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进行《项脊轩志》教学?魏华中老师曾经提出“先让学生从文章内容推知作者身世,以深入理解和把握课文,老师再适时补充,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的构想。但读其教学实录《推知作者的生平》(原载《语文学习》2003年第6期第28页),我却发现:魏老师的教学构想善则善矣,但其实际操作过程,却可套用叶圣陶《语文教学二十韵》中的话来说,是未曾“潜心会本文”,从而难免“疏狂不可循”之讥。
魏老师的“疏狂”主要表现在对学生D说法的反应上。
这位学生提出的说法是:“祖母对他勤奋读书感到很欣慰,并对他寄予厚望,他回忆起这些的时候,大哭了一场,表明自己没能实现祖母的愿望感到很愧疚。”何以见得呢?“如果归有光仕途得意,那他写起回忆录来就不是这种悲伤、低沉的调子,如果他金榜题名,那足堪告慰祖母的在天之灵,何至于大哭呢?”
而魏老师对此所作的反应是什么呢?
“师补充:‘这位同学很敏锐地把握了这一点,归有光虽然博览群书,才华横溢,但仕途颇为不顺,35岁才中举人,后连续8次考进士不第,60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一生郁郁不得志。从文中我们可以推测,本文是什幺时候写的?’
“生A:‘屡次考举人不中的时候。’”
从“从文中我们可以推测,本文是什么时候写的?”这样的提问方式上可以看出,魏老师对《项脊轩志》的文本构成作了简单化的处理。
关于《项脊轩志》文本构成的复杂情形,旧版高中语文第5册第25课【自读提示】作过如此说明:“全文可分两部分。开头至‘殆有神护者’为这篇‘记’的正文。‘余既为此志’至‘今已亭亭如盖矣’是过了若干年之后补记的话。因为补记的话和正文内容有密切联系,所以也就成了这篇‘记’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思考和练习】之二也说:“本文后面两段是附记。文章说:‘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其后六年,吾妻死……’‘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试根据这些语句,推测《项脊轩志》正文和附记写作时间前后大约相隔多久。”
按,归有光23岁时与原配魏氏孺人结婚,29岁时魏氏病卒。既然“附记”点明“正文”系婚前五年之旧作,也就可以断定“正文”是作者18岁时的作品。“附记”中所云三个数字相加正好是十三年,能否就说“附记”是作者31岁时的作品呢?不能。因为从文中可知,作者31岁“复葺南阁子”,虽然“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但毕竟尚未迁居在外。据《明史》卷287《文苑传(三)》记载,归有光35岁中举人后迁居嘉定安亭江上,授徒讲学,不复回故里。所以,“附记”当是作者35岁前所补作,大概是迁居之前在家检点书箧、翻及旧稿,从而触动了自己对亡妻的深深怀念之情而作的。此时距离妻子死亡五、六年,枇杷树“亭亭如盖”也就符合其生长的实际情况;而如果是31岁时所作,则距妻子死亡仅两年,枇杷树是不能长得“亭亭如盖”的。
很明显,魏老师引导学生将《项脊轩志》含混地说成“屡次考举人不中的时候”所写,构成了对《项脊轩志》的作者和文本的双重悖离——
1.对《项脊轩志》作者的悖离。尽管作者事隔十六、七年之后又增写了“附记”文字,但《项脊轩志》文本之主体毕竟得推作者18岁时所作之“正文”。18岁,刚刚步入科举之途,“少年心思当拿云”,怎么会有“屡次考举人不中”的经历和感慨呢?想起祖母这样的“重要他者”对自己的赞许、勉励和期待之情,其寓意多的是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遑论“愧疚”?须知,紧接祖母之后,作者还写到了“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此更是归有光当时心态的自然流露,神佑有光书斋,自然就是神佑有光这个书生,不凡书斋不凡人,“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金榜题名,光宗耀祖,正未到悲观沮丧之时也!
2.对《项脊轩志》文本的悖离。这可能与魏老师没有注意到课文注释①有关,这个注释说:《项脊轩志》“选自《震川文集》,有删节”。被删节掉的是作者18岁时所作“正文”之结尾: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从“文本自足论”(anatonry)角度看,显然应该撇开“附记”不论,作者18岁时所作“正文”本身也应该是一个完整独立自主的艺术世界。而关于这段议论在整个“正文”中的作用,徐中玉先生主编的《古文鉴赏大辞典》第1186页(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出版)已有精彩的论述,不妨摘录如下——
“第三段发议论,文势若奇峰突起天半。作者以‘昧昧于一隅’的蜀清、孔明自比,发抒出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回味上文‘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儿之成,则可待乎’,‘余扃牖而居’,原来竟是一脉贯连,层层蓄势。如此,则抒发怀抱乃势所必然,而且一发必有喷薄而出之势。”
“要评价作者的这番抱负,必须知人论世。归有光《家谱记》云:‘有光学圣人之道,通于六经之大指,虽居穷守约,不录于有司,而窃观天下之治乱,生民之利病,每有隐忧于心。’清丁元正《修复震川先生墓记》记载:‘其所着《三江》、《水利》等篇,南海海公(瑞)用其言,全活江省生灵数十万。’足证归有光不仅有忧国忧民的襟怀,也有经世致用的实学,并且是卓有成效。因此,对他青年时代的抱负,应当充分肯定。这段议论中含有描写。‘扬眉瞬目’是传神之笔,与‘偃仰啸歌’遥相映照,写出主人公卓荦不凡的精神气慨。‘奇景’二字,乃是项脊轩境界、气象的点晴之笔。”
“附记”写到婚后生活,其妻“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笔致娴婉,点出妻子与自己志趣相投,伉俪情深自可想见。“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尤为妙笔。诸小妹声口宛然,一妙也。妻子转述时,夫妻俩相视一笑的情景可以想见,又妙。更深的意味在于:阁子何以值得传闻?自然是因为主人公气象不凡,“斯是败屋,惟吾德馨,故有奇景”。可见知音大有人在,而妻子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位。归有光《请敕命事略》说:“先妻少长富贵家,及来归,甘淡薄,亲自操作。”“尝谓有光曰:‘吾日观君,殆非今世人。丈夫当自立,何忧目前贫困乎?’”此可为证。与此相仿,“正文”通过老妪叙述亡母遗事,也颇堪推敲。归有光8岁丧母,至束发读书轩中,便已有七年。“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母亲口吻宛然。从文情说,既写出母亲对姐姐的爱,则对自己的爱,可不言而喻。从笔法上说,这里写母亲对姐姐的爱,下边再写祖母对自己学业的关切,又避免了重复。当然,母亲对自己的爱中,也含有对自己学业的关切,归有光《先妣事略》曾记:“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乃喜。”
归纳起来说,《项脊轩志》尽管写到了归家三代妇女对自己的深情,但其体裁却不是“托物怀人”或“托物抒情”,更不是魏老师所认同的学生D所谓的“回忆录”,而是“托物言志”,就是借助项脊轩这个书斋来抒发自己勤读力学的远大抱负。当然,其“志”之立,我们不能忘记,是有所依托于归家三代妇女“情”之所钟(寄)的。
临末,是两点关于语文教材编写的希望:第一,应当全文编入《项脊轩志》,因为“项脊生曰”一段议论,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实在干系甚大(有了这段议论,《项脊轩志》体裁就是“托物言志”;反之,就是“托物怀人”或“托物抒情”),不可忽也;第二,作者18岁时所作的“正文”应该从排版印刷上给予“文本自足”之地位,换言之,就是“附记”毕竟是附记,其排版印刷不能等同于“正文”,而应该像鲁迅《论雷锋塔的倒掉》和《“友邦惊诧”论》中的“附记”一样,用有别于“正文”的格式排版印刷。如此,则“文本变化”明示于人,而人亦可参详隐含其中的“人生况味”矣。■
魏老师的“疏狂”主要表现在对学生D说法的反应上。
这位学生提出的说法是:“祖母对他勤奋读书感到很欣慰,并对他寄予厚望,他回忆起这些的时候,大哭了一场,表明自己没能实现祖母的愿望感到很愧疚。”何以见得呢?“如果归有光仕途得意,那他写起回忆录来就不是这种悲伤、低沉的调子,如果他金榜题名,那足堪告慰祖母的在天之灵,何至于大哭呢?”
而魏老师对此所作的反应是什么呢?
“师补充:‘这位同学很敏锐地把握了这一点,归有光虽然博览群书,才华横溢,但仕途颇为不顺,35岁才中举人,后连续8次考进士不第,60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一生郁郁不得志。从文中我们可以推测,本文是什幺时候写的?’
“生A:‘屡次考举人不中的时候。’”
从“从文中我们可以推测,本文是什么时候写的?”这样的提问方式上可以看出,魏老师对《项脊轩志》的文本构成作了简单化的处理。
关于《项脊轩志》文本构成的复杂情形,旧版高中语文第5册第25课【自读提示】作过如此说明:“全文可分两部分。开头至‘殆有神护者’为这篇‘记’的正文。‘余既为此志’至‘今已亭亭如盖矣’是过了若干年之后补记的话。因为补记的话和正文内容有密切联系,所以也就成了这篇‘记’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思考和练习】之二也说:“本文后面两段是附记。文章说:‘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其后六年,吾妻死……’‘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试根据这些语句,推测《项脊轩志》正文和附记写作时间前后大约相隔多久。”
按,归有光23岁时与原配魏氏孺人结婚,29岁时魏氏病卒。既然“附记”点明“正文”系婚前五年之旧作,也就可以断定“正文”是作者18岁时的作品。“附记”中所云三个数字相加正好是十三年,能否就说“附记”是作者31岁时的作品呢?不能。因为从文中可知,作者31岁“复葺南阁子”,虽然“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但毕竟尚未迁居在外。据《明史》卷287《文苑传(三)》记载,归有光35岁中举人后迁居嘉定安亭江上,授徒讲学,不复回故里。所以,“附记”当是作者35岁前所补作,大概是迁居之前在家检点书箧、翻及旧稿,从而触动了自己对亡妻的深深怀念之情而作的。此时距离妻子死亡五、六年,枇杷树“亭亭如盖”也就符合其生长的实际情况;而如果是31岁时所作,则距妻子死亡仅两年,枇杷树是不能长得“亭亭如盖”的。
很明显,魏老师引导学生将《项脊轩志》含混地说成“屡次考举人不中的时候”所写,构成了对《项脊轩志》的作者和文本的双重悖离——
1.对《项脊轩志》作者的悖离。尽管作者事隔十六、七年之后又增写了“附记”文字,但《项脊轩志》文本之主体毕竟得推作者18岁时所作之“正文”。18岁,刚刚步入科举之途,“少年心思当拿云”,怎么会有“屡次考举人不中”的经历和感慨呢?想起祖母这样的“重要他者”对自己的赞许、勉励和期待之情,其寓意多的是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遑论“愧疚”?须知,紧接祖母之后,作者还写到了“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此更是归有光当时心态的自然流露,神佑有光书斋,自然就是神佑有光这个书生,不凡书斋不凡人,“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金榜题名,光宗耀祖,正未到悲观沮丧之时也!
2.对《项脊轩志》文本的悖离。这可能与魏老师没有注意到课文注释①有关,这个注释说:《项脊轩志》“选自《震川文集》,有删节”。被删节掉的是作者18岁时所作“正文”之结尾: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从“文本自足论”(anatonry)角度看,显然应该撇开“附记”不论,作者18岁时所作“正文”本身也应该是一个完整独立自主的艺术世界。而关于这段议论在整个“正文”中的作用,徐中玉先生主编的《古文鉴赏大辞典》第1186页(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出版)已有精彩的论述,不妨摘录如下——
“第三段发议论,文势若奇峰突起天半。作者以‘昧昧于一隅’的蜀清、孔明自比,发抒出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回味上文‘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儿之成,则可待乎’,‘余扃牖而居’,原来竟是一脉贯连,层层蓄势。如此,则抒发怀抱乃势所必然,而且一发必有喷薄而出之势。”
“要评价作者的这番抱负,必须知人论世。归有光《家谱记》云:‘有光学圣人之道,通于六经之大指,虽居穷守约,不录于有司,而窃观天下之治乱,生民之利病,每有隐忧于心。’清丁元正《修复震川先生墓记》记载:‘其所着《三江》、《水利》等篇,南海海公(瑞)用其言,全活江省生灵数十万。’足证归有光不仅有忧国忧民的襟怀,也有经世致用的实学,并且是卓有成效。因此,对他青年时代的抱负,应当充分肯定。这段议论中含有描写。‘扬眉瞬目’是传神之笔,与‘偃仰啸歌’遥相映照,写出主人公卓荦不凡的精神气慨。‘奇景’二字,乃是项脊轩境界、气象的点晴之笔。”
“附记”写到婚后生活,其妻“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笔致娴婉,点出妻子与自己志趣相投,伉俪情深自可想见。“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尤为妙笔。诸小妹声口宛然,一妙也。妻子转述时,夫妻俩相视一笑的情景可以想见,又妙。更深的意味在于:阁子何以值得传闻?自然是因为主人公气象不凡,“斯是败屋,惟吾德馨,故有奇景”。可见知音大有人在,而妻子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位。归有光《请敕命事略》说:“先妻少长富贵家,及来归,甘淡薄,亲自操作。”“尝谓有光曰:‘吾日观君,殆非今世人。丈夫当自立,何忧目前贫困乎?’”此可为证。与此相仿,“正文”通过老妪叙述亡母遗事,也颇堪推敲。归有光8岁丧母,至束发读书轩中,便已有七年。“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母亲口吻宛然。从文情说,既写出母亲对姐姐的爱,则对自己的爱,可不言而喻。从笔法上说,这里写母亲对姐姐的爱,下边再写祖母对自己学业的关切,又避免了重复。当然,母亲对自己的爱中,也含有对自己学业的关切,归有光《先妣事略》曾记:“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乃喜。”
归纳起来说,《项脊轩志》尽管写到了归家三代妇女对自己的深情,但其体裁却不是“托物怀人”或“托物抒情”,更不是魏老师所认同的学生D所谓的“回忆录”,而是“托物言志”,就是借助项脊轩这个书斋来抒发自己勤读力学的远大抱负。当然,其“志”之立,我们不能忘记,是有所依托于归家三代妇女“情”之所钟(寄)的。
临末,是两点关于语文教材编写的希望:第一,应当全文编入《项脊轩志》,因为“项脊生曰”一段议论,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实在干系甚大(有了这段议论,《项脊轩志》体裁就是“托物言志”;反之,就是“托物怀人”或“托物抒情”),不可忽也;第二,作者18岁时所作的“正文”应该从排版印刷上给予“文本自足”之地位,换言之,就是“附记”毕竟是附记,其排版印刷不能等同于“正文”,而应该像鲁迅《论雷锋塔的倒掉》和《“友邦惊诧”论》中的“附记”一样,用有别于“正文”的格式排版印刷。如此,则“文本变化”明示于人,而人亦可参详隐含其中的“人生况味”矣。■