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按照小学就进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很多地方都加大了学校布局调整的力度。这一举措对于节约教育经费、优化教育资源等,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加重了农民负担,造成了新的上学难问题,软硬件设施急需根本性的改善。在此特殊环境下,不同于城市“贵族学校”的私立学校开始兴起。“治穷先治愚,治愚先兴教”,西北农村的教育一直备受关注,该问题值得我们去深入调查并反思其原因。
[关键词]西北农村 义务教育布局调整
一、该问题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两基”攻坚和“普九”工作的深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日益成为我国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有学者提出现阶段我国的事业发展中,最主要最根本的不公平是农村教育的不公平[1]。可以说我国关于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决定是基于我国目前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分散,没有集中优势,而导致的教学设备、教学质量差和师资力量薄弱的实际情况提出的。例如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据统计,农村学校51岁以上的教师比例接近20%[2]。在实行布局调整之后,的确产生了一定的教育规模效益和相应的教育资源优化,为广大的西部农村地区的学生能更好的享受到国家教育资源提供了条件。但同时,在布局调整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调整后引起的一些新问题也同样值得关注,如年龄小的寄宿学生管理、新兴私立学校的规范化等。
二、调研的方法
调查分为两个阶段:
(1)前期准备即资料查询阶段:8月4日——6日,我在国家图书馆查询西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相关刊物,了解该政策的执行现状及学术界对该问题的看法,并进行问题归类整理
(2)实地调查阶段:8月8日——8月12日,我从北京回到老家—陕西省乾县进行实地调查,亦是此次暑期实践的重点。以访谈形式为主,走访了四个村子、三所村小学、一所县城中学。我先向村里的老人、村委会了解情况,继而采访了多位家长、学生、老师。
此次实践的缺憾:
1、由于选址偏僻,此次调研没有同伴,我自己的精力有限,采访人数及收集到的资料的覆盖范围也有限,所以无法全面地说明问题,只能争取尽量全面。
2、由于调查是在暑假进行的,我不能走进课堂,亲身感受或对比教学力量的差异,实属遗憾,报告无法得到更详实的佐证。
三、调查与研究的结果
(一)以新阳乡白塔村为例,谈周边学校布局调整现状
白塔村属于陕西省乾县新阳乡,有八个村小组。以前,乾县每个乡都有一所高中,每个村都有小学。八十年代中期,第一次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府撤消了80%的乡高中。二十一世纪初,第二次布局调整,超过一半的村小学相继消失。
以白塔村为例,白塔村有八个村小组,周边有两个行政级别与之相同的村子,分别是马桥村、善化寺。截至2003年,白塔村还有三所小学,分别名为三星、白塔、关庙,其中只有白塔为完小(即能完整提供一至六年级的教育),三星、关庙均只有一至四年级。2005年,三星小学被撤销。同年,横贯白塔村的二级路面铺成,在离公路五十米远处,政府投资新建了一所完小,名为小郑学校,第一年招生100余人,教师5人,白塔取消五、六年级。截至今年,白塔学生人数减至40余人,小郑学校取消五、六年级,学生人数亦锐减至50余人,教师3人。马桥村完小、善化寺小学亦面临学生人数锐减的境况。且在四所学校中,马桥村完小的升学成绩最好,有部分其他村子的学生在此就读。
离白塔村最近的初中——关庙中学已于2001年撤销,现在离村子最近的初中是漠西乡中学,距白塔村七公里,多数孩子走路上学,约一个半小时。五年前,漠西乡中学一年招收7个班,而今初一只有3个班。
(二)针对白塔村,探讨学校布局调整的具体原因及意义
对于任何一个针对发展中的问题提出的改善措施或是政策,若想评价其好坏、利弊,必先追本溯源,探究其问题的根源、还原问题的本来面貌,进而推导出该政策的初衷,从而将政策执行后的现状与所提政策的初衷相比较,方可慎重对该政策做出评价。
首先,通过与若干村民,尤其是村中男性长辈的交谈(这里比较保守落后,男性长辈的话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我了解到“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政策并不是强制性地下发,该政策的执行在当地基本没遇到阻力,绝大部分被撤掉的学校其实是自行消失的,对此,该政策只是起到了顺水推舟的作用,或者说是规范该趋势的作用。
经采访后归纳,孩子们主动离开村中学校的原因有如下三点:
其一,这十年,村里进城务工的人数急剧增多,与外界信息交流随之迅速增加,而这些人在城里从事的工作往往是处于生产链低端的,拿着微薄的收入,供养着一家老小,体验着社会底层的艰辛,最重要的是自尊受到了伤害。在此生存状态下,他们看到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城市里过着体面的生活,继而对教育的重视大幅提升。没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苦受累,他们希望借助高考这块跳板,跃龙门,改变命运,光耀门楣。他们乐意在教育上投入更多的财力和精力。村中一位爷爷跟我说:“不好好念书只能打工”
其二,村口的公路修通,农副产品易于运输,村民的收入稳定增长,再者,村中很多青壮年进城务工,家庭收入来源增加,进而总收入大幅增加。在满足基本的温饱问题以及盖了新房后,余下的钱能支撑进城念书、转学的费用。
其三,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差,软硬件设施与城里学校相比,仍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师资队伍参差不齐,虽然代课老师数量已大大减少,但教师学历普遍偏低。以白塔村小为例,三名教师,均为乾县师专毕业,中专学历。老师们上课均用方言,未开设英语。虽然已不存在两个年级并在一起上课的情景,但每个老师仍跨学科上课,例一人同时带语文、美术、体育。在硬件设施方面,农村学校亦简陋,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没有像样的操场。例如近年政府新修建的、条件最好的小郑学校,没有暖气,每间教室也只有一顶吊扇。
其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而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学校布局调整这一举措恰是达到了优化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效果。撤并学校首先是整合教师资源,这点也是在农村义务教育尤其是西部农村义务教育一系列问题中最亟待解决、最受关注的问题。尽管横向比较,与城里的师资配置相比,农村师资结构仍有诸多不合理之处,师资水平也望其项背,但纵向比较,代课老师大量减少,现职教师绝大多数为科班出身,而且复合班的上课模式已经走入历史。可见,上述比较确实说明师资的优化。学校合并也利于国家重点投资,例如小郑学校,国家出资翻修校舍、重铺通抵学校的路。综上,“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确实优化了西部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为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三)村中适龄儿童入学情况粗查
在上述行文中已经阐明“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政策在当地并没有引起多少村民的强烈反响,因为这些学校更多是由于生源匮乏而自行消失的,并非国家强行撤掉。对于当地人,他们已经意识到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且每年的收入能够支撑孩子进城念书的费用,这些父母就将孩子转到县城里念书。尤其是村民居住在一起,常有亲戚辈分关系。邻里亲密,所以一户的事例往往以极快的速度影响全村。以谭窑村为例,谭俊义老人家的长子考上大学并公费留学,衣锦还乡,于是老人的其他孩子都将自己的孩子转入城镇学校,村里其他人家一看此状,纷纷效仿。谭窑村一共有50余户,只有三户人家的孩子在农村学校念书。将孩子转到附近的城镇中学的情况大致分为如下三种:
(1)临近的镇上公立小学。此类学校随教学质量不如县城的学校,但已比农村学校强不少,而且不需交赞助费,是很多经济状况未达到小康的家庭的选择。
(2)县城里口碑很好的公立学校。此类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尤其是师资,应该是方圆几十里内最好的,政府重点投资,课改试点,但是班级设置大、需交赞助费,而且离家远,很多家庭为此得在县城里专门租房并留一位大人来照顾孩子,这无疑又增加了生活的成本。以在乾师附小就读为例,每年的赞助费为三千元,基本上已经占了当地普通农户一年收入的四分之一。只有相对富裕家庭的孩子会选择此类学校。
(3)临近城镇的私立学校。经采访后发现,在西北城镇的该类学校并不是我们传统印象里大中城市的“贵族学校”,它的就读费用(学费+住宿费)一般在1200元/年,还不到乾师附小赞助费的一半。而且教学内容相对多样化,教师要求严格,有住校条件,是很多农户让孩子就学的新选择,是在西北农村一支异军突起的新教学力量,应受重视。
(四)西部农村新兴的教学力量:私立学校
在西部农村教育资源匮乏的客观条件下,有一支崛起的教学力量:私立学校。此类学校并不是大中城市里的“贵族学校”,相反它的收费合理、老师要求严格。而且与同地区公立学校相比,它的课程设置多样化,从小学中年级起便开设英语课,课余活动丰富。有住宿条件且配备专门的生活老师。教师队伍平均年龄小,但是学历相对高。鉴于上述优点,位于城乡结合部的此类私立学校受到众多农村家长的青睐。
采访期间,我恰遇小天鹅学校在白塔村宣传。以小天鹅学校为例,它由幼儿部和小学部构成,在校学生500余人,其中住校生100余人,教师40余人。每班30人,与公立学校七八十人一班的设置相比,真是小班教学。统一教材,参加全县统考。课程设置多样,两大特色课程是“英语教学”和“舞蹈教学”。从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每天一节,还设置“英语趣味竞赛”,定期请市里的老师来讲课。而且日常教学该校也很严格,连续三年毕业班统考平均分全县第一。此外,该校专门配备食堂,住校生每40人配备一名生活老师。每天离家较远的学生上学有校车接送。不同年级收费不等,最高的为六年级,1250元/年(含住宿费)。
与该校老师的谈话中,我了解到,构成该校现有教学模式的原因。狠抓英语教学与学生成绩是在宣传材料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农村家长最看重孩子的成绩,对于基础教育只有朴素的期望,他们关心的只是将来孩子能不能考上好中学、好大学,对于现在城市里火爆的素质教育课程并不关心。而且,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农村孩子的英语普遍不好,进城念高中后这点尤为凸显。所以,他们对学校的明确要求只有两点:1、教学成绩好2、多教英语。于是,当地的私立学校为招揽生源一般以教学严格著称。在校教师多为刚毕业几年的师范生,因为城里公立学校的门槛高,很多毕业生便以此为踏板,积攒几年经验再进公立校。而且,对于学校的投资人,雇佣这些老师的工资成本低,每月只有500多元,是公立校同等老师工资的四分之一。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的毕业生坚守在教师的岗位上,没有放弃这一神圣的职业,关心和他们小时候一样的农村孩子,用爱在默默付出。此类学校的教师年轻、有活力、学历相对较高,但是缺乏经验且流动性大。
每年暑假,学校都会组织教师在校址周围百余个村子宣传、招生,有学校的宣传车及专门印发的宣传资料。每天在二至三个村子流动宣传,邀请家长到校参观。该名老师介绍说,现在这样的学校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青睐及教育部门的重视,两年住校人数由30余人增至100余人。
(五)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成本增加的问题。在上面已经提到,撤并学校后,吸引了相当一部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孩子从白塔村到县里上学,离家很远,学校的住宿和生活条件都还是不错的,但是孩子如果年纪小,家长便不放心孩子孤身一人在外上学,于是就出现了父母一方或老人陪读的现象甚至是举家搬迁,父母在城中打工。据我了解,小学的陪读现象十分普遍,而一个三口之家日常生活月开销增加至1200余元,为在农村时的四至五倍。而且农村学生大量涌入城里,造成城里公立学校的班级设置过大,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其次是关于私立学校的监管问题。此类出现在西部农村的私立学校,因其为新兴事物,尚无完善的监管机制、考核机制与绩效评估机制。况且因之前的参考案例不多,一旦出现官司纠纷,如何维护农民的权益。且针对目前西部农村教育资源匮乏的现状而新兴的私立学校市场如何规范也是急需重视的问题。有的家长担心学校为夸大教学成绩、招揽生源而冒填期末成绩,这种担忧不是捕风捉影。
再者是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通过学校的撤并,部分学生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庭,住校学习。这些尚处于童龄的学生其成长缺乏家庭熏陶和父母环境,造成的影响可能近期不太明显,但发长到一定阶段就会凸显出来。通过对一些老师的访谈,我了解到农村学生(特别是初中生)到城里上学后,在生活上出现的问题比城镇的走读学生要多,一方面是寄宿管理上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是学生德育方面的困难增多。有部分寄宿学生周末不回家,而去网吧或电玩厅。回家以后,家长们发现孩子也不会主动承担农活或家务。对于更小的孩子,家庭教育的缺失,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也很容易在寄宿生活中出现问题。
最后,关于撤并校后被撤销学校的利用也是一个难题。西北自然条件差,废弃的校园很难再利用。既无法拍卖,另作他用的可能性也较小。
四、一些建议
本文仅是通过对陕西乾县新阳乡几个村子的实地考察,对国家出台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后,西北农村地区的实施情况、该政策对农村家庭的影响、农民的应对措施及新兴的私立学校进行反应。有成绩有问题,我试图把它描述出来、展示清楚。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我提出一些小建议。
1.学校布局调整政策是为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也确实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是即使调整后的师资也已经不能满足农民对义务教育的需求了。国家应采取地方偏向政策,对贫困的地区给予更多的经费支持,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刺激教育需求的政策[3],以缩小地区差距,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
2.国家应尽快出台对于西部农村新兴的私立学校相关政策、法规,快速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避免鱼龙混杂,保护农民利益。这些在特殊时期、特殊情况下迅速发展的学校确实对西北农村的基础教育的促进功不可没,在国家仍无法对改善西部农村教育资源投入大量资金的情况下,可以对该类学校的创办、经营实行一些优惠政策,以鼓励它们的发展。
3.形成多元的教育模式,比如投资发展远程教育。
4.农村教育最棘手的问题是师资队伍的改善。对此,可以健全城乡教师的交流机制继续选派城市教师下乡支教,并定期轮换一定比例的校长和骨干教师。加大农村教师的补助力度,完善农村教师表彰奖励机制。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建立农村教师培训体系。
5.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学校宿舍的建设投入,改善学生们的居住环境,在西北,风扇、暖气的安装比较迫切,并设立一定编制来招收寄宿老师。
[参考文献]
[1]《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邬跃,樊颍著.刊于《西部教育参考》2009年第一期
[2]《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邬跃,樊颍著.刊于《西部教育参考》2009年第一期
[3]《中国贫困地区的教育与发展》贵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金莲著
[4]《2008国情调研——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查》民航出版社2009年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西北农村 义务教育布局调整
一、该问题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两基”攻坚和“普九”工作的深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日益成为我国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有学者提出现阶段我国的事业发展中,最主要最根本的不公平是农村教育的不公平[1]。可以说我国关于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决定是基于我国目前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分散,没有集中优势,而导致的教学设备、教学质量差和师资力量薄弱的实际情况提出的。例如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据统计,农村学校51岁以上的教师比例接近20%[2]。在实行布局调整之后,的确产生了一定的教育规模效益和相应的教育资源优化,为广大的西部农村地区的学生能更好的享受到国家教育资源提供了条件。但同时,在布局调整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调整后引起的一些新问题也同样值得关注,如年龄小的寄宿学生管理、新兴私立学校的规范化等。
二、调研的方法
调查分为两个阶段:
(1)前期准备即资料查询阶段:8月4日——6日,我在国家图书馆查询西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相关刊物,了解该政策的执行现状及学术界对该问题的看法,并进行问题归类整理
(2)实地调查阶段:8月8日——8月12日,我从北京回到老家—陕西省乾县进行实地调查,亦是此次暑期实践的重点。以访谈形式为主,走访了四个村子、三所村小学、一所县城中学。我先向村里的老人、村委会了解情况,继而采访了多位家长、学生、老师。
此次实践的缺憾:
1、由于选址偏僻,此次调研没有同伴,我自己的精力有限,采访人数及收集到的资料的覆盖范围也有限,所以无法全面地说明问题,只能争取尽量全面。
2、由于调查是在暑假进行的,我不能走进课堂,亲身感受或对比教学力量的差异,实属遗憾,报告无法得到更详实的佐证。
三、调查与研究的结果
(一)以新阳乡白塔村为例,谈周边学校布局调整现状
白塔村属于陕西省乾县新阳乡,有八个村小组。以前,乾县每个乡都有一所高中,每个村都有小学。八十年代中期,第一次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府撤消了80%的乡高中。二十一世纪初,第二次布局调整,超过一半的村小学相继消失。
以白塔村为例,白塔村有八个村小组,周边有两个行政级别与之相同的村子,分别是马桥村、善化寺。截至2003年,白塔村还有三所小学,分别名为三星、白塔、关庙,其中只有白塔为完小(即能完整提供一至六年级的教育),三星、关庙均只有一至四年级。2005年,三星小学被撤销。同年,横贯白塔村的二级路面铺成,在离公路五十米远处,政府投资新建了一所完小,名为小郑学校,第一年招生100余人,教师5人,白塔取消五、六年级。截至今年,白塔学生人数减至40余人,小郑学校取消五、六年级,学生人数亦锐减至50余人,教师3人。马桥村完小、善化寺小学亦面临学生人数锐减的境况。且在四所学校中,马桥村完小的升学成绩最好,有部分其他村子的学生在此就读。
离白塔村最近的初中——关庙中学已于2001年撤销,现在离村子最近的初中是漠西乡中学,距白塔村七公里,多数孩子走路上学,约一个半小时。五年前,漠西乡中学一年招收7个班,而今初一只有3个班。
(二)针对白塔村,探讨学校布局调整的具体原因及意义
对于任何一个针对发展中的问题提出的改善措施或是政策,若想评价其好坏、利弊,必先追本溯源,探究其问题的根源、还原问题的本来面貌,进而推导出该政策的初衷,从而将政策执行后的现状与所提政策的初衷相比较,方可慎重对该政策做出评价。
首先,通过与若干村民,尤其是村中男性长辈的交谈(这里比较保守落后,男性长辈的话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我了解到“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政策并不是强制性地下发,该政策的执行在当地基本没遇到阻力,绝大部分被撤掉的学校其实是自行消失的,对此,该政策只是起到了顺水推舟的作用,或者说是规范该趋势的作用。
经采访后归纳,孩子们主动离开村中学校的原因有如下三点:
其一,这十年,村里进城务工的人数急剧增多,与外界信息交流随之迅速增加,而这些人在城里从事的工作往往是处于生产链低端的,拿着微薄的收入,供养着一家老小,体验着社会底层的艰辛,最重要的是自尊受到了伤害。在此生存状态下,他们看到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城市里过着体面的生活,继而对教育的重视大幅提升。没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苦受累,他们希望借助高考这块跳板,跃龙门,改变命运,光耀门楣。他们乐意在教育上投入更多的财力和精力。村中一位爷爷跟我说:“不好好念书只能打工”
其二,村口的公路修通,农副产品易于运输,村民的收入稳定增长,再者,村中很多青壮年进城务工,家庭收入来源增加,进而总收入大幅增加。在满足基本的温饱问题以及盖了新房后,余下的钱能支撑进城念书、转学的费用。
其三,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差,软硬件设施与城里学校相比,仍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师资队伍参差不齐,虽然代课老师数量已大大减少,但教师学历普遍偏低。以白塔村小为例,三名教师,均为乾县师专毕业,中专学历。老师们上课均用方言,未开设英语。虽然已不存在两个年级并在一起上课的情景,但每个老师仍跨学科上课,例一人同时带语文、美术、体育。在硬件设施方面,农村学校亦简陋,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没有像样的操场。例如近年政府新修建的、条件最好的小郑学校,没有暖气,每间教室也只有一顶吊扇。
其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而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学校布局调整这一举措恰是达到了优化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效果。撤并学校首先是整合教师资源,这点也是在农村义务教育尤其是西部农村义务教育一系列问题中最亟待解决、最受关注的问题。尽管横向比较,与城里的师资配置相比,农村师资结构仍有诸多不合理之处,师资水平也望其项背,但纵向比较,代课老师大量减少,现职教师绝大多数为科班出身,而且复合班的上课模式已经走入历史。可见,上述比较确实说明师资的优化。学校合并也利于国家重点投资,例如小郑学校,国家出资翻修校舍、重铺通抵学校的路。综上,“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确实优化了西部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为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三)村中适龄儿童入学情况粗查
在上述行文中已经阐明“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政策在当地并没有引起多少村民的强烈反响,因为这些学校更多是由于生源匮乏而自行消失的,并非国家强行撤掉。对于当地人,他们已经意识到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且每年的收入能够支撑孩子进城念书的费用,这些父母就将孩子转到县城里念书。尤其是村民居住在一起,常有亲戚辈分关系。邻里亲密,所以一户的事例往往以极快的速度影响全村。以谭窑村为例,谭俊义老人家的长子考上大学并公费留学,衣锦还乡,于是老人的其他孩子都将自己的孩子转入城镇学校,村里其他人家一看此状,纷纷效仿。谭窑村一共有50余户,只有三户人家的孩子在农村学校念书。将孩子转到附近的城镇中学的情况大致分为如下三种:
(1)临近的镇上公立小学。此类学校随教学质量不如县城的学校,但已比农村学校强不少,而且不需交赞助费,是很多经济状况未达到小康的家庭的选择。
(2)县城里口碑很好的公立学校。此类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尤其是师资,应该是方圆几十里内最好的,政府重点投资,课改试点,但是班级设置大、需交赞助费,而且离家远,很多家庭为此得在县城里专门租房并留一位大人来照顾孩子,这无疑又增加了生活的成本。以在乾师附小就读为例,每年的赞助费为三千元,基本上已经占了当地普通农户一年收入的四分之一。只有相对富裕家庭的孩子会选择此类学校。
(3)临近城镇的私立学校。经采访后发现,在西北城镇的该类学校并不是我们传统印象里大中城市的“贵族学校”,它的就读费用(学费+住宿费)一般在1200元/年,还不到乾师附小赞助费的一半。而且教学内容相对多样化,教师要求严格,有住校条件,是很多农户让孩子就学的新选择,是在西北农村一支异军突起的新教学力量,应受重视。
(四)西部农村新兴的教学力量:私立学校
在西部农村教育资源匮乏的客观条件下,有一支崛起的教学力量:私立学校。此类学校并不是大中城市里的“贵族学校”,相反它的收费合理、老师要求严格。而且与同地区公立学校相比,它的课程设置多样化,从小学中年级起便开设英语课,课余活动丰富。有住宿条件且配备专门的生活老师。教师队伍平均年龄小,但是学历相对高。鉴于上述优点,位于城乡结合部的此类私立学校受到众多农村家长的青睐。
采访期间,我恰遇小天鹅学校在白塔村宣传。以小天鹅学校为例,它由幼儿部和小学部构成,在校学生500余人,其中住校生100余人,教师40余人。每班30人,与公立学校七八十人一班的设置相比,真是小班教学。统一教材,参加全县统考。课程设置多样,两大特色课程是“英语教学”和“舞蹈教学”。从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每天一节,还设置“英语趣味竞赛”,定期请市里的老师来讲课。而且日常教学该校也很严格,连续三年毕业班统考平均分全县第一。此外,该校专门配备食堂,住校生每40人配备一名生活老师。每天离家较远的学生上学有校车接送。不同年级收费不等,最高的为六年级,1250元/年(含住宿费)。
与该校老师的谈话中,我了解到,构成该校现有教学模式的原因。狠抓英语教学与学生成绩是在宣传材料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农村家长最看重孩子的成绩,对于基础教育只有朴素的期望,他们关心的只是将来孩子能不能考上好中学、好大学,对于现在城市里火爆的素质教育课程并不关心。而且,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农村孩子的英语普遍不好,进城念高中后这点尤为凸显。所以,他们对学校的明确要求只有两点:1、教学成绩好2、多教英语。于是,当地的私立学校为招揽生源一般以教学严格著称。在校教师多为刚毕业几年的师范生,因为城里公立学校的门槛高,很多毕业生便以此为踏板,积攒几年经验再进公立校。而且,对于学校的投资人,雇佣这些老师的工资成本低,每月只有500多元,是公立校同等老师工资的四分之一。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的毕业生坚守在教师的岗位上,没有放弃这一神圣的职业,关心和他们小时候一样的农村孩子,用爱在默默付出。此类学校的教师年轻、有活力、学历相对较高,但是缺乏经验且流动性大。
每年暑假,学校都会组织教师在校址周围百余个村子宣传、招生,有学校的宣传车及专门印发的宣传资料。每天在二至三个村子流动宣传,邀请家长到校参观。该名老师介绍说,现在这样的学校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青睐及教育部门的重视,两年住校人数由30余人增至100余人。
(五)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成本增加的问题。在上面已经提到,撤并学校后,吸引了相当一部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孩子从白塔村到县里上学,离家很远,学校的住宿和生活条件都还是不错的,但是孩子如果年纪小,家长便不放心孩子孤身一人在外上学,于是就出现了父母一方或老人陪读的现象甚至是举家搬迁,父母在城中打工。据我了解,小学的陪读现象十分普遍,而一个三口之家日常生活月开销增加至1200余元,为在农村时的四至五倍。而且农村学生大量涌入城里,造成城里公立学校的班级设置过大,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其次是关于私立学校的监管问题。此类出现在西部农村的私立学校,因其为新兴事物,尚无完善的监管机制、考核机制与绩效评估机制。况且因之前的参考案例不多,一旦出现官司纠纷,如何维护农民的权益。且针对目前西部农村教育资源匮乏的现状而新兴的私立学校市场如何规范也是急需重视的问题。有的家长担心学校为夸大教学成绩、招揽生源而冒填期末成绩,这种担忧不是捕风捉影。
再者是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通过学校的撤并,部分学生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庭,住校学习。这些尚处于童龄的学生其成长缺乏家庭熏陶和父母环境,造成的影响可能近期不太明显,但发长到一定阶段就会凸显出来。通过对一些老师的访谈,我了解到农村学生(特别是初中生)到城里上学后,在生活上出现的问题比城镇的走读学生要多,一方面是寄宿管理上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是学生德育方面的困难增多。有部分寄宿学生周末不回家,而去网吧或电玩厅。回家以后,家长们发现孩子也不会主动承担农活或家务。对于更小的孩子,家庭教育的缺失,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也很容易在寄宿生活中出现问题。
最后,关于撤并校后被撤销学校的利用也是一个难题。西北自然条件差,废弃的校园很难再利用。既无法拍卖,另作他用的可能性也较小。
四、一些建议
本文仅是通过对陕西乾县新阳乡几个村子的实地考察,对国家出台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后,西北农村地区的实施情况、该政策对农村家庭的影响、农民的应对措施及新兴的私立学校进行反应。有成绩有问题,我试图把它描述出来、展示清楚。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我提出一些小建议。
1.学校布局调整政策是为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也确实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是即使调整后的师资也已经不能满足农民对义务教育的需求了。国家应采取地方偏向政策,对贫困的地区给予更多的经费支持,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刺激教育需求的政策[3],以缩小地区差距,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
2.国家应尽快出台对于西部农村新兴的私立学校相关政策、法规,快速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避免鱼龙混杂,保护农民利益。这些在特殊时期、特殊情况下迅速发展的学校确实对西北农村的基础教育的促进功不可没,在国家仍无法对改善西部农村教育资源投入大量资金的情况下,可以对该类学校的创办、经营实行一些优惠政策,以鼓励它们的发展。
3.形成多元的教育模式,比如投资发展远程教育。
4.农村教育最棘手的问题是师资队伍的改善。对此,可以健全城乡教师的交流机制继续选派城市教师下乡支教,并定期轮换一定比例的校长和骨干教师。加大农村教师的补助力度,完善农村教师表彰奖励机制。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建立农村教师培训体系。
5.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学校宿舍的建设投入,改善学生们的居住环境,在西北,风扇、暖气的安装比较迫切,并设立一定编制来招收寄宿老师。
[参考文献]
[1]《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邬跃,樊颍著.刊于《西部教育参考》2009年第一期
[2]《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邬跃,樊颍著.刊于《西部教育参考》2009年第一期
[3]《中国贫困地区的教育与发展》贵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金莲著
[4]《2008国情调研——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查》民航出版社2009年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