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总目标第四条有这样的表述:“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性潜能。”这实际是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向培养创新型人才转轨,重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一个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课堂上他会积极思考,善于提出不同的问题;课后他会勤于动手,善于动脑,挖掘出新的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水平。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他有时会发现别人不能发现的问题,探讨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教学之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正确启发他们,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各种不同的情景,去激活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启发他们去思考学习中的各种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我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来开展语文教学
以学生为主体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条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要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之中,善于思考,勤于回答,在教学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当然,这些还有待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只有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启发下,学生才能在教学之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开发。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大胆质疑,积极探讨,深入钻研。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以教师为主导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探索最佳的课堂结构,设计最佳的教学方案,采取最佳的教学手段,指引学生最佳的思维方向,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总之,学生是学习目标的实现者和成功者,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各种活动性教学都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求新立异,更多更好地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重视学习习惯培养和学法指导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首先,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阅历等多方面还不成熟,教师要在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中担当的重要角色。其次,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师不能只把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以及学生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教师要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来,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
三、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尽量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年龄特征以及他们的生活经验,科学有效地创设生动情景,让学生在既熟悉又有趣的语文课上愉快地参与学习,并提出问题,积极探究问题,找出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和规律。例如有教师在教学《孔乙己》时是这样设计的,教师向学生提问:“文章中主人公的真实姓名是什么?鲁迅先生为什么隐去了他的名字?”这一问题一下子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有的说:“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个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了一个绰号,叫什么名字则无法查找。”有的说:“孔乙己是人们给他取的一个绰号,人们只知道他的绰号而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可见他在这个社会中是一个可有可无之人。”又有的说:“作者隐去他的名字是因为人们只把他当作笑料罢了,而并不看重他。”还有的说:“也许连作者也并不知道他的真实名字,故用‘孔乙己’来代之。”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了,积极参与讨论,这样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四、以疑促思,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学起于思,学习必须是学与思的结合;疑是思的基础,要学会思首先必须会疑。学生的思维多数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的,而语言本身是很抽象的文字概念,如何有效地让学生加深对文字的理解呢?我们首先要给学生创设情景,把文字当中的抽象语言变为具体的形象,让无形变为有形,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朱自清《春》时,当讲到“‘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一句,他就问学生:“我们能看见风的形状吗?”有的同学说:“不能。”教师接着引导:“那为什么把‘风’比着像母亲的手呢?”有的同学说:“杨柳风实则指春风,而春风则是微微地吹的风,所以把微风拂面比着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有的同学说:“母亲是慈祥的,母亲抚摸是一种爱抚,有一种温暖的感觉,所以微风拂面也有一种温暖的感觉。”这样,一种无形的“风”让学生说成是各种有形的、能看得见的事物,便于理解,易于掌握。再如,当教师讲到写野花时,又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要写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有的说:“主要写野花之多。”有的说:“写了一副春花图,有动有静。”又有的说:“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野花的迷人。”教师抓住时机进行引导学生:“像眼睛,眼睛多吗?”学生马上反应过来,说眼睛会眨,但不能说明多。教师又接着问:“像星星呢?它又代表什么?”学生接着回答:“像星星主要是形容野花之多,因为有繁星满天的说法,所以用‘野花遍地都是’来说‘像星星’,说明野花之多。”接着教师进行归纳:说像眼睛,像星星这两个比喻互补,眼睛和星星都有“眨呀眨的”这一共性,但是,眼睛没有星罗棋布的特点,不能照应“遍地”,而星星则又无眉目传情的妙处,然而两者一结合,则把野花写活了,作者明写野花,实则暗写春风和阳光,主要描绘了阳光下野花闪闪烁烁,逗人喜爱的样子。学生此时似乎明白了许多,兴趣盎然。就这样,一堂课就轻轻松松结束了,同学们还能把课文中描写春天的画面一幅一幅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一套新的教學方案,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中不断自我反思、自我探索、自我提高。对教材的处理要做到教法设计得当,教学手法新颖,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鼓励学生大胆幻想、勇于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教与学的目的,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合格人才。
一个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课堂上他会积极思考,善于提出不同的问题;课后他会勤于动手,善于动脑,挖掘出新的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水平。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他有时会发现别人不能发现的问题,探讨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教学之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正确启发他们,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各种不同的情景,去激活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启发他们去思考学习中的各种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我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来开展语文教学
以学生为主体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条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要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之中,善于思考,勤于回答,在教学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当然,这些还有待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只有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启发下,学生才能在教学之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开发。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大胆质疑,积极探讨,深入钻研。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以教师为主导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探索最佳的课堂结构,设计最佳的教学方案,采取最佳的教学手段,指引学生最佳的思维方向,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总之,学生是学习目标的实现者和成功者,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各种活动性教学都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求新立异,更多更好地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重视学习习惯培养和学法指导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首先,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阅历等多方面还不成熟,教师要在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中担当的重要角色。其次,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师不能只把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以及学生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教师要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来,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
三、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尽量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年龄特征以及他们的生活经验,科学有效地创设生动情景,让学生在既熟悉又有趣的语文课上愉快地参与学习,并提出问题,积极探究问题,找出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和规律。例如有教师在教学《孔乙己》时是这样设计的,教师向学生提问:“文章中主人公的真实姓名是什么?鲁迅先生为什么隐去了他的名字?”这一问题一下子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有的说:“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个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了一个绰号,叫什么名字则无法查找。”有的说:“孔乙己是人们给他取的一个绰号,人们只知道他的绰号而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可见他在这个社会中是一个可有可无之人。”又有的说:“作者隐去他的名字是因为人们只把他当作笑料罢了,而并不看重他。”还有的说:“也许连作者也并不知道他的真实名字,故用‘孔乙己’来代之。”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了,积极参与讨论,这样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四、以疑促思,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学起于思,学习必须是学与思的结合;疑是思的基础,要学会思首先必须会疑。学生的思维多数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的,而语言本身是很抽象的文字概念,如何有效地让学生加深对文字的理解呢?我们首先要给学生创设情景,把文字当中的抽象语言变为具体的形象,让无形变为有形,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朱自清《春》时,当讲到“‘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一句,他就问学生:“我们能看见风的形状吗?”有的同学说:“不能。”教师接着引导:“那为什么把‘风’比着像母亲的手呢?”有的同学说:“杨柳风实则指春风,而春风则是微微地吹的风,所以把微风拂面比着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有的同学说:“母亲是慈祥的,母亲抚摸是一种爱抚,有一种温暖的感觉,所以微风拂面也有一种温暖的感觉。”这样,一种无形的“风”让学生说成是各种有形的、能看得见的事物,便于理解,易于掌握。再如,当教师讲到写野花时,又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要写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有的说:“主要写野花之多。”有的说:“写了一副春花图,有动有静。”又有的说:“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野花的迷人。”教师抓住时机进行引导学生:“像眼睛,眼睛多吗?”学生马上反应过来,说眼睛会眨,但不能说明多。教师又接着问:“像星星呢?它又代表什么?”学生接着回答:“像星星主要是形容野花之多,因为有繁星满天的说法,所以用‘野花遍地都是’来说‘像星星’,说明野花之多。”接着教师进行归纳:说像眼睛,像星星这两个比喻互补,眼睛和星星都有“眨呀眨的”这一共性,但是,眼睛没有星罗棋布的特点,不能照应“遍地”,而星星则又无眉目传情的妙处,然而两者一结合,则把野花写活了,作者明写野花,实则暗写春风和阳光,主要描绘了阳光下野花闪闪烁烁,逗人喜爱的样子。学生此时似乎明白了许多,兴趣盎然。就这样,一堂课就轻轻松松结束了,同学们还能把课文中描写春天的画面一幅一幅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一套新的教學方案,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中不断自我反思、自我探索、自我提高。对教材的处理要做到教法设计得当,教学手法新颖,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鼓励学生大胆幻想、勇于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教与学的目的,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