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人们主动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则是人们需要具备的最基本能力,也是需要小学生重点发展的能力。阅读教学是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是小学语文重点教学内容,语文教师尤其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教学的语文教师,由于文化和环境的差异,更要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本文以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望参考。
关键词: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7-389
引言
我们国家幅员辽阔,民族多样,各民族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这就造成不同地区的教育活动各不相同,我们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究。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地方语言,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在上小学之后才慢慢接触汉语,所以对于汉语的掌握和运用还不够灵活,这也就造成在少数民族地区任教的语文教师责任重大。所以在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就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加强多汉语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一、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首先,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风俗、习惯、思想等,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大多采用本地语言进行交流,并且拥有着和汉族人民不同的思维逻辑和性格特点,同时有的民族还具有一定的排外思想,这些就造成少数民族的学生不想学习汉语,他们认为他们有属于自己进行交流的语言,汉语的学习用处不大,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他们无法理解文章的内容,更无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其次,少数民族的学生一般都处于本地语言环境中,除非必要,否则他们都是以本地语言进行交流,所以除了上课之外,他们很少有机会进行汉语的学习和交流,再者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有限,造成他们认识的汉字数量有限,语文阅读教学难以进行。除此之外少数民族学生生活的环境与课文中作者讲述的环境存在较大差异,他们没办法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而且很多语句的理解还存在困难,这就对阅读教学造成了阻碍。
最后,在部分少数民族的农村地区经济条件较差,学校资金匮乏,造成学生们没有可以阅读的书籍,无法为学生提供专门进行阅读的场所,从而影响学生的阅读教学,造成学生阅读兴趣缺缺;另外农村地区的教学条件和教学思想以及教学方式相对落后,很多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会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字词和作者思想的解读上,从而忽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长此以往会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发展与提升造成负面影响。
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建议
(一)强调阅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训练
当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获取能力时,他们就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收集到对于自己有用的信息,从而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阅读便是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有效途径[1]。对于少数民族的学生来说,学习和灵活运用汉语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有重要作用,语文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普通话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则需要重视普通话的学习,并利用一切机会练习和运用普通话。但是时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师都是本地人,教师本身就不具备学习和运用汉语的意识,在上课的过程中依然采用本民族的语言开展教学活动,这就造成學生汉语意识薄弱并且普通话水平较低,不愿学习普通话,更不愿进行发生的阅读训练,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与提升造成消极影响。所以,本民族的语文教师首先要从自身做起,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培养学生的汉语学习和运用的意识,从而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稳步提升;运用普通话教学的语文教师则需要在阅读教学为学生们讲解阅读对于他们的重要性,在学生接受阅读的基础上不断用激励式的语言对学生表示肯定,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自信心,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喜欢上阅读。
(二)以教材为基础,开展趣味教学
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主要场所,所以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时间,依托教材培养少数名族学生的阅读能力[2]。语文阅读教学并不是单纯的读读文章、做做笔记,语文教师需要做的是将阅读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们,引导学生通多不同的阅读方式,例如默读、朗读、诵读等反复阅读文章,从而对文章有整体的把握;对于难以理解的字词进行标注,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的听讲,更好的理解相关内容。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进行趣味教学,例如在讲解《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播放《小蝌蚪找妈妈》的动画片,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这样在教师进行文章的阅读教学时学生们会兴致盎然并主动参与其中;同时教师还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一图画的方式展现出来,引导学生将图片中的内容讲解出来,看图说话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主动参与到阅读教学中。
(三)双语教学,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的学习和运用是教师开展阅读教学的基础,教师应当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汉语的运用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开展双语教学,以此加深学生对于汉语的理解。小学生刚刚接触汉语,对于汉语了解不多,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双语教学,将重点或者难以理解的词语用当地民族语言进行讲解,提升学生对汉语的理解能力,当学生的汉语能力逐渐提升时,教师便可以结束双语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汉语学习氛围。其次,教师可以将汉语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将生活中学生们较为熟悉的物品或者事情用汉语进行描述和讲解,使学生发现汉语的魅力,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用汉语进行交流,为学生创造用汉语交流的机会。
结束语
阅读能力是每一位学生都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当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当地的农村语文教师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实现阅读能力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朱俊科. 语文的阅读教学对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的带动[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3(35).
[2]泽登.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讨[J]. 新课程(小学), 2016, 000(003):P.124-.
关键词: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7-389
引言
我们国家幅员辽阔,民族多样,各民族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这就造成不同地区的教育活动各不相同,我们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究。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地方语言,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在上小学之后才慢慢接触汉语,所以对于汉语的掌握和运用还不够灵活,这也就造成在少数民族地区任教的语文教师责任重大。所以在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就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加强多汉语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一、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首先,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风俗、习惯、思想等,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大多采用本地语言进行交流,并且拥有着和汉族人民不同的思维逻辑和性格特点,同时有的民族还具有一定的排外思想,这些就造成少数民族的学生不想学习汉语,他们认为他们有属于自己进行交流的语言,汉语的学习用处不大,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他们无法理解文章的内容,更无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其次,少数民族的学生一般都处于本地语言环境中,除非必要,否则他们都是以本地语言进行交流,所以除了上课之外,他们很少有机会进行汉语的学习和交流,再者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有限,造成他们认识的汉字数量有限,语文阅读教学难以进行。除此之外少数民族学生生活的环境与课文中作者讲述的环境存在较大差异,他们没办法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而且很多语句的理解还存在困难,这就对阅读教学造成了阻碍。
最后,在部分少数民族的农村地区经济条件较差,学校资金匮乏,造成学生们没有可以阅读的书籍,无法为学生提供专门进行阅读的场所,从而影响学生的阅读教学,造成学生阅读兴趣缺缺;另外农村地区的教学条件和教学思想以及教学方式相对落后,很多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会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字词和作者思想的解读上,从而忽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长此以往会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发展与提升造成负面影响。
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建议
(一)强调阅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训练
当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获取能力时,他们就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收集到对于自己有用的信息,从而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阅读便是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有效途径[1]。对于少数民族的学生来说,学习和灵活运用汉语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有重要作用,语文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普通话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则需要重视普通话的学习,并利用一切机会练习和运用普通话。但是时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师都是本地人,教师本身就不具备学习和运用汉语的意识,在上课的过程中依然采用本民族的语言开展教学活动,这就造成學生汉语意识薄弱并且普通话水平较低,不愿学习普通话,更不愿进行发生的阅读训练,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与提升造成消极影响。所以,本民族的语文教师首先要从自身做起,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培养学生的汉语学习和运用的意识,从而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稳步提升;运用普通话教学的语文教师则需要在阅读教学为学生们讲解阅读对于他们的重要性,在学生接受阅读的基础上不断用激励式的语言对学生表示肯定,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自信心,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喜欢上阅读。
(二)以教材为基础,开展趣味教学
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主要场所,所以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时间,依托教材培养少数名族学生的阅读能力[2]。语文阅读教学并不是单纯的读读文章、做做笔记,语文教师需要做的是将阅读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们,引导学生通多不同的阅读方式,例如默读、朗读、诵读等反复阅读文章,从而对文章有整体的把握;对于难以理解的字词进行标注,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的听讲,更好的理解相关内容。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进行趣味教学,例如在讲解《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播放《小蝌蚪找妈妈》的动画片,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这样在教师进行文章的阅读教学时学生们会兴致盎然并主动参与其中;同时教师还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一图画的方式展现出来,引导学生将图片中的内容讲解出来,看图说话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主动参与到阅读教学中。
(三)双语教学,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的学习和运用是教师开展阅读教学的基础,教师应当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汉语的运用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开展双语教学,以此加深学生对于汉语的理解。小学生刚刚接触汉语,对于汉语了解不多,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双语教学,将重点或者难以理解的词语用当地民族语言进行讲解,提升学生对汉语的理解能力,当学生的汉语能力逐渐提升时,教师便可以结束双语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汉语学习氛围。其次,教师可以将汉语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将生活中学生们较为熟悉的物品或者事情用汉语进行描述和讲解,使学生发现汉语的魅力,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用汉语进行交流,为学生创造用汉语交流的机会。
结束语
阅读能力是每一位学生都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当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当地的农村语文教师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实现阅读能力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朱俊科. 语文的阅读教学对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的带动[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3(35).
[2]泽登.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讨[J]. 新课程(小学), 2016, 000(003):P.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