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些做法与体会。
1 激发兴趣开启思维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它形象地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因而,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针对学生实际,从课题、词句、结构和写法入手,设计一些饶有趣味又富有启发的问题,让学生在轻松而又愉快的气氛中去深究,去探索。比如教学《蜜蜂引路》一课,揭示课题时可以以古诗导入:“无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白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忙。猜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蜜蜂能引路,你们相信吗?”这样以趣启思,既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伊始就承担了探究问题的主动权。
2 创设情境培养思维
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不断地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亢奋状态不失为培养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例如教学《小小的船》时,我利用音乐创设情境,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具体的教学步骤是:课伊始,让学生看看挂图,听着配乐朗读。美丽的画面,悠扬的乐曲,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进了课文描述的情境中,然后设疑启思:“假如你坐在月亮上,你会看到什么?”学生思维活跃,纷纷发言。有的说:“我看见远处一艘宇宙飞船正向我这边驶来。”有的说:“我看见无数的星星,有的向我招手,有的向我眨眼,有的向我微笑。”有的还说:“我长大了当个科学家,去揭开宇宙的秘密。”……这样创设情境,不仅使学生加深理解了课文,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借助插图发展思维
小语教材中配有大量的形象生动,色彩鲜明的插图。它是课文的“特写镜头”,有的概括了课文内容,有的提示了中心思想,有的反映了人物品质。实践表明,教学中如能充分发挥插图的功能,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小壁虎借尾巴》一文中有四幅插图,记叙了小壁虎借尾巴的全过程。指导看图时,一边引导学生按序观察,一边启发学生思考图与图的内在联系。然后设疑导读:“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它先后向谁借尾巴?最后借到没有,为什么?”这样借助插图,一来使学生学会了按顺序观察的方法,二来对发展学生的思维也大有裨益。
4 利用空白激发思维
不少课文,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 ,作者惜金如墨,留下些“空白”,使文章显得含蓄凝练,富有意蕴,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填补这一“空白”,以便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如《日月潭》一课,用两段文字分别描写了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美丽景色。不难想象日落黄昏时的日月潭,景色也一定十分迷人的。可是文中没有写,图中也看不出。教学时,可抓住这一“空白”,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去填补,从而丰富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思维。
5 应用比较启迪思维
比较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教学时,可通过标点、词语、句子等方面的增、删、调、换的比较训练,启迪学生的思维,体会用词的精妙。如教学《难忘的泼水节》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和掌握“一边……一边……”在句中的作用和用法,可设计如下比较式的训练方法: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傣族人民一会儿欢呼,一会儿向周总理泼水。让学生比较朗读,弄清楚这两句话的异同。通过比较学生便知第一句用得准确,说明“欢呼”与“泼水”这两个动作是同时进行的,也可体会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相互祝福的真挚感情。而第二句就不能表达这个意思了。
6 实践活动引发思维
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是小学生的特点。因而,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启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眼看、耳闻、手动、脑想、口说)参与学习活动,进而积极思维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并且养成动脑、动口、动手的良好习惯。如学习《找春天》后,为了让学生有较深刻的体会,可组织一次春游活动。即选择春光明媚的一天,把学生带出校门,走进大自然的怀抱,他们置身于自然环境之中:用眼凝神去看,用耳细心去听,用脑认真去想,用口动情去唱。这样亲身实践,既能引发学生积极思维,感悟课文的意蕴,又能使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之情油然而生。
7 鼓励质疑诱导思维
“疑是思之源,学之端。”质疑问难是诱导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为此,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都应腾出时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发问。如教学《称象》一课,揭示课题后可问学生:“你们看了课题后,想到了什么,能提出几个问题吗?”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谁称象?怎样称象?为什么要称象?结果怎样?”又如,教学《司马光》后,一学生提出:“如果周围没有石头那么司马光能救小孩吗?”显然,学生的质疑问难是对教材对作者的挑战,也是独立思考的体现,教师应大树特树。因为,它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是大有帮助的。
上述只是笔者在阅读教学中,调动学生思维主动积极性的一些初浅做法,文中表述不免相互交叉或相互包容。但愿通过如此这般的探索,能摈弃课堂教学中”讲多,问多,想少,读少“的弊端,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
1 激发兴趣开启思维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它形象地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因而,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针对学生实际,从课题、词句、结构和写法入手,设计一些饶有趣味又富有启发的问题,让学生在轻松而又愉快的气氛中去深究,去探索。比如教学《蜜蜂引路》一课,揭示课题时可以以古诗导入:“无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白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忙。猜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蜜蜂能引路,你们相信吗?”这样以趣启思,既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伊始就承担了探究问题的主动权。
2 创设情境培养思维
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不断地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亢奋状态不失为培养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例如教学《小小的船》时,我利用音乐创设情境,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具体的教学步骤是:课伊始,让学生看看挂图,听着配乐朗读。美丽的画面,悠扬的乐曲,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进了课文描述的情境中,然后设疑启思:“假如你坐在月亮上,你会看到什么?”学生思维活跃,纷纷发言。有的说:“我看见远处一艘宇宙飞船正向我这边驶来。”有的说:“我看见无数的星星,有的向我招手,有的向我眨眼,有的向我微笑。”有的还说:“我长大了当个科学家,去揭开宇宙的秘密。”……这样创设情境,不仅使学生加深理解了课文,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借助插图发展思维
小语教材中配有大量的形象生动,色彩鲜明的插图。它是课文的“特写镜头”,有的概括了课文内容,有的提示了中心思想,有的反映了人物品质。实践表明,教学中如能充分发挥插图的功能,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小壁虎借尾巴》一文中有四幅插图,记叙了小壁虎借尾巴的全过程。指导看图时,一边引导学生按序观察,一边启发学生思考图与图的内在联系。然后设疑导读:“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它先后向谁借尾巴?最后借到没有,为什么?”这样借助插图,一来使学生学会了按顺序观察的方法,二来对发展学生的思维也大有裨益。
4 利用空白激发思维
不少课文,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 ,作者惜金如墨,留下些“空白”,使文章显得含蓄凝练,富有意蕴,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填补这一“空白”,以便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如《日月潭》一课,用两段文字分别描写了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美丽景色。不难想象日落黄昏时的日月潭,景色也一定十分迷人的。可是文中没有写,图中也看不出。教学时,可抓住这一“空白”,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去填补,从而丰富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思维。
5 应用比较启迪思维
比较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教学时,可通过标点、词语、句子等方面的增、删、调、换的比较训练,启迪学生的思维,体会用词的精妙。如教学《难忘的泼水节》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和掌握“一边……一边……”在句中的作用和用法,可设计如下比较式的训练方法: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傣族人民一会儿欢呼,一会儿向周总理泼水。让学生比较朗读,弄清楚这两句话的异同。通过比较学生便知第一句用得准确,说明“欢呼”与“泼水”这两个动作是同时进行的,也可体会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相互祝福的真挚感情。而第二句就不能表达这个意思了。
6 实践活动引发思维
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是小学生的特点。因而,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启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眼看、耳闻、手动、脑想、口说)参与学习活动,进而积极思维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并且养成动脑、动口、动手的良好习惯。如学习《找春天》后,为了让学生有较深刻的体会,可组织一次春游活动。即选择春光明媚的一天,把学生带出校门,走进大自然的怀抱,他们置身于自然环境之中:用眼凝神去看,用耳细心去听,用脑认真去想,用口动情去唱。这样亲身实践,既能引发学生积极思维,感悟课文的意蕴,又能使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之情油然而生。
7 鼓励质疑诱导思维
“疑是思之源,学之端。”质疑问难是诱导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为此,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都应腾出时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发问。如教学《称象》一课,揭示课题后可问学生:“你们看了课题后,想到了什么,能提出几个问题吗?”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谁称象?怎样称象?为什么要称象?结果怎样?”又如,教学《司马光》后,一学生提出:“如果周围没有石头那么司马光能救小孩吗?”显然,学生的质疑问难是对教材对作者的挑战,也是独立思考的体现,教师应大树特树。因为,它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是大有帮助的。
上述只是笔者在阅读教学中,调动学生思维主动积极性的一些初浅做法,文中表述不免相互交叉或相互包容。但愿通过如此这般的探索,能摈弃课堂教学中”讲多,问多,想少,读少“的弊端,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