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幼儿教师在图画书教学设计活动中,如何恰当设计课堂教学口语很重要,恰当的教学口语能给幼儿正确的口语示范,积累相关教学经验,同时锻炼幼师生的教学口语表达能力,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训练方法 图书画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口语表达能力
课堂教学口语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内容、传授知识、释疑解难的教学用语,幼儿教师课堂教学口语表达正确、规范,通俗易懂,富有儿童情趣,是专业幼儿教师应该具有的专业技能。幼儿教师教学口语根据一堂完整的课堂教学可以分为导入语、讲解语、过渡语、提问语、结束语等几种形式。
儿童文学这门课程是幼儿教师的专业必修课,文体教学丰富多彩,包括儿歌、儿童诗、童话、儿童故事、图画书等不同文体,涵盖幼儿园《语言》课程要学习的各种文体,在幼儿园中幼儿接触比较多的是儿歌、儿童诗、童话、儿童故事、图画书等几种文体,我们结合幼儿园教学实际需要,在进行幼儿教师课堂教学口语训练的时候,以图画书的教学设计为依托进行课堂教学口语训练,营造较好的训练氛围,收到较好的训练效果,从而学生既欣赏优秀图画书的作品,为教学积累相关经验,课堂教学口语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做到学所需、练所用。
图画书阅读也称绘本阅读,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是一项重要的也是很有特色的活动,幼儿非常喜欢。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学会如何鉴赏图画书,如何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如何恰当设计运用导入语、提问语、讲解语、过渡语、结束语等课堂教学口语,给幼儿以文学美学的熏陶,给幼儿以正确的口语示范,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认真设计相关课堂口语,并运用到实际课堂教学中。
以下训练方法通常以小组为单位操作,分小组进行图画书的教学活动设计,利用此活动训练幼儿教师的课堂教学口语。具体操作方式是:每一小组每一个成员先在组内准备一本图画书的教学设计,故事内容不能重复,每一个成员都要设计教学图画书的导入语、讲解语、提问语等,内容要与所赏析的图画书相对应。每一小组派一个代表表述,内容不能重复,设计方式不能重复,在全班进行表述,教师监督、指导、评价、记录平时分。实践表明:特别注意课堂教学口语设计,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教学口语,教学效果也不错。
一、导入语的训练
所谓导入语就是一节课开始时教师为吸引幼儿的注意或引出新课而说的话,它的主要作用是活跃气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要引起孩子的注意,必须精心设计导入语。导入语的类型有诗歌导入、音乐导入、教具导入、猜谜导入、故事导入、提问导入、表演导入等,要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幼儿熟悉的事物导入新课,语言运用要简洁、生动、富于启发性。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这样评述导入语的重要作用:“课的开始,其导入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音,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示例:《我爸爸》,作者:安东尼·布朗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庭,爸爸是一家之主,那么谁能跟大家说说自己的爸爸在自己心里是什么样的吗?(2~3人)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本书,就是关于爸爸的,请大家看一看书的封面,它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呢?它的作者安东尼是英国一位非常著名的儿童绘本作家,他的作品曾经获得过国际安徒生绘本大奖。但是他的爸爸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这件黄格子睡衣是爸爸留给安东尼唯一一件遗物,安东尼看到这件睡衣就像看见爸爸一样。
既然这本书的书名叫《我爸爸》,那小朋友们想不想看看安东尼笔下的爸爸是什么样的呢?(想)瞧,他的爸爸来了!
这样的导入既有作者介绍和故事线索的提示,又接近幼儿的生活实际,自然恰当。
二、讲解语的训练
所谓教学讲解语,就是教师传授知识技能、传达情绪情感的主要课堂用语,使用频率最高。讲授语往往运用在讲授新内容、讲解活动规则时,它直接影响教学活动重点和难点,影响活动目标的实现。
示例:《活了一百万次的猫》这个绘本蕴含深刻的道理——当一个人付出自己的爱的时候,才会得到幸福,这样的爱才有价值。但是让幼儿理解确实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要营造一定的氛围,用抒情性的讲解语教授可能效果更好。
教师出示第二幅图,请学生看说:现在的猫是国王的猫,虎斑猫啊虎斑猫,你真是一只幸运的猫,国王的宠爱是多么难得,连打仗都带着它,平时过得怎样?一定是锦衣玉食,多么安逸,为什么离开了权势显赫的国王你不哭?
学生:国王爱打仗,战场上充满了血腥与危险,国王把虎斑猫带到战场,却不问虎斑猫爱不爱打仗——他把自己的爱好强加给了虎斑猫。离开国王,就是离开了战争与血腥,离开了自己不喜欢的生活。
看看图中的这只猫呢?随时面临死亡,过着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像笼子里的金丝雀,整天担惊受怕、提心吊胆。
想一想:成为国王的猫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风光、幸运的事情,国王也不是真正爱虎斑猫,看样子我们平时看问题可不能只看表面,应该看本质才行。我们要学会边读书边思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读懂故事,有收益。
师这段讲授语用抒情性的语调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学生很容易受到感染,很容易理解为什么猫不喜欢当国王的猫。
三、提问语的训练
所谓提问语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发幼儿思考,促进幼儿积极思维的课堂教学用语。教学提问语贯穿教学活动始终,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主要课堂教学用语,教学导入语、结束语和讲解语都离不开课堂教学提问语的支持。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明确易懂,便于幼儿主动思维,积极寻求答案。不要提问那些幼儿回答不了的问题,或简单到只用“是”或“不是”就能回答的问题。如果发现幼儿讲述中有错误,可悄悄提示个别词句,以免破坏幼儿的思路,影响讲述的连贯性。
示例:《好饿好饿的毛毛虫》
师:毛毛虫你们见过吗?
师:它是什么样子的呀?你们喜欢毛毛虫吗?
师:你们别看毛毛虫难看,可是你们知道它长大了变成什么了吗?(变成蝴蝶)
师:那蝴蝶是什么样子的呀?
师:对,有黄蝴蝶、花蝴蝶,还有白蝴蝶,可漂亮呢!你们喜欢蝴蝶吗?(喜欢)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讲的就是毛毛虫变成蝴蝶的故事。
示例2:《爱心树》
师带领学生读读、说说第一部分:感受大树与小男孩相亲相爱的快乐。
1.第一页:从前有一棵大树……引导想象:这是一棵什么样的大树?
2.第二页,有一天,她喜欢上了一个小男孩。
问:你能从图中找到小男孩吗?(请一生上台指出)
问:看着这只小脚丫,想想这会是一个怎样的小男孩?(顽皮、可爱……)
3.瞧,小男孩来了!男孩儿会和树每天玩什么呢?学生想象说。
(1)他每天会跑到树下。让我们来猜猜他跑到树下会干些什么?
(2)生边读边做动作,师出示画面:第四到第九页
4.悄悄地,小男孩爱上了这棵大树,第十一页,非常非常爱它。
5.第十二页,孩子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小男孩非常爱那棵大树吗?仔细观察一下图画,找一找小男孩用什么方式表达对大树的爱?
6.大树为什么很快乐呀?
《爱心树》的画面空白很多,没有颜色,更多的内涵需要老师引导提问,以问题激发想象。
以上是从课堂教学口语的导入语、讲解语、提问语角度所举的示例。综上,课堂教学口语不仅可以在图画书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练习,还可以以儿童文学的其他各种文体的文本教学为依托有计划地练习,如儿歌、儿童诗、故事、童话鉴赏、教学等,既陶冶了自己的文学情操,积累了儿童文学基础理论知识,又锻炼了教学口语,使自己的教学口语能力逐步提高。
关键词: 训练方法 图书画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口语表达能力
课堂教学口语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内容、传授知识、释疑解难的教学用语,幼儿教师课堂教学口语表达正确、规范,通俗易懂,富有儿童情趣,是专业幼儿教师应该具有的专业技能。幼儿教师教学口语根据一堂完整的课堂教学可以分为导入语、讲解语、过渡语、提问语、结束语等几种形式。
儿童文学这门课程是幼儿教师的专业必修课,文体教学丰富多彩,包括儿歌、儿童诗、童话、儿童故事、图画书等不同文体,涵盖幼儿园《语言》课程要学习的各种文体,在幼儿园中幼儿接触比较多的是儿歌、儿童诗、童话、儿童故事、图画书等几种文体,我们结合幼儿园教学实际需要,在进行幼儿教师课堂教学口语训练的时候,以图画书的教学设计为依托进行课堂教学口语训练,营造较好的训练氛围,收到较好的训练效果,从而学生既欣赏优秀图画书的作品,为教学积累相关经验,课堂教学口语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做到学所需、练所用。
图画书阅读也称绘本阅读,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是一项重要的也是很有特色的活动,幼儿非常喜欢。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学会如何鉴赏图画书,如何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如何恰当设计运用导入语、提问语、讲解语、过渡语、结束语等课堂教学口语,给幼儿以文学美学的熏陶,给幼儿以正确的口语示范,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认真设计相关课堂口语,并运用到实际课堂教学中。
以下训练方法通常以小组为单位操作,分小组进行图画书的教学活动设计,利用此活动训练幼儿教师的课堂教学口语。具体操作方式是:每一小组每一个成员先在组内准备一本图画书的教学设计,故事内容不能重复,每一个成员都要设计教学图画书的导入语、讲解语、提问语等,内容要与所赏析的图画书相对应。每一小组派一个代表表述,内容不能重复,设计方式不能重复,在全班进行表述,教师监督、指导、评价、记录平时分。实践表明:特别注意课堂教学口语设计,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教学口语,教学效果也不错。
一、导入语的训练
所谓导入语就是一节课开始时教师为吸引幼儿的注意或引出新课而说的话,它的主要作用是活跃气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要引起孩子的注意,必须精心设计导入语。导入语的类型有诗歌导入、音乐导入、教具导入、猜谜导入、故事导入、提问导入、表演导入等,要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幼儿熟悉的事物导入新课,语言运用要简洁、生动、富于启发性。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这样评述导入语的重要作用:“课的开始,其导入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音,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示例:《我爸爸》,作者:安东尼·布朗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庭,爸爸是一家之主,那么谁能跟大家说说自己的爸爸在自己心里是什么样的吗?(2~3人)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本书,就是关于爸爸的,请大家看一看书的封面,它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呢?它的作者安东尼是英国一位非常著名的儿童绘本作家,他的作品曾经获得过国际安徒生绘本大奖。但是他的爸爸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这件黄格子睡衣是爸爸留给安东尼唯一一件遗物,安东尼看到这件睡衣就像看见爸爸一样。
既然这本书的书名叫《我爸爸》,那小朋友们想不想看看安东尼笔下的爸爸是什么样的呢?(想)瞧,他的爸爸来了!
这样的导入既有作者介绍和故事线索的提示,又接近幼儿的生活实际,自然恰当。
二、讲解语的训练
所谓教学讲解语,就是教师传授知识技能、传达情绪情感的主要课堂用语,使用频率最高。讲授语往往运用在讲授新内容、讲解活动规则时,它直接影响教学活动重点和难点,影响活动目标的实现。
示例:《活了一百万次的猫》这个绘本蕴含深刻的道理——当一个人付出自己的爱的时候,才会得到幸福,这样的爱才有价值。但是让幼儿理解确实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要营造一定的氛围,用抒情性的讲解语教授可能效果更好。
教师出示第二幅图,请学生看说:现在的猫是国王的猫,虎斑猫啊虎斑猫,你真是一只幸运的猫,国王的宠爱是多么难得,连打仗都带着它,平时过得怎样?一定是锦衣玉食,多么安逸,为什么离开了权势显赫的国王你不哭?
学生:国王爱打仗,战场上充满了血腥与危险,国王把虎斑猫带到战场,却不问虎斑猫爱不爱打仗——他把自己的爱好强加给了虎斑猫。离开国王,就是离开了战争与血腥,离开了自己不喜欢的生活。
看看图中的这只猫呢?随时面临死亡,过着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像笼子里的金丝雀,整天担惊受怕、提心吊胆。
想一想:成为国王的猫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风光、幸运的事情,国王也不是真正爱虎斑猫,看样子我们平时看问题可不能只看表面,应该看本质才行。我们要学会边读书边思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读懂故事,有收益。
师这段讲授语用抒情性的语调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学生很容易受到感染,很容易理解为什么猫不喜欢当国王的猫。
三、提问语的训练
所谓提问语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发幼儿思考,促进幼儿积极思维的课堂教学用语。教学提问语贯穿教学活动始终,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主要课堂教学用语,教学导入语、结束语和讲解语都离不开课堂教学提问语的支持。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明确易懂,便于幼儿主动思维,积极寻求答案。不要提问那些幼儿回答不了的问题,或简单到只用“是”或“不是”就能回答的问题。如果发现幼儿讲述中有错误,可悄悄提示个别词句,以免破坏幼儿的思路,影响讲述的连贯性。
示例:《好饿好饿的毛毛虫》
师:毛毛虫你们见过吗?
师:它是什么样子的呀?你们喜欢毛毛虫吗?
师:你们别看毛毛虫难看,可是你们知道它长大了变成什么了吗?(变成蝴蝶)
师:那蝴蝶是什么样子的呀?
师:对,有黄蝴蝶、花蝴蝶,还有白蝴蝶,可漂亮呢!你们喜欢蝴蝶吗?(喜欢)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讲的就是毛毛虫变成蝴蝶的故事。
示例2:《爱心树》
师带领学生读读、说说第一部分:感受大树与小男孩相亲相爱的快乐。
1.第一页:从前有一棵大树……引导想象:这是一棵什么样的大树?
2.第二页,有一天,她喜欢上了一个小男孩。
问:你能从图中找到小男孩吗?(请一生上台指出)
问:看着这只小脚丫,想想这会是一个怎样的小男孩?(顽皮、可爱……)
3.瞧,小男孩来了!男孩儿会和树每天玩什么呢?学生想象说。
(1)他每天会跑到树下。让我们来猜猜他跑到树下会干些什么?
(2)生边读边做动作,师出示画面:第四到第九页
4.悄悄地,小男孩爱上了这棵大树,第十一页,非常非常爱它。
5.第十二页,孩子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小男孩非常爱那棵大树吗?仔细观察一下图画,找一找小男孩用什么方式表达对大树的爱?
6.大树为什么很快乐呀?
《爱心树》的画面空白很多,没有颜色,更多的内涵需要老师引导提问,以问题激发想象。
以上是从课堂教学口语的导入语、讲解语、提问语角度所举的示例。综上,课堂教学口语不仅可以在图画书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练习,还可以以儿童文学的其他各种文体的文本教学为依托有计划地练习,如儿歌、儿童诗、故事、童话鉴赏、教学等,既陶冶了自己的文学情操,积累了儿童文学基础理论知识,又锻炼了教学口语,使自己的教学口语能力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