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变化和人生况味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mhnfi77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进行《项脊轩志》教学?魏华中老师曾经提出“先让学生从文章内容推知作者身世,以深入理解和把握课文,老师再适时补充,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的构想。但读其教学实录《推知作者的生平》(原载《语文学习》2003年第6期第28页),我却发现:魏老师的教学构想善则善矣,但其实际操作过程,却可套用叶圣陶《语文教学二十韵》中的话来说,是未曾“潜心会本文”,从而难免“疏狂不可循”之讥。
  魏老师的“疏狂”主要表现在对学生D说法的反应上。
  这位学生提出的说法是:“祖母对他勤奋读书感到很欣慰,并对他寄予厚望,他回忆起这些的时候,大哭了一场,表明自己没能实现祖母的愿望感到很愧疚。”何以见得呢?“如果归有光仕途得意,那他写起回忆录来就不是这种悲伤、低沉的调子,如果他金榜题名,那足堪告慰祖母的在天之灵,何至于大哭呢?”
  而魏老师对此所作的反应是什么呢?
  “师补充:‘这位同学很敏锐地把握了这一点,归有光虽然博览群书,才华横溢,但仕途颇为不顺,35岁才中举人,后连续8次考进士不第,60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一生郁郁不得志。从文中我们可以推测,本文是什幺时候写的?’
  “生A:‘屡次考举人不中的时候。’”
  从“从文中我们可以推测,本文是什么时候写的?”这样的提问方式上可以看出,魏老师对《项脊轩志》的文本构成作了简单化的处理。
  关于《项脊轩志》文本构成的复杂情形,旧版高中语文第5册第25课【自读提示】作过如此说明:“全文可分两部分。开头至‘殆有神护者’为这篇‘记’的正文。‘余既为此志’至‘今已亭亭如盖矣’是过了若干年之后补记的话。因为补记的话和正文内容有密切联系,所以也就成了这篇‘记’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思考和练习】之二也说:“本文后面两段是附记。文章说:‘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其后六年,吾妻死……’‘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试根据这些语句,推测《项脊轩志》正文和附记写作时间前后大约相隔多久。”
  按,归有光23岁时与原配魏氏孺人结婚,29岁时魏氏病卒。既然“附记”点明“正文”系婚前五年之旧作,也就可以断定“正文”是作者18岁时的作品。“附记”中所云三个数字相加正好是十三年,能否就说“附记”是作者31岁时的作品呢?不能。因为从文中可知,作者31岁“复葺南阁子”,虽然“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但毕竟尚未迁居在外。据《明史》卷287《文苑传(三)》记载,归有光35岁中举人后迁居嘉定安亭江上,授徒讲学,不复回故里。所以,“附记”当是作者35岁前所补作,大概是迁居之前在家检点书箧、翻及旧稿,从而触动了自己对亡妻的深深怀念之情而作的。此时距离妻子死亡五、六年,枇杷树“亭亭如盖”也就符合其生长的实际情况;而如果是31岁时所作,则距妻子死亡仅两年,枇杷树是不能长得“亭亭如盖”的。
  很明显,魏老师引导学生将《项脊轩志》含混地说成“屡次考举人不中的时候”所写,构成了对《项脊轩志》的作者和文本的双重悖离——
  1.对《项脊轩志》作者的悖离。尽管作者事隔十六、七年之后又增写了“附记”文字,但《项脊轩志》文本之主体毕竟得推作者18岁时所作之“正文”。18岁,刚刚步入科举之途,“少年心思当拿云”,怎么会有“屡次考举人不中”的经历和感慨呢?想起祖母这样的“重要他者”对自己的赞许、勉励和期待之情,其寓意多的是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遑论“愧疚”?须知,紧接祖母之后,作者还写到了“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此更是归有光当时心态的自然流露,神佑有光书斋,自然就是神佑有光这个书生,不凡书斋不凡人,“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金榜题名,光宗耀祖,正未到悲观沮丧之时也!
  2.对《项脊轩志》文本的悖离。这可能与魏老师没有注意到课文注释①有关,这个注释说:《项脊轩志》“选自《震川文集》,有删节”。被删节掉的是作者18岁时所作“正文”之结尾: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从“文本自足论”(anatonry)角度看,显然应该撇开“附记”不论,作者18岁时所作“正文”本身也应该是一个完整独立自主的艺术世界。而关于这段议论在整个“正文”中的作用,徐中玉先生主编的《古文鉴赏大辞典》第1186页(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出版)已有精彩的论述,不妨摘录如下——
  “第三段发议论,文势若奇峰突起天半。作者以‘昧昧于一隅’的蜀清、孔明自比,发抒出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回味上文‘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儿之成,则可待乎’,‘余扃牖而居’,原来竟是一脉贯连,层层蓄势。如此,则抒发怀抱乃势所必然,而且一发必有喷薄而出之势。”
  “要评价作者的这番抱负,必须知人论世。归有光《家谱记》云:‘有光学圣人之道,通于六经之大指,虽居穷守约,不录于有司,而窃观天下之治乱,生民之利病,每有隐忧于心。’清丁元正《修复震川先生墓记》记载:‘其所着《三江》、《水利》等篇,南海海公(瑞)用其言,全活江省生灵数十万。’足证归有光不仅有忧国忧民的襟怀,也有经世致用的实学,并且是卓有成效。因此,对他青年时代的抱负,应当充分肯定。这段议论中含有描写。‘扬眉瞬目’是传神之笔,与‘偃仰啸歌’遥相映照,写出主人公卓荦不凡的精神气慨。‘奇景’二字,乃是项脊轩境界、气象的点晴之笔。”
  “附记”写到婚后生活,其妻“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笔致娴婉,点出妻子与自己志趣相投,伉俪情深自可想见。“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尤为妙笔。诸小妹声口宛然,一妙也。妻子转述时,夫妻俩相视一笑的情景可以想见,又妙。更深的意味在于:阁子何以值得传闻?自然是因为主人公气象不凡,“斯是败屋,惟吾德馨,故有奇景”。可见知音大有人在,而妻子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位。归有光《请敕命事略》说:“先妻少长富贵家,及来归,甘淡薄,亲自操作。”“尝谓有光曰:‘吾日观君,殆非今世人。丈夫当自立,何忧目前贫困乎?’”此可为证。与此相仿,“正文”通过老妪叙述亡母遗事,也颇堪推敲。归有光8岁丧母,至束发读书轩中,便已有七年。“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母亲口吻宛然。从文情说,既写出母亲对姐姐的爱,则对自己的爱,可不言而喻。从笔法上说,这里写母亲对姐姐的爱,下边再写祖母对自己学业的关切,又避免了重复。当然,母亲对自己的爱中,也含有对自己学业的关切,归有光《先妣事略》曾记:“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乃喜。”
  归纳起来说,《项脊轩志》尽管写到了归家三代妇女对自己的深情,但其体裁却不是“托物怀人”或“托物抒情”,更不是魏老师所认同的学生D所谓的“回忆录”,而是“托物言志”,就是借助项脊轩这个书斋来抒发自己勤读力学的远大抱负。当然,其“志”之立,我们不能忘记,是有所依托于归家三代妇女“情”之所钟(寄)的。
  临末,是两点关于语文教材编写的希望:第一,应当全文编入《项脊轩志》,因为“项脊生曰”一段议论,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实在干系甚大(有了这段议论,《项脊轩志》体裁就是“托物言志”;反之,就是“托物怀人”或“托物抒情”),不可忽也;第二,作者18岁时所作的“正文”应该从排版印刷上给予“文本自足”之地位,换言之,就是“附记”毕竟是附记,其排版印刷不能等同于“正文”,而应该像鲁迅《论雷锋塔的倒掉》和《“友邦惊诧”论》中的“附记”一样,用有别于“正文”的格式排版印刷。如此,则“文本变化”明示于人,而人亦可参详隐含其中的“人生况味”矣。■
其他文献
别林斯基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最好的课堂其实是调动学生说话的积极性,妙语连珠,趣味横生。最好的老师其实是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点燃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在一个生动、和谐、优美的环境中自主地、积极地学习,使学生的思维、知识和智力在活跃的气氛中,得到主动发展。    一、“吐心声、抒真情”——朗读的技巧     (一)确定朗读基调。注重课文朗读是
期刊
摘 要:许多经典的古典诗词,在抒发思念之情时,往往不从正面着笔,而是采用从对方的角度着笔的方式,这种手法在文学上称为“对面着笔法”。本文以一些常见的诗词为例,具体分析运用这种抒情方法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思念 抒情方式 对面着笔 古典诗词    思念是文学作品表达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抒写思念之情的诗文源源不断、佳句迭出。笔者近读一些古典诗词,发现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在思念之情的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而且,我以为,真正的语文学习,真正有效的语文学习,更多的是在课外而非课内。因为学校安排的有限的几节语文课,对熟练掌握和应用祖国语言文字、走进中国乃至世界浩如烟海的文学佳作,从而丰富自己、提升自己,实在是杯水车薪。由此,要想把语文这门学科学好,没有课外阅读,毫无疑问,是不可能的。那么,怎样才能让课外阅读真正起到它该有的作用呢?  首先,让阅读回归
期刊
《木兰诗》是一篇优秀的充满传奇色彩的叙事诗,是北朝时北方乐府民歌杰出的代表作,它和汉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民歌的“双璧”。  作品通过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胜利归来后拒绝受官职,返乡与家人团聚的故事,表现了木兰纯朴、智慧、勇敢和不贪图功名利禄的品质,以及热爱祖国的情操。  (一)这首叙事诗,突出的艺术成就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作品中的木兰,既是现实生活中的写实人物,又是
期刊
“被自杀”意味着自杀行为另有原因,文中萨姆沙·格里高尔怀着对家人的深爱和回忆,在无限空洞与平和的状态中又痛又饿,鼻孔呼出了最后一丝微弱的气息,孤独绝望地死去。表面看来他是绝食而死,主动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而实际上他的死另有原因,本文试图从格里高尔的几次愉悦的情感体验中探究他的死因。  萨姆沙·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之后,是有几次愉快的情感体验的,让我们从这几次情感体验中去探究作品主题。第一次感到“适意”
期刊
这首诗是席慕蓉作品中的名篇,曾经被灌制成录音磁带广为流传。文学作品中咏青春的篇什不胜枚举,其中的名篇也成千累万,但是席慕蓉的这首诗还是以其独有的魅力让人一见难忘。  所谓青春易逝,节序如流,人的一生中,真正属于青春的那一段时光确实是十分短暂的。当我们还懵懵懂懂的时候,岁月早已从你的身边悄悄滑过了。所以,现实生活中,的的确确如本诗所感叹的:“青春”实在“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当我们不知不觉走过,当
期刊
《世说新语》是我国最早的一本志人小说集,由南朝宋刘义庆(403~444)编撰而成。内容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门,分类记事,主要记载了魏晋时期文人名士的轶闻隽语,从中可以体察到那个时代的政风俗尚和士族阶层的精神风貌。同时,又极具文学价值,其创作成就代表了当时小说创作的最高水平。下面仅就其人物刻画问题,做一些粗浅的分析。    一、善于借助典型事件来刻画人物,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    典型事件
期刊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的确,文章不是无情物,唯有真情可动人。只有充满真情实感,文章才会获得生命。那么,在中考时,怎样才能让自己笔下的文章充满真情,做到以情动人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供同学们参考、演练。  技法之一:描摹细节,细微之处见真情。  世间也许存在那种轰轰烈烈、惊心动魄的情感,但更多却是那么细微平凡、具体真切。其实,我们身边,真情无处不在:一声亲切的问候,一个鼓励的
期刊
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总有一些抱怨说日子过得平淡没有什么可写,其实当我们静下心的时候就会发现,平淡最真,本色最美。那些经典的作品,总能以不同的视角表现平凡中的美好,让我们共同去领略一下,借以打开我们的心灵之窗,拓宽写作之路。    一、以物写理    林清玄先生的《心田上的百合花》以一株百合花努力成长的历程告诉我们一个朴实而真挚的人生哲理:“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
期刊
一、利用三种思维方式,寻求三种立论方法    问题: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三位诗人对项羽的评价。  杜诗:江东子弟卷土重来的设想为前面提供证据,宣扬了百折不挠的精神。  王诗:说明项羽人心丧尽,不可能卷土重来,人贵有自知之明。  李诗:描绘了一代英雄西楚霸王的高大形象,展现了项羽宁死不屈的品质。提出人生在世,应该怎样活着才有价值呢?人应该活出自己的价值。  结论1:正反褒贬角度立论  例如:一条淡水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