具体形象的典型意义。探讨人文精神,往往是由小见大,对相关内容进行升华,从而折射出人物事理的本质特征。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不能就人说人,就事论事。
常见的切入角度有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如2010年安徽卷第14题:“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叙述了一个平常人的寻常事;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精致作品。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阅读小说的经验和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认识,谈谈你的见解。”
1.从人物形象入手。作者在文中分别写了罗永才、王麻子和没有姓名的“山民”三个人,明显将目光投向普通人,显示了作者对下层人物命运的关注,他们的生活看似痛苦、沉重,实则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引导人们直面生活的挫折和艰难。
2.从环境氛围入手。作者采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景象唤醒了罗永才的生命意识,让他有所启发,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人要达观的看待世事,要乐观地看待生活。
3.从语言角度入手。本文语言看似平实,实则富有表现力,如用一连串的短句描述王石匠的动作,表现出王石匠的淡定从容,极富神韵。而这份淡定从容,恰好影响了罗永才的心态,堪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三、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指的是对文本的特有解读,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题型命题人往往要求考生结合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或见解。它是文本理解式探究的变体,不过相对于文本研讨来说,考生有一定的自由进行拓展,但是必须如前所述要有一个“度”,与文本不即不离。
首先,要联系生活,结合自我,深“入”慎“出”。开放度最大的探究题就是个性解读类的试题,这种类型题目以“事例 观点”的形式出现,标志性语句是“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举例说明”、“你认为……请结合文本说明”等。事例一般有两种要求形式:一是生活实际事例,二是一般事例。
这种题目最大的特点是将考生“融入”其中,也将当下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生活理念“融入”其中。解答这类试题不仅需要考生准确理解并把握文本,而且需要考生调集与文本相关的文外知识和能力储备。因此,考生要头脑清醒,既要运用阅读所得,同时,要调用自己平时积累的知识,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答案”。
当然,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特别注意“深入慎出”,即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谨慎地提出自己的见解。考生既要入乎文内——准确把握文本的主题思想、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感情倾向;又要出乎文外——运用阅读所得和自己平素的知识储备,根据题目要求,冷静而准确地解答探究性阅读题,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毛病。需要注意的是,自己的见解必须要有时代性,符合民族心理,具有人文精神。见解千万不能消沉颓废,甚至是反动的见解。
如2010年高考山东卷第22题:你认为本人的主要人物是哪一个?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文中重点写了两个人物,即刘四爷、祥子。从着墨多少的角度看,应是刘四爷,但从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正侧面描写的角度看,应是祥子。但无论如何,在选出人物的同时,要紧密结合文本进行分析。仅选择人物而没有分析,是不能得分的。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张掖中学)
探究能力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阅读中,两者考查的要点各有侧重。其中“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探究题考查方向为: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下面结合2010年高考题,分别对这三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指导,以期对广大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考试大纲提出的“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实质是对文本自身的探究,一般要求考生从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两个方面来探究,通常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理解内容。紧扣文本中的某一个内容进行探究,答案指向相对明确,考生可根据所提供的阅读材料提炼相关要点作答。如2010年高考江苏卷文学作品阅读《溜索》中的第14题:“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
既然是从内容的角度,就要养成紧扣文本的良好习惯,绝不能脱离文本进行所谓的探究。《溜索》一文,写的是驼队过怒江时溜索的故事。文章在写牛过溜索时渲染了紧张的气氛,牛在生命可能受到的侵扰面前近乎变形的表现,昭示出这种运输方式的可怕。但就是这种残酷的运输方式,驼队却能顺利地渡过,这要取决于领队的智慧和大家的团结。只有读懂了文本,探究才有了根本。不难得出文本的深刻意蕴为:(1)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2)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3)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4)“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练中成长。
在此基础上,对文本进一步解读。就全文看,语言趋于客观,这也是阿城为文的风格,客观得像浮雕,在险境与极致的场景中,让形象得以饱满地完成自我展示,从作者对领队等的用语看,作者对他们还是充满赞赏和钦佩的。结合这些理解,对情感取向可表述为:(1)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2)领队、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3)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4)本文所写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
另外,要强调的是,无论是探究深刻意蕴还是分析作者的情感取向,都要从不同角度出发,不能只局限于一点。如上面试题中的深刻意蕴,角度分别有:整体把握;领队和汉子们;雄鹰、骏马、牛等动物形象;“我”和领队。如果单从一个方面探究,难免失之偏颇。
2.分析技巧。要求考生从自己的理解角度出发,就文章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分析探究。例如201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学作品《保护人》的第(4)题: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那没,如何分析技巧呢?
首先要读懂文本,如《保护人》一文,行政法院参事玛兰和神父桑蒂尔是这篇小说中出场的两个主要人物,前者是“保护人”,后者是“被保护人”,他们之间“保护”与“被保护”关系的展开构成了小说情节的主干。我们发现,随着小说的推进,原来给他人充当保护人的玛兰本人也需要保护。当时法国上层社会,特别是法国官场,官官相护、纷纷寻求保护人是一种流行的弊端。
其次要注意题干,“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结构方式等诸多方面的考虑”一句,相当重要,意在启发考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就自己感受较多、体会较深的一个方面稍作分析。
【答案】观点一:使主题思想更加集中、深刻。
①以小见大,揭露当时法国上层社会的不良风气和多种黑暗现实;②讽刺官场中趋炎附势、官官相护、相互推诿的丑恶现象;③揭示出一个道理:如果社会需要保护人,如果大家都寻求保护人,社会就会失去“保护”,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公正的思考与追求。
观点二: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①抓住“保护人”时刻想要保护他人的这一突出心理特征,采用夸张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惟妙惟肖地刻画人物性格;②以“保护人”为线索,使对比手法更加突出,有利于揭示人物性格的前后反差;③通过“保护人”含义的变化,淋漓尽致地集中呈现小说的讽刺特色。
观点三:使情节结构更加紧凑、有序。
①以“保护人”的故事构成情节发展的主体,使结构主干突出,不枝不蔓;②以“保护”与“被保护”为纽带,聚拢各种人物矛盾,使结构层次分明,井然有序;③围绕“保护人”安排相辅相成的明暗两条叙事线索,使结构收放自如,平中见奇。
二、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考试大纲中提出的“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指的是探究文本的人文背景,一般要求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探究民族心理与人文精神。
首先,要了解一些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内涵。民族心理个性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精神面貌,它受一定历史时代、生产力水平和文化背景等客观条件的制约。中华民族有自己的优秀传统和优良美德,如团结统一的传统、独立自主、爱好和平的传统、自强不息等。她的传统美德主要是: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等八个字。忠,尽己报国的责任;孝,生生不息的爱心;诚,求真务实的品质;信,立身兴业的基点;礼,人际文明的规范;义,人间正道的向导;廉,清白正气的根基;耻,人之为人的底线。在此基础上,我们可归纳出中华民族心理的主要内涵:①富于凝聚力;②富于同化力;③爱好自然,追求光明;④喜好和平,主张统一;⑤中庸、稳重;⑥易知足。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包括人的价值、人性的内涵与道德的修养、人格尊严与社会责任心、人的生死,以及人的理想等方面,其核心是人的价值观念。人生活在世界上面临的基本矛盾有三个: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和人与自然的矛盾。由此导致的价值取向也有不同类型和层次。人的价值可分为人的自我价值、人的社会价值和人的自然价值。人的自我价值在于人格;人的社会价值在于对社会做出贡献;人的自然价值在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有益于自然生态的积极平衡。
上述内容自然没有定论,适当知道一些,有助于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进行一定的探究思考。
其次,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善于顺藤摸瓜,由此及彼。即通过文学类作品的“这一个”,见出那一“类”、那一批,从而揭示出文本中具体形象的典型意义。探讨人文精神,往往是由小见大,对相关内容进行升华,从而折射出人物事理的本质特征。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不能就人说人,就事论事。
常见的切入角度有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如2010年安徽卷第14题:“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叙述了一个平常人的寻常事;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精致作品。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阅读小说的经验和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认识,谈谈你的见解。”
1.从人物形象入手。作者在文中分别写了罗永才、王麻子和没有姓名的“山民”三个人,明显将目光投向普通人,显示了作者对下层人物命运的关注,他们的生活看似痛苦、沉重,实则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引导人们直面生活的挫折和艰难。
2.从环境氛围入手。作者采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景象唤醒了罗永才的生命意识,让他有所启发,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人要达观的看待世事,要乐观地看待生活。
3.从语言角度入手。本文语言看似平实,实则富有表现力,如用一连串的短句描述王石匠的动作,表现出王石匠的淡定从容,极富神韵。而这份淡定从容,恰好影响了罗永才的心态,堪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三、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指的是对文本的特有解读,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题型命题人往往要求考生结合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或见解。它是文本理解式探究的变体,不过相对于文本研讨来说,考生有一定的自由进行拓展,但是必须如前所述要有一个“度”,与文本不即不离。
首先,要联系生活,结合自我,深“入”慎“出”。开放度最大的探究题就是个性解读类的试题,这种类型题目以“事例 观点”的形式出现,标志性语句是“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举例说明”、“你认为……请结合文本说明”等。事例一般有两种要求形式:一是生活实际事例,二是一般事例。
这种题目最大的特点是将考生“融入”其中,也将当下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生活理念“融入”其中。解答这类试题不仅需要考生准确理解并把握文本,而且需要考生调集与文本相关的文外知识和能力储备。因此,考生要头脑清醒,既要运用阅读所得,同时,要调用自己平时积累的知识,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答案”。
当然,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特别注意“深入慎出”,即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谨慎地提出自己的见解。考生既要入乎文内——准确把握文本的主题思想、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感情倾向;又要出乎文外——运用阅读所得和自己平素的知识储备,根据题目要求,冷静而准确地解答探究性阅读题,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毛病。需要注意的是,自己的见解必须要有时代性,符合民族心理,具有人文精神。见解千万不能消沉颓废,甚至是反动的见解。
如2010年高考山东卷第22题:你认为本人的主要人物是哪一个?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文中重点写了两个人物,即刘四爷、祥子。从着墨多少的角度看,应是刘四爷,但从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正侧面描写的角度看,应是祥子。但无论如何,在选出人物的同时,要紧密结合文本进行分析。仅选择人物而没有分析,是不能得分的。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张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